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味干货传递脉脉温情 | 再发兴海味店

位于谐街(Jalan Tun H.S. Lee)的再发兴海味店五脚基里,临时搭起的木桌上陈列着一箱箱葱姜蒜等干货,一盆盆虾米、江鱼仔等干海产,以及各种各样的坚果、豆类和谷物。檐枋上悬挂着成色米白或淡黄的预包装鱼鳔,入口上方则挂着一袋袋干豆腐皮、菌菇、海苔等食材。再发兴矗立于并不临海的城市里,将海味百货传递到餐桌上。

古时保鲜条件有限,人们常将河海鲜、肉类和蔬果晾晒风干,以便携带和保存。脱水干制的海味不易腐坏变质,味道也更浓缩。在家常菜中,虾米、江鱼仔是提味的天然食材。名贵海味如鱼鳔、海参、鲍鱼,经浸泡、蒸煮还原后,可烹调成一道道充满吉祥寓意的年菜。

临近年节,茨厂街一带仅剩的两三间海味店格外忙碌,顾客蜂拥而至选购年菜必备食材。再发兴尤其热闹,光顾了数十年的老街坊即便已移居外地或他国,依旧专程来这里采买。其中不少小辈陪同长辈,只为学习挑选及鉴别食材。店员也会亲善地从旁协助,也会给予建议和贴士,让顾客能够将海味的鲜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发兴海味店的商品琳琅满目,山珍大多为产于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山货,海味则有鲍鱼、海参、鱼鳔、牡蛎和扇贝。店内一大特色就是种类齐全的传统腊味,包括腊肉、腊肠、膶肠、鸭肾,还有日益少见的金银膶(猪肝包裹着肥膘)。此外还有诸如酱料、调味料、罐头食品、果脯等等,是颇具规模的一站式食品原料中心。

创办人林木泉先生原是一名货车司机,常年四处送货。成家后,其爱妻陈秀琴女士心疼丈夫疲于奔命,遂典当自己的嫁妆充作资金,又透过经营海味店的父亲帮忙牵线,让丈夫与人合股开店,「再发兴」于1972年成立。十七、八年前,股东纷纷退出而将公司解散,当时年届花甲的林先生却不愿退休,沿用招牌于现址独立经营。

经营海味店之路非常艰辛,最大的挑战在于商品种类繁多,需严格把关选品、品控和库存管理。各方面相协调,既要确保供应充足,又不至于过剩。第二代继承人林美美及林俊龙夫妻俩,在林木泉先生于2016年病故后,携手打理家族生意。拥有熟悉行业知识和流程的人手,即堪称百科全书的元老级员工龙叔辅助,提供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茨厂街一带以传统模式经营的店铺,与现代化的连锁超市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提供看得见、闻得着、摸得到的食材,让注重品质的顾客安心;真诚的交流和浓厚人情味的服务风格,让顾客在买到合适的食材之余,享受愉快的购物体验。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传承中医智慧 惠及社区民众 | 建发药行

建发药行是茨厂街(Petaling Street)历史最悠久的药材店,屹立当地逾80载,同时经营着西药房和中医馆,提供中医门诊治疗和药品。多年来,建发药行以经济实惠的价格为民众把脉看诊、开方抓药,致力帮助他们调理身体,护持健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茨厂街是华裔先辈到马来亚谋生的落脚点之一,周围地区衍生为满足他们基础生活需求的各行各业。当时开设中药行的人属于文化水平较高,能识字且具备中医药知识。1942年建发药行开业初期,聘请了一位施姓秀才任账房,同时是店内第一位坐堂看诊的中医师。大多从事劳动工作的华人一旦遇上任何疑难杂症,或是需要找人代笔写信回乡,都会到来寻求帮助。

中医药流传数千年以来,发展出一套包括药材、针灸、推拿等等的医疗方法。药材是指可供药用的天然原料,主要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根据医疗和制剂的要求炮制后,以“汤、丸、散、膏、丹、酒、露、锭”八大剂型销售。中药行的工作非常艰巨,最困难的部分是将数百种传统药方倒背如流,了解每种药材的性质与功效,合理配伍以防止出现不良后果。入行基础知识便得学习辨认上百种药材,按类别以正确的方式贮存,还得将百子柜里药材所摆放的位置铭记于心。众多学徒之中,能坚持下来成为药材店头手者屈指可数。

祖籍广东的吴家世代从事药材生意,最早期下南洋的一代落脚叻思新村开设药材店。后来第二代吴建榜和吴发榜到吉隆坡工作,攒一笔本钱后创业,于茨厂街开设建发药行,兼售中药和西药。80年代因政府落实管制,不得不停止售卖西药,而专注做药材批发和中成药产品代理,更是斧标风油的独家代理。生意最辉煌的时期里,销售范围几乎覆盖全马,拥有自己的货车送货。

