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他们与乐观

“Uncle,aunty请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一贯的暖身题,让我们把话匣子打开了,把关系拉近些,准备讲述一段故事。还有,一连串毫无预警,发生得措手不及的趣事。

主人翁们耕耘了大半辈子,日常的作业早已得心应手,鲜少对着镜头的他们,难免紧张、难免腼腆。有的平时多话却突然说不出话、有的不善言辞但毫不畏惧、有的无论镜头前后都滔滔不绝、有的性急不断催促、也有的不慌不忙从容自若。

在拍摄过程中,往往冷不防地杀出各种小插曲,然而这些却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有一点失误,却很滑稽;有一点干扰,却很风趣。或许,生活本身才是唯一的脚本。他们和蔼可亲,常以笑脸迎人,看着一群晚辈们在忙碌着各种器材,甚至好奇起来。这些新体验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新鲜,但他们的生活阅历更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接受并乐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们洗耳恭听。走进他们的生活,记载身边的事物。在狭小店铺里与主人翁畅谈、蹲坐在街边边营业边受访、被浓烟熏得流泪也不放过画面、跟随他们走进丛林划向大海、踏入一个社区搭建一段友谊。

一道“自我介绍”,蕴藏着不同风土人情。主人翁们用一生怀了一身手艺,踏实地简朴生活,乐观地面对人生起伏,豁达地道出他们的故事。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Whistle & Clap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民与食

饮食,不仅是单纯地满足了果腹充饥等生理需求,也具有社交凝聚力的功能,通过共同进食培养人们之间的感情。饮食习俗更是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在不同的生活环境而滋生出独有的口味以及烹调方式。无论是日常的粗茶淡饭、顺应节令的佳肴,还是随处可见的糕点小吃,每一份饮食在家庭或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民以食为天,同时也“靠天吃饭”。生活因依赖自然条件而形成了地域性的饮食特色,譬如傍海而居的渔民捕鱼虾、制作峇拉煎、捕捞血蚶等;而内陆居民则垦荒耕耘或是深入丛林采集食材。以贩卖饮食来维持生计的尤其常见,从住家式作坊到摊贩,或是经营店铺,他们坚持使用真材实料,注重食物品质,兢兢业业养活一家大小。

自小在舌尖上品尝的味道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酸甜苦辣蕴含生命里所经历的记忆,吃进嘴里,暖在心底。早期移居海外的华裔延续祖上籍贯的饮食文化,以及承载当中的寓意,譬如海南人的苙:顺境时吃苙,是把好事圈住;逆境时吃苙,是把恶运解开;逢年过节时不可或缺的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福州人的太平蛋祈愿一家人平平安安;福建人传统嫁女喜饼——麻蓼和蓼花,等等,都是各个社群的熟悉口味和集体回忆,将饮食中的乡情牵绊代代相传。

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脚步而改变,崇尚的口味也有所不同,加上部分食材难寻或难以被大众接受,繁复的制作工序耗时费力,种种因素造成许多“古早味”美食逐渐消失在时间洪流中。其中包括了满洲糕,又称猪油糕。注重健康而要求少油少糖的年轻一代无法接受那浓厚绵密的传统口味,惟有老一辈的福州人才懂得欣赏。或许背井离乡,或许与挚爱的家人天各一方时,当再次品尝那些味道,于是怀念悠悠滋长。

另一边厢,也有坚守传统美食岗位的一群人,善用前辈的智慧,保留了最根本的制作方式,呈现食品原有的味道。他们从千篇一律的作业里不断改进,从繁琐的工序中精益求精。就像窑炉里的烧猪和柴炭的咖啡粉,在烈火与烟熏下,全凭累积多年的经验掌控着质量;口感细嫩鲜滑的豆腐,更是制作者在背后不惜艰辛,忍耐着高温,潮湿和心力,完成一块又一块豆腐。

民与食,餐桌上那盘中物,五味俱全,却又一言难尽。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Calm Wind from AShamaluevMusic –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做到不能做

“做到不能做。”

