荣兴柴炭发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炭为首。自古以来,柴炭对于民生至关重要,尤其用作燃料之一。传统灶台下点燃柴炭烹煮食材,讲究技巧及过程费劲,得时刻控制火候和对食物熟度的拿捏。利用炭火烧饭菜受热均匀,柴炭燃烧时产生的香气赐予食物一份独特的风味。而且柴炭具有吸附能力,用柴炭煲过的水水质滑而细腻,不带一丝异味或杂质。曾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日用品,如今随着煤气炉以及各种家庭电器的普及化后,柴炭已不再是首选的厨房燃料,街上专门售卖柴炭的专卖店也不再常见。

其中,位于新山市(Johor Bahru)的直律街(Jalan Trus)街道上,与柔佛古庙正对面的一排旧式店屋中,偌大的「荣兴柴炭发行」招牌清晰可见,是当地唯一一家传统柴炭店铺。已故创始人的女儿们——八旬的张深珍阿姨和六旬的张莲珍阿姨坚守着岗位,协助目前第三代经营者,也就是她们的侄儿张灯治,打理这项七十余年历史的家族生意。

当年华裔先辈南渡来马,延续了这项数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智慧就地取材,使用本地丰富的天然资源——红树林中的红木,制作出高品质的柴炭以解决民生最重要的需求。早期的柴炭商贩骑着脚踏车或三轮车挨家挨户叫卖,而也有人瞄准商机向本地炭窑批发柴炭供顾客上门采购。
踏入「荣兴柴炭发行」店前宽敞的五脚基,抬眼望向大门上悬挂着那斑驳的木匾,让人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1940年代末,当这片匾额崭新地挂上时,柴炭仍是主流的厨房燃料。除了店前摆了张桌子外,其他的店面都用来囤放大包小包的柴炭,以至于地面和两边的墙壁几乎全被炭灰熏得黑压压一片。早年在塑料包装普及前,柴炭直接堆在罗里上从炭窑厂载送到店里,接着手动使用畚箕将炭块运入店内进行分类。先依炭块大小分类,再以自制的纸袋包装,确保捆得紧实避免木炭受潮。挥汗如雨之余,一家人的衣服和手指也不能幸免于炭灰的熏陶,可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店内后方墙上挂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柴炭,是张阿姨姐妹的私人收藏,当中蕴含了童年回忆和乐趣,纪念与家人一同辛劳的岁月。儿时在店内协助父亲包装柴炭的她们,每当发现了形状稀奇有趣的火炭,便将这些自然的艺术品珍藏。如今进货的柴炭都以塑料袋包装妥当,工作量减轻许多,只需卸货和排列,再也不用她们耗费时间和精力分类。随着大众偏向使用更加方便的煤气炉与家庭电器,柴炭需求量不如从前,只有坚持使用柴炭的小贩和顾客持续采购,且逢年过节制作应节美食时销量会提高。平时,她们看顾店面,和上门的客人老邻居聊天,权当糊口度日,生活朴实而快乐。

一样日常必需品,一项传统行业,一家专卖店。生活条件的改善意味着一些事物上的取舍,从煤尘飞扬的环境,转向轻便整洁的厨房。柴炭依旧有它的市场价值,在趋于没落的潮流中,终归能找到一席之地。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nvisible Beauty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建华垫褥

城依水而生,人傍水而居。被誉为柔佛州新山市的“母亲河” ——纱玉河(Sunggai Segget),自这座城市于1855年开埠以来,是当时重要的水路运输纽带,可谓新山经济动脉的起点。早年,南渡到新山的华裔先辈纷纷聚居在纱玉河两岸投资经商。全长近4公里的纱玉河将新山(Johor Bharu)自然分割成东西两岸,东岸在知名企业家黄亚福先贤的推动下商店林立,消费娱乐事业鼎盛;西岸的市场则由马来半岛最大的港主陈旭年先贤开辟,其中笔直冗长的直律街(Jalan Trus)更是新山华裔团体的核心活动场所。

百余年过去,新山市区风貌沧海桑田。近年来,纱玉河在新山市议会进行的铺盖和美化计划下,如今仅开放三百公尺的河道。属于西岸的直律街上虽保留着古庙和不少旧时的双层店屋,但随着许多华团会所及华商相继迁出后,该区已少了鲜明的华族色彩,反而成了“小印度”,四处可见印度服饰与布料店、金铺、还有一些默默驻守于直律街数十年载的老行业,例如新建华垫褥。

