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维修匠

“喀哒,喀哒……” 木板台面上,漆黑的机头左侧,针杆随着镀铬滚轮和铸铁脚踩踏板的规律上下移动。纤细的棉线在银针和摆梭配合下,或是拼接布料,或是拷边,留下一排平整的缝合痕迹。

缝纫机面世以前,缝纫已是一门实用的生活技能,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般诗句可见证。出自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几乎每位家庭主妇都会心灵手巧地为家人制作、缝补或修改衣服。早年缝纫机刚被引进家用市场时,仍属于稀罕的奢侈品,只有经济条件优渥的家庭才负担得起。在二十世纪中叶左右,缝纫机和脚踏车、手表、收音机并称 “三转一响” 或 “四大件”,代表家境小康的结婚彩礼或嫁妆。

缝纫机减轻了耗时费力的手工缝纫,让效率大幅度提高。在马来西亚经济起飞的七、八十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台裁缝机。但随着快时尚的服装趋势,自家缝制衣服不再普遍,缝纫机逐渐淡出家居用品市场,惟有一些家庭式和缝纫爱好者持续使用。若使用期间若发生故障,无奈缝纫机本身重量不容小觑,难以送回厂家保修,从而衍生出维修匠上门服务的需求。

只需一通电话,林金水叔叔就会开着一辆红色小货车,噗噗噗地从森美兰州波德申(Port Dickson)出发,前往顾客的所在地。他翻开随身携带的蓝色百宝工具箱,凭着维修机械四十余年的经验,熟练地为顾客解决缝纫机的毛病。维修一般上为保养和调整勾线机构,后者尤其讲究。当缝纫机下针时,下方的摆梭会将机针上的线环勾住,形成链式线迹。摆梭和机针的间距一旦有毫厘之差,便无法同步,造成缝纫时跳线的问题,所以这当中的规律必须调节得非常精准。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手摇式缝纫机、脚踏式缝纫机,到现代化的电动马达缝纫机,都能在林叔叔的巧手下完好如初。

林叔叔少年时期便开始接触维修技艺,从在一家售卖脚踏车及缝纫机的店铺担任脚踏车维修学徒,并在机缘巧合下向雇主的裁缝师女儿学习维修缝纫机。经过一番摸索之后,他成功掌握维修技艺,并且以灵活的脑筋一通百通,所能修理的机械类型还包括电锯、割草机、发电机等等。在三十二、三岁之际,林叔叔便自立门户,直到两年前因维修店生意惨淡而步入半退休状态。今年五月在有条件行动管制令(CMCO)期间,赋闲的林叔叔采取两位女儿的意见,不如尝试开创面子书专页,善用本身技能提供上门维修缝纫机服务。

Uncle Lim Repair Shop面子书专页就在女儿的帮助下成立,并陆续接到诸多询问。林叔叔从森州境内小地方的邻里街坊开始提供上门维修服务,所接触的顾客主要为妇女、稍年长的一辈,也不乏友族同胞。林叔叔亲切诚挚的待人处世,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他赢得良好口碑,积攒不少客源。每当林叔叔外出,林婶婶总是如影随形,在他工作的当儿陪顾客聊天,还身兼摄影师,将林叔叔维修缝纫机时的情景和顾客满意的笑容一一记录。尔后,女儿们将这些视频和照片发布在面子书专页上,附上几句感言,温暖了顾客的心,同时吸引更多人点赞追踪。

专页成立后,林叔叔意外迎来更多工作机会,复原期行动管制令(RMCO)于六月初实行后,他便逐步开拓外省,甚至外州市场。只要在同一个地区集合好几台故障的缝纫机,足以抵消车油费,他便安排行程上门。林叔叔夫妻俩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把到外地工作的机会当作国内旅行,例如美罗、怡保和金宝等。当地顾客的热情招待,让林叔叔夫妻俩撇去工作的疲惫,愉快享受各式特色美食。夫妻俩曾远赴北上四百多公里外的宜力(Gerik),并在那里逗留数日和维修了三十几台缝纫机。

除了对缝纫机维修和保养以外,林叔叔也致力推广缝纫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在面子书专页上分享一些缝纫机入门教程和知识。希望借此鼓励及提倡更多人使用裁缝机,重拾这项技能。况且缝纫机非常耐久,许多郊区乡村依然保留使用老式缝纫机。林叔叔本身保修过一台超过一百五十年历史的手摇缝纫机,是用了三代人的传家之宝,十分珍贵。

缝纫机维修行业因需求减少而逐渐步入夕阳,却不代表这项技艺已失去价值。林叔叔般的维修匠乐意上门服务,让缝纫机的使用寿命才得以延长,为束手无策的顾客解决了问题,免于沦落当作废铁贱卖。而今,在善用现代科技下(网络),不仅开启林叔叔事业新篇章,也让缝纫机被赋予新生,重新奏出“喀哒,喀哒……”的声响。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Valentines Day Romantic Piano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九洞新村的纸扎店

位于霹雳州首府西北部的九洞新村(Kampung Baru Jelapang),距离怡保(Ipoh)市中心仅15分钟车程,是一座规划有序,环境清静的小镇。九洞新村有着约两千户居民,其中客家和广府籍贯的华裔占大多数。居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他们落地生根百年来,依然可见居民延续着祖籍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传统丧葬祭祀用品——纸扎。

