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智慧 惠及社区民众 | 建发药行

建发药行是茨厂街(Petaling Street)历史最悠久的药材店,屹立当地逾80载,同时经营着西药房和中医馆,提供中医门诊治疗和药品。多年来,建发药行以经济实惠的价格为民众把脉看诊、开方抓药,致力帮助他们调理身体,护持健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茨厂街是华裔先辈到马来亚谋生的落脚点之一,周围地区衍生为满足他们基础生活需求的各行各业。当时开设中药行的人属于文化水平较高,能识字且具备中医药知识。1942年建发药行开业初期,聘请了一位施姓秀才任账房,同时是店内第一位坐堂看诊的中医师。大多从事劳动工作的华人一旦遇上任何疑难杂症,或是需要找人代笔写信回乡,都会到来寻求帮助。

中医药流传数千年以来,发展出一套包括药材、针灸、推拿等等的医疗方法。药材是指可供药用的天然原料,主要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根据医疗和制剂的要求炮制后,以“汤、丸、散、膏、丹、酒、露、锭”八大剂型销售。中药行的工作非常艰巨,最困难的部分是将数百种传统药方倒背如流,了解每种药材的性质与功效,合理配伍以防止出现不良后果。入行基础知识便得学习辨认上百种药材,按类别以正确的方式贮存,还得将百子柜里药材所摆放的位置铭记于心。众多学徒之中,能坚持下来成为药材店头手者屈指可数。

祖籍广东的吴家世代从事药材生意,最早期下南洋的一代落脚叻思新村开设药材店。后来第二代吴建榜和吴发榜到吉隆坡工作,攒一笔本钱后创业,于茨厂街开设建发药行,兼售中药和西药。80年代因政府落实管制,不得不停止售卖西药,而专注做药材批发和中成药产品代理,更是斧标风油的独家代理。生意最辉煌的时期里,销售范围几乎覆盖全马,拥有自己的货车送货。

90年代,第三代继承人吴子日从英国留学归来接手店务后,以药剂师资格于店内开设西药房。他也进修中医药学,并在店后方开辟中医馆,与几名同业轮流坐堂看诊。意识到中医药能以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重要性,他们一起创立了吉隆坡中医学院,并取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凭认证。此举既能培训中医师人才,为普通人提供另一个出路,也能向民众推广中医药。

传统行业在茨厂街生存愈发困难,中药行也不例外。建发药行至今仍坚守初衷,以实惠的价格提供中医治疗和药品,为大众服务,实属难能可贵。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弥漫闹市后巷的人间烟火气 | 亚世饭档

踏入茨厂街(Jalan Petaling)与苏丹街(Jalan Sultan)之间的巷弄,扑鼻而来的饭菜香令人垂涎三尺。位于广汇丰茶行正后方,暗灰色的防水帆布下,是这条巷子里仅存的煮炒档——亚世饭档,售卖着现点现做的粤式家常菜肴。

早年间,茨厂街一带的巷弄里遍布简陋的熟食摊和临时座位,提供各种经济实惠的吃食,同时也是促进社区连结的聚会场所。然而近年来“大排档”文化逐渐没落,如今巷子里的熟食摊屈指可数。尽管大街上餐厅和咖啡馆林立,小巷才是人间烟火氤氲之处。

亚世饭档历经三代传承,数十年以来盘踞同一小巷内。黎家爷爷从广东番禺下南洋,落脚茨厂街并开设一家没有固定菜单的熟食摊,曾贩卖瓦煲鸡饭、经济饭。第二代继承后便卖炒福建面,直到1969年末,才正式转型做煮炒。黎成威(大威)接手之际无意革新,因此延续了父亲的烹饪技巧和菜谱。

叫好又叫座的粤式家常菜肴有豆腐焖鱼、咕咾肉、四季豆烧肉、鱼滑汤等等。所有食材皆为每日新鲜采购、烹制。招牌鱼滑采用海捕马鲛鱼肉制成,手工剁碎、搅拌、摔打,劲道十足。

凉油遇上热锅的瞬间,爆发出亮橘色的火焰,舔舐着落锅的食材。大威叔叔抄起锅铲飞快地翻炒,却没有颠锅,而是从旁取了个白铁平盖将锅盖上,任由火焰围绕锅边狂舞。顷刻之间,他掀开锅盖,食物火候足矣,即可出锅上桌。