这句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最常听见的回答。听起来有些豁达,或许夹带着那么一点点无奈。主人翁们耕耘大半辈子,伴随着他们一生的行业,早已横跨于生活之中,两者界线模糊暧昧。从自学到熏陶,由不舍到继承,他们告诉自己的故事,述说一个时代的沧桑,过度在新时代的降临。在消失或淘汰之前,踏实地坚守自己的岗位,一直“做到不能做”为止。

像是一个精神,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再清楚划分究竟工作是维持生活的办法;还是生活就是工作的延伸。在平凡生活里留下足迹,用一生怀了一身手艺,人情冷暖道出了智慧。他们惦记着前辈立下的功劳和恩情,且不奢望后辈的延承,明白了时代的更替。与其说无奈,宁可说他们历经了一个时代,从泥沼中走过。他们对自身行业热忱充沛,成为该领域的翘楚,但又悄然与周遭融入,简单生活。

“做到不能做。”仿佛只是随口说说,却寓意深远。它让生活有了寄托,是动力的源泉,思念的出口,能力的肯定。在“做”与“不能”之间,他们选择了坚韧,即使生活不易、岁月摧残。拥有一份职业即是幸福之事,当工作或作品得到赞许时,他们脸上满是喜悦和成就感。虽然知道这些传统事物有一天将遭淘汰,百般无奈成为历史,但他们依旧在熟悉的地方,熟练的作业着,直到不能那天。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Documentary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取之自然

我们抚育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接受着它的馈赠。它的无私养育了我们,滋润了土地,提供了粮食;辽阔的海洋,拥有丰饶的资源。在另一边厢,有一群人与大自然紧密相依,他们对土地和大海有着深厚的情结。大自然给他们带来收获和资源。他们在园丘耕种农作物、在荒野里采集山菜、在沿岸养殖海产、在深海中捕捞鱼虾,紧紧跟随着自然环境的作息。

他们辛苦劳作,一份行业就是一生的事业,大半辈子守候在岗位、奔波于田园与丛林间、涉险在潮汐和无尽海域。一生与大自然相互依赖,却又相互矛盾斗争。他们善于见风使舵,应对变化莫测的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弯着腰,抱持着敬仰,迎接每日的挑战,与自然共存。

尽管坎坷,尽管挫折,他们仍然不惜艰辛付出汗水和努力。对土地谦卑,对大海崇敬,视每一次收成为恩赐。他们虚心形容自己的藐小,往往不计贡献其实甚大。时而不顾安危,置身于风险之中;时而不惜成本,以把握每次机会。他们生活简单,豁达开朗,即便亏待了自己,依旧细心呵护着种子,栽种出生机勃勃的作物。

大自然是一切生命和营养的源泉,每一块土壤、每一区园地;每一道山谷、每一座丛林;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海洋;皆有默默耕耘的农夫、渔民们,他们提供了我们菜市里的蔬果,市场的鱼虾肉类,和餐桌上的粮食。他们或许平凡无奇,或被淹没在喧哗之中,他们无视岁月和烈日印在脸上的痕跡,却悄然地谱写了与大自然共存的故事。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旁述 Voice Over : 纪展雄 Andrew Kee
音乐 Music : Romantic Piano & Strings from AShamaluevMusic –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职人的声艺

没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却声声动人心弦,在繁芜嘈杂之中沉静,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无论是在山林田野间、河流海洋上、抑或是在街道巷弄里,可见他们的身影,以一技之长满足百姓的种种需求;以怀着一腔热枕,为生活环境与家庭社会尽一份心力。这些辛勤劳作的职人,通过制造优良产品或提供优质服务,夹带满满的人情味,同时背负着文化传承的信念。

早年越洋来马的先贤们经历了一段资源匮乏、生活水平偏低的漫长岁月,其中大多数以垦荒务农和手艺劳作来换取谋生。即使条件如何恶劣,他们并没有畏惧退缩,仍然顽强拼搏,丝毫没有片刻的懈怠。有的在耳濡目染之下产生深厚的情感,并持续将其行业的精神发扬光大;有的则继承上一代的专业技术,并坚守质量,只为技艺薪火相传;有的应时代的变迁,走向创新之路,跳脱传统所设限的框架。

