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沙路的炭炉

一个个红彤彤、或陶土原色的炭炉曾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烹饪炉具,尤其烹煮出来的饮食更带有独特的炭香味。此外,在新居落成、祭祀仪式或传统习俗上,也能看见炭炉的身影,以祈求吉祥好意头,或跨火炉去除霉气。时过境迁,煤气炉的便利和环保卫生意识的提高,导致炭炉的需求锐减,也造成了本地传统炭炉制造业的萎靡。

在怡保江沙路临河一带,有一户至今依然以传统烧窑的方式来制作炭炉的制造业者。方锡通是万利传统炭炉厂的第二代继承人,简陋和老旧锌板屋顶架起的两座小型厂房、一座窑炉、一片空地,这50余年来都是以家庭式小本经营。

传统炭炉的制作耗时耗力,工作环境也非常闷热,这辛苦的行业即便是聘请的外劳也不能承受。炭炉市场低迷,原料成本的上扬,所赚取的利润也淡薄。并且不时遭人投报,尤其是烧窑散发的浓烟所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政府环境卫生部也多次登门调查检举,除了环境污染的举报,同时也因为无法获得合法执照而接获传票。

种种挑战和打击之下,方先生和家人仍坚持捍卫这老行业。看似简单的炭炉,其中的刻苦艰辛,是旁人无法体会。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The Back Porch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怡保的龙窑

早在五千年前,古人就懂得把制作好的土坯放进一个个洞里用火进行煅烧。而龙窑则是中国古老烧制陶瓷器皿的做法,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龙窑为一条长隧道形的窑炉,一般都依山坡而建,自下而上,利用斜坡高低差的特点,和火焰上升的原理,其设计展现的古人的智慧。

由于形状和坡度建筑貌似卧龙而得名“龙窑”,内部以砖块砌成,外面则使用粘土来固定。龙窑的结构可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建在低处,为主要的燃烧室,也称龙头。窑床的拱顶成弧形,由烧制陶器的窑仓组成。窑火向后蔓延往烟囟排出的部分是窑尾,即为龙尾。由于龙窑烧窑成本高、耗大量劳力、和需具备烧陶技艺和掌握火候的高要求,已经逐渐被现代化的电窑取代。

目前在怡保的新捷成陶瓷厂还有仅存的两座古老龙窑。负责人陈金平说道,早期怡保江沙路一带的陶土土质优越,在陶器业兴旺时期有60多座龙窑,高品质的陶瓷享誉世界。由于沿河一带的地势无法建造出传统倾斜式的龙窑,陶匠们也情随事迁,建筑了平坦式的龙窑,极具特色。

随着陶瓷业的衰弱,遭遗弃的龙窑一座座被拆除,陈先生也喟然叹息。不过近年来,在一些本地陶艺家的带动下掀起了一股传统柴陶艺创作。像是唤醒了陈先生内心未熄的龙窑火,造窑技术精湛的他利用了被拆除的旧龙窑身上的红砖,重建了两座小龙窑供陶艺爱好者使用,也希望把柴烧陶的手艺发扬光大。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音乐 Music : Laki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新晋兴

兄弟情深,情同手足。

打白铁这传统行业逐渐衰落,却有家位于增江新村的一间老店铺里,四兄弟在同一屋檐下敲敲打打,各持岗位。杨氏兄弟继承祖业是“新晋兴”第三代掌舵人,从增江新村建立至今从未迁址,为这一带顾客提供服务。

店里的白铁制品琳琅满目,从家庭生活工具桶、盘、壶、罐,到小贩饮食业所需的大型器具,甚至客制定做。制作过程讲究工匠们的技巧和手艺,从画出平面图,然后把一大片锌铁裁切及敲打成形,再经衔接、焊锡将各个部分组装起来。另外,店里也替顾客补修破损的器物以延长其使用寿命,达到循环节俭。

手工制作的铁器坚固耐用,无可置疑。但在讲求速度和高率的廿一世纪,『耐用』不再受重视,加上塑料的普及和价格低廉,已养成人们用完即丢的习惯。杨氏兄弟也面临后续无人的困境,大哥也已经退休,其余三兄弟继续敲敲打打,在铁铺里忙活着,坚守着。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音乐 Music : Reynisfjall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广耀兴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飘香的海咸味,参杂了各式各样的海味。踏入广耀兴,典型60,70年代的海味店设计和装潢、店铺内外林林总总的海味,整齐排列,散发浓浓的古早味。