爆炒技巧力求速度与精准,还得全程维持高温烹调。炽烈的炉火有助于激发食物中的香味和风味物质,奇妙的烟火气和焦香味缠绕,谓之“镬气”。当半圆弧的铁锅被盖上,食材的水分在高温中沸腾蒸发、油脂氧化,引起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食材表面留下一层淡淡的焦香。

熟食摊的名字源于黎父的绰号,因其纤瘦的身材而被街坊邻里称为“阿细”,后来大威叔叔注册招牌时则选用粤语里同音的“亚世”。主要客群都是捧场了黎家三代的老顾客,有者从小跟随父母来吃,成家后带着孩子、孙子一齐来享用。近年来则较多附近的上班族和旅客光顾。

如今亚世饭档由大威叔叔掌勺,每当用餐高峰时段,他独力掌管四个炒锅,同时进行烧、炒、焖、炸。打烊后的深夜里,他得到士拉央批发公市取货,大清早则到巴刹和超市采买其他食材,再来上班。他的弟弟黎鸿威(小威)负责点菜、备料和蒸笼料理,舅母和几名伙计协助打理琐碎事务。

大小威兄弟俩自小帮父母打下手,成年后顺理成章接管摊位,并肩打拼四十余年。这十多年来,作为合伙人,他们各司其职,延续着巷弄烟火气,却苦于后继无人。从事餐饮行业一整天得忙个不停,长时间辛苦劳碌,如今不多人愿意接受。如同其他逐渐从小巷中消失的熟食摊,一旦做不动,只能落下帷幕。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编织绚丽多彩的祝福 | 茨厂街的印度花环

清晨时分,吉隆坡敦李孝式路(Jalan Tun H.S. Lee)斯里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传来钟声和海螺壳号角声,宣告着每日祈祷时段开始。同一时间,庙旁小巷内不下十个花环小贩纷纷开摊。纯白、明黄、或艳红的新鲜花卉,在手指灵巧的动作下编织成一串串花环,悬挂在摊贩的展示支架上,形成一番缤纷绚丽的景象。偶尔被调皮的风轻轻拨弄,花环在颤动中散发出阵阵清香。

茨厂街一带可谓文化大熔炉,虽居民以华裔为主,但不乏友族,各自在聚居之处建庙。兴都庙与关帝庙就坐落在斜对面,百年来和平共处。一排花环摊位林立在兴都庙隔壁的小巷里,方便两所庙宇的信徒购买花环敬奉神明或用于祈祷平安仪式。Anamalay Nadaraj (Kartik) 叔叔是在茨厂街一带以制作和贩卖花环维生最久的摊主,每天跟着庙宇的开放时间,工作长达十五小时,逾三十年来鲜少歇息。一旦遇上兴都教重要节庆如大宝森节、屠妖节,他还得熬通宵赶订单。

Kartik叔叔出生于花卉飘香的家族,他的爷爷在自家庭院里栽种各种花朵,他从小在清早帮忙采撷鲜花,进而萌生兴趣,向爷爷和母亲学习制作花环。这促使他中学毕业即创业,在十五碑(Brickfields)设摊制作及贩售花环。因缘巧合下,Kartik叔叔获得茨厂街一带的营业执照,才将摊位搬迁。由于地方人口结构不同,相较于十五碑印裔为主的社区,来到茨厂街多元文化的环境下,他开拓了更广的顾客群,从三大民族到外国旅客都有。

常见用于编织花环的鲜花有茉莉花、菊花、玫瑰、康乃馨等等。兴都教徒依个别神明喜好选择花卉制作花环奉献给神明,华裔一般购买莲花敬拜观音,游客则偏爱色彩夺目的胡姬花。除了卖花之外,Kartik叔叔的摊位上也贩卖一些青柠、香烛等祭祀用品,方便信徒进庙前采买妥当。

顾客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用途定制相应的花环大小和花卉选择,小至挂在车里熏香,中型用于婚丧喜庆、迎接贵宾,大至用作入口或会场装饰。不同颜色和种类的鲜花在不同文化中代表不同的含义,譬如印度葬礼上选用红色花环,而华人葬礼上则选用白色花环。近年甚至掀起在毕业典礼送上花环而非花束道贺的潮流,让Kartik叔叔直叹有趣。