新建华垫褥成立于1964年,以手工缝制纯棉枕头、抱枕、婴儿垫褥及床褥等广受欢迎,并且提供客制化的服务。在这之前,该店铺同样也是一家垫褥店,由一位新加坡籍老板所属,当时在店内工作的员工之一,即是现任掌舵人的父亲。在60年代马新分家,这位新籍老板决定出让店铺,饶父亲和兄长则顶下这桩生意,从工匠和学徒晋升成老板,建华垫褥正式成立。现任第二代掌舵人——饶先顺,接手后为店名增添一个 “新” 字,取名新建华。一直以来,饶家都租用同一间店面与老店主感情深厚,彼此都知根知底。店门口左侧上方保留着「永成」老旧的匾额,原是老店主早年经营的杂货店招牌,至今他老人家仍居住在店屋楼上。

屹立半个世纪的新建华垫褥,口碑自然极好。饶叔叔采用泰国进口的天然木棉,过程中不掺杂其他棉纱、海绵或布碎等杂质,因此出自他手的制成品都保持着蓬松透气且保暖吸湿的高质量。近年来民众逐渐开意识到使用纯棉制床褥对身体健康有益,特别适合有着腰酸背痛等毛病或身躯壮硕易出汗的人,即使是初生婴儿也能放心使用。于是累积了一群熟客和回头客,当中更获得柔佛王室的青睐。如此因缘际会之下,饶叔叔接取不少王室垫褥定制订单,经常有机会到柔佛王府测量相应的家具尺寸,并觐见柔佛苏丹。他打趣说,虽然王宫戒备森严和陛下位高权重让他倍感压力,但苏丹和蔼的态度让他十分窝心,谈吐中自带霸气,却亲切地唤他“阿伯”。

在这个迈入机械化的时代,苦守传统手艺的人并不多,手工制品日愈难能可贵。饶叔叔则坚持以手工缝制床褥,确保木棉分布平均,没有凹凸不平或是硬块,务必让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一夜好眠。与此同时,应顾客需求而缝制各式棱角的形状的垫褥,这等技艺是机械所无法取代的。制作垫褥的技艺并非一年半载就能掌握,从动手撕棉花、打线钉、裁布、丈量水口,到使用缝纫机,过程中讲究手艺也极具挑战性,还得演算其伸缩性,以确保成品符合尺寸。此外,木棉飞絮多,容易引起呼吸道敏感,而且为避免木棉吸收湿气,需存放在闷热的储藏室内,这些工作环境加剧了雇佣人手方面的艰巨。

63岁的饶叔叔继承家业已46年,他忆起当年新山市一共有三家同行,其余两家面临后继无人而倒闭的命运,庆幸长子饶文德能够继承他的衣钵,经营这间硕果仅存的传统垫褥店铺。饶文德大哥从一名志不在此的门外汉到在严父的指导下接触、了解,然后自发去探索传统垫褥这个行业,身为第三代继承人的他花了近十年,精进不休才能够独当一面。2000年学府毕业后,对绘画颇感兴趣的他基于环境考量毅然放弃追随自己的梦想,遂配合父亲的挽留继承家业。从中逐渐重视起这项等同文化传承的事业并找到乐趣,将画功施展在设计新颖的作品上,同时善用社交媒体,将业务从本土化拓展至更远。

饶氏父子将传统垫褥手艺世代相传,新建华垫褥店铺内的百年工作台边缘,满佈三代匠人随手磨针的痕迹,见证了功夫是靠经验一点一滴、一针一线地累积而成。垫褥中塞满的不仅是纯正的木棉,还有绵长的文化传承,和密密麻麻的温馨感情。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ido Kang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广荣钟表行

柔佛州的令金(Renggam)小镇内的迷你体育场斜对面,有着一排古色古香的单层木板店铺,其中,貌似不起眼的新广荣钟表行在这里已扎根逾九十年。当浅蓝色的铁折叠门被缓缓推开,各式各样的落地摆钟、座钟及挂钟映入眼帘,滴答滴答声时刻萦绕耳边,规律的节奏使心情趋于平静。这家老字号钟表行是令金唯一一间保留传统修理钟表技术的旧式店铺,第二代继承人张剑玲师傅被誉为拯救时光的“钟表医生”,在他妙手抢救下起死回生的钟表不计其数,常有自吉隆坡甚至新加坡远道而来的客户将收藏的名贵钟表送上门维修。

