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的麻袋

距离巴生火车站几步之遥的彭亨井(Jalan Raya Timur)战前双层店屋,是巴生河南岸曾经风光一时的商业区。数十年过去,大半数业者搬迁或关停,只剩稀稀落落几户依然留驻于此,其中一间就是销售麻袋的杨合记(Yeo Hup Kee)。每当路过店铺前,一阵阵属于麻类植物的天然气味扑鼻而来。

杨合记开业于彭亨井最繁荣时的四五十年代,当时整排店屋楼上住户爆满,楼下各行各业门庭若市,而今这一盛况不复存在。斑驳的木制招牌满载风霜,敞开的铁闸将泛白的外墙袒露无遗,挑高的屋梁使内部空间显得宽阔,铁花气窗既引入自然光线又能保持空气流通。从杨合记的开放式门面望进去,一摞摞麻袋、麻绳及麻布占据了约半间店面的位置。

麻袋是采用植物纤维织成的天然材质包装袋,表面上经纬纹理清晰可见,散发着柔和的金黄光泽,有着粗糙的触感。它可重复使用,可回收,甚至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并有助于环境保护。麻袋既具有吸湿性,又能通风,同时非常耐脏耐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以及建筑工业。用麻袋储存米粮、豆类等能延长保质期;移植树木时用麻袋包裹其根部可防止水份流失,麻袋在土里生物降解后化为肥料;浇筑混凝土前在钢筋表面包覆麻布能防止埋在地底的部分腐烂。

杨合记的业务性质为批量向工厂收购二手麻袋,清理、分类后再外销。目前主要货源来自本地的可可加工厂。回收的麻袋需先经历用力抖动,以清除残留其中的内容物及附在麻袋上的粉尘。若发现破洞,就得用麻线缝补。接着便依不同的厚度、密度和大小分门别类,然后按需求捆绑成一扎,井然有序地存放。

当年创办人杨清水下南洋后白手起家,骑着脚车收购可循环旧物转卖给有需求的买家,兢兢业业做生意。后来他注册了“杨合记”商号,置购了位于彭亨井的店屋,并于此将十名子女拉拔长大。其中唯独杨金章叔叔一人子承父业,1971年正式接手以来已有半世纪,他见证了麻袋行业的兴衰。

昔日杂货店、米粮行、米绞商和国家稻米局都对麻袋需求量甚大,杨叔叔因此练就轻易分辨出手中麻袋品质的功夫。80年代起,化学合成纤维和塑料袋普及,成本高昂且笨重的麻袋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国内尚存的同行屈指可数。他顺应时代和顾客需求引进化纤编织袋还有吨袋,另辟蹊径在市场中生存。

杨叔叔靠灵活变通的脑筋把家业往国际化发展,将麻袋出口至印尼、印度、泰国等地。二女儿及儿子见他忙得席不暇暖,于数年前相继辞去原本的工作,协助杨叔叔齐心经营家族生意。在二女儿杨逸心的协助下,杨合记进驻网络平台,开发了本地的新市场。曾经装咖啡豆的空麻袋被用作咖啡店内的装饰;花店使用麻布包装花束,增添了一丝纯朴风情;手作人巧妙地将麻绳编织成篮子、椅子、地毯等等。

由于店屋空间有限,不足以囤积大量麻袋,杨叔叔在附近的工业用地增设了仓库。即便如此,他不愿放弃在老旧的店屋里经营门市。兼顾两边固然会感到有些疲累,但毕竟是父亲留下的资产,也充满了他孩提时代嬉戏成长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能让老顾客知晓,无论何时,这家店都会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

麻包袋堆叠了一袋又一袋,杨合记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坚守在繁华落尽的彭亨井一隅,静待故旧登门。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Beautiful & Inspiring Piano with Strings》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日恒瓷器行

“红万寿、黄万寿、绿万寿,这些以前在每个家庭应该都看得到的。” 黄家乐先生穿梭在高耸的货架之间,细数着密密麻麻的各色瓷器。走在狭窄的过道中,动作需格外小心,免得转身落下一地支离破碎。“这些有很多不一样的花草,那个是黑万花,还有山水。” 粉彩瓷器上绚丽的花纹图案装饰,看起来不尽相同,皆由工匠一笔一划涂绘而成。原本于1940至60年代间平平无奇的日用餐具,目前已成为凤毛麟角的手工艺品,惟在一些老字号店铺中尚有存货。

营运超过百年的日恒瓷器行,位于隆市谐街(Jalan Tun H.S. Lee)的一栋橘黄色三层建筑里。建筑物预留了比五脚基还宽的空间,与毗邻的双层店屋形成一个“前凹上凸”的景象。店家巧妙地利用这方空间,在营业时间里摆放移动式货架,陈列更多的商品,与两侧墙上的壁画形成有趣的景象。新旧时代交融不止发生在店铺外观上,也反映在售卖的物件:店内除了各种尺寸的传统瓷器之外,也顺应现代需求兼卖厨具、炊具、简约风餐具等。

瓷器自东汉年间问世后,千百年以来流传至世界各地,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盛装食物的器皿,亦能是供人品鉴欣赏的美术品。光滑的白色瓷碗上绘有生动的黑尾红公鸡,配上碧绿芭蕉叶以及粉红牡丹花,分别寓意着一日之计在于晨、大业永固及富贵满堂,因此广受各阶层人士喜爱。公鸡碗随着「下南洋」移民潮在东南亚普及,新马泰纷纷开始本土生产,最常见的四个尺寸分别为:鸡大海、鸡二海、鸡大斗和鸡小斗。

