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发三轮车

在槟岛上不难发现三轮车穿梭于街道之间,尤其是热门的旅游区内,车夫以不缓不急的速度将槟城的美景风情纳入游客的眼帘。如今的三轮车似乎沦为旅游业的观光工具,也已经不再是人民的生活日常中需要的代步工具。槟城曾于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为三轮车的全盛时期,记载共有超过2500辆注册三轮车于街上穿行。然而,当今仅剩一百余辆,且大多数的车夫都年过半百,更有一半以三轮车为家、收入不稳定处于贫穷水平。

三轮车业的衰落和困境不仅让其行业踩向夕阳,同时也造成三轮车维修与制造业的没落。槟城内一家家制作三轮车的店铺渐渐关闭,只剩下“合发”三轮车仍在营业,由第四代继承人朱友春独撑大局,经营祖业。也是国内少数能靠双手亲自制作一整辆三轮车的工匠,并得掌握三个领域的技术:木工、铁工、脚车工。从木箱座位、到脚车框架,可谓一门快绝迹的民间工艺。

三轮车的种类以功能性区分,如承载乘客或货物、或经营生意的三轮车,好比小贩三轮车、贩卖日常食品如蔬果面包的三轮车等。时易世变,流动式小贩三轮车受到饮食习惯(小贩中心、卫生条件)和政府管制(条规)下数量已大量减少。尽管如此,有些酒店、餐饮业者或远至国外的旅客也向朱师傅定制三轮车,或翻新美化旧三轮车,大多作为装饰摆设用途。

朱师傅坦言近年来定制全新三轮车的订单骤减,店里主要以翻新和维修工作为首。维修工作从简单的更换车胎,至较复杂的烧焊改装,以应付顾客客制化的要求。除了扎实的手艺本领,朱师傅也收集了一些三轮车独有的小圆形“车牌”,是于英殖民时期时注册的号码,犹如现在的车牌,是槟州三轮车的传统特色,更是也是一种文化与集体回忆的象征。

在三轮车与相关行业共同面临的种种难题,该如何传承、延续、保留、并且永续这些移动古迹,值得让人关注思考。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Flowering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槟城峇都茅清珠寺

皎洁白净的白瓷灵芝酒瓶,不计其数地遍布整座寺庙。从内到外、庙殿至庭院、屋顶上梁到阶梯扶手皆是。这座沿着山坡而建的清珠寺位于现址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在重建之时利用了善男信女带来供奉答谢神明的灵芝酒瓶来做装饰,独具一格。

由于寺庙正殿所供奉的五位神明喜爱的杯中物为灵芝酒,所以善信们一般都以该中药酒作为供品,以答谢神明的指点迷津。理事们也在神明的指示下收集酒瓶,长年累月下,酒瓶逐渐累积。十余年过去,当神明再次显灵提出对外筹募兴建新庙时,理事们才焕然大悟,可用这些酒瓶作为建筑新庙之用,环保美观。于是在2002年完成重建工程时,清珠寺可谓马来西亚唯一一座由数以千计灵芝酒作为装饰的寺庙。

清珠寺位于槟城峇都茅(Batu Maung),临近槟城第二大桥(苏丹阿都哈林大桥)的一座小城镇。该庙自1981年起,每周至少提供3天的开坛问事服务,而架子上的珍贵草药也供开药方求医的信徒所用。值得一提的是,清珠寺为一座日夜开放的无门神庙,在几个主要进出口都不见任何大门,方便信徒在任何时候都可前往膜拜。同时,开放式的神庙也聚集坊间居民相约在此闲聊,发挥凝聚社区关系的作用。

起初仅是山上的一座小寺庙,经历一次搬迁及两次重建至现今的规模,清珠寺拥有过百年的历史。每逢九龙仙师千秋宝诞必定吸引四海信徒共庆其盛,多年来也积极举办多项回馈社会的有益活动,香火鼎盛之余,也为社会献上温情。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Blossum Dance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大山脚的补鞋匠

节俭朴素、物尽其用,可谓老百姓的生活态度以与美德。无论在衣食住行上都有相关的修补行业,其中流动性最高的非补鞋业莫属。一箱子满满的工具和几张凳子就可以开铺做生意。由于流动性高和便捷摆摊,补鞋匠往往选择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开档,如巴士站、商贩区、饮食档、或者店铺底下的五脚基等。破损的鞋子在几经师傅的巧手后焕然一新,即可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开销,同时也能将具有纪念价值的鞋子得到保存。