变化多端的现代生活中,大多数人追求快速和便捷,导致部分行业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况,尤其是繁重劳累及工作条件颇为艰苦的工作。后辈们对传统作品的兴趣偏低,不愿继承枯燥且赚不了很多钱的行业或技艺,导致一些流转百年的传统和文化到了濒临失传的临界点。让这些付出了大半辈子心血的职人们,难免对传承的忧虑和失落感到揪心。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每一滴辛勤劳动的汗水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勃勃生机。坚定地守候在平凡的岗位上,捍卫着传承的职责,延续了每一份文化的精神。有你一起聆听,看见这些得来不易的印迹。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 : 林汇川 Daniel Lim
音乐 Music : Jamesvmusic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万津的姜

享有“姜之乡”美誉的——万津(Banting),其土地肥沃、土质松软,种出来的姜肉鲜嫩脆嫩,口感极佳。目前约有1400亩土地被开发成为姜园,多达百余名农民耕种,已然成为瓜拉冷岳县(Kuala Langat District)最大面积且集中种植的姜园。瓜冷县因为拥有不易吸热的黑泥土壤,适合种植各式蔬果,所以境内许多乡镇都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其中,仁嘉隆(Jenjarom)更是把姜列为该村的4宝之一,只可惜基于仁嘉隆适合种植的芭地逐渐减少、土质退化、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收成逐渐不理想,姜的产量逐渐零落,仅剩少数农民仍坚持种植。

姜的收成分为两个阶段:约5个月半就可以采收的子姜(嫩姜);和8至10个月才采收老姜。由于姜的种植具有较高风险和挑战,尤其天气,因此老姜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子姜的需求强劲。闻名的文冬老姜售价每公斤可达15至20令吉;子姜则介于4至5令吉。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姜园,万津致力在子姜的种植,产量高,销路广,供应全马市场高达70%,甚至远销海外。万津除了盛产子姜,同时也出产深受友族同胞欢迎的南姜及黄姜,各自有不同的风味和用途。子姜适用于烹煮鸡肉、鱼肉,制成姜丝更是脆嫩。微辛的南姜用途最广泛,适合烹煮牛肉、猪肉、羊肉、鸭肉、制作沙爹酱,甚至提萃成香水。黄姜在提香之余也提色,多用于煮饭和咖喱。

今年77岁的陈华山大叔,是万津资深的姜农之一,每日的作息便是往返芭园与住家之间,天未亮便到园地里劳作,午间休憩一小时后又继续工作至傍晚,乐此不疲。陈大叔自12岁开始随父亲到园地协助耕种蔬菜,长大后凭着自己敏锐的思维和刻苦的努力,引进了相较于其他蔬菜更高收成的姜,到自己的园地种植。平均一吨姜苗可以采收7、8吨,收成不好时至少也有3、4吨,足以糊口。已步入高龄的陈大叔与姜为伍数十年载,对于姜的种植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藉着有效的管理规划,逐渐将原有的2英亩园地扩展至几十英亩,聘请了十多名工人在园地里帮忙,更是栽种了大批姜苗。姜苗的种类有印尼、沙巴、辽国及越南四国之分,其中以沙巴姜苗最受万津姜农喜爱,除了种出的姜味道较为香辣之外,也少病容易照顾。

天气在生姜种植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雨量不足或过多都直接影响姜的收成,尤其酷热干旱将导致姜发育不良甚至枯萎。除此之外,轮耕法也十分重要,这样可对土地的养分进行可持续的管理和改善土壤的结构。因此,当姜收成后,该土地则轮流种植其他农作物,如玉米、香蕉、番薯、木薯,直到翻了三、四遍后,才重新栽种姜。唯一的例外便是南姜,可以持续种植三、四年才需要轮耕。从高空俯视,万津芭园一片片呈长方形的种植地里种满不同类型的作物。

由于万津的每块园地皆属于不同的地主或农民开垦或拥有,该土地能栽种的农作物也较为固定,为了确保农民的权益,雪州滨海区菜农公会的角色举足轻重。每当雨季耕地淹水需找人疏通、或菜农面对耕种地段问题等,都可以通过公会向相关政府部门打交道,达成积极的解决方案。该公会200多名会员团结一致,相互扶持,在实验性耕种阶段互相交流讯息以及心得,收成时也齐心应对共同的传销商,洽谈出统一的批发价格。