约莫四十年前,张师傅从父亲手中接过自1932年创立的钟表行,在张老先生原本命名为广荣的招牌上添了个“新”。祖籍中国的张父亲原本务农为生,在1920年代历经蝗虫灾害后血本无归,于是远渡重洋到新山讨生活。随后便向引领他来马的同乡学习修理钟表,在因缘巧合下来到正蓬勃发展的令金,独立开设属于自己的一家店。店面坐落在兴旺的大街,其同行店铺更是令金小镇上最早兴建的建筑物之一。店内后方狭小的空间原本作为储藏室用,张父亲租下后就在这里安身立命,凭着一门手艺将多名子女拉拔长大。

早年,令金是众多园丘管理者和外商的聚集之地,对于钟表及维修服务有着大量需求,当时镇上包括广荣在内有两至三家钟表行。尽管后来马来亚遭逢日据时代,钟表行的生意却丝毫不受影响。日军上门维修钟表时讲究信用并按理付费,惟独在服务不好的状况下才会以武器震慑修表匠。张父亲兢兢业业经营二十载,在1955年才正式获得英殖民政府颁发营业准证,和另一片马来西亚政府在1975年颁发的锌板执照,两片锌板执照至今仍完好保存,被张师傅挂在店内纪念父亲创业的辛酸。

张师傅自少年时期开始在店内协助父亲,从中逐渐领悟出机械钟表运行的原理,进而对钟表维修产生浓厚兴趣。对张师傅而言,初学者应从学习维修零件稍大的闹钟为入门,掌握基础,得心应手后才转战机械表维修。至今店内可见各式工具皆是父亲的传家之宝,琳琅满目的旧零件则是从外地的同业搜罗而来,当中有些是钟表行因随着时代变迁转贩卖电子产品后转卖的旧零件。虽然时下电子钟表盛行,机械钟表的独特魅力使其发展出收藏价值,深谙机械原理并拥有精湛工艺的修表匠更是吃香。张师傅的儿子在他耳濡目染下也成为了一名修表匠,目前在吉隆坡某知名品牌钟表维修厂内服务。

将一枚名贵手表进行拆卸、清洁、修理及重新组装的整个过程非常耗费耐心和时间,所幸从事钟表维修业半世纪有余的张师傅经验老道,虽年近70却依旧视力敏锐,身手敏捷。他戴着独眼放大镜坐在工作台前,左手平稳地把控尖嘴钳,细心地将琐碎的零件依序摆放在白色小托盘上,专注一致地观察每个细节,力求精确找出问题的来源并恢复该钟表的功能性及准确性。张师傅经常修复的名表不乏劳力士(Rolex)、沛纳海(Panerai)、欧米茄(Omega)、浪琴(Longines)等,构造复杂且精密,稍有不慎便可能损坏原有的机芯结构。因此,他不时购进欧洲钟表杂志刻苦研习日新月异的科技,以提升自己的技艺。

继承两代的新广荣钟表行,其手艺传承了三代人,手底下走过的是时间,见证了不同年代钟表工艺的变迁,修缮的是品质,致力复苏机械钟表规律的心跳。钟表维修技艺的传承,是超越时间的存在,能让机械钟表继续一步一步丈量时光。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Just Stay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亚答屋顶制作

弯曲绵长的雪兰莪河(Selangor River)源自新古毛水坝,途经110公里后从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流往大海。烈日当空,流经瓜拉雪兰莪甘榜关丹(Kampung Kuantan)的雪兰莪河中央,可见Jamaluddin bin Zakaria叔叔使劲划着一叶舢板逆流而上,缓缓往闷热的沼泽丛林前进,开始了一天的采集工作。

Jamal叔叔一般采集两种棕榈科植物的叶子:尼帕叶(Daun nipah)和硕莪叶(Daun sagu/rumbia)。尼帕叶也称亚答叶,取自尼帕树,生长在沼泽潮湿地带,叶宽两三寸,叶长数尺;同科兄弟姐妹硕莪树则生长在岸上,有着高耸的树干,叶子较为狭长但粗硬。这两种棕榈科植物的叶子是巫裔先辈在乡野中就地取材,用来制作屋顶的原材料。除了拥有良好的透气度,还能够消暑避热,非常合适赤道气候,在本地民间也广泛使用。

