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的满洲糕

馥郁的花生味,配上醇厚的猪油味,绵密扎实的口感,这近乎失传的满洲糕曾是福州人宴会上不可或缺的特色糕点。位于距离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仅15分钟车程的丹那美拉C(Tanah Merah Site C)新村一间粉蓝色板屋后方,可见张德风先生在厨房内忙活的身影,细心地制作出传统口味的满洲糕。满洲糕又称猪油糕,是一种将猪板油、花生、糖和面粉混合搅拌后制成的福州小吃,在霹雳州实兆远以及砂拉越诗巫亦可见,做法与口感却不相同。

十八世纪中旬,满族八旗军驻防福州,留下种类繁多的糕点小吃,其中之一则是相传为皇室糕点的满洲糕。自中国云南远渡重洋南来到马来西亚,张先生的父亲在家乡时学会制作满洲糕,安居大马后虽养猪为生,也延续这项手艺以提供婚宴酒席,因蕴含了熟悉及思乡的口味而深受欢迎。

满洲糕的制作程序繁杂又耗时,讲究食材的品质和师傅的手艺,需花两天时间方能完成。材料包括猪油、面粉、糖、花生、芝麻,以及鸡蛋,慢慢和了放进模型之后蒸熟。其他地区现今流传的满洲糕依赖机器制作,甚至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导致成品干瘪油腻。不愿粗略的制作过程影响糕点的口感和品质,也不靠机器,张先生坚持采用纯手工制作。

首先是从肥肉上刮下白花花的肥油,切细成粒,一起翻炒,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倒入面粉,揉搓成糊,再加入细砂糖以保持绵密口感。食材中最费功夫的当属花生,必须先筛选合适的大小,翻炒花生时需确保均受热,之后再选出一致的熟度和颜色的花生压碎。这些过程需要极大耐心方可顺利完成。

父亲的循循善诱犹在耳边,指导技艺,尤其如何判断何为肥油适当的大小。张先生中年才开始学习制作满洲糕,飘散在香气中的是含蓄却热切的父爱,一丝丝,一缕缕,如怀抱般紧拥。岁月无痕常忆旧,思亲不觉冷风长,每逢父亲忌日,张先生会制作满洲糕以祭拜父亲。

张先生自制的木质模型有可以拆除的四角,方便取出满洲糕成品;模板下方更是有小孔排除多余油渍,口感才不会太油腻。蒸的时间长短因份量而异,同时也影响油度,将时间稍微拉长可排出更多油,但太长时间会导致糕身干瘪。热腾腾的满洲糕起锅后需放凉定型后方可切成约一寸大小,因为冷却后不沾刀。

今年60岁的张先生是家族唯一掌握制作满洲糕的技艺,除了担忧其糕点即将的存亡,也无奈于不多人愿意学习和持续承受辛苦的制作过程,至今仍未有传授他人。历经岁月洗礼,千年传承,是否还能光华再现?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he Path from Serenity Studio –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捕虾

清晨,空气中仍弥漫着潮湿的雾水,直立高大的油棕树将老屋包围,门前64岁谢添财摸黑打定着用具,装上摩托骑向不远处的小码头,准备出海捕虾。十来艘小型渔船停泊在河口潮间带,四周一片红树林,河岸不深,谢先生争分夺秒得在潮水退去前,将渔船开出河口。当海平线呈现一层橘黄色,天空逐渐光亮,船只上引擎已经发动,迈向变幻莫测的大海。

谢添财自幼与海相伴,10岁时随同哥哥出海捕鱼,从大哥和二哥身上学习捕鱼技巧与知识。更在13岁那年独自出海,在早年没有引擎的小舢舨,手划划桨,下网捕捞鱼虾。谢先生出海历练丰富,50年捕鱼经验的他曾使用过不同尺寸的渔网,按不同大小的网目以捕捞不同的渔产。年轻时也曾驾驶中型马力的渔船,并多次目睹及经历海盗袭击,劫走辛苦捕获的鱼货,行业风险甚高。其中自然风险更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尤其风浪。