面朝“黑”土背朝天,滴汗入土苦作甜。万津芭园一望无垠的种植地里,陈华山一家五兄弟和儿子皆从事种植业;以及,雪兰莪州滨海区菜农公会200多位成员,没有血缘关系却犹如兄弟般密切,齐心协力“姜”本求利。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Wedding Film from AShamaluevMusic –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马来西亚五祖武术体育总会

伴随着虎虎生风的拳招掌式,是一声声中气十足的呼喝,马来西亚五祖武术体育总会(仁嘉隆分会)的众学员与理事们聚集在广场上,无惧烈日当空,在叶露平师傅的指导下专注认真地演练五祖拳法。现年81岁的叶师傅步伐稳健,眼神明亮,踱步巡视学员们的动作,不时指点和矫正他们的姿势。过去四十余年来,叶师傅不曾间断地往返于增江(Jinjiang)住家和仁嘉隆(Jenjarom)武馆两地教授五祖拳,如今虽届耄耋之年半退休状态,武馆平日的教导督促也都由年长的弟子们全权负责,师傅却仍三不五时返回武术馆中,尽心尽力传承这项蕴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育运动。

五祖拳在后清年代起源于福建泉州,由祖师蔡玉明前辈吸取当时盛行于闽南一带的太祖拳、白鹤拳、达尊拳、罗汉拳、猴拳等五派精华,加上自己对武术的理解融会贯通精研十多年所创造的一套拳术体系。其简洁刚猛、迅疾有力、实战性强的特质,使五祖拳在福建的武术领域中极具影响力,拜在蔡前辈门下的学员众多。随后大批来自闽南地区的华裔先贤为避难或为谋生移居南洋,当中包括蔡前辈的徒弟徒孙在内,落脚后延续传授五祖拳并在新马一带逐渐发扬光大。

以福建人居多的仁嘉隆新村里,早年在开埠初期并没有武术馆,而由叶露平师傅的师尊——傅铁先师和一班师兄带领下,在当地租赁借旷地开班教授五祖拳,发起民间第一所武馆。当时面临种种难题,如学员工作忙碌无法专注、和宵禁令实施等问题,武术班断断续续进行。几年后傅铁师尊不幸逝世,在林定吉师兄的监督与教导有方之下,学员和武馆的技术与精神皆扶摇直上。尔后,林师兄因事务繁忙,并征得叶露平师傅的意愿的带领下,得以在益群幼儿园校舍进行系统化的训练,且在1977年才正式成立「傅铁五祖武术醒狮团」。村内许多家长纷纷把孩子送来武术馆,学习五祖拳、参加醒狮团、练习单轮车等,在娱乐贫瘠的年代可说是最好的聚集地,甚至也有友族同胞加入,武术团规模日益庞大。

通过在地居民对文化传承的热枕,加上团员们的努力,武术团在1982年获得相关机构认可,更名注册为仁嘉隆五祖武术体育分会。除了教导学员们练习五祖拳以外,陆续引用习武的基础下增添了醒狮、高跷、单轮车等项目,促进学习乐趣,同时能够在一些隆重的活动上表演。武术体育会的名声蒸蒸日上,深受地方民众支持,踊跃捐款购置地段建立武术馆。时至今日矗立仁嘉隆幸福村中央的五祖武术馆于2006年底开幕,在旁还搭建了一座小庙敬拜三尊,即达摩祖师、始祖蔡玉明师尊、及傅铁师尊。

不论男女老少都适合学习五祖拳,除了有助增强体能与磨练出锲而不舍的意志力,也能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团体生活,体悟武德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道理。各班学员们刻苦练习之余相亲相爱似一家人,年长的学员也乐意回馈叶师傅的栽培,延续传授武艺和精神,例如武术馆现任出队主任孙振达大哥。孙大哥学习五祖拳三十八年来,从一名懵懂的小学员到如今身负重任的兄长,安排协调各地的演出及处处照顾其团员。近年来,无奈于青壮年纷纷离乡发展的缘故,学员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仅剩在籍学生和中年兄长,人数也今非昔比,从百人之众锐减至三十五名。