这家位于吉隆坡中央艺术坊附近的海味店经营了超过半个世纪,是一带居民熟悉的老字号,更是仅剩的海味专卖店。广耀兴创办人——颜锡其,已高龄90余年,他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离乡背井从中国潮州南下来马,生活不易,凡事都比别人勤奋,不敢松懈。如今,广耀兴已经是吉隆坡数一数二的海味店,不论在零售或批发,都规模相当。更拥有自家的鲍鱼罐头品牌,广受欢迎。

颜锡其年事已高,继承广耀兴的重任落其女婿,郑旭凯的肩上,也见证和这个城市的沧海桑田。现时,人人都会考虑在这片寸土尺金的地段把店铺卖了享天乐。仍然有少数传统老店依然坚守至今,令人欣慰。唯有与时并进,才能屹立不倒。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John Snow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磨刀

“莲莲都好!”(粤语译音:年年都好),说的是这对叶家磨刀姐妹花:好姐和莲姐。

在苏丹街后巷一座老建筑的停车场底下,一把大阳伞,两张长凳,两个水桶,数块磨刀石,姐妹俩一前一后在停车位之间的梁柱底下就这样待了半个世纪,替着街坊和顾客磨刀,风雨不改。

叶家姐妹的磨刀手艺可是继承了同样是磨刀师傅的父亲的技术。姐姐叶钻好(好姐,81岁)自小12岁便跟随父亲身边学习磨刀子和剪刀;妹妹叶玉莲(莲姐,71岁)也在耳濡目染下掌握了这门行业。姐妹俩透露,早期她们把档口摆在距离不远处的店铺前的五脚基上,但在513事件后才迁档至现址。

消费时代对老行业形成直接的冲击,不免让这对姐妹花感概万千。即使已经到了享清福的年纪,姐妹也各自有了家庭,莲姐也依然天天开铺,乐此不疲;好姐则近来行走需拐杖辅助,但只要孩子方便也会载她过来档口。

没有人晓得好姐和莲姐还会在这里经营多久,停车场上方的老建筑也即将展开翻新工程。苏丹街后巷磨刀一幕,前景未卜。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音乐 Music : Buch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华生钟表

走进巴生后街车站路,左右两排的战前店屋都是近百历史的老建筑,从前这一带曾经是巴生的繁华之最。老街里的店屋特色就是楼下经营生意,楼上自己住家。时过境迁,虽已不复当年繁华,但仍有少数的老行业坚守至今,而华生钟表就是其中之一。

经营近九十年的华生钟表,是由李礼才的父亲从中国南下来马立足后白手起家,店里以维修钟表为主,买卖为辅。父亲去世后兄弟俩接管父亲的生意,当年十七岁的李礼才便跟随哥哥学习维修钟表。转眼间,今年八十七岁的他见证了这老行业的盛与衰,但却对钟表维修业的前景十分乐观。李礼才表示,虽然钟表维修师傅越来越少,然而还是有很多人上门询问及维修,尤其一些具有纪念和历史价值和昂贵的钟表,意外成为粥多僧少的受益者。

不过因年纪已高,身体状况和视力差了,李礼才已经退休,现阶段由侄儿李汉伟接手为祖业第三代继承人。店铺里的三张工作台,如今只剩下一张的台灯还在亮着。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Star Gazing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老家里的那张藤摇椅,长辈手里的藤制菜篮,孩子们都惧怕的藤条。在七,八十年代可谓家家户户必有的藤制品,极为耐用又实用,且用得越久,色泽越美。

在巴生光华独立中学校门口对面,有家坐落在大路旁却“隐藏”在一棵棵大树和竹子里的老店,是巴生屈指可数的老字号藤制品专卖店,除了售卖现有的藤制产品,还提供定制和修理藤制品的服务。尤其藤椅更是最多人前来问津以及送来维修。