蔚蓝色的海面一望无际,不见对岸,一艘五米长的渔船显得格外渺小,不足以抵抗稍大的风浪。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更显得束手无策。任何暴风雨或大风浪,将直接危害渔夫的生产,甚至生命。谢先生的渔船不大可容纳3人,若是加上捕鱼用具与作业,在狭窄的船身之间仅足以一、至两人的活动。谢先生通常都是一人,独自在海上作业。

在确定合适的地点后,便开始把一片接一片的捕虾网设于海中。20片捕虾网衔接成一道鱼网,横放海中,近半公里的长条状鱼网随海流移动,当鱼虾穿越时将被网目或网衣缠络,这种传统及广泛使用的捕鱼法称为:流刺网捕捞。由于鱼网设置在鱼群洄游通路上,不论大小鱼虾都全部落网。一小时后,谢先生将渔网捞起,并将缠在网上的虾用冰水冷藏保鲜,其他小鱼则返回码头才进行处理。

除了无法预测的自然因素,近年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的环境破坏,使得朱湖区(Chuah)一带的渔业遭受损害,尤其临近两座发电厂的兴建。红树林和水质的变化,虾只栖息地减少或毁坏,谢添财身受其害,捕获量比往常锐减一半。让这份风险已经远大于一般陆地行业的渔业,如雪上加霜。

豁达乐观的谢添财先生不求富贵荣华,也不鼓励孩子往渔业发展。在住了三代的50年老屋简朴生活着,享受与太太和孙女的一家之乐。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Peder B. Helland – Our Journey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巴古菜

天刚破晓,空气中仍弥漫着薄雾,一颗颗露珠从叶上滑下。林文成与陆月桂夫妻俩将摩托车停靠一旁,整装之后拿起工具便往灌丛里钻去。在看似杂草丛生的荒野,夫妻俩眼明手捷,各自一手提着袋子,一手着准确地将生长于灌木杂草之间的巴古菜采摘。

巴古菜为野生山菜,其向内卷曲的嫩芽,形似小巧的逗号又像问好,属于一种可食用的蕨类植物(羊齿植物),也称蕨菜。多数生长在湿润多水却阳光普照的沟边,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广。通常食用的部分为曲卷未展开的嫩芽和上半段较嫩的茎干。巴古菜营养价值丰富高,具有高矿物质、高蛋白、高纤维等。烹调后入口顺滑带点黏液,口感爽脆不留苦涩。

野生自然生长的巴古菜,抗逆性强,每逢雨后,犹如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顽强及充满生机地长一大片。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与污染下,以及人工栽植与农药,都不适巴古菜的生长。唯有在野外沼洼湿地才能发现它的踪影,是乡区小镇一带居民和原住民广受喜爱的野菜。蕨菜的广泛分布和多样性,在各地皆有不同的名称和称号,如巴菇菜、野蕨菜、山蕨菜、荃菜、midin米丁(东马)、过猫(台湾)、sayur paku、pucuk paku、fiddleheads等等。

头顶上日悬高天,脚底下土壤潮湿,今年70岁的林文成与67岁的妻子陆月桂,各自背着一、两大袋满满的巴古菜,以及在沿路上拔起成熟的木薯,一并收纳上摩托车,准备前往餐厅或订购者进行交易。居住在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的他们,自20年前饱受立百病毒的浩劫,不再从事养猪业,而转向农业栽种木薯、芋头等维持生计,其中一项便是采摘巴古菜。

由于巴古菜的生长环境与特性,采摘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除外需提防蚊虫叮咬,还得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遭受荒野中经常出没的蛇、四脚蛇、和野蜂等的袭击。另外,为了确保巴古菜稳定供应,夫妻俩会走访遍地寻找合适的灌丛,有些甚至远至20分钟车程。有数个固定采摘的地点,则会定时照料以及管理,促进巴古菜持续生长和方便采收。

林文成与陆月桂夫妻俩与家人历经病毒事件的摧残,灾后重张旗鼓,重返家园后另行生计,百折不挠的态度宛如生长于荒野中的巴古菜,顽强地生长着。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Beautiful & Emotional from MorningLightMusic –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福州人的太平蛋