日恒瓷器行的创始人是来自中国广东新会的三兄弟,约莫民国初年时期肩挑装满瓷器的竹篮,南来到吉隆坡落脚。他们与亲友合股,在临近大家购物中心(Kotaraya Complex)处一家狭小店面开业。店铺于旧址经营逾八十年,直到股东们都年老退休,方结束营业并分家。后来黄家乐大哥的父亲决定延续家族生意,三十年前于现址重新开张。黄大哥三姐弟每当放学后都会到店里帮忙,因此对瓷器以及其中的文化含义产生浓厚兴趣,结下不解之缘。

完成学业后接班成为第三代掌舵人至今,三姐弟可谓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日恒瓷器行,举凡清洁打扫、服务顾客、管理账目及庶务,各司其职。在他们齐心协力下,将店铺规格由单层门市逐渐扩展至三层楼面,其二楼和三楼分别用作货仓及展示厅。在主攻批发市场之余,日恒也承办新居入伙、婚宴喜庆、年长者做寿的用品。完整的中式家庭用餐具一般由96件相同花色的套装组成,涵括碗盘、筷子、汤匙、牙签筒、炖盅等。茶具套组则有杯子、茶壶、托盘等。

80年代以后,机械打印贴花逐渐取代手绘瓷器,虽然批量生产的制作成本得以降低,但图案死板,缺少手工艺的精髓。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广州彩绘瓷器技艺于2008年被中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昔日作为出口外销商品流传至世界各地的粉彩瓷器,如今受到收藏家追捧而有市无价。每件手工艺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工业化产品仿造得再像也只能归类为复古式瓷器。

日恒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销售,同时致力于知识传承。大姐黄佩敏边做边学,了解各源流顾客群对餐具不同的需求,也会向外籍游客推广我国多元文化的特色。在介绍炊具时为顾客科普糕点小吃的做法,并叮嘱他们有关用具的正确使用及保养方式。顾客得到正确资讯,回家试做成功后,还会特意前来分享亲手制作的吃食,令黄大姐倍感窝心。

人们的饮食方式随着时代改变,传统瓷器或将淡出日常生活,其中的文化底蕴逐渐被遗忘。但在茨厂街一带,黄氏三姐弟仍坚守百年家族生意,日恒瓷器行继续宣扬中华餐具文化。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Romantic Piano Inspiration》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特新钮店

特新钮店 Dexon Button Shop,位于吉隆坡茨厂街(Jalan Petaling)其中一幢旧式店屋的底层。因着五脚基前林立的摊位,形成了一道屏障,使它的位置显得隐蔽。穿过摊位之间狭窄的通道,来到特新钮店,阳光正好落在店门口,仿佛另有洞天。随后,目光不自觉地被店内整齐密集的原木橱柜,以及琳琅满目的纽扣展示所吸引。从金属钮扣、贝壳纽扣、木质纽扣、塑料纽扣,甚至是日益少见的布纽扣,皆由国内外搜罗而来。

除了目不暇给的纽扣,特新钮店也是一家一站式裁缝用品店,有售卖拉链、针线、剪刀等等。他们同时也是茨厂街内屈指可数的仍由华裔经营的家族生意,营业近40年,俨然成为老字号。店门上的招牌随着岁月流逝而泛黄,和门口一侧依旧鲜明的半弧形柱子形成对比。店里的两尊古董机器——手压机和包布纽扣机,即使在一般裁缝店也并不常见。

特新钮店创办人——蔡俊楠先生,来自霹雳江沙,年轻时到吉隆坡一家裁缝店打工。当该店结束营业,他便在敦李孝式路/谐街(Jalan Tun H.S. Lee)一角创业售卖裁缝用品。有次遭逢祝融之灾,蔡先生便将店铺迁址至位于茨厂街门牌 37 号的半间店面。后来该店主将店面卖予酒店业者,他不得不另觅地点,有幸在几步之遥外寻得,并于 1992 年搬入门牌 45 号的现址。新店开幕盛况空前,同行和老主顾所送的祝贺花牌几乎摆满店外的五脚基。在蔡先生的二女儿 Villy 印象中,当时年幼的她仿佛置身花店,觉得新奇而好玩。

如今蔡先生年事渐高,行动管制令期间一度萌生退休的念头。直到 Villy 继承了他的衣钵,便退居幕后当顾问。Villy 从小的耳濡目染下,早已熟悉店内运作,加上数位十至二十多年经验的店员阿姨们扶持,接手并无大碍。大家各司其职,除了售卖裁缝用品,也提供基本的裁缝服务,例如缝扣眼、改衣服、锁边、修理拉链等。

此外,手工盘扣可谓镇店之宝,皆由 Villy 和妈妈亲手盘织。五彩缤纷的布条编织成各种花扣,一个盘纽和另一个纽襻将衣襟固定,一般出现在传统服饰如旗袍上,其使用历史悠久,具有浓郁中华民族风韵。盘扣手艺从 Villy 的外婆、母亲,到她,已传承了三代,如今不再时兴,或变成一项快被遗忘的传统手艺。

茨厂街一带,包括谐街和苏丹街(Jalan Sultan),是早期吉隆坡主要的华裔聚居地,有着约 140 年历史。Villy 孩提时代,每当放学都会到店内等待父母下班一起回家,几位店员阿姨总是宠爱地放任她捣乱,也见证了她成长的印迹。对她而言,茨厂街是一个非常喧闹,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当年这一带的店铺几乎全由华裔商人经营,有着不少布庄和服饰店,还有药材店、五金店、小吃摊等等。部分老行业因后继无人而结束营业,有的店主选择将店面租予外籍人士做生意,茨厂街的华族文化特色才逐渐淡化。凑巧去年面临失业挫折后,她回到这个熟悉的社区和店铺,重新出发。

