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

糯米、糖、竹筒、香蕉叶、柴木、架炉、大锅子、以及捆绑在锅盖上的小刀子,再加上马拉松接力赛式24小时不间断蒸煮与搅拌。糯米浆从白色变成焦褐色、液体转成粘稠状;技艺由长辈传授至晚辈、习俗传统在老一代和新生代之间得以接力传承,皆在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新村年度举办的传统客家年糕制作活动。

活动聚集了村内老少大家共襄盛举,携手分工,除了遵循古法蒸煮年糕,也将文化习俗传承延续。长辈细心指导;晚辈虚心受教。透过年糕制作,两代相互交流,难得凝聚。犹如“圆”筒状的年糕,共享团”圆”之乐;也似年糕粘稠甜度的口感般,期许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一整年,家庭关系紧密黏稠。

传统制作的古早味蒸年糕工序虽繁多,年轻一代却在每一年不停的摸索中,和长辈们的指点下,逐渐掌握古法制作年糕的技艺,甚至独当一面。也让长期在外工作念书的年轻人,回乡与朋友相聚,共同参与年糕制作。

由于蒸煮年糕耗时24小时,期间不能间断,除了每隔一两小时得掀盖搅拌,以确保糯米浆平均受热,年轻参与者必须轮班彻夜守炉,忍耐高温与倦意,直到隔天出炉装进香蕉叶竹筒。在年糕制作材料与原料的准备功夫上,更是一星期前已经开始筹备。从清洗、浸泡、磨粉、压干和捏搓糯米,到竹筒和香蕉叶的采集与处理。有趣的是,蒸煮年糕所使用的柴木则是村内被大风吹倒或遗弃树木,收集后放置仓库保持木质干燥。

新古毛新村的古法年糕制作活动并非几十年的习俗,而是2014年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下,成了全村老少齐心合力,联手参与的盛会。年长者与年轻人两代共处制作年糕的画面,看见优秀的文化涵养,代代相传,留着传统,留着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Lovely Candies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联成水粉

一颗颗水滴状的乳白色颗粒,把几颗放在手心,沾了一些水后,将它敷在脸或皮肤上,即有清凉消暑的作用,是早期老辈们用来对抗炎阳除燥气,及保护皮肤免受烈日灼伤。更是祖母阿姨的传统护肤品,涂在脸上能去油美肤的功效,如美白、祛痘、消肿止痒等。这是最天然的护肤材料,仅使用米和水制成保养品;这是一门已经少见手工行业,继承的师傅也寥寥无几;这是水粉(Bedak Sejuk)。

在那时保养品与化妆品没那么盛行的时代,曾经家家户户都会使用水粉,甚至自家制作,其材料简单、功效多又没副作用,老少皆宜。由于时代变迁,市场上护肤产品玲琅满目,导致耗时费力的水粉制作不再受欢迎,尤其碎米发酵期间的难闻味道,叫人望而却步。

位于槟城浮罗山背(Balik Pulau)西部区一座河口旁的村子,新路头港口 Kampung Jalan Baru,有一家槟城仅剩的传统手制水粉厂——联成水粉公司,又称槟岛为记。杨松发,为联成水粉的第二代掌舵人,在三年前回乡经营父亲杨景明所创立的水粉厂。杨父亲一生生活简朴,身兼多职曾从事多项行业,于31岁那年开始兼做水粉,成立了水粉厂,至今已有40余年。多年来杨父亲默默坚守,与米和水唯二材料共事,还得和天气打交道,忙得不亦乐乎。并累积经验拿捏米浆稠度与质量,且还自行设计新道具取代锥形米袋的单颗手压水粉的过程。

传统制作水粉虽然耗力也费力,得忍受难闻的发酵酸味,又得关注天气变化,却在杨父亲的坚持下,渐渐地,开始受到肯定与关注。深居简出的他与太太,在三个孩子的协助下将其产品批发至各城镇销售,也乐于招待到访参观的访客和学生团体。大众扮演着重要角色,给予传统工艺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像是泉源,注入一把力量,将传统与文化推倒更远。

第二代继承人杨松发,于2016年辞去工厂金匠一职,回老家不遗余力地帮忙父亲经营水粉生意,让水粉手艺得以延续,承接父亲一生的心血和精神。传统行业老手艺不流逝、不断层,毅力与坚贞,两者缺一不可。同年,杨景明与世长辞,享年76岁。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ouching Moment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偶艺家:雷志伦博士