Kartik叔叔编织了30多年的花环,立业成家,如今孩子已成年,他亦岁数渐长,不得不聘请人手帮忙。无奈鲜少本地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门行业,他只好从祖籍印度雇佣员工。Kartik叔叔的儿子在课余时间帮忙处理社媒和网购订单,帮忙跑腿送货。将来他或许会继承这门家族一脉相承的生意,让缤纷鲜艳的花环持续在茨厂街飘香。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匠心制饼传承文化底蕴 | 双英斋 汉饼

饼不止是一种食物,也在人生礼仪中不可或缺,无论喜庆、重要节日皆会以饼相赠。在华人饮食文化中,饼相传源于中国汉朝,是当时对面食的通称。根据地区、籍贯的不同,饼的制作方式、口味、造型各有特色。随着先辈到马来西亚落地生根,汉饼与传统习俗在时代更迭和多元文化交融中被冲淡,屹立吉隆坡苏丹街(Jalan Sultan)一隅的老字号——双英斋仍为汉饼传承砥砺前行。

双英斋成立年份无确切考据可查,仅能追溯到1935年颁发的营业执照。早年间,它是一家顺德菜餐厅,与品泉、成记、玉壶轩齐名“茨厂街四大酒楼”。当时的员工经严苛训练,习得做菜、做饼、做点心、歌舞表演等“十八般武艺”,人人皆“入得厨房,出得厅堂”。后来酒楼结业,第三代传人李金福(Leonard)决定转型,专注于汉饼制作与文化传承。最热门的三类汉饼分别为喜饼、月饼和年饼。

喜饼受双英斋着重推广,因其意义深远。传统习俗「过大礼」中,由男方准备六聘或十二聘至女方家,喜饼便占据两样。其用意有二:一为新郎感念岳父母养育新娘之恩,从前用扁担或牛车运送,饼越多表示诚意越重;二则为女方分送亲朋好友以告知嫁女儿的喜讯。 至于女方也要准备回礼给男方:一对呈龙凤图腾的大饼,礼成后女方留一只,回男方一只;供分送于亲友的盒装小饼也回男方半数。

月饼是双英斋的招牌产品,在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广东人有拜月的习俗,月饼最初作为祭品出现,后来演变成为隆重的佳节礼品。制作传统粤式月饼之余,双英斋是吉隆坡最早推出港式冰皮月饼的店家,于50年代由第二代(李金福的姑妈)向香港师傅学习后,自己再愈挫愈奋研发出令人魂牵梦萦的绝妙口感。至今许多老街坊即使已搬离茨厂街,仍会趁过节前特意上门购买。

除了月饼,公仔饼也在中秋节时颇受欢迎。利用多余的月饼面皮和馅料制成的公仔饼造型多样化,从各路神仙到各种动物都有,更吸引孩童。在吉隆坡经济尚未蓬勃发展的年代,收入一般的家庭未必负担得起昂贵的月饼,而公仔饼相对物美价廉。手工捏成小猪造型的又称猪仔饼,装进竹笼里高挂在店内横梁上售卖,顾客需踮脚剪下。

伴随着社会发展,汉饼和习俗趋于淡化,传统节日的价值和功能也逐渐改变。双英斋扎根吉隆坡近百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记忆,透过汉饼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同时,延续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六聘】过大礼 婚嫁礼俗

  • 大饼(龙凤饼)
  • 小饼
  • 米饼
  • 制作汤圆的材料
  • 金器
  • 龙凤烛

【喜饼】趣味小知识

  • 新娘不能吃自己的喜饼,因为这代表着把自己的喜气吃掉。
  • 喜饼的内馅颇有讲究:甜口的红枣泥混合松子,既寓意甜蜜又冀望早生贵子;不能放咸蛋黄,因为有暗指奉子成婚的意思。

【公仔饼/猪仔饼】趣味小知识

  • 装进竹笼里的猪仔饼,寓意“猪笼入水”(财源广进),高挂在店内横梁上,顾客需“趷高”(踮起脚尖)剪下,此举带有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于简单平淡间蕴万千滋味 | 鲁乃的米台目

万籁俱寂的凌晨四五点,毫毛细雨悄然飘落,清冷的风拂过,椰子树轻轻摇曳。车子驶入鲁乃(Lunas)镇椰林间的小路,可见几幢木屋零星散布,而此刻只有一家灯火通明。厨房内氤氲着热气,与一墙之隔的屋外仿佛两个世界。柴灶上一口大锅里,水被烧得滚烫沸腾。一副实木框的不锈钢圆孔筛扣在锅上,一双不畏高温的手左右开弓,右手将半熟浓稠的米浆粿团用力揉搓过筛,左手捞出煮熟的雪白米条——米台目。