贯穿九洞新村巴刹的巴刹路(Jalan Pasar)上,有一排超过60年历史简陋建筑,不仅是该村仅剩木板老店屋,更有唯一一家仍以手工制做民间丧葬白灯笼的纸扎行。斑驳的板块门上并没有悬挂任何招牌,在九洞却是家喻户晓的神料店,一旦提起“阿扎佬”可谓无人不知。

如今,店铺掌舵人——八旬的“阿扎婆”关莲娣婆婆,数十年如一日,清晨六时许便开门营业,直到中午。铺子里陈列着应有尽有的丧葬祭祀用品,各式香烛和金银纸皆从神料行取货;店内的纸扎明器,如神像、衣冠和甲马则是出自她丈夫,李禄生及二儿子,李运华的巧手。

关婆婆将大半辈子奉献于家庭与纸扎生意。关婆婆正值芳龄十八之际,嫁给当时仍在坝罗市区(怡保旧称)一家纸扎店打工的李爷爷。随后,夫妻俩自立门户,在创立初期十分艰辛,仅靠微薄薪资养家糊口,加上当时新村处于戒严。且在寻求摊位租赁的过程中,几经辗转方成功购获现有的木棚。自此,夫妻俩胼手胝足经营纸扎生意,孝敬家中二老,并将四名孩子拉拔长大。一年前老伴辞世后,关婆婆仍然独自驻守于此,在儿子的协助下延续这门小本生意。

李禄生先生,绰号“阿扎佬”,不止拥有高超的纸扎手艺,能够做出精致的纸扎衣冠、甲马,甚至是脚踏车,享誉九洞新村。同时,他也是一名命理师傅,除了晓得通胜(黄历)挑选黄道吉日,还会推演三世书,帮助顾客祈求平安顺利,甚至有远在新加坡的顾客特意致电咨询李爷爷。为人随和的李爷爷并没有收取特定费用,而是让顾客随缘包个红封了事。关婆婆打理店铺生意时,也总会给街坊邻里打折,她笑言反正没雇佣伙计,一家人做的是感情生意。是以九洞土生土长的居民,即便已搬离新村,仍会回到这座朴素的木棚捧场。

纸扎行的第二代继承人,绰号“阿扎仔”的李运华叔叔,尽得父亲真传,能够独力制作灵屋、金银桥、金银山、童男女、摇钱树、懒惰椅、轿车等十余种明器。幼年时,母亲带着他一同看管店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16岁则开始帮忙父亲制作纸扎。间中,他曾采纳父亲的建议,另外学习一技之长,于是他到坝罗当了一年半的裁缝学徒。待他学成后再度回到九洞,便一面接裁缝工作,一面帮父亲做纸扎。当李叔叔意识到裁缝生意开始走下坡时,灵光一现,利用真人尺寸来制作纸扎衣服。他还亲自到百货公司观察,研发许多款式,“真假做”风靡一时,还被新加坡籍商人发掘其市场。

鉴于年纪渐长,李叔叔目前只接小型且常见的丧葬祭祀用品订单,不像大型神料店做五花八门的纸扎。他在老屋旁搭建了工作坊,基本制作程序从框架开始,将亚答削成适当的粗细,然后按照尺寸和高度进行拗压,最后糊上纸,即可完成。此外,李叔叔也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本身喜欢挥毫的他,并没有跟随时代的进步改用电脑打印,而是保留传统毛笔题字。所制作的每一盏灯笼,都由他亲笔题写工整的字体。完成后的纸扎成品一些将摆到母亲的老店内陈列;丧葬祭祀纸扎品则存放在工作坊内,或是载送到顾客的住处。

如今生活形式的变化,越来越少人信奉迷信思想,年轻一代逐渐不再于家中敬拜神明。李叔叔却有自信纸扎未必买少见少,毕竟仍有许多人从事神料行业。只是他感叹祭拜用品日趋简化,许多顾客都是让神料店业者代为收拾一份祭品,或是购买中国进口卖相和材质远不及传统手工的祭品套装。从前赖以维生的手艺已呈商业化,经营方式不同。时下年轻人不太有兴趣这行,李叔叔的孩子们都不愿意接班,传承两代的纸扎手艺也许将销声匿迹。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s A Solo Piano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东亚酿酒厂

酿制米酒,是潮汕人的其中一项绝活。潮汕拥有着泉水之乡的美誉,并且盛产水稻,早在北宋时期便以清甜的米酒闻名。二十世纪初,出身微寒的郑则士先贤在中国汕头市创建「郑绵发酒庄」及「绵绵酒厂」,携同四位弟弟于酿酒和批发业界里奠定一席之地。三年后,他们成功将业务扩展至新加坡,进而陆续在马来亚各地开拓酒庄和酒厂。其中,马六甲区以「郑绵元」为商号,分别在班底街设立酒庄,三保山设立酒厂;中马地区以「东亚」为商号,分别在吉隆坡设立酒庄,八打灵再设立酒厂。槟城则以「郑绵和」为商号设立酒厂,无奈在日据时期被战火摧毁。