当舢板抵达目的,Jamal叔叔将船系在木桩后,取出巴冷刀磨至锋利是必备动作。自小在双亲耳濡目染下接触这个传统行业,已有数十年采集经验的Jamal叔叔,见他动作利落地将树叶连同叶鞘砍下。首先,竖立两根叶茎的之间做为集聚处(Celung),随后将叶柄左右两排的叶片逐片割下,集结成堆后,利用叶鞘表面的纤维削成细丝,便是一条条天然的绳子,用来捆绑堆积的叶片。这些技皆是Jamal叔叔从家族一代代相传掌握,体现了先辈善用大自然资源的智慧。

将捆好的叶片扛回船中,卸下重负,随着退潮的河水开启了回程。另一边厢,65岁的Zainab binti Daud阿姨坐在自家门前的树荫下,亚答叶以及绳索将她包围,几十年的编织技艺尽在她飞舞的指尖上发挥。Nab阿姨左手将整齐排列的亚答叶在一根细长竹竿上对折,右手灵活的牵引着绳子上下穿透叶片,顷刻间,一片足以遮风挡雨的亚答屋顶在她的巧手下诞生。

Nab阿姨从幼年起便跟随父母深入丛林采集,年轻时独当一面同时包办采集和编织亚答叶,也因此掌握和了解这项传统民间技艺的完整程序。在早期,先辈们使用一种名为葛树(Pokok bemban)的树茎,将它扯为细丝,做为编织亚答屋顶的绳索。随着越来越多的林地被开发,现今葛树几乎绝迹,只能用竹绳或塑料绳代替。如今,她已迈入老年,在退休即清闲日子里依靠编织亚答屋顶赚取微薄薪资零用,她的大半生与亚答叶交错交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样。

编织好的亚答屋顶,乍看像一把大梳子,得经过一至两星期曝晒风干。一层层整齐地铺盖到屋梁上,一幅融合大自然又有艺术观感的屋顶就此形成。亚答屋顶固然实用美观,但需要定期修补,每隔三五年则需要大肆更换。因此,锌板和瓦片等更坚固耐用的材料取代了亚答。但却密不透风,屋内闷热无比。鉴于如此,亚答屋顶仍有着特别的魅力,市场需求持续不断。近年风行的民宿和主题餐厅采用亚答屋顶的设计营造出浓浓的乡村情怀,让游客及顾客体验回归大自然淳朴的生活文化,亚答屋顶再次大放光彩。

从前在林地里遍地可见亚答叶和硕莪叶,近年来踪迹日渐难寻,Jamal叔叔每天需要长途跋涉收集足够的叶片以应付订单。林地的开发也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环境,迫使他得进到更偏远的林地采集。回到甘榜关丹岸上,仍有三、四名擅编织亚答屋顶阿姨,全已年过六旬,每日仍坚持编织五、六十片亚答屋顶。也许再过一些光景,这项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将成为过眼云烟。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Dreamland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生利铁店

面向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主要街道的一排店铺,有两间仅剩无几的旧式木板店屋,其中左边那间布满炭灰的店内,不时传来叮叮咚咚的打铁声以及火光四溅,偶尔还听见李习生师傅手拉二胡,口唱山歌。这里是生利铁店,由拥有逾六十年打铁经验的李习生师傅掌舵,为镇上居民打造出一把又一把坚硬锋利的刀具,也弹奏一首首悠扬的二胡。其店名也寓意着‘生’意兴隆、‘利’器无比、‘铁’制成刀、‘店’上之王,包含了李叔叔开店时的期许。店内朴实的装潢和摆设,几乎维持着几十年来的原貌,斑驳的木板墙见证了李叔叔的汗水与年华。

打铁是一门极耗体力的手艺,需在高温的火炉前轮番锤打生铁,当铁匠的首要条件便是一副强壮的体魄。今年七十五岁的李叔叔依然精神焕发,说起话来中气十足,闲来还会拉拉二胡唱唱歌,用音乐陶冶心情。李叔叔出生于中国,一九五八年跟随父亲的脚步来马谋生,和哥哥学习打铁技艺,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学徒生涯。并于二十五岁时选择在新邦令金自立门户,慧眼独具的他看中了当地农业蓬勃的发展将对于铁制刀具有着大量需求,所以在此地落户。