纽扣虽小,看似不起眼,却很实用,既能连接两边衣襟,也能起到点缀效果。虽然如今茨厂街已是今非昔比,特新钮店却低调不喧哗,多年来依靠社区熟客和手艺爱好者光顾,犹如小巧的纽扣紧系着衣裳,与社区连接着。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Soft Piano》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盲文打字机维修匠

灰色铝质外壳的盲文打字机上,有着六个按键分别代表盲文中纵向三个点、横向两个点,随着手指舞动的节奏,发出清脆的“咔哒咔哒”声响。每次按键落下,点字台下的细针将往上推起,并在盲文纸上压印出整齐凸点。六个符合人指尖大小的凸点,以不同的排列方式,代表每个字母和数字,乃至音乐、数学和科学符号。这就是现今国际通用的盲文,由法国人路易斯·布莱叶(Braille)发明,并在十九世纪中旬得到国际认可。

工作室内,Raj Kumar s/o Subramaniam正忙着为柔佛州某所盲校,共二十台盲文打字机进行维修。身为第二代维修匠的他,接替其父亲Subramaniam a/l Sengamalai的岗位,在位于马来西亚盲人协会(Malaysian Association for the Blind,简称MAB)的同一间工作室、同一张工作台上工作。这里同时是全马唯一提供盲文打字机维修以及维修培训的地点。

马来西亚盲人协会是一家非营利机构,成立于1951年。它座落在拥有“小印度”美誉的吉隆坡十五碑(Brickfields),这里也是全马最大型的视障者社区,聚集了千余名视障者在这里生活。因此在十五碑四周的街道上,不乏缀有凸点的导盲人行道,以及拥有提示声的交通灯,无障碍设施完善。马来西亚盲人协会是当地众多视障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一所,七十年以来,为视障人士提供教育课程、就职培训,和安排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自力更生。

视障人士主要分为三类,以国际视力伤残程度分辨,分为B1(完全失明)、B2(严重弱视)及B3(轻微弱视)。轻微弱视者能借助放大镜、助视器等工具,完成和普通人一样的阅读与学习。对于严重弱视和完全失明的视障人士而言,以触觉阅读的盲文却是他们学习以及交流的重要文字工具。当中,帕金斯盲文书写器(Perkins Brailler®️)便是全球最受欢迎及普遍的工具之一。由美国帕金斯(Perkins)盲校在1950年代发明,一款设计精确、构造轻巧、且坚固耐用的盲文打字机,能在盲文纸上压印出整齐的盲文点字。

马来西亚盲人协会在1960年代获得帕金斯盲校授权,独家代理盲文打字机的售卖以及维修服务。当时原本在马来西亚盲人协会从事盲文出版工作的Maniam叔叔,得到机会参加由帕金斯盲校主办,长达一个月的维修技术培训,并获得帕金斯盲校认证的盲文打字机维修匠。之后的逾50年里,工作勤恳的他独力处理全马的盲文打字机维修与保养工作,粗略估计曾维修超过一万台。此外,Maniam叔叔应邀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国家如巴基斯坦、泰国、孟加拉等,主导盲文打字机维修课程。

盲文打字机的主要构造有盲文纸装卸纽、滚转轴、用于滑动打字座的运行杆,和九个按键,分别代表盲文中各个点的六个按键、间隔、换行以及后退。这些机械结构里头有许多细小的零件,不当使用或遭受撞击便会造成损坏。盲文打字机最常见的问题是零件耗损,轻者为弹簧断裂,只需更换该部位零件;严重则为运行杆龟裂,得将机器完全拆卸才能找出问题和修复。例常维护可保持机械整洁,预防故障发生。仅需打开机器外壳,拂去日积月累的灰尘与蜘蛛网,再喷上机油润滑即可。

八年前,届Maniam叔叔退休之际,Raj大哥决定继承父亲衣钵。孩提时期经常跟随父亲上班的Raj大哥,趋于好奇,进而对机械维修萌生兴趣。后来参加了帕金斯盲校主办为期半个月的培训课程后,他正式走马上任。除了维修盲文打字机和盲文浮雕打印机,他也协助视障朋友们维修盲杖。Raj大哥喜欢工作中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每一次的成功修复都能让他感到满足。此外,他负责操作热压成型机器,生成可触摸图形,主要为盲文课本内增添图表和图像。

Maniam叔叔和Raj大哥以服务视障朋友为荣,马来西亚盲人协会B栋二楼走廊尽头的工作室,是视障朋友们十分熟悉的一角。虽然灵魂之窗被盖上了一层帘,透过盲文,视障朋友们能够打开另一扇窗,“看见”世界。即使将来科技水平能够全面地解决视障对生活所造成的一切不便,盲文作为文化明灯的地位依然无法被替代。盲文打字机咔哒咔哒的声音,在马来西亚盲人协会内不断回响。

马来西亚盲人协会
Malaysian Association for the Blind
03-2272 2677
www.mab.org.my
www.facebook.com/mabmalaysia
www.facebook.com/mablind.page
www.instagram.com/malaysianassoc.fortheblind/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Simple Melody Piano》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南方面包公司

一圈圈有规则的环状凹痕,圆柱体的外皮透着金黄色光泽,「弹弓面包」因神似弹簧的外表得名。切片约半寸厚,雪白细腻的内部结构映入眼帘,伴随着一股面包的芳香,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弹弓面包入口如棉絮般松软,无论是单吃或是搭配内陷都不失美味,涂上典型的咖椰和牛油,又或者夹上鸡蛋、雪糕,甚至做成汉堡别有一番风味。