马来西亚仅有极少数的合法专业酿酒厂执照,郑氏家族则拥有两张,其中一家即是——东亚有限公司酿酒厂(Tong Ah Distillery)。酒厂坐落在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51区,于1954年竣工,是灵市第一幢工业厂房。半个世纪以来,坚持沿贯传统工序出产三苏(samsu)以及利口酒(likeur),厂内为数不多的大型机器和工具都是自创立使用至今。白墙红瓦的欧洲风建筑历经英属马来亚到马来西亚独立的时代转变,同时也见证了跨越三代的权杖交接。酿酒厂现任掌舵人郑宗俊大哥,其祖父是家族企业创始人郑则士,父亲也为酿酒厂奉献了大半生。

郑大哥自三岁起便屡次跟着担任微生物学家的父亲到酿酒厂,享受许多叔叔阿姨用空箱子堆砌城堡供他玩乐,甚至还让他坐上叉式起重机拍照。随着他逐渐懂事,便开始帮忙厂内一些琐碎作业,如为箱子刷上品牌印章、搬运箱子等,一直到八零年代末他远赴英国深造为止。郑大哥背井离乡刻苦攻读工程系,却仍保有浓厚故土情结。于是,他前往历史悠久的英国酿酒学院进修,并且最终选择不留在英国定居,而是回国继承家族企业。

在郑大哥幼年的回忆里,酿酒厂处于巅峰时期,雇佣了高达五十名员工,皆来自三大种族背景的他们各司其职,工作氛围融洽。酿制和蒸馏工序由二十几人负责,然后由调和师混合口味;此外还有一批巫裔员工,主要负责清洗和晒干玻璃瓶;之后由另外十几人负责把酒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再黏上产品贴纸,并且装箱的步骤。随着米酒市场需求渐减,加上越来越少人愿意从事劳力或是高危职业,如今厂中仅剩不足十名员工。

目前在东亚酿酒厂仍看见几位资深员工,包括工作了三十余年的蒸馏师——郑宗锐,和厂内第二代员工Manjit叔叔。Manjit叔叔负责操作工业蒸汽锅炉,为蒸馏工序提供充足的热能。其父亲是厂内第一代司炉,熟悉所操作锅炉的结构以及各种辅机和安全附件的规范操作方法,并对其进行日常的调整和保养。由于锅炉在使用时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则会酿成爆炸危险,所以司炉必须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防止事故发生。因此,Manjit叔叔接受父亲的悉心培训,进入酿酒厂接手这份重任,继承父亲成为厂内第二代司炉。

蒸馏师在酿酒厂里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严密把控着从酿制到蒸馏的各个过程。年过六旬的郑宗锐叔叔是郑大哥的堂兄,同为郑家第三代。他年轻时遵从父亲的意愿进入酿酒厂从基层学起,对标准作业了如指掌。首先把白米放入甑子蒸熟,随后在室内将米饭晾凉后掺拌已经预先发酵三、四天的酵母。这时,郑叔叔便能判断基本发酵情况,加入糖浆催化淀粉转化成酒精,在地窖的无氧条件下发酵一至两个星期。发酵完成后,才以吸水泵将酒液从地窖抽出,从厂房上方的管道输送到分馏塔,通过工业蒸汽锅炉提供热能煮沸酒精。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酿酒厂从法国引进了分馏塔进行蒸馏,至今仍然运作。两层楼高的圆柱体中设置了许多层相互平行的塔板,同时进行多次地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先将气体混合物冷凝为液体,然后再按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分离,以萃取出浓度更高的酒精。此时郑叔叔需将分馏塔的运作温度控制在摄氏100度以下,以免混入水分稀释酒精。他透过窥视镜观察酒精流动,并采用比重计测量酒精浓度达到70度上下。

蒸馏后的酒精被转移到监控仓内的作业缸,然后注入270公升容量的监管缸进行批量标签和统计。为了方便海关稽核检验,郑叔叔会在木牌上标明品项名、批次和制造日期。这些酒精需先经过调和师巧手,在调和缸内腌制一系列不同的口味,沉淀一段时日后方能装瓶。装瓶后的酒还得先申报和支付关税,贴上海关认证的印花贴纸后,才被允许进行批发售卖。其中,不少吉隆坡客家餐厅均使用「东亚三蒸」、「五加皮」和「玫瑰露」烹饪;而「幸运香黄酒」及「白鹿香黄酒」则受肉骨茶餐厅欢迎。此外「五加皮」也用于供奉神庙里的神明,「白鹿香黄酒」可用于产妇坐月子,老人家则常喝养生酒。

两年前,郑大哥父亲的离世使他兴起念头将日渐没落的酿酒厂重振光辉,让更多人感受百年匠心工艺的底蕴。顺应时下消费趋势,东亚推出口味新颖多样的糯米酒,同时也采用社交平台营销,期望在市场上获得好的回响。另一方面,酿酒厂也开放予参观,郑大哥热情分享有关米酒的酿制过程。

网上购买:https://farmersbar.com.my/collections/vendors?q=Malacca%20Rice%20Wine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Valentin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适苑酒家

「适苑」寓意适合聚集的地方,一家可说是吉隆坡硕果仅存的老字号粤菜馆,七十余年以来屹立在车水马龙的富都路(Jalan Pudu)上。从建筑外型到内部装潢依然维持昔日风貌,店内的电风扇和桌椅自开业沿用至今,一张张云石桌面经频繁摩擦也褪了色。厨房里保留着两座柴灶和罕见的柴烧大蒸炉,是呈现出每一道佳肴传统滋味的关键。使用柴烧炉灶来蒸煮米饭、炖汤和蒸鱼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无需精致的器皿或花哨的摆盘衬托。浓郁的古早味饭菜香萦绕店内,令人食指大动之余仿佛坠入了时光隧道,得以一窥超过半世纪前的民生风情。