从新古毛往西北方向,沿着联邦一号公路行驶约30分钟,即抵达丹绒马林(Tanjung Malim),也是酷偶屋 PuppetKu House Malaysia 所在地。黑色的外墙在一排店屋格外突出却又低调内敛,里头均是雷志伦博士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国和马来西亚各地的人偶,类型丰富共300余件,是本地少有的民间偶艺馆。

单间双层的酷偶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入口处的前段空间为展览厅,展示了马来西亚各民族服装的木偶;中间的部分则是资源中心,摆放了多个国家不同的人偶和偶艺相关的书籍杂志,同时也是主要的活动空间;尾端为工作室和储藏室;楼上更设有迷你剧场,提供舞台做为表演和交流的空间。

酷偶屋乃是雷志伦博士不辞辛劳,沥尽心血所成立,目前担任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幼儿教育组艺术与创意高级讲师和幼儿学前教育的副教授,专长领域包括戏偶,戏剧教育与儿童剧。雷博士对偶艺的热爱甚深,硕士论文撰写研究偶戏表演后便倾心于偶艺,并且发掘与落实偶艺在教育方面的用途,如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牙科口腔护理等,让自身专业与嗜好两者相互结合运用。

雷博士于2003年成立酷偶剧团 PuppetKu’s Theatre Malaysia 并参与与受邀到国内外各地方进行多场演出和交流,如世界木偶艺术节、马来西亚国际人偶艺术节、世界雨林布偶嘉年华等等。雷博士致力于发展与推广偶艺,且投入相关教育与戏偶表演,此外也成立马来西亚世界木偶联会(UNIMA Malaysia)及马来西亚偶艺协会(Malaysian Puppetry Association),在偶艺推广上不遗余力。

酷偶Puppetku,取之于英文Puppet(人偶)与马来文Aku(我),意为“我的人偶”。雷志伦博士从喜欢到走上偶艺这条路,含辛茹苦,一切来之不易,如今抱持着使命,坚持信念,默守与贡献。

预约参观,请于酷偶屋 PuppetKu House Malaysia 官方面子书询问
https://www.facebook.com/PuppetKu-House-Malaysia-酷偶屋-2036494066660988/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A Day To Remember from BenSound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乾泰興洋货店

“乾泰興” 三大字传承了三代,醒目地高挂门前。老旧的铁闸满是双手留下的印迹,使劲地推开后,门前各式货品乱中有序中吊挂着。走进店内,中间铁架把空间分隔左右两侧,头顶上仍是挂满种种货品,从天花板捆绑数十条木棍,一纵一横地钩挂着林林总总货物,犹如葡萄串吊挂在藤上。眼前看似杂乱无章的摆设,却井然有序的分类摆放,一切尽在第三代掌舵人叶治忠的把持中。

今年已77岁的叶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古毛人,自幼与父亲和叔叔经营的“乾泰興”洋货店一同经历岁月,如今是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硕果仅存的祖传经营洋货店。店铺起初仅提供剪裁与制作衣服,和售卖布料,当积蓄些许的资金后,逐渐购入洋货并且售卖。货品包罗万象,由棉织品被单枕头、到电器金属零件。“乾泰興”更是新古毛唯一的报纸代理商,早在半个世纪前便开始代理派发各类中文报刊,如建国日报、新明日报、马来亚通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等。

洋货店有别于一般传统杂货店,普遍上以用品和食品来区别。由于当时进口物品皆是从欧美国家制作,因此称为洋货。在百货商场、超市不普及的年代,传统洋货店是民众购物办货的首选,每逢过年过节更是人潮汹涌,好不热闹。而今二十一世纪的消费形态与模式已变,商场霸市到处林立,网络购物的便利,廉价的中国制品,让传统洋货店低档不住大环境洪流而深受冲击,逐渐淘汰。格式化的商场缺乏了人情味的购买体验,让传统讨价还价、互相寒暄、以整数价钱计算,甚至赊账的消费方式不复存在。

“乾泰興”洋货店自2018年起不再代理任何报刊,居民也只好到邻近的印度杂货店铺购买报纸。叶治忠先生也打算在近期几个月内退休,搬迁至吉隆坡与儿子和家人同居享受晚年。至于店铺则由弟弟办理后续事务,倾销剩余的货物并打算将店铺出租,但绝不售卖。“乾泰興” 牌匾卸下后交其儿子保留,得以传承,不忘其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Sun in Your Eyes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新古毛新村的故事