如今是个高度消费的时代,传统补鞋业日渐式微,剩下来的摊位已寥寥无几。其中在槟城大山脚(Bukit Mertajam)旧街场里的拿督余水清路(Jalan Datuk Ooh Chooi Cheng)百年老街,有一家传承了三代补鞋店铺——“张鞋店”。今年58岁的张春平是第二代掌舵人,自年幼13岁便跟随父亲在街边摆摊修补鞋子,耳濡目染下掌握其技艺,并在20多年前从街边搬迁至目前的老店铺。店铺为战前老建筑的底层,空间狭小,朴实简陋。一眼望去,架子和阁楼堆满工具和鞋子,杂乱中却整齐有理。

补鞋匠的工作不易,对于钉、修、补、换、缝、接、粘、改等这些技术活的掌握,得靠平日经验的扎实累积。而且长时间蹲坐在工作台上与数百双旧鞋打交道,坚忍刻苦的精神让人敬佩。补鞋业的盈利单薄也让人止步不愿接手,但张春平坚持以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加上补鞋手艺了得,从而累积了不少各种族的熟客。让鞋子伴随着主人,一步一脚印,写下更长的足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Snow On The Hill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泉成木屐鞋

『木屐』即是木底鞋的统称,走起来咔咔作响,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足穿木屐鞋的记载。传统的木屐的结构简单:一块木板作为底板、并在底部加上双齿、再用绳系穿孔系牢。鞋底的两条木齿是为了在多雨潮湿、易积水的环境、方便踩过泥泞、更防止脚足被带刺杂草划伤。有别于一般鞋子,由于木屐使用木材制作,具有防潮、防滑、通风的特性,让脚保持干爽的同时也不易滋生细菌。因此在木屐业逐渐淘汰时,依然深受一些行业的喜爱,如餐饮厨房、农耕业、巴刹小贩等。

随着时代、籍贯、风俗背景的不同,也催生出形式多样、各种风情的木屐,如文昌木屐、日本木屐、泥屐、毛窝子等等。典型全红色的木屐是马来西亚老一辈华人钟爱的鞋屐,实惠又耐用,是必备的日用品。这款全民熟悉的木屐分类称为:潮汕木屐。最大的特点是其蜂腰屐的底板设计,和使用塑料片、皮革钉成船篷状来取代传统绳索。

位于槟城大山脚(Bukit Mertajam)旧街场一条不起眼的巷弄里,有一家仍旧以手工制作木屐的老师傅——陈德龙。蓝色简陋的铁皮屋就是陈师傅的父亲所创立的“泉成”木屐鞋,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从锯割树桐、削刨成型、打磨上漆、钉装屐皮等十多道工序,都由陈师傅一人完成。

在五、六十年代可是木屐业的高峰期,产量供不应求,非常兴盛。时过境迁,在橡胶、塑料的普及使用后,为木材制鞋之外提供了更多各种材质的选择。另外,木屐鞋所发出的剧烈声响也不再符合现代的审美取向,或会视为噪音。唯有在民间传统、办理婚事或丧事上仍然能看见木屐与习俗上的联系。

随着生活方式的迭代,制作木屐的老师傅们逐渐退休,木屐鞋难以再现风华。陈德龙师傅也将是店里最后一位继承人,木屐发出的咔咔声或成绝响。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he Beauty Of Lov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槟城的宋谷

咔咔 咔咔… 双脚踩着踏板,牵引着60年的老式裁缝机,发出旋律般的节奏,针线在布料之间快速及准确的穿梭缝合。在狭小的工作室兼门市里,71岁的Haja Mohideen老先生眼神贯注于手中的各种布料与针线,以熟练的剪裁技艺,裁制着一个个宋谷帽,也是槟城最后一位手工制作宋谷帽的老师傅。

哈扎先生的店铺(Kedai Songkok Osm Mohd Shariff)位于槟城小印度的边上,店铺身后是一座外墙白绿相间,建于19世纪的印裔清真寺——那莪圣殿Nagore Dargha Sheriff。小小的店铺由印度越洋而来的父亲于1936年开业至今,不曾迁址。当时乔治市约有6、7家手制宋谷店,时过境迁,老师傅们逐渐退休,也没有下一代愿意接手这门利润不高的辛苦行业。与此同时,如今市场上售卖的宋谷帽也已经由工厂大量生产,价格便宜,对传统手制宋谷店更是极大的冲击。