李叔叔打造的刀具中不乏用于收割油棕的镰刀和用于收割橡胶的弯刀。尤其黄梨种植业在新邦令金崛起的同时,更特制了符合在地工作需求的三款特色刀具——削去黄梨树尖刺叶子的长刀、收割黄梨的短刀,和栽种黄梨苗的子弹形挖坑工具。李叔叔按照黄梨园员工口述和需求,为他们打造出轻便适用的刀具,使他们工作起来更为轻松。这几款特色刀具也吸引了邻近地区,如北干那那的工人专程前来购买。

音乐是李叔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二胡还是歌唱,兴趣使然不曾间断。他在父亲耳濡目染下习得二胡皮毛,并曾活跃于新邦令金福利体育会主办的华乐团。虽然在乐团因团员不断流失而被迫解散后,李叔叔依然不落下练习。与此同时,他也是新邦令金歌友会创办人之一。深爱歌唱的他高唱着客家山歌,是自小在乡下聆听邻里高歌而还受到启发,虽没机会接受专家指导,却自己尝试对歌曲进行改编,显得热爱。

打铁也好,音乐也罢,功夫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岁月千锤百炼。李叔叔对生活的态度从不缺乏热情和耐心,悉心学习和不断地精进。铛铛打铁声,凄婉的二胡声,加上悠扬的山歌,交会出李叔叔一生的交响曲。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Moondrops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欧氏陶瓷

沿着马来西亚半岛历史最悠久的联邦1号公路,途经柔佛州的马什(Machap)时,目光必定会为大路旁一座外观美仑美奂,看似梦幻城堡的建筑物所吸引。这座内外皆采用七彩陶瓷碎片排列成各种花卉图案装饰的建筑物,为漫漫长途经过的游子或过客提供了便利,这是一座华丽的厕所。欧氏陶瓷(Aw Pottery Studio)成立于七十年前,面积约一英亩,从花园、厕所、工作坊到陈列室,目所能及都是陶瓷制品,整个场地里充斥着浓浓的艺术气息。

欧耀木先生为现任掌舵者之一,其已故父亲——欧英光先生,则是欧氏陶瓷的创办人。欧英光出身陶瓷工匠家族,他年纪轻轻已掌握祖传工艺和柴窑设计。在二战时期从潮州南下至马来亚谋生,选择在拥有黏土地质的马什落户。利用当地的丰富天然资源,以及自身手艺,打造出一片陶瓷王国,和那座让人目不转睛的七彩陶瓷厕所。

陶瓷呈现出的各种色彩并非由陶土本身,而是一层光滑的玻璃质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称釉。将各种矿物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研磨后,成形的釉浆,在窑烧前涂在陶瓷坯体表面。经过窑火焙烧后,则会紧紧附着在陶器上。施上釉浆对陶瓷上色及增强密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让陶器更加耐用和美观;反之没有涂上釉浆陶瓷如花盆,较为吸水通风。早期的釉是用木灰或米糠灰做的,现在用石头如长石、石灰石、花岗石等,磨成粉后再加化工让它能在低温溶解。不同矿物原料的混合在窑烧过程中产生化学作用也变成不同的颜色。

欧氏陶瓷于一九四九至五零年创业初始,适逢马来亚半岛橡胶业的崛起,便顺应市场需求生产及供应陶瓷杯子以盛装粘性极强的橡胶乳液。而后,逐步发展到供应色彩缤纷的陶瓷器具予餐厅和酒店。一九六零至七零年代巅峰时期,欧氏陶瓷厂内员工高达一至二百名,井然有序地各司其职。在优势的条件下,欧老先生将陶瓷器皿出口到海外各国,同时,因环境和一些因素的考量,逐渐将主要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并于八零年代起举家定居美国。

除了致力发展陶瓷业之外,才华横溢的欧老先生也是一名雕塑家,于六零年代末曾在新加坡及吉隆坡举办个人雕塑展,出自他巧手的作品多半被各国博物馆收藏。其中的代表作是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的半身雕塑。其女儿欧丽兰为了纪念父亲,在原厂内开辟一所陈列室,展示欧老先生硕果仅存的雕塑作品,包括一尊复制版国父雕塑。