90年代,第三代继承人吴子日从英国留学归来接手店务后,以药剂师资格于店内开设西药房。他也进修中医药学,并在店后方开辟中医馆,与几名同业轮流坐堂看诊。意识到中医药能以调理身体防治疾病的重要性,他们一起创立了吉隆坡中医学院,并取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文凭认证。此举既能培训中医师人才,为普通人提供另一个出路,也能向民众推广中医药。

传统行业在茨厂街生存愈发困难,中药行也不例外。建发药行至今仍坚守初衷,以实惠的价格提供中医治疗和药品,为大众服务,实属难能可贵。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弥漫闹市后巷的人间烟火气 | 亚世饭档

踏入茨厂街(Jalan Petaling)与苏丹街(Jalan Sultan)之间的巷弄,扑鼻而来的饭菜香令人垂涎三尺。位于广汇丰茶行正后方,暗灰色的防水帆布下,是这条巷子里仅存的煮炒档——亚世饭档,售卖着现点现做的粤式家常菜肴。

早年间,茨厂街一带的巷弄里遍布简陋的熟食摊和临时座位,提供各种经济实惠的吃食,同时也是促进社区连结的聚会场所。然而近年来“大排档”文化逐渐没落,如今巷子里的熟食摊屈指可数。尽管大街上餐厅和咖啡馆林立,小巷才是人间烟火氤氲之处。

亚世饭档历经三代传承,数十年以来盘踞同一小巷内。黎家爷爷从广东番禺下南洋,落脚茨厂街并开设一家没有固定菜单的熟食摊,曾贩卖瓦煲鸡饭、经济饭。第二代继承后便卖炒福建面,直到1969年末,才正式转型做煮炒。黎成威(大威)接手之际无意革新,因此延续了父亲的烹饪技巧和菜谱。

叫好又叫座的粤式家常菜肴有豆腐焖鱼、咕咾肉、四季豆烧肉、鱼滑汤等等。所有食材皆为每日新鲜采购、烹制。招牌鱼滑采用海捕马鲛鱼肉制成,手工剁碎、搅拌、摔打,劲道十足。

凉油遇上热锅的瞬间,爆发出亮橘色的火焰,舔舐着落锅的食材。大威叔叔抄起锅铲飞快地翻炒,却没有颠锅,而是从旁取了个白铁平盖将锅盖上,任由火焰围绕锅边狂舞。顷刻之间,他掀开锅盖,食物火候足矣,即可出锅上桌。

爆炒技巧力求速度与精准,还得全程维持高温烹调。炽烈的炉火有助于激发食物中的香味和风味物质,奇妙的烟火气和焦香味缠绕,谓之“镬气”。当半圆弧的铁锅被盖上,食材的水分在高温中沸腾蒸发、油脂氧化,引起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食材表面留下一层淡淡的焦香。

熟食摊的名字源于黎父的绰号,因其纤瘦的身材而被街坊邻里称为“阿细”,后来大威叔叔注册招牌时则选用粤语里同音的“亚世”。主要客群都是捧场了黎家三代的老顾客,有者从小跟随父母来吃,成家后带着孩子、孙子一齐来享用。近年来则较多附近的上班族和旅客光顾。

如今亚世饭档由大威叔叔掌勺,每当用餐高峰时段,他独力掌管四个炒锅,同时进行烧、炒、焖、炸。打烊后的深夜里,他得到士拉央批发公市取货,大清早则到巴刹和超市采买其他食材,再来上班。他的弟弟黎鸿威(小威)负责点菜、备料和蒸笼料理,舅母和几名伙计协助打理琐碎事务。

大小威兄弟俩自小帮父母打下手,成年后顺理成章接管摊位,并肩打拼四十余年。这十多年来,作为合伙人,他们各司其职,延续着巷弄烟火气,却苦于后继无人。从事餐饮行业一整天得忙个不停,长时间辛苦劳碌,如今不多人愿意接受。如同其他逐渐从小巷中消失的熟食摊,一旦做不动,只能落下帷幕。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编织绚丽多彩的祝福 | 茨厂街的印度花环

清晨时分,吉隆坡敦李孝式路(Jalan Tun H.S. Lee)斯里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传来钟声和海螺壳号角声,宣告着每日祈祷时段开始。同一时间,庙旁小巷内不下十个花环小贩纷纷开摊。纯白、明黄、或艳红的新鲜花卉,在手指灵巧的动作下编织成一串串花环,悬挂在摊贩的展示支架上,形成一番缤纷绚丽的景象。偶尔被调皮的风轻轻拨弄,花环在颤动中散发出阵阵清香。