古毛,中文名称源于客家话“Kubu”之译音,取之于马来文Kuala Kubu,意为“河口上的城堡”。由于古毛坐落在古毛河(Sungai Kubu)与勒宁河(Sungai Rening)交汇的河口上,于19世纪中叶爆发的雪兰莪内战(1867-1874)结束后,留下了当时为了抵御敌军(东姑古丁和叶亚来)进攻而建造的城堡,而得其名。

因极具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丰富锡矿资源,让古毛犹如雪兰莪河的一颗明珠。雪兰莪河与古毛河之间的水路运输成了发展经济的主动脉,是杂货商品重要的运输管道,尤其锡矿。古毛蕴藏着丰饶的锡矿吸引了不少矿家大亨前往进行开采,如叶亚来、陆佑等,和前来采集场的大批华裔矿工多为惠州客家人,至今仍占据新村的7成人口。

曾经盛产锡矿的古毛小镇,繁华甚比吉隆坡,飞跃成为雪兰莪第二大镇,更是英殖民政府在乌雪的行政中心。然而富饶的土地多年来却一直饱受水患浩劫。位于古毛镇上游的百年陈旧水坝于1883年崩塌,洪水摧毁整座古毛镇,即是坊间流传的白鳄鱼传说,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遭水患摧残的旧古毛(老古毛)镇命名为Ampang Pecah,即水坝破裂之意。

此外,大量的采矿活动和无良的开垦矿场而擅自更改古毛河道的行为,严重破坏河流结构以及河床变浅,以致古毛逢雨成灾。并在1926年的一场豪雨再次将古毛镇淹没,造成严重灾难居民被迫搬迁。促使英殖民政府位于旧古毛北上三公里的一处高地,作为古毛镇迁移的新地点——新古毛。

在1948年的紧急法令下辟建新古毛新村后,居民惯于把新古毛分为:镇上与村内两处。如今的新古毛新村则于1990年代更名为:Kampung Assam Kumbang,取之于洛神花树。

一座城镇的兴与衰、旧与新、摧毁与诞生、消逝与重生,走过历史的轨迹,也载入新的历史。不妨走一趟,听一听这座城镇的时代变迁,岁月流逝,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情故事。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37.2度雜貨店 Three Seven Two Shop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王伍记酒家

走入店内,时间仿佛停留在过去,数十年来伴随着古毛人,是几代人熟悉的味道,更是当年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唯一一家承办酒席喜宴的酒家——王伍记酒家。将近80年历史之久,由初期仅是售卖亲手自制云吞面与粥的小档子,到承载着无数街坊美好时刻的宴席,虽经历岁月洗礼,却是不少当地人自小光顾的老餐厅老字号。

现年77岁的哥哥王绍基,为第二代继承人,与其太太,和三个妹妹并肩经营着餐厅。半个世纪以来,餐厅一切事务都亲手包办,绝不假他人之手。从前期准备食材,到烹饪端盘招待,皆是5人一手包办。虽然年事已高,个个岁数半百,至今仍然都是亲力亲为,事必躬亲。面条依然由哥哥王绍基每天新鲜制作,店内的古早风味叉烧更是亲自腌制熏烤。

王绍基的父亲在9岁时跟随哥哥从中国南洋来马落脚生活,起初从事杂货相关生意,到后来经营贩卖自制云吞面。由于其父亲在家里排行第五,同乡们也称呼他为五哥,因此取名“王伍记”作为店名。无师自通的王绍基,自小学便在父亲身边帮忙档口事务,除了掌握制作面条技艺,从父亲手中接管王伍记后,提议为餐厅增添更多菜色,并自行专研食谱,从书籍资料甚至顾客回馈中逐渐提升厨艺。

当在80年代承办宴席时,王伍记酒家也可谓赫赫有名,从普通的6桌或更多宴席至占用店铺门前搭建临时帐篷,忙得不可开交。时过境迁,王伍记虽不再接待承办酒席,但在朴实无华的装潢里,有王家5人亲切和善的人情,和岁月无声的痕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Beneath The Moonlight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新古毛之花园城市

首次踏足新古毛街口,放眼远望,将小镇主街的两排店屋纳入眼底,直观感受是这犹如水彩调色盘一样地方,既质朴又不失可爱,大多米白色的水泥墙早已斑驳,交错其中的却又是彩色的门窗边框与柱子,身为路经之处的外来者,于此接收的每一则故事,都像是当年历史课本的补白。