目前马什原厂虽仍旧营业,但生意大不如前,甚至面临人手短缺的问题,只留下为数不多的老员工坚守岗位。几年前,欧叔叔的幼妹欧丽兰阿姨回到马来西亚,对其进行复新并转型成为陶瓷工作坊,推广大众对于陶瓷的认识,提供机会让大众亲手体验陶瓷制作并把成品带回家。

从生活用品转变成为艺术作品,欧氏陶瓷的历程反映出欧氏两代人对生活文化以及美好有所追求而创新的人文精神。在制作陶瓷的过程中,放缓忙碌的生活步伐,放松自己陶冶心情,凭着双手创作出集功能与美学为一体的陶瓷器,妙趣横生。欧家第二代儿女继承已故父亲的衣钵,将炉火愈烧愈旺盛,为欧氏陶瓷再铸辉煌。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Angels Dream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芳园咖啡店

位于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的陆洲园于1954年开发,由慈善家李光前开垦并属于李氏南益集团的产业之一,占地超过六千亩,栽种高达四十万棵黄梨树。黄梨种植业是一带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在六零年代巅峰时期,园内集结数百名员工,除了在地居民,也从邻近地区引进劳工。天微亮的清晨,园丘工人从蜿蜒的红泥小道上进入园地上班途中,空气里所弥漫着醇厚的咖啡香,便是来自坐落在园丘内的芳园咖啡店。

陆洲园身为全马最大规模的黄梨种植园地,园主费尽苦心将来自外地的园丘工人在这个偏远的地方得以安居乐业,于是在园内开辟一小片地方设立员工宿舍、学校、庙宇及商店,宛如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社区。民生物资各方面皆得到妥善的照顾,秉持着“既来之,则安之”的精神,园丘工人们非常乐意留在园内尽心工作,过着守望相助的和睦群居生活。

矗立陆洲园社区内两排老旧商店中,打从黄梨园开发伊始营业至今的芳园咖啡店,已超过半个世纪,仍然由王家两代人的营生,不曾出让。其店名“芳园”顾名思义为咖啡的芬芳在园丘中充斥。现年61岁的王绥寰是咖啡店的第二代接班人,自幼便在父亲所打理的芳园咖啡店里长大,经历了大半辈子,从莘莘学子到结婚生子,依靠一门父传的手艺和店铺将四名儿女养大成人。

香醇浓厚的海南咖啡,用的是由王大叔请友人专门炒制的精纯白咖啡粉,咖啡豆在烘焙过程里不添加任何牛油、砂糖或其他调味品。炭烤面包中央夹着自制咖央酱,则是王大叔在每周休假日时亲手精心炮制,口感和品质绝对美味上佳。在这里可见一些熟客要求外带咖啡时,竟然不用常见的塑料袋,而是铝罐充当容器,趣味十足。此外,王大叔也在店内售卖黄梨和芭乐等新鲜水果。

有别于热闹城镇上的咖啡店,芳园咖啡店的地理位置处于园丘内,若非进出黄梨园并不会经过。咖啡店最初仅供员工们在上下午休息时段喝茶果腹,熟络的园丘管工每日风雨无阻到咖啡店报道。而今随着园丘里的华裔员工日渐减少且外劳居多,其余店家纷纷关闭或出顶,咖啡店的生意却未曾黯淡。至今,芳园咖啡店内外仍保存着朴实的传统风貌,例如六十年历史原始招牌,和店面罕见的典型板块门窗,每天开店时夫妻俩需协力,将沉重的木窗逐个搬到一旁,关店时再一一摆放原处。

坐在古色古香的店面里,呷一口王大叔冲泡的海南咖啡,细细品尝的不单止是浓郁的芬芳,还有那一份园丘生活的独特情怀。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Happy Memories from FeltMusic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源春藤业