宽敞明亮的厨房里,77岁的陈爱花与53岁的刘兰芝母女俩早已忙碌了起来,两人一时在各自的岗位上分担着工作;一时又接替着双方的事务,无暇空虚。不消一会儿功夫,满桌子的福州家常菜色便陆续端上,佳肴丰盛足以承办一桌宴席。其中这道工序繁琐的福州太平蛋,更是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时,福州人必吃的菜肴,寓意着平安太平,期盼一年到头健康太平。

太平蛋,也称黄金蛋。有民间传闻,公元1564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福宁(今福鼎县)抗击倭寇之时,乡民们则设法支援,其中决定以水煮蛋油炸后的黄金蛋,供将士充饥,易保存且香酥可口,又不必去壳。戚继光成功将倭寇消灭殆尽后,恢复了当地生活秩序,沿海地带得以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为了纪念戚继光的功绩,将黄金蛋改称为“太平蛋”。

如今,各地饮食文化的差异与改变,太平蛋所使用禽蛋也而不同。在中国福州沿江畔海人们多用鸭蛋,在福州话与“压浪”译音,祈求风平浪静、沿途平安、满载而归;厨师们在宴席上也使用鹌鹑蛋、或鸽蛋取代,以迎合近代饮食的改变,且鹌鹑与“安全”译音,大众欣然接受;也有福州人就地取材,鸭蛋难寻唯有以鸡蛋取代。唯一不变的是籍贯饮食文化的代代相承,如此根深蒂固。

在福州人居多的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刘兰芝与母亲烹煮福州太平蛋使用的材料繁多,有笋、香菇、木耳、萝卜、白菜、金针菜、猪肉碎、冬粉、和蛋,多达九样。在食材的筹备上也十分耗时,除了食材通通得切丝,在选材和烹饪上也格外讲究。例如幼笋需要向菜农预订,并且取决于其成收;鸡蛋水煮后剥壳,再放入热油油炸,最后才加入已烹调食材里,一锅传承几代人的饮食文化料理:福州太平蛋,完成。

能煮上这么一道菜,蘊含着对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能吃到这么一道菜,包孕着有他人的祈福与珍视。
若学会这么一道菜,延续了文化的传承。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Kiss The Sky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摆渡人

摆渡人。摆渡于河流之中,横渡于两岸之间,雪邦河上摆渡人,掌舵着小型渡轮,连接森雪州两地,方便无数渡河人。郑氏家族三代人在此渡口,维系着两岸居民的重要通道,从未间断。

雪邦河(Sungai Sepang)流经介于森美兰州与雪兰莪州之间,自然地分界了两个州属,是左右村镇的生活资源,也是两岸居民交流和经济来往的桥梁。其中水路交通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位于雪州东南部的双溪比力(Sungai Pelek)与森州西北部的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之间。

早期陆路仍未开通,周边居民依赖渡船服务往返两地,学生乘船到对岸上课、妇女渡河去另一边采购、农友们则“过港”工作与交易等,河面上船只来往穿梭好不热闹。在全盛时期,沿着雪邦河一带有多家渡轮服务,有些甚至自立门户,兴建起简陋的渡口自家经营。但随着衔接市区的交通系统与道路逐渐完善,如今河口上仅剩下一艘船只摆渡于此。

63岁的摆渡人(也称艄公、船夫)——郑家财,纯熟地驾驶着小型渡轮,河的这边是森州(武吉不兰律),河的那边是雪州(双溪比力),每天在两边的渡口反复来回,接送一拨又一拨居民渡河,子承父业,已经来到第三代。其爷爷早在日占时期则开始了渡河服务,起初仅使用小舢舨人力划桨,格外耗力。近数十年来采用全引擎航行,不但分担了船夫的力气活,同时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与载客量。

约150米宽的河面,此岸到彼岸船程不消两分钟,却由三代摆渡人延续接力运载将近80年,更成为了邻近老百姓内心的寄托。渡轮上渡河人每日短暂的邂逅,脸孔早已熟悉,在船内与摆渡人闲聊日常,渡河人与摆渡人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和浓浓人情味。