座落在吉隆坡富都路(Jalan Pudu)的南方面包公司,是一家经营了六十余载的面包店,同时是半山芭一带硕果仅存的老字号,蕴含着不少人无法忘怀的儿时味蕾记忆。每当烘焙面包时,扑鼻的香味弥漫整间店铺,不时吸引了途经店外的路人。甚至有些老顾客一早便到店铺附近徘徊,等待面包出炉那一刻前来抢购。由于弹弓面包非常少见,甚至不少顾客已经忘记了曾有这样的面包存在。部分顾客偶然瞥见,恍然想起从前长辈曾买过,于是买上数条重温旧时滋味。

「弹弓面包」的形状独特,人们纷纷为它取了形象昵称:枕头面包、灯笼面包、竹筒面包等等,这都归功于特制的铸铁模具。这些模具是创办人韩灼准叔叔在英殖民时期购入,几十年来每天使用至今,极其耐用。将揉好的面团放入二连的开合模具,盖好并闩上,烘焙后打开并在桌上轻敲,成型的面包即能顺利脱模。南方面包店内仅存十来个模具,十分罕见且珍贵,它不但见证了曾经也延续该面包,让人得以品尝。

现任第二代店主韩玉妮阿姨,出身在被面包香萦绕的家族里,祖父在新加坡开设面包店,早年双亲也在祖父店内帮忙。直到1950年代中期,韩阿姨的父母以及两名合伙人来到马来西亚半山芭,选择在兴旺的巴刹路(Pasar Road)创立南方面包公司。当时所制作的面包除了采用铸铁模型制作的弹弓面包之外,有扎实的海南面包、拳头大小的白面包,和法式长棍面包等等。其中,镇店之宝的椰丝面包, 饱满的椰丝内陷采用新鲜刨下的雪白椰丝,不掺和椰糖,加上妈妈传授下来的秘方制成,广受欢迎。

早年,由于旧店铺位置邻近星光、新华,和大华三家戏院,每逢散场,面包店必定浮现人潮,前来购买海南面包充当次日早餐。60至70年代巅峰时期,店内12名员工轮流当值早班和晚班,齐心协力烘焙出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面包。这些面包不单止陈列在店内出售,更透过流动餐车以及小贩等渠道代销,同时也供货予酒店和餐厅。在1993年,韩阿姨和丈夫刘青安叔叔从逐渐年迈的父亲手中接棒,老怀宽慰的韩先生于隔年病逝。

随后越来越多的连锁面包店进驻吉隆坡,以华丽的噱头、精美的包装,和花哨的造型设计吸引消费者。即便如此,韩阿姨和刘叔叔并不急功近利,而是专注于面包品质,坚持做出真材实料的传统滋味。一开始店内提供的面包种类不多,直到近年来才循顾客要求增加了豆沙、牛油、鸡丝,和花生等含馅料面包。目前,他们仅进行小规模的生产,一天只烘焙一次,因此每天的面包生产数量有限,尤其「弹弓面包」。

数十年来,韩阿姨和刘叔叔兢兢业业地守着南方面包公司,虽然传统经营模式已不符合时代变迁的脚步,他们仍抱着平常心应对。毕竟扩大生意规模不易,需经验、人手,和资金充足才能办到。看淡了得失,他们不强求赚得盆满钵满,而是将价格维持一贯的低廉实惠,街坊熟客自然乐意持续捧场。南方面包公司因租赁问题而在2015年从巴刹路搬迁至位于富都路,老主顾们依然轻车熟路前来光临,不曾流失。

身处车水马龙的市区内,快速的生活节奏、巨大的社会压力并没有对南方面包公司造成太严重的影响。韩阿姨和刘叔叔从容坦然地享受慢生活步伐,继续用心地制作简单朴实的传统面包。心态安好,则幸福常存。

南方面包店
Southern Bakery
03-9221 5781
No. 393, Jalan Pudu, 55200 Kuala Lumpur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Atmospheric Inspiring Piano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缝纫机维修匠

“喀哒,喀哒……” 木板台面上,漆黑的机头左侧,针杆随着镀铬滚轮和铸铁脚踩踏板的规律上下移动。纤细的棉线在银针和摆梭配合下,或是拼接布料,或是拷边,留下一排平整的缝合痕迹。

缝纫机面世以前,缝纫已是一门实用的生活技能,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般诗句可见证。出自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几乎每位家庭主妇都会心灵手巧地为家人制作、缝补或修改衣服。早年缝纫机刚被引进家用市场时,仍属于稀罕的奢侈品,只有经济条件优渥的家庭才负担得起。在二十世纪中叶左右,缝纫机和脚踏车、手表、收音机并称 “三转一响” 或 “四大件”,代表家境小康的结婚彩礼或嫁妆。

缝纫机减轻了耗时费力的手工缝纫,让效率大幅度提高。在马来西亚经济起飞的七、八十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裁缝机。但随着快时尚的服装趋势,自家缝制衣服不再普遍,缝纫机逐渐淡出家居用品市场,惟有一些家庭式和缝纫爱好者持续使用。若使用期间若发生故障,无奈缝纫机本身重量不容小觑,难以送回厂家保修,从而衍生出维修匠上门服务的需求。