富都(Pudu)位于吉隆坡市中心外圈,在19世纪末未完全开发时又称半山芭,是下南洋的华裔先贤聚居地之一。当时的英殖民政府在半山芭消防局旁设立一个火车站,使该区成为衔接茨厂街(Jalan Petaling)和蕉赖(Cheras)的交通枢纽,使得人口密度剧增并促进了富都路的经济活动。其中,半山芭巴刹更是当年主要批发菜市场,每天清晨时分人群已是熙来攘往。然而在娱乐匮乏的年代,半山芭一带便有着三间戏院,夜深人潮依旧川流不息。

适苑酒家的创始人——彭氏三兄弟瞄准商机,从在街边以一辆手推车兜售云吞面开始,慢慢攒钱购置店面。他们在1948年于现址搭了一座简陋的棚屋开业,举家大小齐心协力,早上五点半开始贩卖点心茶果,上午十一点之后则售卖炒面等热食,直到深夜。同时,还承包了各种婚丧喜庆宴席,几乎每晚都高朋满座,渐渐打响知名度,进而跻身吉隆坡“四大天王”酒家。顺应宴席的增加,适苑曾以货柜为计量单位进口各种酒类,在当年可谓壮举,连英殖民政府官员都熟识适苑酒家,吸引不少政商名流曾来光顾。

1950年代中旬,和吉隆坡一同蓬勃发展的适苑酒家在获得政府部门批准后,在原址兴建了店铺。其特殊的位置,在闹市里整齐排列的店屋中乍现一栋独幢的建筑,门面阶梯金字塔的设计,白墙上红色的「适苑酒家」四字格外醒目。有趣的是,由于酒家座落在单数门牌的街道上分别为313和315的店面之间,只能另辟蹊径取了313/1这个门牌。生意蒸蒸日上的适苑随即在1971年做出另一创举,于相邻的315建立了双层带冷气的建筑,大大提高酒家的档次,让顾客能在舒适的环境里享用美味的餐点。新店面开张的同时,顺势推出了自家研发的枇杷鸭作为招牌菜,至今仍是食客们的必点菜肴。

自创始以来,彭氏家族成员倾力投入适苑的营运,坚定守护祖辈奠定的家业。彭家几代小辈成长过程中的集体记忆便是小时候到店内帮忙洗碗、劈柴,协助办理宴席的诸项事宜。一些成员读书毕业后就进入适苑工作至今,身为第二代的彭杨星和彭笑纳分别司掌厨房和烧腊部门,几十年如一日地将青春岁月奉献店内。第三代负责人彭贵松尊重长辈们的无私付出,抱着饮水思源的心态,在出外闯荡一番后选择回归家族生意,打理事务和整顿事业。适苑酒家目前传承至第四代,除去十多名全职管理店内事宜的成员,其余六、七十名家族成员不时都会自发性地趁闲暇到店里帮忙。每逢农历新年,连第五代都会回来帮忙,全家一同在酒家内忙得不可开交。

如今潮流追求快速,能够烹煮一道道繁复的古式菜色的已经不多,有忠实的老饕专程前往适苑品尝道地的粤菜。适苑酒家得以经历那么多年,除了家族的团结之外,也多亏于回归家族生意的年轻一代引进更符合现代的生意理念,和长辈一起商量讨论之后,结合新和旧的经营模式,使酒家的生意更上层楼。譬如现下疫情来袭,为了维持生计,他们藉由网路平台推出外卖套餐,亲力亲为将热腾腾的美食送到顾客手中。彭氏家族携手合作,方能确保适苑酒家源远流长。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Wonderland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协兴

漫步古城马六甲河畔下游,途经一座超过130年历史的「鬼门关」桥,它横跨板底街(Jalan Kampung Pantai)与爪哇村(Kampung Jawa)之间,是当时华商陈温源三兄弟于19世纪末将木桥翻建成为铁桥,并将爪哇村打造成有规划的砖块房屋与街道发展计划的“新街”。从此两岸商贸活动密切来往,白昼时这条“新街”是一座繁华的商业贸易区;随着夜幕低垂则摇身一变成为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可谓兼具工作与娱乐的新天地。

一个世纪过去,“新街”繁华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其街巷:爪哇巷(Jalan Jawa)和甘榜爪哇(Kampung Jawa)虽然回归宁静,却留下当时中西合璧式的双层店屋,可见不少百余年历史的传统商店,得以一窥昔日的道地人文景观。当中,创立于1920年代的新协兴酒庄(Sin Hiap Hin),仍然保留着浓浓的英式酒吧原貌,尤其其半弧形的实木吧台更是沿用至今。

推开朱红色的铁闸门,形形色色的酒瓶陈列在三层开放式壁橱上,百年来无数次酒杯的磕碰在褐色的原木吧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古色古香的装潢与风格从未经过翻新,吧台里新协兴第四代继承人的妻子——李莲栓阿姨笑脸盈盈地从琳琅满目的酒类中,为顾客盛上他们中意的酒。无论是传统的中国补身药酒,如“田七酒”、“五加皮酒”、“十全补酒”,或是洋人所爱的啤酒,还是新颖口味的米酒、玫瑰露等,这里应有尽有。其中最特别的是同样来自马六甲,创立于1908年的郑绵元酿酒厂所酿造的米酒,口味新颖多样,有班兰、荔枝、咖啡等口味。