从大自然中就地取材,一根根细长的藤条捆成一束又一束地摆放在地上,与半制及完成的藤制品共同排列。工作空间内,八十岁的赖亚美婆婆手脚并用,细心编织着藤制品。这家位于柔佛州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的源春藤业,是当地藤业始祖,由赖婆婆和丈夫蔡良道经营数十载,藉此行业将一众儿女抚养长大。三年前,蔡老先生逝世后,藤厂便交由儿子蔡文和继承,复杂且大型的藤制则由店内一名拥有十数年经验的印尼籍老头手负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黄梨种植业被带入新邦令金,同时也衍生出不少周边行业,例如黄梨加工业、打铁、以及藤业。其中黄梨园采收时对藤制箩筐的大量需求,更带动当地藤业迅速发展。从早期的手提式藤箩演变至现今的背负式藤箩,黄梨园业者每年都订制千余只箩筐,是源春藤业的长期固定顾客。新邦令金的藤业在七、八十年代尤其兴盛,各类的藤制品工具运用在各式的行业中,广受欢迎,好比畚箕。藤制畚箕的用途广泛,除了充当生活用品,养殖业者用以挑鸡粪、建筑业则用来盛装泥土沙砾等。由于藤制成品的需求量颇高,当时镇上家家户户的妇女都在空闲时制藤,赚取补贴养家糊口。虽然后来塑料制品的普及而逐渐制取代藤制品,顾客们依然偏爱较为柔韧的藤制畚箕。

四十年前,赖婆婆夫妻俩从姐夫手中接下藤厂,当时仍从事收割橡胶的她便在午后下班了的时间里编织藤制品。没机会接受正规训练的她,会将别人制成的藤制品拆开,再慢慢研究及领悟编织的步骤,投入不少心力自学习得这项手艺。万事起头难,赖婆婆甫开始兜售藤制品时,舌干唇焦地将一个个售价一块多钱的畚箕和六块钱的箩筐卖出。付出的血汗比赚取的利润高,让她直叹入不敷出,却未曾萌生放弃的念头。她锲而不舍地努力,和丈夫共同努力,藤制品生意蒸蒸日上,甚至在高峰时期聘请了数十名员工。

蔡文和先生在双亲耳濡目染下接触藤业,习得根基。尔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年轻时的蔡大哥与兄弟们到外地学习并开拓眼界,各自向不同的行业发展甚至自行创业,这些都归功于他们的双亲将藤业稳定经营,蔡大哥兄弟才拥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向外发展,因此蔡大哥深深感激双亲的良苦用心。随着双亲逐渐年迈,他便决定回归家族接管藤厂的生意。时代的变迁导致传统藤业已不符合当代要求,生意因而滑落,人手与需求不高,蔡大哥经营里面对种种困难,但也走过来了。重人情的蔡大哥不愿意放弃上一辈几十年攒来的客户和交情,不随意起价,只要维持不亏损也不造成客户的负担即可。双亲靠着藤业养大孩子,蔡大哥念在血浓于水的亲情,立下宏愿将父母传授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发扬光大,将藤制品从用品类转型成装饰品,让后人依然能够欣赏并接触藤制品。

在新邦令金发展历史的轨迹中,黄梨种植业与藤业相互缠绕,在劳动者汗水的灌溉下,交织出一片瑰丽的天空。对已故父亲的思念,如藤蔓般牵绊,蔡大哥以一颗感恩的心,反哺双亲的养育之恩,坚持不让父母对藤业付出的心血就此断了传承。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Morning Dew from SerenityStudio –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良友理发室

随着“咔滋、咔滋”声飘落一地的碎发,是理发师傅以熟练的手法操控手中那把小剪刀,从耳边、额前、脑后精准地剪过。位于柔佛州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巴刹附近历经半世纪洗礼的老店铺中,其中一间以木墙木门玻璃窗则是良友理发室。店内装潢朴实无华,两张超过50年的理发椅和各式理发工具,其中有一块供小孩垫坐的木板自开店时期至今仍未变换。惟传统的手剪随着时代的变迁改成了用电剪。

传统理发室一般在小地方常见,价格经济亲民,厚道地提供三十分钟至一小时的细心服务。不同于购物商场里的十五分钟快速理发店,为生活步伐匆忙的城市人提供简洁便利的服务。近年品牌连锁发廊沙龙的崛起,华丽的装潢和先进的器材,在职理发师皆为技职学院毕业。提供了洗剪吹之外,还有染发、烫发诸如此类的造型设计,甚至还有护发配套和美甲服务,有些价格昂贵让人乍舌。相较之下,传统理发室顾客有着更加实在的享受,不单止是三千青丝变得齐整,还可以选择增加剃除脸上细毛、刮胡子等,甚至少见的掏耳垢这项特别服务。