自幼便跟随父亲身边帮忙缝制宋谷的哈扎先生,在父亲去世后继承其衣钵,当年他年仅25岁。转眼间40余年过去,如今生意忙得不可开交,尤其开斋节前夕。顾客也遍布各个年龄层,有些年轻顾客则跟随上一代,购买哈扎先生一家的宋谷帽。

年事已高的哈扎先生也欣慰的将这门手艺传承给女婿,让祖业得以延续。窄小的空间里承载的三代人的生活行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Francolin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芙蓉兴都古庙

走进森美兰州的芙蓉旧城区,踏入开垦超过百年老街道,沿着甲必丹谭阳路(Jalan Kapitan Tam Yeong)再向右衔接至严端路(Jalan Yam Tuan),即是芙蓉的“和谐街”。一条倒立L字形的老街道,汇聚了各种族的宗教场所与会馆,贯穿多达5类不同的宗教信仰。回教堂、华人古庙、天主教堂、兴都庙、锡克庙,还有不同籍贯的华人会馆,各个都历史悠久超过百年,有些庙宇甚至从芙蓉开辟之时建立至今,不曾迁址,例如这间Sri Bala兴都庙便是其中之一。

位于芙蓉市议会草场相近的Sri Balathandayuthapani兴都庙,早在19世纪70年代以锌板屋顶的简单结构搭建而成。随后在1891年展开了由芙蓉通往波德申的铁路工程,也是马来亚第三条铁路,主要是衔接矿场区和港口之间的距离,方便锡产运输至海港。当时大批从印度越洋而来的劳力们从事这项芙蓉铁路建设工程,渐渐促成了Sri Bala兴都庙的规模日益扩大,并在1893年以砖块、水泥、瓷砖等坚固材料建造。为远从印度来的同胞提供膜拜与奉行文化信仰的场所。

Sri Bala兴都庙历经多次的翻新和兴修,已经从早期的锌板屋顶,逐渐扩充并在2004年建造完成,才拥有如今宏伟的兴都庙,每逢节日庆典时必定吸引众多信徒。为了遵循每12年一次的 “奉献仪式 (kumbhabhishekam)” 习俗,庙宇也在近年来落成了绚丽多彩的上色工程,且在今年4月7日举办了开光仪式(consecration),共有37位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印度的祭司,和8千多名信徒参与其盛,场面壮观!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Mother Nature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德利书报局

一间书局在一个地方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止于贩卖各类刊物和文具用品,更承载着文化交流与知识传递的重要性。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传统书局满足了学子对知识的渴求,并滋润民众的心灵,每日的报纸更成为早期从中国南下来马谋生的同乡的精神粮食。然而位于芙蓉市区广生街的『德利书报局』,历经百年,一直都扮演着这个角色,伴随着许多学子和民众走过无数个孜孜矻矻的岁月,走过时代的交替,是芙蓉和邻近一带街坊的共同回忆。

德利书报局成立于1918年,由创办人吴毛德和妻子在芙蓉新街口River Road(即现在的广生路)的一个小档口开始。经营初期售卖香烟、冰水、文具,及代售香港和吉隆坡出版的中文报纸,好让中国南来谋生的同乡掌握祖国的局势发展。渐渐地,书局的营业基础逐渐稳定,且于1934年扩充并迁至现址,开始以店铺的形式经营书报事业,屹立至今,不曾搬迁。

吴国福是德利书报局第三代掌舵人,同时也是个收藏家。一箱箱装满了不同年代的刊物、杂志、以及个人珍藏的书籍一字排开。当中有些甚至是50年代出版的学生刊物,和早期由香港直接进口的杂志和《學生字彙》等。一本一本的刊物,宛如过去,记载着当代事迹,是一个年代见证。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Heavenly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叻思新村的故事

距离首都吉隆坡仅50公里的叻思新村(Kampung Baru Rasa),位于乌鲁雪兰莪县(Hulu Selangor)中部,是一座拥有超过120年悠久历史的左镇。早期19世纪末,因叻思地底蕴藏着丰富的锡矿,吸引了无数矿家前往该镇从事采矿业,如著名实业家陆佑和矿业巨子陈文晟等都在此发迹。盛况时期更多达20多座露天矿场及5艘铁船,因而带动了市镇的繁华和人口的剧增,在20世纪初的人口便已有2万人,与当时吉隆坡3万人口的差距之微。