虽现今交通完善,武吉不兰律自开垦以来与对岸的双溪比力小镇的交往,半世纪来无论是生活或经济上早已密不可分,百姓盼望多年的建桥计划却遥遥无期。20分钟16公里的陆路,以及2分钟150米的水路,成了彼此联系的要道。

人手划船被引擎渡轮取代,船票也从几分钱涨至五十仙,郑家财为郑家三代最后一位摆渡人,仍离不开这份坚守,每日凌晨到傍晚,于此横渡,全年无休。

目前其渡口由郑氏与张氏两家每周轮替。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ouching from Ashamaluev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全利栈

戴上防护眼罩,简单地将一块碎布把口鼻包覆,隔开碳烟和金属粉末,就是81高龄的林昌万师傅每日的标准动作。猛烈的炭火把钢条烧得红透,趁热打铁,夫妻俩合力一人夹钳一人落锤,将钢条切成小块。然后使用空气锤和铁锤敲打出需要的形状,再放回火炉烧红,经过反复多次烧炼锻打才能成型。最后进行放钢,即是淬火,把加热高温的钢铁放入液体中迅速冷却,能提高其硬度与强度,十分考验技艺。

蓝色单层的旧式木板店铺已有百年历史,躲藏在门前的树荫下乘凉,在巴西不南邦(Pasir Penambang)的老街道旁显得惬意,正是全利栈打铁店。半世纪多前,出生于巴生的林昌万师傅在1952年举家迁居至巴西不南邦,其父亲将同是打铁业的店铺顶下,并协商延用前业主的招牌,开始经营自家打铁铺。十余岁的林昌万与哥哥便跟随父亲身边学习制刀。

早期市场竞争激烈,刀具耐用并非日常消费品,林兄弟俩则向同行学习他人优点以加强自己。不仅如此,还亲自将自家刀具销售外地,如沙沙兰(Sasaran)、加埔(Kapar)、万津(Banting)、丹绒士拔(Tanjung Sepat)等地区。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约1982年,全利栈逐渐获得认可,口碑具佳,顾客纷纷上门采购与定制,带来稳定的生意,不再外销。

时过境迁,年事已高的林师傅却神采奕奕,虽无奈于传统家庭式打铁不及工业化的高产量低价格,林师傅仍旧享受打铁乐趣,沉浸其中,尤其得到顾客的赞扬更是欢喜。顾客也愿意选购品质更好价钱较高的刀具,特别是临近一带的园主们,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师傅锋利耐用的刀具,不仅有助于园丘业者提高工作与采收效率,其铁铺也获得好信誉,两全其美。

林昌万师傅与刀为伴已有65年,也经历了打铁业的兴亡盛衰,半退休的他不再接受大量或大型的制刀订单,依然每日营业,为上门的华巫印各族群提供磨刀和放钢服务,店内也售卖来自其他货源的各种刀具。膝下三儿女皆无意继承如此辛劳打铁手艺,铁匠们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铁具,一锤一锤的叮当声,一家家的传统打铁铺,或成绝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树荫下蓝色木板店铺,刀具上22号印记,林昌万锤炼了大半辈子。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Lightly Upon The Surface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丹绒加弄的尼帕水

将亚答树(atap)的花序一层层削去后,套上塑料袋让汁液一点点流入,就是尼帕水(air nira nipah),俗称亚答籽水。新鲜采集的尼帕水可直接饮用,颜色透明带微褐色,口感香醇甘甜,可解暑降温且有助消化。尼帕水在空气中放置8小时后自然发酵,形成半透明乳白色液体。在保存完好下静放发酵44天以上,则成为椰醋(cuka nipah),民间相传具有医疗功效,对肠胃、肾结石等皆有帮助。尼帕水在马来社区广受欢迎,尤其吉打、吉兰丹、登嘉楼一带。