新协兴酒庄拥有英殖民政府颁发的烈酒零售执照,能合法地在店内以英殖民peg计量杯为基准提供顾客小酌烈酒,分别是半杯(30ml)和一杯(60ml)。不掺和其他酒类、水或汽水,只售卖纯酒,顶多添上几颗冰块。早期这类酒庄消费低廉,吸引了马六甲河一带劳动的渔民和搬运工人时常光顾,下班后几杯黄汤下肚,醉意朦胧,还不时打架闹事,赊账不还。当时店屋楼上甚至作为鸦片窑,聚集了一群吞云吐雾的民众。在这乌烟瘴气、龙蛇混杂的环境下,新协兴却能够稳当扎根,无惧岁月长河的洗礼,从英殖民执政到日据时代,再回到英殖民至我国独立,依旧在原址屹立至今。

李阿姨自从1973年嫁进门便开始在包揽家务之余,协助家公和丈夫打理酒庄的生意。继家公逝世、没几年后丈夫却行动不便等变数,于是李阿姨坚强地独挑大梁,今年69岁的她大概是年纪最大的酒保了。李阿姨虽经手不少酒类,自身却不怎么饮酒,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笑看人生百态。她一手提起酒瓶,一手握着钢制计量杯,将琥珀色或清澈的酒液倒入玻璃杯中,还不忘爽朗地和顾客聊着天,使顾客们放松心情之余倍感温馨。

四十多年来李阿姨一边守着夫家的传统家业一边照顾健康欠佳的老伴,含辛茹苦将四名子女抚养成人,从早年的租赁到近年买下酒庄的店面。她感叹多位老一辈的常客相继离世,让她看尽人生百态,生意也随着消费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而下滑。庆幸的是,近年来酒吧备受喜爱和关注并在网络上宣传,生意才稍有起色。李阿姨见证了新街的兴荣和凋零,以前的街坊邻居不乏五金店、金铺、木屐店、菜店、理发店等,无奈大多已不复存在。儿女长大离家后,曾经赖以汲汲营生的酒庄如今成了李阿姨打发时间的活计。

百年酒庄里,所售出的每一杯酒,都承载着一段情,累积成为一座城的起起落落。无论是一面之缘的游客,或是三不五时上门的常客,李阿姨不吝于分享古城的生活故事。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Oakwoord Station – Kind of a Miracle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荣兴柴炭发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炭为首。自古以来,柴炭对于民生至关重要,尤其用作燃料之一。传统灶台下点燃柴炭烹煮食材,讲究技巧及过程费劲,得时刻控制火候和对食物熟度的拿捏。利用炭火烧饭菜受热均匀,柴炭燃烧时产生的香气赐予食物一份独特的风味。而且柴炭具有吸附能力,用柴炭煲过的水水质滑而细腻,不带一丝异味或杂质。曾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日用品,如今随着煤气炉以及各种家庭电器的普及化后,柴炭已不再是首选的厨房燃料,街上专门售卖柴炭的专卖店也不再常见。

其中,位于新山市(Johor Bahru)的直律街(Jalan Trus)街道上,与柔佛古庙正对面的一排旧式店屋中,偌大的「荣兴柴炭发行」招牌清晰可见,是当地唯一一家传统柴炭店铺。已故创始人的女儿们——八旬的张深珍阿姨和六旬的张莲珍阿姨坚守着岗位,协助目前第三代经营者,也就是她们的侄儿张灯治,打理这项七十余年历史的家族生意。

当年华裔先辈南渡来马,延续了这项数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智慧就地取材,使用本地丰富的天然资源——红树林中的红木,制作出高品质的柴炭以解决民生最重要的需求。早期的柴炭商贩骑着脚踏车或三轮车挨家挨户叫卖,而也有人瞄准商机向本地炭窑批发柴炭供顾客上门采购。
踏入「荣兴柴炭发行」店前宽敞的五脚基,抬眼望向大门上悬挂着那斑驳的木匾,让人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1940年代末,当这片匾额崭新地挂上时,柴炭仍是主流的厨房燃料。除了店前摆了张桌子外,其他的店面都用来囤放大包小包的柴炭,以至于地面和两边的墙壁几乎全被炭灰熏得黑压压一片。早年在塑料包装普及前,柴炭直接堆在罗里上从炭窑厂载送到店里,接着手动使用畚箕将炭块运入店内进行分类。先依炭块大小分类,再以自制的纸袋包装,确保捆得紧实避免木炭受潮。挥汗如雨之余,一家人的衣服和手指也不能幸免于炭灰的熏陶,可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店内后方墙上挂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柴炭,是张阿姨姐妹的私人收藏,当中蕴含了童年回忆和乐趣,纪念与家人一同辛劳的岁月。儿时在店内协助父亲包装柴炭的她们,每当发现了形状稀奇有趣的火炭,便将这些自然的艺术品珍藏。如今进货的柴炭都以塑料袋包装妥当,工作量减轻许多,只需卸货和排列,再也不用她们耗费时间和精力分类。随着大众偏向使用更加方便的煤气炉与家庭电器,柴炭需求量不如从前,只有坚持使用柴炭的小贩和顾客持续采购,且逢年过节制作应节美食时销量会提高。平时,她们看顾店面,和上门的客人老邻居聊天,权当糊口度日,生活朴实而快乐。