米台目是按闽南语音译的名词,亦写作米苔目、米筛目,是一种呈圆条状,尾端尖细的面食。在闽南地区,米台目以甜口冰品的形式出现,而在新马一带更常见的是咸口热食,吃法分别有干与汤两种。爽口弹牙的米台目,以香味四溢的酱汁干捞,或浸在鲜美清甜的高汤中,搭配鱼丸、黑肉、叉烧以及肉角,加上辣椒酱更能增添风味。

一缕曙光徐徐拉开天际的帷幕,顾客陆续登门,十分自觉地把各自的交通工具停放在椰树下不阻碍其他人进出的位置。郑源清叔叔和妻子许美卿从屋内的厨房转至屋后的摊位继续忙碌,为顾客送上一碗又一碗的米台目。沐浴在柔和的晨曦中,热腾腾的米台目下肚,饱餐一顿后,拥有充沛的精力面对崭新的一天。早晨九点半,阳光愈发猛烈,该上学的都去上学了,该上班的都去上班了,郑叔叔夫妇便收摊了。

每天营业三小时半即收摊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回到被窝中补眠,而是得把握时间到街上采购生鲜杂货,提前准备第二天的食材。新鲜猪肉需腌制几个小时后,才能分别做成黑肉、叉烧和肉角。其中制作肉角选用的猪肉部位为“肉头”,是一整扇猪肉上最嫩、最好,也是最贵的肉。而免费供顾客任取的辣椒酱,从切辣椒到熬煮出两大锅香气四溢的辣椒酱,每一道工序全部由他们亲手细致完成。

这间住家式米台目屹立同一位置逾60年,未曾搬迁。原先的陈姓业主经营了23年,所使用的鱼丸由郑叔叔的丈母娘供应。她偶然得知陈老板有意退休并顶让生意后,便建议从事菜农的女婿尝试转行。经过约半年的观摩和钻研,郑叔叔于1986年末正式接手,携家带眷从打昔牛汝莪搬到鲁乃经营这门熟食生意。日复一日辛勤劳作至今,郑叔叔夫妇从食材的挑选、预处理、再到切割烹饪,每一步都严谨缜密,生动诠释职人精神。

在不起眼的乡镇上,享受慢生活带来的惬意,郑源清叔叔和妻子性格简单纯粹,把平凡的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转眼间,牙牙学语的孩子已长大成人,在身边帮着干活。这片椰树下的村屋里平凡的面食,或许抵不过发展的洪流,总有一天会消失,而它现在离消失更靠近了。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藤家具 岁月不减风华 | 莪仑的藤 万利

生长于野外林中的蔓蔓青藤,经过繁琐的加工处理后,才适合制成家具。生长于莪仑(Gurun)的手工藤制家具师傅周泰发慢慢劳作,到外地闯荡一番后回到小镇,悠悠经营着自己的藤制家具店——万利。今年78岁的他凭强健的体魄和灵巧的双手,打造形形色色的藤制家具及用品,同时承接客制化订单。

莪仑是“稻米之乡”吉打州内第二大的华人新村,逾300户居民里潮州籍贯占大多数。当地的经济活动早期以农业为主,后来才朝制造业和工业发展。早年家具市场选择有限,几乎家家户户都使用物美价廉的藤制家具,莪仑的藤制家具业在60至80年代最为繁盛。相较于厚重的原木沙发或皮革沙发,藤制沙发轻巧凉快又不易损坏,尤其畅销。

当地首家藤具店「永泰利」原为周泰发父亲的打铁铺,无意继承家业的哥哥到外埠学会藤制家具的技艺,将店铺转型但仍保留父亲的店号。店里一度雇佣十余名学徒,为一些无法升学的青少年提供谋生出路。他们学成手艺后,纷纷在新村内的住家开设藤具作坊,藤具店供不应求时甚至会请他们外包一部分的家具制作。

周泰发年少时向哥哥习艺,曾在「永泰利」帮忙一段时日。尔后,他辗转于双溪大年、居林、大铅、亚罗士打和吉兰丹哥打巴鲁等多处藤具店工作,积累丰富经验,再返乡创业。他几经波折收回父亲出租予印度人的店面后,「万利」于1986年5月12日开张,怀揣 “一本万利,万事顺利” 的美好希冀。