健壮敏捷的Halim今年67岁,在位于丹绒加弄(Tanjung Karang)的峇眼巴西(Bagan Pasir)小渔村邻近的住家院子内种满了亚答树。7年前Halim向父亲讨教学习如何制作尼帕水,将其技术从家乡霹雳州转移至自家院子,及开始小量售卖尼帕水。从亚答树的细心栽培,到果实(亚答籽,或水椰子)的成熟、与切割其花序所采集的尼帕水,过程毫不马虎且讲究技术。如花序需要经过一个月的细心照料与不断地按摩,才能产出更汁液。

栽种及采集尼帕水绝非易事,作为棕榈科唯一的水生物种,亚答树(水椰)生长在沼泽潮间带,除了双脚需长期浸泡于沼泥杂草之中,也得提防动物的侵袭与破坏。从花序滴出的尼帕水也必须每日采收,不易长时间放置室温,需快速冷藏防止发酵作用和保鲜。另外天气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产量。

亚答树的价值与用途之广,早期人们便懂得利用亚答叶作为屋顶的材料,和编织各种篮子等工艺品。其一串串的果实,结满数十颗亚答籽,果肉甜嫩呈半透明,可以直接食用,也能制成饮料或加入冰品内已增加口感。由于制作尼帕水的步骤繁杂,得按时作业,且必须现采现喝新鲜饮用,容易变质与发酵,不利于商业推广市场受限。虽然如此,却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资源充分运用的智慧。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f You Close Your Eyes I’m Still With You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联发墓碑工匠

沿着小径穿过树丛,草木掩映处处可见几块大石头,形状不一,有些则留下开凿后的痕迹。曲径尽头处传来铁锤敲击的响亮声,望去,一座不到一米高的小木棚隐藏于青枝绿叶之中。简单的木板和锌片盖成的棚寮、几把铁凿与锤子、和近百块花岗石,陪同柯良泉师傅度过了大半辈子,四十余年来默默地坚守祖业。

简陋不起眼的小木棚位于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必经的瓜雪桥大路旁,近半世纪来开凿雕刻无数尊石墓碑,尤其穆斯林墓碑(Batu Nisan)居多。皆由柯良泉师傅亲自采石、开凿、一凿一刻、雕刻成碑,甚至碑文上的爪夷文也由柯师傅亲自提笔以及铭刻。

现年64岁的柯良泉和哥哥自少年便跟随父亲在店内帮忙,祖辈四代皆是石匠。早期其曾祖父从中国南下来马从事雕刻庙宇神像与石狮子;父亲则制作各类石器,如石舂、石碓、石磨等。柯良泉师傅自17岁中学毕业后和哥哥接手至今,为第五代继承人,店铺主要凿刻售卖墓碑,不再打制石器。

就地取材,就地采石,就地雕刻。四十余年来柯师傅所使用的花岗石皆来自在地山头,是英殖民时期在瓜雪著名采石场之一,岩石优质。也因此,在全盛时期汇集五六家石匠,其工作坊也搭建在同一座山头。经过数十年的开凿,山内石头不但没有减少,反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人惊叹。柯师傅口称“活石”。这些独特的花岗石不但没有遭受侵蚀风化,反而长年累月之下会不断成长,其特性深受马来同胞喜爱。

由一块坚韧大石,凿刻至一尊墓碑,完全体现了柯良泉师傅精湛的技艺和扎实的经验。从石纹辨认石龄、石皮判断品质、开凿剖开石头的技巧、到自学熟悉爪夷文,如此一门技艺已经极少工匠能全面掌握。

随时代变迁,一些传统行业与技艺或将隐没于发展洪流之中。瓜雪墓碑同行与石匠们退休结业,与柯师傅并肩经营的哥哥因病再也无法负荷如此艰苦的工作。膝下无子,既无人上门学艺,大树下小木棚,只剩柯良泉独自坚守。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Dyathon – Hope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灯笼

“点灯笼行街 唔怕mata拉” (粤语译音:点灯笼游街,不怕警察抓)。董顺颜婆婆回忆儿时庆中秋的景物,大伙儿一同点亮灯笼,成群结队地游逛村内各大小巷,嘴里哼着这首调皮顺口的小曲。