一样日常必需品,一项传统行业,一家专卖店。生活条件的改善意味着一些事物上的取舍,从煤尘飞扬的环境,转向轻便整洁的厨房。柴炭依旧有它的市场价值,在趋于没落的潮流中,终归能找到一席之地。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nvisible Beauty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建华垫褥

城依水而生,人傍水而居。被誉为柔佛州新山市的“母亲河” ——纱玉河(Sunggai Segget),自这座城市于1855年开埠以来,是当时重要的水路运输纽带,可谓新山经济动脉的起点。早年,南渡到新山的华裔先辈纷纷聚居在纱玉河两岸投资经商。全长近4公里的纱玉河将新山(Johor Bharu)自然分割成东西两岸,东岸在知名企业家黄亚福先贤的推动下商店林立,消费娱乐事业鼎盛;西岸的市场则由马来半岛最大的港主陈旭年先贤开辟,其中笔直冗长的直律街(Jalan Trus)更是新山华裔团体的核心活动场所。

百余年过去,新山市区风貌沧海桑田。近年来,纱玉河在新山市议会进行的铺盖和美化计划下,如今仅开放三百公尺的河道。属于西岸的直律街上虽保留着古庙和不少旧时的双层店屋,但随着许多华团会所及华商相继迁出后,该区已少了鲜明的华族色彩,反而成了“小印度”,四处可见印度服饰与布料店、金铺、还有一些默默驻守于直律街数十年载的老行业,例如新建华垫褥。

新建华垫褥成立于1964年,以手工缝制纯棉枕头、抱枕、婴儿垫褥及床褥等广受欢迎,并且提供客制化的服务。在这之前,该店铺同样也是一家垫褥店,由一位新加坡籍老板所属,当时在店内工作的员工之一,即是现任掌舵人的父亲。在60年代马新分家,这位新籍老板决定出让店铺,饶父亲和兄长则顶下这桩生意,从工匠和学徒晋升成老板,建华垫褥正式成立。现任第二代掌舵人——饶先顺,接手后为店名增添一个 “新” 字,取名新建华。一直以来,饶家都租用同一间店面与老店主感情深厚,彼此都知根知底。店门口左侧上方保留着「永成」老旧的匾额,原是老店主早年经营的杂货店招牌,至今他老人家仍居住在店屋楼上。

屹立半个世纪的新建华垫褥,口碑自然极好。饶叔叔采用泰国进口的天然木棉,过程中不掺杂其他棉纱、海绵或布碎等杂质,因此出自他手的制成品都保持着蓬松透气且保暖吸湿的高质量。近年来民众逐渐开意识到使用纯棉制床褥对身体健康有益,特别适合有着腰酸背痛等毛病或身躯壮硕易出汗的人,即使是初生婴儿也能放心使用。于是累积了一群熟客和回头客,当中更获得柔佛王室的青睐。如此因缘际会之下,饶叔叔接取不少王室垫褥定制订单,经常有机会到柔佛王府测量相应的家具尺寸,并觐见柔佛苏丹。他打趣说,虽然王宫戒备森严和陛下位高权重让他倍感压力,但苏丹和蔼的态度让他十分窝心,谈吐中自带霸气,却亲切地唤他“阿伯”。

在这个迈入机械化的时代,苦守传统手艺的人并不多,手工制品日愈难能可贵。饶叔叔则坚持以手工缝制床褥,确保木棉分布平均,没有凹凸不平或是硬块,务必让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一夜好眠。与此同时,应顾客需求而缝制各式棱角的形状的垫褥,这等技艺是机械所无法取代的。制作垫褥的技艺并非一年半载就能掌握,从动手撕棉花、打线钉、裁布、丈量水口,到使用缝纫机,过程中讲究手艺也极具挑战性,还得演算其伸缩性,以确保成品符合尺寸。此外,木棉飞絮多,容易引起呼吸道敏感,而且为避免木棉吸收湿气,需存放在闷热的储藏室内,这些工作环境加剧了雇佣人手方面的艰巨。

63岁的饶叔叔继承家业已46年,他忆起当年新山市一共有三家同行,其余两家面临后继无人而倒闭的命运,庆幸长子饶文德能够继承他的衣钵,经营这间硕果仅存的传统垫褥店铺。饶文德大哥从一名志不在此的门外汉到在严父的指导下接触、了解,然后自发去探索传统垫褥这个行业,身为第三代继承人的他花了近十年,精进不休才能够独当一面。2000年学府毕业后,对绘画颇感兴趣的他基于环境考量毅然放弃追随自己的梦想,遂配合父亲的挽留继承家业。从中逐渐重视起这项等同文化传承的事业并找到乐趣,将画功施展在设计新颖的作品上,同时善用社交媒体,将业务从本土化拓展至更远。

饶氏父子将传统垫褥手艺世代相传,新建华垫褥店铺内的百年工作台边缘,满佈三代匠人随手磨针的痕迹,见证了功夫是靠经验一点一滴、一针一线地累积而成。垫褥中塞满的不仅是纯正的木棉,还有绵长的文化传承,和密密麻麻的温馨感情。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ido Kang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广荣钟表行