茨厂街一带可谓文化大熔炉,虽居民以华裔为主,但不乏友族,各自在聚居之处建庙。兴都庙与关帝庙就坐落在斜对面,百年来和平共处。一排花环摊位林立在兴都庙隔壁的小巷里,方便两所庙宇的信徒购买花环敬奉神明或用于祈祷平安仪式。Anamalay Nadaraj (Kartik) 叔叔是在茨厂街一带以制作和贩卖花环维生最久的摊主,每天跟着庙宇的开放时间,工作长达十五小时,逾三十年来鲜少歇息。一旦遇上兴都教重要节庆如大宝森节、屠妖节,他还得熬通宵赶订单。

Kartik叔叔出生于花卉飘香的家族,他的爷爷在自家庭院里栽种各种花朵,他从小在清早帮忙采撷鲜花,进而萌生兴趣,向爷爷和母亲学习制作花环。这促使他中学毕业即创业,在十五碑(Brickfields)设摊制作及贩售花环。因缘巧合下,Kartik叔叔获得茨厂街一带的营业执照,才将摊位搬迁。由于地方人口结构不同,相较于十五碑印裔为主的社区,来到茨厂街多元文化的环境下,他开拓了更广的顾客群,从三大民族到外国旅客都有。

常见用于编织花环的鲜花有茉莉花、菊花、玫瑰、康乃馨等等。兴都教徒依个别神明喜好选择花卉制作花环奉献给神明,华裔一般购买莲花敬拜观音,游客则偏爱色彩夺目的胡姬花。除了卖花之外,Kartik叔叔的摊位上也贩卖一些青柠、香烛等祭祀用品,方便信徒进庙前采买妥当。

顾客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用途定制相应的花环大小和花卉选择,小至挂在车里熏香,中型用于婚丧喜庆、迎接贵宾,大至用作入口或会场装饰。不同颜色和种类的鲜花在不同文化中代表不同的含义,譬如印度葬礼上选用红色花环,而华人葬礼上则选用白色花环。近年甚至掀起在毕业典礼送上花环而非花束道贺的潮流,让Kartik叔叔直叹有趣。

Kartik叔叔编织了30多年的花环,立业成家,如今孩子已成年,他亦岁数渐长,不得不聘请人手帮忙。无奈鲜少本地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门行业,他只好从祖籍印度雇佣员工。Kartik叔叔的儿子在课余时间帮忙处理社媒和网购订单,帮忙跑腿送货。将来他或许会继承这门家族一脉相承的生意,让缤纷鲜艳的花环持续在茨厂街飘香。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藤家具 岁月不减风华 | 莪仑的藤 万利

生长于野外林中的蔓蔓青藤,经过繁琐的加工处理后,才适合制成家具。生长于莪仑(Gurun)的手工藤制家具师傅周泰发慢慢劳作,到外地闯荡一番后回到小镇,悠悠经营着自己的藤制家具店——万利。今年78岁的他凭强健的体魄和灵巧的双手,打造形形色色的藤制家具及用品,同时承接客制化订单。

莪仑是“稻米之乡”吉打州内第二大的华人新村,逾300户居民里潮州籍贯占大多数。当地的经济活动早期以农业为主,后来才朝制造业和工业发展。早年家具市场选择有限,几乎家家户户都使用物美价廉的藤制家具,莪仑的藤制家具业在60至80年代最为繁盛。相较于厚重的原木沙发或皮革沙发,藤制沙发轻巧凉快又不易损坏,尤其畅销。

当地首家藤具店「永泰利」原为周泰发父亲的打铁铺,无意继承家业的哥哥到外埠学会藤制家具的技艺,将店铺转型但仍保留父亲的店号。店里一度雇佣十余名学徒,为一些无法升学的青少年提供谋生出路。他们学成手艺后,纷纷在新村内的住家开设藤具作坊,藤具店供不应求时甚至会请他们外包一部分的家具制作。

周泰发年少时向哥哥习艺,曾在「永泰利」帮忙一段时日。尔后,他辗转于双溪大年、居林、大铅、亚罗士打和吉兰丹哥打巴鲁等多处藤具店工作,积累丰富经验,再返乡创业。他几经波折收回父亲出租予印度人的店面后,「万利」于1986年5月12日开张,怀揣 “一本万利,万事顺利” 的美好希冀。

直径寸余的笔直藤棍,任由烈焰舔舐也面不改色,却在高温之下渐渐软化,这时可趁热用力将其掰弯,待它冷却即定型。为达成特定的弧度,或许得重复加热及施力好几遍。经过岁月打磨,藤制家具经常受皮肤表面的油脂滋润,形成包浆,显得更光滑亮丽,无需额外进行保养。即使一些藤条不堪摧残而断裂,周叔叔也提供维修服务。

80年代末90年代初工业崛起,市面上有了更多不同材质的平价家具供选择,手工藤具市场逐渐萎缩。此外,政府立法严格管控林产品的采集,导致原材料有市无价。雪上加霜的情况下,许多制藤业者无奈改行,莪仑新村内的藤具作坊所剩无几。如今「万利」和「永泰利」仍屹立于老街场上。