年仅三十岁的罗宝宾不仅是第二代店主,还继承衣钵,接手掌管父亲的生意,让这门手艺得以延续。每件藤制品都十分考验工匠的技艺,制作步骤繁琐,亟需细心以及耐心。不同粗细和部位的藤都扮演着不同的功能,从支架、缠扎,到座面的编织,还得必须考虑整体结构的受力和支撑,非常考究技巧。

像罗先生这代的年轻人愿意传承宝贵的制藤与编藤手艺,实在让人鼓舞。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A Familiar Touch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生昌洋服

“七十年了!”,马君超一手比五,一手比二说道,是生昌洋服的第二代掌门人,自小跟随父亲身边帮忙及学习裁缝,一晃就是七十年过去。

生昌洋服的店铺是一栋超过百年历史的战前建筑物,坐落在巴生河南岸老街「彭亨井」上。在四五十年代是彭亨井最繁盛的时代,街道两旁的店铺楼上住人,楼下开店经营生意。如今大多数老屋都已残旧和空置,仅剩少数厮守在老商店的业者和老人。

子承父业的马君超依旧居住在老店铺楼上,每天和老伴享用完早餐后就开店营业。从父亲早期在这里开店至今,五六十年不曾搬迁。同一个地方,同一栋建筑物,做同一件事,坚守着这份行业。

隨著时代变迁,传统裁缝生意无奈沦为苟延残喘的夕阳行业,83岁的马先生也开玩笑的说自己年纪已高,想‘收山’不做了。这逐渐被人遗忘的老街,见证了一时的繁华和没落。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Junipers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福章雕刻

一雕一刻,一刀一笔,循序渐进的将牌匾上的字形挖掘显现出来,感受各种刀法所产生的特殊韵味,讲求的是扎实的功力,热忱与执着。而这家从1936年就创立的福章雕刻就能让人接触到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且店里主要制作的传统牌匾更是一项结合了雕刻、书法、和风水的工艺。

丁伟强(53岁),是福章雕刻的第三代继承人,自幼与弟妹们在父亲身边,耳目渲染下学习雕刻,多年来练就一手好功夫,其娴熟的雕刻技法在木质书法上完全呈现出来。

在雕刻上把书法的横竖撇捺的线条和韵味表现出来,尤其“飞白”刻字难度极高,却能让牌匾上的字一个个生灵活动。刀法好比书法,掌握好字的深浅、层次及力度,就像是为木质书法注入一颗心脏,顿时活了起来。雕刻完成的后续制程也极为讲究:如牌匾上的金字是一片片金膜慢慢地镶上去。

每一块牌匾都融入了匠人对于视觉美学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执念,其鬼斧神工般精湛的雕技更是一代代匠人用心传承的最好见证。

为了让更多人能接触及学习牌匾雕刻文化,同时也让世界各地的雕刻爱好者一起分享木质雕刻的线条和韵味之美,几年前丁伟强先生把工作室隔壁的店铺顶下,筹划建起了“福章雕刻艺术馆”,好让这门艺术可以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Lau Tzu Ehru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神像修复师傅:王有发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位于马六甲古城内的福成香庄,不止售卖多种的神像,同时也会看见第二代店主,手持各个工具,全神贯注地替神像进行整修,他——王有发,是本地已经难得一见的神像修复师傅。

修复神像这手艺十分讲究,过程中需要极高的耐心及专注,长时间在工作台上根据神像不同的损坏程度进行维修,短则数日;长则数星期。在复新旧神像时,保留其传统、自然、不花俏的颜色为主。王有发先生也在裂缝的地方补泥,和重新制作神像的小道具,如胡子,权杖等。让整尊神像在经过修复后焕然一新。

由于早期父亲——王建国所售卖的神像大部分从中国进口,因为气侯和运输的关系,尤其木质的神会有出现裂痕或损坏,为了不丢弃这些神像和经营成本的考量,就聘请中国神像师傅过来指导。这也促成王有发先生在年轻时便接触并开始修复神像,如今已拥有30余年的经验。他也说道这是一门非常冷门的行业,耗时耗了,在凡事求快的现在,没有年轻一辈的愿意从事这门行业。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音乐 Music : Battersea Bridge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