个性乐观豁达的董顺颜婆婆,已81高龄,聚精会神地忙碌着眼前的灯笼制作,丝毫不马虎。客厅与卧室门前的小空间即是董婆婆的专属工作坊,所需的材料与工具皆整齐归纳在各大小不一的盒子,围绕着董婆婆,咫尺之遥方便作业。头顶上则挂满各种款式的传统灯笼,从婆婆手制的祖传花篮灯笼和六角灯笼、到其家人制作以及售卖的玻璃纸灯笼,一行行横挂客厅。

在安顺(Teluk Intan)土生土长的董婆婆出生于灯笼世家,自幼与兄弟姐妹帮忙父母亲制作灯笼,至今已有70余年,所擅长制作的传统花篮灯笼,在市场上已经罕见,掌握其工艺的师傅也寥寥无几。花篮灯笼的制作十分讲究,心灵手巧、耐心与技艺,缺一不可。竹片薄厚的掌握考验其削工和经验;花篮上插了六朵各种类的花朵,如玫瑰、菊花、色彩缤纷,皆有董婆婆使用轻盈的皱纹纸,将花瓣一层层粘合。精心耗时完成的传统花篮灯笼宛如一份艺术品,在其盈利与时间成本不相符的市场上,逐渐淘汰少见,格外惋惜。

同一屋檐下,严世平与太太戚晓兰为继承祖业的的第三代,主要制作各种款式与造型铁架玻璃纸灯笼,设计多达30余种,批发售卖至全马各州,甚至国外订单。进入千禧年的现在,科技与资讯的快速更迭下讲究效率,数码化颠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社交行为。在这个团圆的日子,也许该停下来,点一盏灯笼,感受蜡烛的芯火,唤醒传统节日的意义,让文化可以流传不息。

有你,中秋节快乐。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Blue Butterfly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美星影社

照片虽单薄,却饱含了厚重及扎实的工艺,更蕴含着敬业和真诚的态度。走进传统照相馆,一家人穿戴整齐,让光影定格亲情,让相机记录生活点滴。相较于便捷的数码化,踏入摄影棚似乎多了一份仪式感,镜头前的精心装扮,不断调整表情和角度,为求一张满意的照片,将一段回忆留下。

在科技与数码产品普及之前,摄影成了奢侈品,能上馆拍照冲洗相片,将盛事喜事等重要日子留念,是老百姓期待与隆重的活动。而见证重要场合的重大责任,便落在传统照相馆与摄影师的身上。早期,传统相馆一般都开设在人流密集的闹区,除了络绎不绝的生意,更方便了当年从中国越洋南下的华裔先辈们,到相馆拍照后,把照片连同辛苦赚来的钱,寄回乡下。

波德申(Port Dickson)拥有森美兰州唯一海港,在英殖民时期兴建了通往芙蓉的铁路,与马来半岛铁路主干衔接。完整的交通枢纽也造就波德申经济的发展,成为运输、商业、海渔业、以及后来各能源工业进驻发展的市镇。位于波德申旧街场的美星影社(美星照相店),则是目睹这座市镇的变迁和历史轨迹的最佳见证者。

美星影社注册于1936年,是波德申旧街场最早开设的照相馆之一,也是少数仍然还在坚守的传统相馆。现任掌舵人——罗联北(62岁),为美星影社的第三代继承人,即是摄影师。自18岁跟随父亲和哥哥的脚步,涉足摄影相馆领域,专业承接各大能源厂的拍摄任务,如活动庆典和工厂建设实拍等。罗先生与哥哥——罗联华,兄弟俩更是数个著名能源工业厂的指定摄影师,多年来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及彼此建立的信任。

店铺内所有墙面整齐摆放着各类拍摄作品,有着各族群的全家福、人物与名人特写、各能源工业厂、还有一面墙皆是波德申旧街场与渔港的老旧照片,极具价值。罗联北继承了祖业来到第三代,并跨足了三个摄影时代的变迁,从黑白到彩色、再迈进数位化;从暗房冲洗、到快速冲印、再转数码。罗先生家族经历了相馆与冲印业的极盛与衰退。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唯有打印出来的照片,握着最实在。

今年8月31日为国家独立日,即是美星影社营业的最后一天;恰巧,罗联北出生于1957年。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Wedding Day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