只需一通电话,林金水叔叔就会开着一辆红色小货车,噗噗噗地从森美兰州波德申(Port Dickson)出发,前往顾客的所在地。他翻开随身携带的蓝色百宝工具箱,凭着维修机械四十余年的经验,熟练地为顾客解决缝纫机的毛病。维修一般上为保养和调整勾线机构,后者尤其讲究。当缝纫机下针时,下方的摆梭会将机针上的线环勾住,形成链式线迹。摆梭和机针的间距一旦有毫厘之差,便无法同步,造成缝纫时跳线的问题,所以这当中的规律必须调节得非常精准。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手摇式缝纫机、脚踏式缝纫机,到现代化的电动马达缝纫机,都能在林叔叔的巧手下完好如初。

林叔叔少年时期便开始接触维修技艺,从在一家售卖脚踏车及缝纫机的店铺担任脚踏车维修学徒,并在机缘巧合下向雇主的裁缝师女儿学习维修缝纫机。经过一番摸索之后,他成功掌握维修技艺,并且以灵活的脑筋一通百通,所能修理的机械类型还包括电锯、割草机、发电机等等。在三十二、三岁之际,林叔叔便自立门户,直到两年前因维修店生意惨淡而步入半退休状态。今年五月在有条件行动管制令(CMCO)期间,赋闲的林叔叔采取两位女儿的意见,不如尝试开创面子书专页,善用本身技能提供上门维修缝纫机服务。

Uncle Lim Repair Shop面子书专页就在女儿的帮助下成立,并陆续接到诸多询问。林叔叔从森州境内小地方的邻里街坊开始提供上门维修服务,所接触的顾客主要为妇女、稍年长的一辈,也不乏友族同胞。林叔叔亲切诚挚的待人处世,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他赢得良好口碑,积攒不少客源。每当林叔叔外出,林婶婶总是如影随形,在他工作的当儿陪顾客聊天,还身兼摄影师,将林叔叔维修缝纫机时的情景和顾客满意的笑容一一记录。尔后,女儿们将这些视频和照片发布在面子书专页上,附上几句感言,温暖了顾客的心,同时吸引更多人点赞追踪。

专页成立后,林叔叔意外迎来更多工作机会,复原期行动管制令(RMCO)于六月初实行后,他便逐步开拓外省,甚至外州市场。只要在同一个地区集合好几台故障的缝纫机,足以抵消车油费,他便安排行程上门。林叔叔夫妻俩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把到外地工作的机会当作国内旅行,例如美罗、怡保和金宝等。当地顾客的热情招待,让林叔叔夫妻俩撇去工作的疲惫,愉快享受各式特色美食。夫妻俩曾远赴北上四百多公里外的宜力(Gerik),并在那里逗留数日和维修了三十几台缝纫机。

除了对缝纫机维修和保养以外,林叔叔也致力推广缝纫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在面子书专页上分享一些缝纫机入门教程和知识。希望借此鼓励及提倡更多人使用裁缝机,重拾这项技能。况且缝纫机非常耐久,许多郊区乡村依然保留使用老式缝纫机。林叔叔本身保修过一台超过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手摇缝纫机,是用了三代人的传家之宝,十分珍贵。

缝纫机维修行业因需求减少而逐渐步入夕阳,却不代表这项技艺已失去价值。林叔叔般的维修匠乐意上门服务,让缝纫机的使用寿命才得以延长,为束手无策的顾客解决了问题,免于沦落当作废铁贱卖。而今,在善用现代科技下(网络),不仅开启林叔叔事业新篇章,也让缝纫机被赋予新生,重新奏出“喀哒,喀哒……”的声响。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Valentines Day Romantic Piano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九洞新村的纸扎店

位于霹雳州首府西北部的九洞新村(Kampung Baru Jelapang),距离怡保(Ipoh)市中心仅15分钟车程,是一座规划有序,环境清静的小镇。九洞新村有着约两千户居民,其中客家和广府籍贯的华裔占大多数。居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他们落地生根百年来,依然可见居民延续着祖籍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传统丧葬祭祀用品——纸扎。

贯穿九洞新村巴刹的巴刹路(Jalan Pasar)上,有一排超过60年历史简陋建筑,不仅是该村仅剩木板老店屋,更有唯一一家仍以手工制做民间丧葬白灯笼的纸扎行。斑驳的板块门上并没有悬挂任何招牌,在九洞却是家喻户晓的神料店,一旦提起“阿扎佬”可谓无人不知。

如今,店铺掌舵人——八旬的“阿扎婆”关莲娣婆婆,数十年如一日,清晨六时许便开门营业,直到中午。铺子里陈列着应有尽有的丧葬祭祀用品,各式香烛和金银纸皆从神料行取货;店内的纸扎明器,如神像、衣冠和甲马则是出自她丈夫,李禄生及二儿子,李运华的巧手。

关婆婆将大半辈子奉献于家庭与纸扎生意。关婆婆正值芳龄十八之际,嫁给当时仍在坝罗市区(怡保旧称)一家纸扎店打工的李爷爷。随后,夫妻俩自立门户,在创立初期十分艰辛,仅靠微薄薪资养家糊口,加上当时新村处于戒严。且在寻求摊位租赁的过程中,几经辗转方成功购获现有的木棚。自此,夫妻俩胼手胝足经营纸扎生意,孝敬家中二老,并将四名孩子拉拔长大。一年前老伴辞世后,关婆婆仍然独自驻守于此,在儿子的协助下延续这门小本生意。