八十三高龄的余益光眼睛仍旧雪亮,凭籍一盏灯泡的昏黄灯光仔细为顾客掏耳垢,身旁消毒药水和一套银制工具如耳挑、钳夹、耳耙,若不慎误伤也不会引起发炎。为在地几代人理过一头发丝的余师傅,说起理发师这个行业及所用的工具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熟客中有自小随父亲来剪头发,到如今身在国外返乡后仍然回到理发室光顾。目前,余师傅的主要顾客群为当地马来人和华人,多为年长一辈,及少数小孩。

回忆起十几岁在新加坡当学徒时期,余师傅经济拮据,全靠着意志力拼搏,挨过一年半的学徒生涯。在早期工作缺乏的大环境下,学习一门手艺,让余师傅掌握了一技之长,提供了独立和经济能力。尤其理发,是当年少有的既不用在曝晒或风雨中劳作,且收入稳定不必烦恼三餐温饱的工作。余师傅就业后几经辗转,机缘巧合下回到家乡自立门户。一张1968年开店创业时的价格表,是余叔叔挚友的墨宝,至今完好保存,纪念他一路走来不易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理发行业的转变。

时光流转,老旧的店铺内记载着浓厚的人情味和温馨的记忆。传统理发室从以前的激烈竞争,到市场不景气而使理发师们移民或改行,到如今与余师傅同辈的理发师相继退休或离世。虽然日子越剪越短,和顾客们的感情却越剪越长。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vory Dreams from SerenityStudio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黄梨女工

清晨六点,天还没开始亮,刘秋妹阿姨早已整装待发,小心翼翼地骑着摩托车从住宅前往位于柔佛州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的黄梨园。迎接她的是一行行一列列的黄梨树,繁多的树丛组成一大片黄梨海,宽阔无边。而刘阿姨就在中央的黄泥小路上缓缓前进,直到园中深处,与同事们集合。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大伙们便着手准备用具和护具,例如磨刀,穿戴手套、帽子,才全副武装地采收黄梨。身为园里资历最深的一名员工,刘阿姨也是硕果仅存的华裔女工。

新邦令金位于柔佛州中部,邻近南北大道高速公路,拥有全马最大的黄梨种植园。该地土壤属于泥炭地,疏松透气而且肥沃,由亿万年前植物体死亡后分解积累而成的有机土地。加上雨水充足,十分适合种植黄梨。新邦令金的黄梨种植业于五十年代开始,并在六十至七十年代达到高峰,是一带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其中,刘阿姨所属的陆洲园更是该区规模最大的黄梨园,占地超过六千亩,果树高达四十万棵。

自少女时期开始,刘阿姨已与黄梨为伍逾半个世纪。十五岁时在双亲的耳濡目染下进入黄梨园工作,她体验过拔草、种植黄梨苗,到现在专门负责收割黄梨。今年六十八岁的她依然身手矫健,背负五十公斤的箩筐不成问题。刘阿姨与同事们相处愉快,彼此嘘寒问暖,倍感窝心。她们齐心合力,辛勤工作三至四小时。当年在黄梨需求达到高峰时,工时甚至长达八、九小时。即使烈日当空,在低矮的黄梨树丛中可见她与同事们的身影屹立,进行收割。

黄梨生长的位置不一,因此收割的工作很难被机器取代,只能依赖最传统的人力资源。刘阿姨轻轻地握着黄澄澄的果实,手起刀落,砍断链接着果实与树的茎,把割下的黄梨往身后抛进背上的箩筐,长久以来可养成精准的“后空投篮”技能。这项工作的难度不大,但也具有风险,不时会被长得稍低的树叶绊倒。在进入园子途中必须把脚边的叶子削掉,确保自己通行无阻。早期园丘毗邻一片森林,不时会遇见蟒蛇和山猪,使人心惊胆颤。她至今心有余悸的是曾在园里误砍蜂窝,庆幸一众工友相互提醒,仓皇而逃,没有酿成悲剧。

刘阿姨历经黄梨种植业的鹊起和变迁,亲眼见证黄梨园由当年绝大部分是华裔员工,到现在几乎都是马来人和外劳从事工作。而随着好友们逐渐的退休,她也成为园里最后一名华裔女工。一份职业,守护了大半辈子,如今依然对工作保持热情,刘秋妹阿姨的敬业乐业精神令人佩服。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Dancing Star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