直径寸余的笔直藤棍,任由烈焰舔舐也面不改色,却在高温之下渐渐软化,这时可趁热用力将其掰弯,待它冷却即定型。为达成特定的弧度,或许得重复加热及施力好几遍。经过岁月打磨,藤制家具经常受皮肤表面的油脂滋润,形成包浆,显得更光滑亮丽,无需额外进行保养。即使一些藤条不堪摧残而断裂,周叔叔也提供维修服务。

80年代末90年代初工业崛起,市面上有了更多不同材质的平价家具供选择,手工藤具市场逐渐萎缩。此外,政府立法严格管控林产品的采集,导致原材料有市无价。雪上加霜的情况下,许多制藤业者无奈改行,莪仑新村内的藤具作坊所剩无几。如今「万利」和「永泰利」仍屹立于老街场上。

藤制家具透气性强、质地坚韧,置放于室内或庭园两相宜,自然的色泽散发一种清新淳朴又不失恬淡舒适的气息。热带雨林里就地取材制成的家具,从早年的简陋粗拙到如今时尚文艺的手工精品,市场需求却大不如前。周叔叔依然认为藤制家具的前景乐观,同时对儿子有意继承感到欣慰。只要抱持兴趣及耐心,凭手艺赚取三餐温饱不成问题。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鼓与剧场让艺术贴近群众 | 人人人鼓剧场

鼓的历史悠久,古时在狩猎征战中传递号令、激励士气,在祭祀中祈福,也被广泛应用于诗、乐、舞等仪式中,有着不同的形式与演奏方法。鼓发出的声响蛮单纯,只有鼓芯“咚咚”跟鼓边“哒哒”,仅透过演奏的快、慢、刚、柔、密、疏、长、短,不足以表达情绪的层次。「人人人鼓剧场」打破鼓作为打击乐器的框架,将鼓乐、声音表演、肢体表演、剧场元素和各族乐器、民谣结合于作品中,融合了传统戏剧的具象表达和音乐的情绪传递功能,让鼓手从镶边的乐手变成叙述故事情节的表演者。

将“众”字拆开成为三个并排的“人”,意味着人人平等,亦可解读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人人鼓剧场创立于2013年,创办人周顺兴与廖世仪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消除表演艺术与观众的隔阂。表演艺术的核心是交流,是与他人的思想、动作、情绪的互相给予与接受,无法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他们希望透过表演接触不同年龄层、国籍和种族的民众,让人跟人之间产生共鸣,缔造共同的记忆。

非科班出身的他们,从二十四节令鼓开始接触表演艺术,领会到其范畴极广。抱着好玩及开放的心态,他们积极开拓各种可能性,除了擅长的打鼓之外,涉猎多元化的内容呈现和表达方式,也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过去趁着周游多国演出的当儿,他们到访各地发掘传统故事、乐器和民谣,将其吸收成为创作养分。同时他们认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创作主题紧密连结日常生活,加之以适合的道具、服装和肢体动作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和传达概念。

人人人鼓剧场的作品具有广泛大众审美共识,既能登上国际舞台,也能走进乡镇,以轻松的方式连结在地居民。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表演;在街头突发状况频发,需临场应变以继续完成演出。此外,他们会在社区进行打击乐工作坊,用接地气的塑料桶和棒子,带领大家进入一个没有语言、只有声音和节奏的世界,凭本能律动,放松身心。

脱胎于传统鼓乐基础的二十四节令鼓,再结合不同元素而诞生了“鼓剧场”,实现了多角度的题材共鸣以及多情境的艺术表现,融合了听觉与视觉的多重构建。表演艺术和文化是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熏陶和感染每个人的心灵,提升日常生活审美观念和实践。人人人鼓剧场脚踏实地耕耘,传承充满马来西亚多元文化色彩的表演艺术。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城市小巷中清晨的醇香 | 黄美咖啡档

凌晨四点半,夜猫子还未入睡,城市还未苏醒,零星的路灯照着尚未被车水马龙扬起的尘。一辆多用途汽车缓缓驶入茨厂街大众银行建筑物后昏暗的小巷中,靠左侧停下。黄鸿汉叔叔下了车,解开「黄美咖啡档」围篱上的锁,这一亩三分地容纳他赖以维生的必须。黄叔叔打开照明灯,清洗杯盘、把饮用水煮沸,然后搬出桌椅排开。一切准备就绪,他坐在摊位前的凳子上,望着渐亮的天色静待顾客上门。