“五肢精炼自卫健身,祖承少林技高艺深” ,刻画在五祖武术馆的门柱上的对联,彰显了习武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和防身,而并非为了与他人争强斗胜。传承超过一世纪的五祖拳,不单止是中华文化里的国粹,也融合了舞狮成为民间的民粹,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Dawn of Man & Frozen In Lov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协兴

漫步古城马六甲河畔下游,途经一座超过130年历史的「鬼门关」桥,它横跨板底街(Jalan Kampung Pantai)与爪哇村(Kampung Jawa)之间,是当时华商陈温源三兄弟于19世纪末将木桥翻建成为铁桥,并将爪哇村打造成有规划的砖块房屋与街道发展计划的“新街”。从此两岸商贸活动密切来往,白昼时这条“新街”是一座繁华的商业贸易区;随着夜幕低垂则摇身一变成为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可谓兼具工作与娱乐的新天地。

一个世纪过去,“新街”繁华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其街巷:爪哇巷(Jalan Jawa)和甘榜爪哇(Kampung Jawa)虽然回归宁静,却留下当时中西合璧式的双层店屋,可见不少百余年历史的传统商店,得以一窥昔日的道地人文景观。当中,创立于1920年代的新协兴酒庄(Sin Hiap Hin),仍然保留着浓浓的英式酒吧原貌,尤其其半弧形的实木吧台更是沿用至今。

推开朱红色的铁闸门,形形色色的酒瓶陈列在三层开放式壁橱上,百年来无数次酒杯的磕碰在褐色的原木吧台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古色古香的装潢与风格从未经过翻新,吧台里新协兴第四代继承人的妻子——李莲栓阿姨笑脸盈盈地从琳琅满目的酒类中,为顾客盛上他们中意的酒。无论是传统的中国补身药酒,如“田七酒”、“五加皮酒”、“十全补酒”,或是洋人所爱的啤酒,还是新颖口味的米酒、玫瑰露等,这里应有尽有。其中最特别的是同样来自马六甲,创立于1908年的郑绵元酿酒厂所酿造的米酒,口味新颖多样,有班兰、荔枝、咖啡等口味。

新协兴酒庄拥有英殖民政府颁发的烈酒零售执照,能合法地在店内以英殖民peg计量杯为基准提供顾客小酌烈酒,分别是半杯(30ml)和一杯(60ml)。不掺和其他酒类、水或汽水,只售卖纯酒,顶多添上几颗冰块。早期这类酒庄消费低廉,吸引了马六甲河一带劳动的渔民和搬运工人时常光顾,下班后几杯黄汤下肚,醉意朦胧,还不时打架闹事,赊账不还。当时店屋楼上甚至作为鸦片窑,聚集了一群吞云吐雾的民众。在这乌烟瘴气、龙蛇混杂的环境下,新协兴却能够稳当扎根,无惧岁月长河的洗礼,从英殖民执政到日据时代,再回到英殖民至我国独立,依旧在原址屹立至今。

李阿姨自从1973年嫁进门便开始在包揽家务之余,协助家公和丈夫打理酒庄的生意。继家公逝世、没几年后丈夫却行动不便等变数,于是李阿姨坚强地独挑大梁,今年69岁的她大概是年纪最大的酒保了。李阿姨虽经手不少酒类,自身却不怎么饮酒,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笑看人生百态。她一手提起酒瓶,一手握着钢制计量杯,将琥珀色或清澈的酒液倒入玻璃杯中,还不忘爽朗地和顾客聊着天,使顾客们放松心情之余倍感温馨。

四十多年来李阿姨一边守着夫家的传统家业一边照顾健康欠佳的老伴,含辛茹苦将四名子女抚养成人,从早年的租赁到近年买下酒庄的店面。她感叹多位老一辈的常客相继离世,让她看尽人生百态,生意也随着消费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而下滑。庆幸的是,近年来酒吧备受喜爱和关注并在网络上宣传,生意才稍有起色。李阿姨见证了新街的兴荣和凋零,以前的街坊邻居不乏五金店、金铺、木屐店、菜店、理发店等,无奈大多已不复存在。儿女长大离家后,曾经赖以汲汲营生的酒庄如今成了李阿姨打发时间的活计。