李禄生先生,绰号“阿扎佬”,不止拥有高超的纸扎手艺,能够做出精致的纸扎衣冠、甲马,甚至是脚踏车,享誉九洞新村。同时,他也是一名命理师傅,除了晓得通胜(黄历)挑选黄道吉日,还会推演三世书,帮助顾客祈求平安顺利,甚至有远在新加坡的顾客特意致电咨询李爷爷。为人随和的李爷爷并没有收取特定费用,而是让顾客随缘包个红封了事。关婆婆打理店铺生意时,也总会给街坊邻里打折,她笑言反正没雇佣伙计,一家人做的是感情生意。是以九洞土生土长的居民,即便已搬离新村,仍会回到这座朴素的木棚捧场。

纸扎行的第二代继承人,绰号“阿扎仔”的李运华叔叔,尽得父亲真传,能够独力制作灵屋、金银桥、金银山、童男女、摇钱树、懒惰椅、轿车等十余种明器。幼年时,母亲带着他一同看管店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16岁则开始帮忙父亲制作纸扎。间中,他曾采纳父亲的建议,另外学习一技之长,于是他到坝罗当了一年半的裁缝学徒。待他学成后再度回到九洞,便一面接裁缝工作,一面帮父亲做纸扎。当李叔叔意识到裁缝生意开始走下坡时,灵光一现,利用真人尺寸来制作纸扎衣服。他还亲自到百货公司观察,研发许多款式,“真假做”风靡一时,还被新加坡籍商人发掘其市场。

鉴于年纪渐长,李叔叔目前只接小型且常见的丧葬祭祀用品订单,不像大型神料店做五花八门的纸扎。他在老屋旁搭建了工作坊,基本制作程序从框架开始,将亚答削成适当的粗细,然后按照尺寸和高度进行拗压,最后糊上纸,即可完成。此外,李叔叔也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本身喜欢挥毫的他,并没有跟随时代的进步改用电脑打印,而是保留传统毛笔题字。所制作的每一盏灯笼,都由他亲笔题写工整的字体。完成后的纸扎成品一些将摆到母亲的老店内陈列;丧葬祭祀纸扎品则存放在工作坊内,或是载送到顾客的住处。

如今生活形式的变化,越来越少人信奉迷信思想,年轻一代逐渐不再于家中敬拜神明。李叔叔却有自信纸扎未必买少见少,毕竟仍有许多人从事神料行业。只是他感叹祭拜用品日趋简化,许多顾客都是让神料店业者代为收拾一份祭品,或是购买中国进口卖相和材质远不及传统手工的祭品套装。从前赖以维生的手艺已呈商业化,经营方式不同。时下年轻人不太有兴趣这行,李叔叔的孩子们都不愿意接班,传承两代的纸扎手艺也许将销声匿迹。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s A Solo Piano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东亚酿酒厂

酿制米酒,是潮汕人的其中一项绝活。潮汕拥有着泉水之乡的美誉,并且盛产水稻,早在北宋时期便以清甜的米酒闻名。二十世纪初,出身微寒的郑则士先贤在中国汕头市创建「郑绵发酒庄」及「绵绵酒厂」,携同四位弟弟于酿酒和批发业界里奠定一席之地。三年后,他们成功将业务扩展至新加坡,进而陆续在马来亚各地开拓酒庄和酒厂。其中,马六甲区以「郑绵元」为商号,分别在班底街设立酒庄,三保山设立酒厂;中马地区以「东亚」为商号,分别在吉隆坡设立酒庄,八打灵再设立酒厂。槟城则以「郑绵和」为商号设立酒厂,无奈在日据时期被战火摧毁。

马来西亚仅有极少数的合法专业酿酒厂执照,郑氏家族则拥有两张,其中一家即是——东亚有限公司酿酒厂(Tong Ah Distillery)。酒厂坐落在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51区,于1954年竣工,是灵市第一幢工业厂房。半个世纪以来,坚持沿贯传统工序出产三苏(samsu)以及利口酒(likeur),厂内为数不多的大型机器和工具都是自创立使用至今。白墙红瓦的欧洲风建筑历经英属马来亚到马来西亚独立的时代转变,同时也见证了跨越三代的权杖交接。酿酒厂现任掌舵人郑宗俊大哥,其祖父是家族企业创始人郑则士,父亲也为酿酒厂奉献了大半生。

郑大哥自三岁起便屡次跟着担任微生物学家的父亲到酿酒厂,享受许多叔叔阿姨用空箱子堆砌城堡供他玩乐,甚至还让他坐上叉式起重机拍照。随着他逐渐懂事,便开始帮忙厂内一些琐碎作业,如为箱子刷上品牌印章、搬运箱子等,一直到八零年代末他远赴英国深造为止。郑大哥背井离乡刻苦攻读工程系,却仍保有浓厚故土情结。于是,他前往历史悠久的英国酿酒学院进修,并且最终选择不留在英国定居,而是回国继承家族企业。

在郑大哥幼年的回忆里,酿酒厂处于巅峰时期,雇佣了高达五十名员工,皆来自三大种族背景的他们各司其职,工作氛围融洽。酿制和蒸馏工序由二十几人负责,然后由调和师混合口味;此外还有一批巫裔员工,主要负责清洗和晒干玻璃瓶;之后由另外十几人负责把酒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再黏上产品贴纸,并且装箱的步骤。随着米酒市场需求渐减,加上越来越少人愿意从事劳力或是高危职业,如今厂中仅剩不足十名员工。

目前在东亚酿酒厂仍看见几位资深员工,包括工作了三十余年的蒸馏师——郑宗锐,和厂内第二代员工Manjit叔叔。Manjit叔叔负责操作工业蒸汽锅炉,为蒸馏工序提供充足的热能。其父亲是厂内第一代司炉,熟悉所操作锅炉的结构以及各种辅机和安全附件的规范操作方法,并对其进行日常的调整和保养。由于锅炉在使用时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则会酿成爆炸危险,所以司炉必须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防止事故发生。因此,Manjit叔叔接受父亲的悉心培训,进入酿酒厂接手这份重任,继承父亲成为厂内第二代司炉。