矿业为叻思的经济命脉,为国家经济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牵动着该镇的经济兴衰。但在二战发生期间,叻思一切商业活动遭受打击与被迫停止,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居民们在枪林弹雨中经历了日军侵略的三年零八个月,然后又在英殖民政府施行紧急法令下,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并成立新村,与马共展开长达12年的游击战。随后,叻思的发展逐渐缓慢,人口也大量减少,更多已往其他地方发展。

时过境迁,曾经繁华绚烂,如今回归质朴。在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长辈,习惯了安逸平静的作息。也有些年轻一代选择回流新村,如“芳记云吞面”的第三代老板林智生,一家人经营着这份古早味,坚持自制面条。叻思大街上弥漫着兴盛后的平静,和浓浓的人情味。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Calm & Inspirational – Ashmaluev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宁宜船头的故事

船头(Pengkalan Kempas)像一座沉睡的小镇,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建设,数十年如一日。一间寺庙、一家教堂、一所华小、一个公市、一间警局、一座大马最古老的回教陵墓之一的古迹、一个举足轻重的的码头、和两排战前双层店屋,这些即是船头小镇的全部,而且都坐落在同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大街上。

诸不知,这座逾百年历史的幽静古镇里的码头,却是森美兰州历史上重要的文化据点,更见证了先辈们刻苦谋生的勇毅。由于船头码头坐落在宁宜河(Sungai Linggi)下游的河岸边,地理位置优越,成为早期华桥南下来森州时重要的登陆点,也是森州最早的华人落脚谋生据点。从此,船头码头从平凡的河岸,迅速发展成兴旺繁荣的商港。在英殖民地时期更成为原产品(橡胶、锡米等)和杂货(日常用品、米粮等)运输的重要码头,牵动着当年森美兰州的经济动脉。

时过境迁,便利的交通打通了通往各地通路,逐渐取代水路,码头由喧闹回归平静。船头小镇不再作为上下货之用途,失去昔日繁华,之后镇上的发展步伐缓慢,更没有多元的经济发展项目,也导致年轻人往外发展,剩下长辈们相聚闲聊。加上南北大道和瓜拉宁宜大桥的兴建,大大缩短森、甲两州的路程距离,让船头犹如沧海遗珠,不再成为通往两地的必经之路,加剧对船头的经济冲击。

如今街上老店只剩下一间茶室、两家杂货店、一间买卖河虾和垂钓用品的自家商店、摩托修理店,其余都作为民宅,有些店屋则已人去楼空。镇上唯一的微型小学——船头育华小学,早期仅使用街上的店屋楼上充当学校,在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后由几位已故华校老前辈发动建校,才迁移至街尾现址,目前学校也只有50余位师生。

拥有百年遗迹的古镇,记载着先贤们艰辛的拓荒历程;川流不息的宁宜河,承载着无数先辈们履险蹈危的血汗。应守护着这份情怀,代代传承。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By The River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双溪立百新村的故事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20年前,无情的病毒让朱湖区(Chuah)一带陷入一场浩劫,夺走数百条人命,也让曾经是东南亚最大的猪农场之一的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ok)、和毗邻的双溪立百新村(Kampung Baru Sungai Nipah)的养猪业从此一蹶不振。立百病毒事情震惊多人,全国上下一时陷入荒乱。当时政府宣布戒严、疏散居民并迁离灾区,同时展开毁猪行动以控制猪瘟。这也改写了双溪立百新村将近八成依靠蓄猪维业的居民的未来规划,失去了经济支柱,影响甚大。

20年后,病毒事件可能改变了双溪立百新村的样貌,却打击不了居民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不屈不饶,逐渐将新村脱变转型,并且往其他领域发展如种植业和旅游业。在村委和居民齐心合力下,为民风淳朴的双溪立百新村增添更多生机,好比获得全国新村美化比赛亚军、以及全马新村首创以水果命名的中文路牌、更设立了“立百历史文化馆”记载了立百新村成立的历史和立百病毒事件的记录。

一场惨祸摧残了本来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乡镇,居民饱受身心煎熬,是旁人所不能理解。即便如此,拥有正向的信念,相信如雨过天晴,碧空如洗,一条七彩鲜艳的彩虹将悬挂在半空中舒展开来,绚烂多采!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Piano Ambient – Ashmaluev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