玫瑰色的朝霞从高耸的建筑物身后羞答答地探出头来,巷弄内也开始人头攒动。早上七点半,客人陆陆续续来报到,填满原本空荡荡的座位。街坊邻居循例捧场、上班族果腹后匆匆离去、远道而来的旅客歇歇脚。两鬓斑白的三五知交一如既往共聚于此,大家抽着烟、聊着天,笑笑闹闹度过早晨时光。当黄叔叔忙碌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他也加入这个阵营,直到再有顾客上门。

醇厚的茶水维系着黄鸿汉叔叔与父亲黄美两代人的生计,平淡生活中萦绕馥郁香气。黄美数十年前在距离现址不远的一间狭小棚屋内做起冲泡茶水的生意,由妻儿帮忙外送供周遭店铺内的客人饮用。每天最为忙碌的时段分别是早上10点以及下午3点的茶歇,当时仍年幼的黄鸿汉需谨慎地捧着沉甸甸的托盘,奔走于十余间店铺。他长大后出外打拼,但在1987年父亲逝世之际,毅然辞职回家,与母亲共同打理咖啡档。

即使约莫30年前经历搬迁,黄美咖啡档始终藏身巷弄中,与繁华的街道仅咫尺之隔。摊位现址由一名熟客提供,希望黄鸿汉叔叔继续把咖啡档经营成为社区街坊相聚的宝地。当年父亲亲笔写在红纸上的招牌遭受雨水破坏,他却将父亲的名字印在亚克力招牌上沿用保存。这时黄叔叔已独自当家,基于人力资源不足,无法继续外送,只好请客人上门光顾。他还兼卖一些小食,如面包、鸡蛋、包子、点心。早些年菜单选择更丰富,有来自太太于家中烹饪的猪肠粉、炒粉等等,行管令后干脆删减了。

传统冲茶讲究的并非技巧,而是作为基底的咖啡或茶,与炼奶之间的风味平衡搭配。这是黄鸿汉叔叔经年累月实战经验总结出的心得,并且他已练就“火眼金睛”,一看色泽便知分晓。一杯杯朴实无华却香浓醇厚的咖啡或茶,牢牢俘虏顾客的味蕾。当这一味道已烙印舌尖,成为生活中的日常,顾客即使退休或搬走,还是会回头来找黄叔叔。他不乐意见老朋友们散了,即使将来七老八十也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

黄鸿汉叔叔年纪渐长、体力不足,而将原本清晨5点至晚上8点的营业时间缩短至中午12点。每当午后路经此巷弄,原本摆放座位的位置停满了车,档口围篱紧锁,早晨那番景象仿若梦境臆想,从未真实出现。想要在闹市小巷中喝上一杯茶?明天请早吧。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新年佳节才吃得到的零嘴 | 何玉记 传统广式糖果

传统广式糖果是古代广东人的智慧结晶,“留原瓜之味而更甜香,保原果之形而更精美”。在冰箱还未被发明时,将蔬果切片,用糖熬煮后风干,既能延长保质期不浪费,滋味更可口。长期的民间流传中,广东人用谐音法赋予糖果美好的寓意,形成过年必备的节庆零食。糖椰子,寓意三代同堂;糖姜片,寓意万寿无疆;糖青椒,寓意招财进宝;糖甘笋,寓意金玉满堂;糖莲子,寓意连生贵子;而糖马蹄,则寓意做事马到功成。传统广式糖果亦用于拜神迎财接福,因此又得名发财果、五色果。

在吉隆坡以华人聚居为主的茨厂街(Petaling Street)一带,仅剩何玉记一家经营数十年的老牌摊贩仍在纯手工制作和售卖传统广式糖果。桌面一侧,各式各样的粽子在蒸屉上堆成一座小山,另一侧陈列着形形色色的糖果。从早上六点到傍晚六点,叶月红和张玉燕婆媳俩轮流看顾摊位,后厨制作则由第三代传人何志强负责。

「何玉记」原名何堆记,创始人何堆在20世纪上半叶从中国广东东莞来到茨厂街落脚扎根,以贩卖莲藕和一些其他蔬果维生。面对没卖完的莲藕、蔬果,他灵光一现,按照家乡的传统方式制成糖果售卖。后来儿子何玉和儿媳叶月红继承了这项技艺一同协作,摊位有了足够的人手便拓宽品类,贩卖起糖水和粽子。