柔佛州的令金(Renggam)小镇内的迷你体育场斜对面,有着一排古色古香的单层木板店铺,其中,貌似不起眼的新广荣钟表行在这里已扎根逾九十年。当浅蓝色的铁折叠门被缓缓推开,各式各样的落地摆钟、座钟及挂钟映入眼帘,滴答滴答声时刻萦绕耳边,规律的节奏使心情趋于平静。这家老字号钟表行是令金唯一一间保留传统修理钟表技术的旧式店铺,第二代继承人张剑玲师傅被誉为拯救时光的“钟表医生”,在他妙手抢救下起死回生的钟表不计其数,常有自吉隆坡甚至新加坡远道而来的客户将收藏的名贵钟表送上门维修。

约莫四十年前,张师傅从父亲手中接过自1932年创立的钟表行,在张老先生原本命名为广荣的招牌上添了个“新”。祖籍中国的张父亲原本务农为生,在1920年代历经蝗虫灾害后血本无归,于是远渡重洋到新山讨生活。随后便向引领他来马的同乡学习修理钟表,在因缘巧合下来到正蓬勃发展的令金,独立开设属于自己的一家店。店面坐落在兴旺的大街,其同行店铺更是令金小镇上最早兴建的建筑物之一。店内后方狭小的空间原本作为储藏室用,张父亲租下后就在这里安身立命,凭着一门手艺将多名子女拉拔长大。

早年,令金是众多园丘管理者和外商的聚集之地,对于钟表及维修服务有着大量需求,当时镇上包括广荣在内有两至三家钟表行。尽管后来马来亚遭逢日据时代,钟表行的生意却丝毫不受影响。日军上门维修钟表时讲究信用并按理付费,惟独在服务不好的状况下才会以武器震慑修表匠。张父亲兢兢业业经营二十载,在1955年才正式获得英殖民政府颁发营业准证,和另一片马来西亚政府在1975年颁发的锌板执照,两片锌板执照至今仍完好保存,被张师傅挂在店内纪念父亲创业的辛酸。

张师傅自少年时期开始在店内协助父亲,从中逐渐领悟出机械钟表运行的原理,进而对钟表维修产生浓厚兴趣。对张师傅而言,初学者应从学习维修零件稍大的闹钟为入门,掌握基础,得心应手后才转战机械表维修。至今店内可见各式工具皆是父亲的传家之宝,琳琅满目的旧零件则是从外地的同业搜罗而来,当中有些是钟表行因随着时代变迁转贩卖电子产品后转卖的旧零件。虽然时下电子钟表盛行,机械钟表的独特魅力使其发展出收藏价值,深谙机械原理并拥有精湛工艺的修表匠更是吃香。张师傅的儿子在他耳濡目染下也成为了一名修表匠,目前在吉隆坡某知名品牌钟表维修厂内服务。

将一枚名贵手表进行拆卸、清洁、修理及重新组装的整个过程非常耗费耐心和时间,所幸从事钟表维修业半世纪有余的张师傅经验老道,虽年近70却依旧视力敏锐,身手敏捷。他戴着独眼放大镜坐在工作台前,左手平稳地把控尖嘴钳,细心地将琐碎的零件依序摆放在白色小托盘上,专注一致地观察每个细节,力求精确找出问题的来源并恢复该钟表的功能性及准确性。张师傅经常修复的名表不乏劳力士(Rolex)、沛纳海(Panerai)、欧米茄(Omega)、浪琴(Longines)等,构造复杂且精密,稍有不慎便可能损坏原有的机芯结构。因此,他不时购进欧洲钟表杂志刻苦研习日新月异的科技,以提升自己的技艺。

继承两代的新广荣钟表行,其手艺传承了三代人,手底下走过的是时间,见证了不同年代钟表工艺的变迁,修缮的是品质,致力复苏机械钟表规律的心跳。钟表维修技艺的传承,是超越时间的存在,能让机械钟表继续一步一步丈量时光。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Just Stay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亚答屋顶制作

弯曲绵长的雪兰莪河(Selangor River)源自新古毛水坝,途经110公里后从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流往大海。烈日当空,流经瓜拉雪兰莪甘榜关丹(Kampung Kuantan)的雪兰莪河中央,可见Jamaluddin bin Zakaria叔叔使劲划着一叶舢板逆流而上,缓缓往闷热的沼泽丛林前进,开始了一天的采集工作。

Jamal叔叔一般采集两种棕榈科植物的叶子:尼帕叶(Daun nipah)和硕莪叶(Daun sagu/rumbia)。尼帕叶也称亚答叶,取自尼帕树,生长在沼泽潮湿地带,叶宽两三寸,叶长数尺;同科兄弟姐妹硕莪树则生长在岸上,有着高耸的树干,叶子较为狭长但粗硬。这两种棕榈科植物的叶子是巫裔先辈在乡野中就地取材,用来制作屋顶的原材料。除了拥有良好的透气度,还能够消暑避热,非常合适赤道气候,在本地民间也广泛使用。