古毛,那座历经水坝崩塌、水灾浩劫,如今已被洪水吞没、深埋地底的城镇是新古毛的前身。她曾占据绝佳的地理优势,是三个州属的交通枢纽——除了可通往吉隆坡、北上可达霹雳州,朝东还可来到彭亨州,是通往避暑圣地福隆港的必经之路。 1923年至1926年间,在古毛城镇接连遭遇水患后,英殖民政府有意打造全马第一座「花园城市」,一个经妥善规划、被绿色环境包围的城镇——新古毛。

新古毛设施完善,有警局、影院、邮政局、消防局,斜坡上更建有行政中心。大概是早年饱受水患之苦的关系,城市规划师Charles Reade把主要建筑包括医院、学校、俱乐部、教堂等都安置于地势比河流更高的地段,防患于未然。 1931年,古毛城镇在洪水的再度袭击下从地图上永久消失,而新古毛,这座河口上的城堡,自诞生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她象征着重生,也是迁居至此的古毛居民的希望。而原来位于​​古毛的竞明华小也因此浩劫,迁至新古毛。

现如今的新古毛,是城外六十公里的一座小镇,位于福隆港山脚,是个远离喧嚣的净土。小镇依山傍水,除了有登山爱好者慕名而来的古都山、吉令瀑布,还有气势磅礴的雪兰莪河水坝,沿途的怡人风光是众多骑行者所向往的景色。回到小镇中心,周边可见宽敞的街道、整齐划一的建筑设计,以及集中的社区设备。

环境清幽的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至今依然保留着英殖民风的古朴建筑,留存着其历史痕迹,从再生的那一刻起,开始谱写属于她——关于消逝与重生——的故事。

文/ 谢淑怡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37.2度雜貨店 Three Seven Two Shop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新古毛观音古寺

从高空俯瞰,草木青翠欲滴,群山绵延起伏,一条傍溪小径从主道衔接,通往一处静地,即是观音古寺。距离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小镇仅数公里外的观音古寺,百余年来坐落于此,历经沧桑,曾经一度荒芜遭风雨剥蚀。如今古寺四周绿树环绕,右方一片池塘与步行道,环境清幽,建筑古朴。

新古毛观音古寺(更名前:岳山观音阁)于光绪甲辰年秋1904年创建,由槟城极乐寺的开山祖师妙莲老和尚与跟随善庆法师,因筹建极乐寺之时,寺务与法务的需要而经常奔波于槟隆两地,老古毛则是必经歇脚之地。在因缘成熟下,善庆法师立志在此觅地建寺,作为极乐寺的别院。由于古寺地势较高、且群山围绕,命名为岳山观音阁,有如其“岳”字形结构的分解:从丘,从山,高山大岭的意思。与槟城极乐寺所在的山址因形似飞鹤,故建寺后得名“鹤山”,两者遥相呼应。

观音古寺自建寺以来已有一世纪之久,经历多次世事变化,饱受沧桑。1926年古毛发生大水患,几乎整个市镇惨遭洪水淹没。所幸古寺建于高坡上,与另外一间回教堂皆安然无恙,幸免于难,居民纷纷涌入寺里避难;后来日军南侵,山河变色,居民暂居古寺为逃避屠杀;战后,因政治动荡,英殖民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并将古寺一带列为禁区,制止当地人与马共份子接洽。居民唯有将观音与佛像搬迁至新村,另建一间寺庙供膜拜。古寺就此荒芜,渐渐遗忘。

一直到80年代,村民们才在一片废墟之中发现古寺尚存,便成立重建委员会发起重建,与槟城极乐寺共同发展,前后于1988年和1994年两次修葺。在1994年由极乐寺住持达能长老继任第二任方丈,并将观音阁更名为观音古寺。

正所谓风轻云淡以后一切都豁然开朗,今日观音古寺仍保留原有古貌与珍贵古迹,如古臼、铜钟、寺门等。古寺周围郁郁葱葱,山明水秀,犹如一方净土。清脆的敲钟声,刺破了尘世虚浮,回归本质,洗涤每一颗在俗世里困倦又迷茫的心。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Reflective Waters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义葬:陈时川