虽然长年固定在同一位置营业,但是1960、70年代时流动摊贩未办理执照,需逃避市议会不时展开的取缔行动。所幸于1980年代成功取得执照,摊位由原名“何堆记”更改为“何玉记”,一直沿用至今。平日里以售卖粽子为主,糖果种类寥寥无几,临近农历新年则增至十几种。生意最鼎盛时,原摊位专卖粽子,另支一个摊位专卖广式糖果供顾客论斤购买,必须提早一至两个月准备才有充足货源。

走进后厨房,可见所有的步骤,从准备食材,例如椰子需剥壳、剖开,将椰肉刨丝、切块,皆纯手工进行。准备好食材后,需先汆烫杀菌、去除杂质。接着,铜镬内倒入砂糖,加热融化熬煮糖浆,再倒入食材裹上一层糖衣。熬煮期间最难拿捏的是火候,需不时将食材捞起,检查糖浆的粘稠程度,间中还得不断搅拌,避免烧焦糊锅。最后,将裹好糖衣的食材放置竹箕中,自然风干至表面凝结一层糖霜,历时三天方能完成。

何志强从小到大生活在茨厂街,到摊位上帮双亲的忙,街坊昵称“粽仔强”。在父亲逝世后,母亲艰辛地独力兼顾家庭和生计,他便善用自小耳濡目染下习得的技艺,协助扛起养家的重任,在日复一日劳作中逐渐发掘出兴趣。爷爷何堆在他出世前几年便已逝世,爷孙缘悭一面,但制作广式糖果的手艺得以世代延续。直到近年来才作出些许调整,顺应现代人注重健康饮食的观念而减少糖份。

粽子和广式糖果的制作过程繁琐、耗时费力,何大哥却不感辛苦,因为一家人一同耕耘,生活里充满粽子的香和糖果的甜。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叶逢仪:《涟漪》80彩墨作品 向前展

金绿色螺旋线末端的一抹红,引起麻雀好奇凑近紧盯。叶逢仪老师的彩墨画,鲜丽又逗趣,映照出他未泯的童心。叶老师80岁之际,于2023年11月4日至12日假吉隆坡东方人文艺术馆举办《涟漪:叶逢仪80彩墨作品向前展》,分享138幅画作,与旧雨新知交流互鉴。

三年前,疫情来袭,扰乱了平静的生活。叶逢仪老师将其喻为巨石投入心湖,澎湃浪花化成一圈圈涟漪。遵守行动管制令留守家中,百无聊赖时,他透过画笔诉心声,衍生出一系列作品。后来,当他策划此次展览,便以涟漪作为主题,串联画作里反复出现的三种元素:石头、麻雀和花草。

叶老师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物中吸取灵感,融合个人经验挥毫落纸,让它们被赋予深层寓意。石头象征坚固、恒久;麻雀灵动而叽喳;花草象征四季变迁、脆弱且转瞬即逝的生命。看似三两笔瞬间完成的画,是艺术家经过多年历练,不断积累、沉淀所成就的醇厚功力。画中事物浅显易懂,落款处配以通俗或带调侃意味的词句、谐音梗,吸引观众目光之余,也引发他们去思考和探究。

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一幅画,得到的看法也会不一样。叶老师虽成名多年,却始终保持谦逊,认为作品不需要十全十美,正如为人处世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自满的性格使然,他作画时也不求把画面填满,相信有空间就有发展的可能性,留白处让观众去填满。叶老师表示,一幅画能够吸引人停留脚步多看一眼,观众可以自行品味、对号入座,就堪称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好作品。

年届耄耋的叶逢仪老师,依然怀揣积极的心态,展望未来。恰巧他80岁大好年华,广邀各界同欢庆自己在艺海生涯继续迈进的一种方式。他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至少办一次画展,驱动自己坚持付诸行动。作画六十余年,叶老师扬言自己不退不休,即使握不动画笔了,也会换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呈现。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画作中总是透露一股顽强生命力,淡淡的彩墨蕴含着浓烈的情感。

涟漪圈起石头、麻雀和花草。一幅又一幅的彩墨画,将生活中平凡无奇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人生的意义。画里画外,叶逢仪老师话里话外离不开做自己、做好自己。用心去体验和珍惜,把日子过得充实幸福。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