百年酒庄里,所售出的每一杯酒,都承载着一段情,累积成为一座城的起起落落。无论是一面之缘的游客,或是三不五时上门的常客,李阿姨不吝于分享古城的生活故事。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Oakwoord Station – Kind of a Miracle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荣兴柴炭发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炭为首。自古以来,柴炭对于民生至关重要,尤其用作燃料之一。传统灶台下点燃柴炭烹煮食材,讲究技巧及过程费劲,得时刻控制火候和对食物熟度的拿捏。利用炭火烧饭菜受热均匀,柴炭燃烧时产生的香气赐予食物一份独特的风味。而且柴炭具有吸附能力,用柴炭煲过的水水质滑而细腻,不带一丝异味或杂质。曾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日用品,如今随着煤气炉以及各种家庭电器的普及化后,柴炭已不再是首选的厨房燃料,街上专门售卖柴炭的专卖店也不再常见。

其中,位于新山市(Johor Bahru)的直律街(Jalan Trus)街道上,与柔佛古庙正对面的一排旧式店屋中,偌大的「荣兴柴炭发行」招牌清晰可见,是当地唯一一家传统柴炭店铺。已故创始人的女儿们——八旬的张深珍阿姨和六旬的张莲珍阿姨坚守着岗位,协助目前第三代经营者,也就是她们的侄儿张灯治,打理这项七十余年历史的家族生意。

当年华裔先辈南渡来马,延续了这项数千年前流传下来的智慧就地取材,使用本地丰富的天然资源——红树林中的红木,制作出高品质的柴炭以解决民生最重要的需求。早期的柴炭商贩骑着脚踏车或三轮车挨家挨户叫卖,而也有人瞄准商机向本地炭窑批发柴炭供顾客上门采购。
踏入「荣兴柴炭发行」店前宽敞的五脚基,抬眼望向大门上悬挂着那斑驳的木匾,让人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1940年代末,当这片匾额崭新地挂上时,柴炭仍是主流的厨房燃料。除了店前摆了张桌子外,其他的店面都用来囤放大包小包的柴炭,以至于地面和两边的墙壁几乎全被炭灰熏得黑压压一片。早年在塑料包装普及前,柴炭直接堆在罗里上从炭窑厂载送到店里,接着手动使用畚箕将炭块运入店内进行分类。先依炭块大小分类,再以自制的纸袋包装,确保捆得紧实避免木炭受潮。挥汗如雨之余,一家人的衣服和手指也不能幸免于炭灰的熏陶,可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店内后方墙上挂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柴炭,是张阿姨姐妹的私人收藏,当中蕴含了童年回忆和乐趣,纪念与家人一同辛劳的岁月。儿时在店内协助父亲包装柴炭的她们,每当发现了形状稀奇有趣的火炭,便将这些自然的艺术品珍藏。如今进货的柴炭都以塑料袋包装妥当,工作量减轻许多,只需卸货和排列,再也不用她们耗费时间和精力分类。随着大众偏向使用更加方便的煤气炉与家庭电器,柴炭需求量不如从前,只有坚持使用柴炭的小贩和顾客持续采购,且逢年过节制作应节美食时销量会提高。平时,她们看顾店面,和上门的客人老邻居聊天,权当糊口度日,生活朴实而快乐。

一样日常必需品,一项传统行业,一家专卖店。生活条件的改善意味着一些事物上的取舍,从煤尘飞扬的环境,转向轻便整洁的厨房。柴炭依旧有它的市场价值,在趋于没落的潮流中,终归能找到一席之地。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nvisible Beauty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建华垫褥

城依水而生,人傍水而居。被誉为柔佛州新山市的“母亲河” ——纱玉河(Sunggai Segget),自这座城市于1855年开埠以来,是当时重要的水路运输纽带,可谓新山经济动脉的起点。早年,南渡到新山的华裔先辈纷纷聚居在纱玉河两岸投资经商。全长近4公里的纱玉河将新山(Johor Bharu)自然分割成东西两岸,东岸在知名企业家黄亚福先贤的推动下商店林立,消费娱乐事业鼎盛;西岸的市场则由马来半岛最大的港主陈旭年先贤开辟,其中笔直冗长的直律街(Jalan Trus)更是新山华裔团体的核心活动场所。