当舢板抵达目的,Jamal叔叔将船系在木桩后,取出巴冷刀磨至锋利是必备动作。自小在双亲耳濡目染下接触这个传统行业,已有数十年采集经验的Jamal叔叔,见他动作利落地将树叶连同叶鞘砍下。首先,竖立两根叶茎的之间做为集聚处(Celung),随后将叶柄左右两排的叶片逐片割下,集结成堆后,利用叶鞘表面的纤维削成细丝,便是一条条天然的绳子,用来捆绑堆积的叶片。这些技皆是Jamal叔叔从家族一代代相传掌握,体现了先辈善用大自然资源的智慧。

将捆好的叶片扛回船中,卸下重负,随着退潮的河水开启了回程。另一边厢,65岁的Zainab binti Daud阿姨坐在自家门前的树荫下,亚答叶以及绳索将她包围,几十年的编织技艺尽在她飞舞的指尖上发挥。Nab阿姨左手将整齐排列的亚答叶在一根细长竹竿上对折,右手灵活的牵引着绳子上下穿透叶片,顷刻间,一片足以遮风挡雨的亚答屋顶在她的巧手下诞生。

Nab阿姨从幼年起便跟随父母深入丛林采集,年轻时独当一面同时包办采集和编织亚答叶,也因此掌握和了解这项传统民间技艺的完整程序。在早期,先辈们使用一种名为葛树(Pokok bemban)的树茎,将它扯为细丝,做为编织亚答屋顶的绳索。随着越来越多的林地被开发,现今葛树几乎绝迹,只能用竹绳或塑料绳代替。如今,她已迈入老年,在退休即清闲日子里依靠编织亚答屋顶赚取微薄薪资零用,她的大半生与亚答叶交错交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样。

编织好的亚答屋顶,乍看像一把大梳子,得经过一至两星期曝晒风干。一层层整齐地铺盖到屋梁上,一幅融合大自然又有艺术观感的屋顶就此形成。亚答屋顶固然实用美观,但需要定期修补,每隔三五年则需要大肆更换。因此,锌板和瓦片等更坚固耐用的材料取代了亚答。但却密不透风,屋内闷热无比。鉴于如此,亚答屋顶仍有着特别的魅力,市场需求持续不断。近年风行的民宿和主题餐厅采用亚答屋顶的设计营造出浓浓的乡村情怀,让游客及顾客体验回归大自然淳朴的生活文化,亚答屋顶再次大放光彩。

从前在林地里遍地可见亚答叶和硕莪叶,近年来踪迹日渐难寻,Jamal叔叔每天需要长途跋涉收集足够的叶片以应付订单。林地的开发也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环境,迫使他得进到更偏远的林地采集。回到甘榜关丹岸上,仍有三、四名擅编织亚答屋顶阿姨,全已年过六旬,每日仍坚持编织五、六十片亚答屋顶。也许再过一些光景,这项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将成为过眼云烟。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Dreamland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生利铁店

面向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主要街道的一排店铺,有两间仅剩无几的旧式木板店屋,其中左边那间布满炭灰的店内,不时传来叮叮咚咚的打铁声以及火光四溅,偶尔还听见李习生师傅手拉二胡,口唱山歌。这里是生利铁店,由拥有逾六十年打铁经验的李习生师傅掌舵,为镇上居民打造出一把又一把坚硬锋利的刀具,也弹奏一首首悠扬的二胡。其店名也寓意着‘生’意兴隆、‘利’器无比、‘铁’制成刀、‘店’上之王,包含了李叔叔开店时的期许。店内朴实的装潢和摆设,几乎维持着几十年来的原貌,斑驳的木板墙见证了李叔叔的汗水与年华。

打铁是一门极耗体力的手艺,需在高温的火炉前轮番锤打生铁,当铁匠的首要条件便是一副强壮的体魄。今年七十五岁的李叔叔依然精神焕发,说起话来中气十足,闲来还会拉拉二胡唱唱歌,用音乐陶冶心情。李叔叔出生于中国,一九五八年跟随父亲的脚步来马谋生,和哥哥学习打铁技艺,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学徒生涯。并于二十五岁时选择在新邦令金自立门户,慧眼独具的他看中了当地农业蓬勃的发展将对于铁制刀具有着大量需求,所以在此地落户。

李叔叔打造的刀具中不乏用于收割油棕的镰刀和用于收割橡胶的弯刀。尤其黄梨种植业在新邦令金崛起的同时,更特制了符合在地工作需求的三款特色刀具——削去黄梨树尖刺叶子的长刀、收割黄梨的短刀,和栽种黄梨苗的子弹形挖坑工具。李叔叔按照黄梨园员工口述和需求,为他们打造出轻便适用的刀具,使他们工作起来更为轻松。这几款特色刀具也吸引了邻近地区,如北干那那的工人专程前来购买。

音乐是李叔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二胡还是歌唱,兴趣使然不曾间断。他在父亲耳濡目染下习得二胡皮毛,并曾活跃于新邦令金福利体育会主办的华乐团。虽然在乐团因团员不断流失而被迫解散后,李叔叔依然不落下练习。与此同时,他也是新邦令金歌友会创办人之一。深爱歌唱的他高唱着客家山歌,是自小在乡下聆听邻里高歌而还受到启发,虽没机会接受专家指导,却自己尝试对歌曲进行改编,显得热爱。

打铁也好,音乐也罢,功夫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岁月千锤百炼。李叔叔对生活的态度从不缺乏热情和耐心,悉心学习和不断地精进。铛铛打铁声,凄婉的二胡声,加上悠扬的山歌,交会出李叔叔一生的交响曲。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Moondrops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