蒸馏师在酿酒厂里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严密把控着从酿制到蒸馏的各个过程。年过六旬的郑宗锐叔叔是郑大哥的堂兄,同为郑家第三代。他年轻时遵从父亲的意愿进入酿酒厂从基层学起,对标准作业了如指掌。首先把白米放入甑子蒸熟,随后在室内将米饭晾凉后掺拌已经预先发酵三、四天的酵母。这时,郑叔叔便能判断基本发酵情况,加入糖浆催化淀粉转化成酒精,在地窖的无氧条件下发酵一至两个星期。发酵完成后,才以吸水泵将酒液从地窖抽出,从厂房上方的管道输送到分馏塔,通过工业蒸汽锅炉提供热能煮沸酒精。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酿酒厂从法国引进了分馏塔进行蒸馏,至今仍然运作。两层楼高的圆柱体中设置了许多层相互平行的塔板,同时进行多次地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先将气体混合物冷凝为液体,然后再按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以萃取出浓度更高的酒精。此时郑叔叔需将分馏塔的运作温度控制在摄氏100度以下,以免混入水分稀释酒精。他透过窥视镜观察酒精流动,并采用比重计测量酒精浓度达到70度上下。

蒸馏后的酒精被转移到监控仓内的作业缸,然后注入270公升容量的监管缸进行批量标签和统计。为了方便海关稽核检验,郑叔叔会在木牌上标明品项名、批次和制造日期。这些酒精需先经过调和师巧手,在调和缸内腌制一系列不同的口味,沉淀一段时日后方能装瓶。装瓶后的酒还得先申报和支付关税,贴上海关认证的印花贴纸后,才被允许进行批发售卖。其中,不少吉隆坡客家餐厅均使用「东亚三蒸」、「五加皮」和「玫瑰露」烹饪;而「幸运香黄酒」及「白鹿香黄酒」则受肉骨茶餐厅欢迎。此外「五加皮」也用于供奉神庙里的神明,「白鹿香黄酒」可用于产妇坐月子,老人家则常喝养生酒。

两年前,郑大哥父亲的离世使他兴起念头将日渐没落的酿酒厂重振光辉,让更多人感受百年匠心工艺的底蕴。顺应时下消费趋势,东亚推出口味新颖多样的糯米酒,同时也采用社交平台营销,期望在市场上获得好的回响。另一方面,酿酒厂也开放予参观,郑大哥热情分享有关米酒的酿制过程。

网上购买:https://farmersbar.com.my/collections/vendors?q=Malacca%20Rice%20Wine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Valentin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适苑酒家

「适苑」寓意适合聚集的地方,一家可说是吉隆坡硕果仅存的老字号粤菜馆,七十余年以来屹立在车水马龙的富都路(Jalan Pudu)上。从建筑外型到内部装潢依然维持昔日风貌,店内的电风扇和桌椅自开业沿用至今,一张张云石桌面经频繁摩擦也褪了色。厨房里保留着两座柴灶和罕见的柴烧大蒸炉,是呈现出每一道佳肴传统滋味的关键。使用柴烧炉灶来蒸煮米饭、炖汤和蒸鱼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无需精致的器皿或花哨的摆盘衬托。浓郁的古早味饭菜香萦绕店内,令人食指大动之余仿佛坠入了时光隧道,得以一窥超过半世纪前的民生风情。

富都(Pudu)位于吉隆坡市中心外圈,在19世纪末未完全开发时又称半山芭,是下南洋的华裔先贤聚居地之一。当时的英殖民政府在半山芭消防局旁设立一个火车站,使该区成为衔接茨厂街(Jalan Petaling)和蕉赖(Cheras)的交通枢纽,使得人口密度剧增并促进了富都路的经济活动。其中,半山芭巴刹更是当年主要批发菜市场,每天清晨时分人群已是熙来攘往。然而在娱乐匮乏的年代,半山芭一带便有着三间戏院,夜深人潮依旧川流不息。

适苑酒家的创始人——彭氏三兄弟瞄准商机,从在街边以一辆手推车兜售云吞面开始,慢慢攒钱购置店面。他们在1948年于现址搭了一座简陋的棚屋开业,举家大小齐心协力,早上五点半开始贩卖点心茶果,上午十一点之后则售卖炒面等热食,直到深夜。同时,还承包了各种婚丧喜庆宴席,几乎每晚都高朋满座,渐渐打响知名度,进而跻身吉隆坡“四大天王”酒家。顺应宴席的增加,适苑曾以货柜为计量单位进口各种酒类,在当年可谓壮举,连英殖民政府官员都熟识适苑酒家,吸引不少政商名流曾来光顾。

1950年代中旬,和吉隆坡一同蓬勃发展的适苑酒家在获得政府部门批准后,在原址兴建了店铺。其特殊的位置,在闹市里整齐排列的店屋中乍现一栋独幢的建筑,门面阶梯金字塔的设计,白墙上红色的「适苑酒家」四字格外醒目。有趣的是,由于酒家座落在单数门牌的街道上分别为313和315的店面之间,只能另辟蹊径取了313/1这个门牌。生意蒸蒸日上的适苑随即在1971年做出另一创举,于相邻的315建立了双层带冷气的建筑,大大提高酒家的档次,让顾客能在舒适的环境里享用美味的餐点。新店面开张的同时,顺势推出了自家研发的枇杷鸭作为招牌菜,至今仍是食客们的必点菜肴。