百余年过去,新山市区风貌沧海桑田。近年来,纱玉河在新山市议会进行的铺盖和美化计划下,如今仅开放三百公尺的河道。属于西岸的直律街上虽保留着古庙和不少旧时的双层店屋,但随着许多华团会所及华商相继迁出后,该区已少了鲜明的华族色彩,反而成了“小印度”,四处可见印度服饰与布料店、金铺、还有一些默默驻守于直律街数十年载的老行业,例如新建华垫褥。

新建华垫褥成立于1964年,以手工缝制纯棉枕头、抱枕、婴儿垫褥及床褥等广受欢迎,并且提供客制化的服务。在这之前,该店铺同样也是一家垫褥店,由一位新加坡籍老板所属,当时在店内工作的员工之一,即是现任掌舵人的父亲。在60年代马新分家,这位新籍老板决定出让店铺,饶父亲和兄长则顶下这桩生意,从工匠和学徒晋升成老板,建华垫褥正式成立。现任第二代掌舵人——饶先顺,接手后为店名增添一个 “新” 字,取名新建华。一直以来,饶家都租用同一间店面与老店主感情深厚,彼此都知根知底。店门口左侧上方保留着「永成」老旧的匾额,原是老店主早年经营的杂货店招牌,至今他老人家仍居住在店屋楼上。

屹立半个世纪的新建华垫褥,口碑自然极好。饶叔叔采用泰国进口的天然木棉,过程中不掺杂其他棉纱、海绵或布碎等杂质,因此出自他手的制成品都保持着蓬松透气且保暖吸湿的高质量。近年来民众逐渐开意识到使用纯棉制床褥对身体健康有益,特别适合有着腰酸背痛等毛病或身躯壮硕易出汗的人,即使是初生婴儿也能放心使用。于是累积了一群熟客和回头客,当中更获得柔佛王室的青睐。如此因缘际会之下,饶叔叔接取不少王室垫褥定制订单,经常有机会到柔佛王府测量相应的家具尺寸,并觐见柔佛苏丹。他打趣说,虽然王宫戒备森严和陛下位高权重让他倍感压力,但苏丹和蔼的态度让他十分窝心,谈吐中自带霸气,却亲切地唤他“阿伯”。

在这个迈入机械化的时代,苦守传统手艺的人并不多,手工制品日愈难能可贵。饶叔叔则坚持以手工缝制床褥,确保木棉分布平均,没有凹凸不平或是硬块,务必让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一夜好眠。与此同时,应顾客需求而缝制各式棱角的形状的垫褥,这等技艺是机械所无法取代的。制作垫褥的技艺并非一年半载就能掌握,从动手撕棉花、打线钉、裁布、丈量水口,到使用缝纫机,过程中讲究手艺也极具挑战性,还得演算其伸缩性,以确保成品符合尺寸。此外,木棉飞絮多,容易引起呼吸道敏感,而且为避免木棉吸收湿气,需存放在闷热的储藏室内,这些工作环境加剧了雇佣人手方面的艰巨。

63岁的饶叔叔继承家业已46年,他忆起当年新山市一共有三家同行,其余两家面临后继无人而倒闭的命运,庆幸长子饶文德能够继承他的衣钵,经营这间硕果仅存的传统垫褥店铺。饶文德大哥从一名志不在此的门外汉到在严父的指导下接触、了解,然后自发去探索传统垫褥这个行业,身为第三代继承人的他花了近十年,精进不休才能够独当一面。2000年学府毕业后,对绘画颇感兴趣的他基于环境考量毅然放弃追随自己的梦想,遂配合父亲的挽留继承家业。从中逐渐重视起这项等同文化传承的事业并找到乐趣,将画功施展在设计新颖的作品上,同时善用社交媒体,将业务从本土化拓展至更远。

饶氏父子将传统垫褥手艺世代相传,新建华垫褥店铺内的百年工作台边缘,满佈三代匠人随手磨针的痕迹,见证了功夫是靠经验一点一滴、一针一线地累积而成。垫褥中塞满的不仅是纯正的木棉,还有绵长的文化传承,和密密麻麻的温馨感情。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ido Kang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