海南鸡扒、海南炒面、海南咖啡、海南面包陆续端上餐桌,细嚼慢咽,品尝一场饮食文化相互碰撞的新风貌,以及餐桌背后两代店主默默地为社区民众奉献的一份力,都尽在这家位于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人人皆知的九十余年老店——新南昌茶室。

将西式鸡扒由烧烤换成油炸、青豆洋葱取代沙拉、勾芡酱汁以蘑菇酱汁作为灵感,淋上鸡扒,加上大把熟悉的炸薯条,便完成一道以本地食材将西方料理本土化的独特海南餐点,征服众人味蕾。这道家传烹饪法是由陈时川(现任新南昌茶室第二代掌舵人)的父亲当年随同乡南洋来马,曾替英国人掌厨,也应要求而改良并符合在地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然而促成这道中西合璧的鸡扒料理。

那年代,许多华裔先辈越洋迁移来马生活艰难,举步维艰。来自海南省文昌县的陈父亲却不忘手足情,把当时自己开设在旧古毛的南昌茶室(新南昌前身)作为接待站,互相照应南来的同乡,并且传授冲泡咖啡与烹饪秘诀,让身在异国的同乡拥有一技在身。如今将近一个世纪过去,陈时川依然延续其父亲乐善好施的精神,与执法单位交情甚深的他,不时会雇用限制居留犯,撇开刻板印象,给予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

新南昌茶室墙上满满的表扬和感谢状,皆来自各单位如警方、消防局、残老院、收容所等,以致陈时川先生在各方面的善行义举表示谢意,当中包括殓葬往生者。三十余年来,陈先生和几位义工共殓葬超过百名往生者,尤其是收容所里逝世的孤苦老人、残疾人士和精神病患者。

在陈先生长期担任义工的期间,他发现收容所和残老院在处理往生者的遗体上的难处,这些被社会忽略的残老人士在逝世后并没有家属亲友认领遗体,停尸间也不宜长期放置。最后这些遗体不但没有妥善处理,还导致乱葬的现象,墓地也遭雨水和泥土流失逐渐下沉,引来野生动物,情况骇人。

从一开始走进验尸房的畏惧,到后来争取设立一片墓地,这三十年过来,陈时川一直默默地为往生者办理殮葬,看尽人生百态,道尽人情冷暖。手里一本又本的记录册,清楚地记载着这些年来安葬的往生者,名字、死亡日期、墓地位置、和一些照片等。不时还会接到一些家属的询问,寻找逝世多年的亲属。也许天堂与人间之间,已经有人悄悄地把思念的点连上。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Arms of Heaven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升云西果店

老式的店面设计,和左右两旁古典味的玻璃橱窗,以白色墙面与橘红色搭配,凸显老店的模样。除了店铺前的两片橘红色铁闸,店面并没有一般的店门,将店内流露着淳朴的风情尽收眼底。新鲜出炉的咖椰角也从厨房泛出阵阵香味,多年来坚持每天自制新鲜咖椰,且不添加防腐剂,让这家位于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的升云西果店(昇雲西菓店)成为当地人和访客必尝的饼食。

四十年前(1979),许宇全和妻子租下店铺并且将前段一分为二:右侧为太太经营的女性发廊屋;左边则是许先生制作及售卖西饼蛋糕,夫妻俩共同经营生意养家糊口,生活不易。创业初期店内仅有蛋糕和面包,让人爱不释手的咖椰角是向经营海南咖啡店的岳父身上学习,再经过多次的改良后,才有如今酥脆香浓的咖椰角。

在这座以客家人占大多数的新古毛小镇,许宇全先生却是远从海南岛越洋而来的道地海南人,当年他仅12岁,也跟随养父养母更改原本姓,由“云”氏改随“许”氏。许宇泉先生虽出生于瓜拉雪兰莪,年幼时却在中国海南岛度过大部分童年。那时海南岛处在解放战争中,居民生活贫困以米饭和木薯充饥。身体逐渐虚弱父母亲便委托远在马来西亚已婚的姐姐把弟弟带离海南岛,那年我国刚独立的第二年。

许宇全在姐姐的安排下乘搭船只越洋返马,当时水路路程艰辛,得耗上一个星期才在新加坡登岸后,北上来马至新古毛。几经周折,生活实属不易,唯有脚踏实地、自强,方能面对人生起伏。

“日出升云一点红”象征早晨之美,是招牌背后的含义,更是许(云)先生73年来贴切的缩写。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enderness from Bensound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