自创始以来,彭氏家族成员倾力投入适苑的营运,坚定守护祖辈奠定的家业。彭家几代小辈成长过程中的集体记忆便是小时候到店内帮忙洗碗、劈柴,协助办理宴席的诸项事宜。一些成员读书毕业后就进入适苑工作至今,身为第二代的彭杨星和彭笑纳分别司掌厨房和烧腊部门,几十年如一日地将青春岁月奉献店内。第三代负责人彭贵松尊重长辈们的无私付出,抱着饮水思源的心态,在出外闯荡一番后选择回归家族生意,打理事务和整顿事业。适苑酒家目前传承至第四代,除去十多名全职管理店内事宜的成员,其余六、七十名家族成员不时都会自发性地趁闲暇到店里帮忙。每逢农历新年,连第五代都会回来帮忙,全家一同在酒家内忙得不可开交。

如今潮流追求快速,能够烹煮一道道繁复的古式菜色的已经不多,有忠实的老饕专程前往适苑品尝道地的粤菜。适苑酒家得以经历那么多年,除了家族的团结之外,也多亏于回归家族生意的年轻一代引进更符合现代的生意理念,和长辈一起商量讨论之后,结合新和旧的经营模式,使酒家的生意更上层楼。譬如现下疫情来袭,为了维持生计,他们藉由网路平台推出外卖套餐,亲力亲为将热腾腾的美食送到顾客手中。彭氏家族携手合作,方能确保适苑酒家源远流长。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Wonderland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协兴

漫步古城马六甲河畔下游,途经一座超过130年历史的「鬼门关」桥,它横跨板底街(Jalan Kampung Pantai)与爪哇村(Kampung Jawa)之间,是当时华商陈温源三兄弟于19世纪末将木桥翻建成为铁桥,并将爪哇村打造成有规划的砖块房屋与街道发展计划的“新街”。从此两岸商贸活动密切来往,白昼时这条“新街”是一座繁华的商业贸易区;随着夜幕低垂则摇身一变成为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可谓兼具工作与娱乐的新天地。

一个世纪过去,“新街”繁华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其街巷:爪哇巷(Jalan Jawa)和甘榜爪哇(Kampung Jawa)虽然回归宁静,却留下当时中西合璧式的双层店屋,可见不少百余年历史的传统商店,得以一窥昔日的道地人文景观。当中,创立于1920年代的新协兴酒庄(Sin Hiap Hin),仍然保留着浓浓的英式酒吧原貌,尤其其半弧形的实木吧台更是沿用至今。

推开朱红色的铁闸门,形形色色的酒瓶陈列在三层开放式壁橱上,百年来无数次酒杯的磕碰在褐色的原木吧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古色古香的装潢与风格从未经过翻新,吧台里新协兴第四代继承人的妻子——李莲栓阿姨笑脸盈盈地从琳琅满目的酒类中,为顾客盛上他们中意的酒。无论是传统的中国补身药酒,如“田七酒”、“五加皮酒”、“十全补酒”,或是洋人所爱的啤酒,还是新颖口味的米酒、玫瑰露等,这里应有尽有。其中最特别的是同样来自马六甲,创立于1908年的郑绵元酿酒厂所酿造的米酒,口味新颖多样,有班兰、荔枝、咖啡等口味。

新协兴酒庄拥有英殖民政府颁发的烈酒零售执照,能合法地在店内以英殖民peg计量杯为基准提供顾客小酌烈酒,分别是半杯(30ml)和一杯(60ml)。不掺和其他酒类、水或汽水,只售卖纯酒,顶多添上几颗冰块。早期这类酒庄消费低廉,吸引了马六甲河一带劳动的渔民和搬运工人时常光顾,下班后几杯黄汤下肚,醉意朦胧,还不时打架闹事,赊账不还。当时店屋楼上甚至作为鸦片窑,聚集了一群吞云吐雾的民众。在这乌烟瘴气、龙蛇混杂的环境下,新协兴却能够稳当扎根,无惧岁月长河的洗礼,从英殖民执政到日据时代,再回到英殖民至我国独立,依旧在原址屹立至今。

李阿姨自从1973年嫁进门便开始在包揽家务之余,协助家公和丈夫打理酒庄的生意。继家公逝世、没几年后丈夫却行动不便等变数,于是李阿姨坚强地独挑大梁,今年69岁的她大概是年纪最大的酒保了。李阿姨虽经手不少酒类,自身却不怎么饮酒,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笑看人生百态。她一手提起酒瓶,一手握着钢制计量杯,将琥珀色或清澈的酒液倒入玻璃杯中,还不忘爽朗地和顾客聊着天,使顾客们放松心情之余倍感温馨。

四十多年来李阿姨一边守着夫家的传统家业一边照顾健康欠佳的老伴,含辛茹苦将四名子女抚养成人,从早年的租赁到近年买下酒庄的店面。她感叹多位老一辈的常客相继离世,让她看尽人生百态,生意也随着消费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而下滑。庆幸的是,近年来酒吧备受喜爱和关注并在网络上宣传,生意才稍有起色。李阿姨见证了新街的兴荣和凋零,以前的街坊邻居不乏五金店、金铺、木屐店、菜店、理发店等,无奈大多已不复存在。儿女长大离家后,曾经赖以汲汲营生的酒庄如今成了李阿姨打发时间的活计。

百年酒庄里,所售出的每一杯酒,都承载着一段情,累积成为一座城的起起落落。无论是一面之缘的游客,或是三不五时上门的常客,李阿姨不吝于分享古城的生活故事。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Oakwoord Station – Kind of a Miracle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