藤制家具透气性强、质地坚韧,置放于室内或庭园两相宜,自然的色泽散发一种清新淳朴又不失恬淡舒适的气息。热带雨林里就地取材制成的家具,从早年的简陋粗拙到如今时尚文艺的手工精品,市场需求却大不如前。周叔叔依然认为藤制家具的前景乐观,同时对儿子有意继承感到欣慰。只要抱持兴趣及耐心,凭手艺赚取三餐温饱不成问题。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城市小巷中清晨的醇香 | 黄美咖啡档

凌晨四点半,夜猫子还未入睡,城市还未苏醒,零星的路灯照着尚未被车水马龙扬起的尘。一辆多用途汽车缓缓驶入茨厂街大众银行建筑物后昏暗的小巷中,靠左侧停下。黄鸿汉叔叔下了车,解开「黄美咖啡档」围篱上的锁,这一亩三分地容纳他赖以维生的必须。黄叔叔打开照明灯,清洗杯盘、把饮用水煮沸,然后搬出桌椅排开。一切准备就绪,他坐在摊位前的凳子上,望着渐亮的天色静待顾客上门。

玫瑰色的朝霞从高耸的建筑物身后羞答答地探出头来,巷弄内也开始人头攒动。早上七点半,客人陆陆续续来报到,填满原本空荡荡的座位。街坊邻居循例捧场、上班族果腹后匆匆离去、远道而来的旅客歇歇脚。两鬓斑白的三五知交一如既往共聚于此,大家抽着烟、聊着天,笑笑闹闹度过早晨时光。当黄叔叔忙碌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他也加入这个阵营,直到再有顾客上门。

醇厚的茶水维系着黄鸿汉叔叔与父亲黄美两代人的生计,平淡生活中萦绕馥郁香气。黄美数十年前在距离现址不远的一间狭小棚屋内做起冲泡茶水的生意,由妻儿帮忙外送供周遭店铺内的客人饮用。每天最为忙碌的时段分别是早上10点以及下午3点的茶歇,当时仍年幼的黄鸿汉需谨慎地捧着沉甸甸的托盘,奔走于十余间店铺。他长大后出外打拼,但在1987年父亲逝世之际,毅然辞职回家,与母亲共同打理咖啡档。

即使约莫30年前经历搬迁,黄美咖啡档始终藏身巷弄中,与繁华的街道仅咫尺之隔。摊位现址由一名熟客提供,希望黄鸿汉叔叔继续把咖啡档经营成为社区街坊相聚的宝地。当年父亲亲笔写在红纸上的招牌遭受雨水破坏,他却将父亲的名字印在亚克力招牌上沿用保存。这时黄叔叔已独自当家,基于人力资源不足,无法继续外送,只好请客人上门光顾。他还兼卖一些小食,如面包、鸡蛋、包子、点心。早些年菜单选择更丰富,有来自太太于家中烹饪的猪肠粉、炒粉等等,行管令后干脆删减了。

传统冲茶讲究的并非技巧,而是作为基底的咖啡或茶,与炼奶之间的风味平衡搭配。这是黄鸿汉叔叔经年累月实战经验总结出的心得,并且他已练就“火眼金睛”,一看色泽便知分晓。一杯杯朴实无华却香浓醇厚的咖啡或茶,牢牢俘虏顾客的味蕾。当这一味道已烙印舌尖,成为生活中的日常,顾客即使退休或搬走,还是会回头来找黄叔叔。他不乐意见老朋友们散了,即使将来七老八十也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

黄鸿汉叔叔年纪渐长、体力不足,而将原本清晨5点至晚上8点的营业时间缩短至中午12点。每当午后路经此巷弄,原本摆放座位的位置停满了车,档口围篱紧锁,早晨那番景象仿若梦境臆想,从未真实出现。想要在闹市小巷中喝上一杯茶?明天请早吧。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金福面包厂

清晨的雾气在柔和阳光沐浴下渐渐散开,此时爱大华(Ayer Tawar)新村里,浓厚白烟从人民公园旁一幢双层板屋后端冉冉升起。本地居民对这场景屡见不鲜,知晓并非发生火患,而是金福面包厂释放出今日营业的信号。第二代当家人潘家华叔叔往柴烧窑炉里堆叠橡胶木和椰壳作为燃料,早上九时点火起炉,进行长达四小时的预热阶段。

这座窑炉高度两米,宽度和深度皆三米,以红泥砖和洋灰砌筑,窑室壁内保温层采用碎玻璃和粗盐等蓄热材料。把木柴放进窑炉生火,温度升高,让里层吸收储存热能,清理干净炭灰后,用余温烘焙。它不像一般烤炉间中可以加热,而是烧一次柴火就用一整天,仅够烤几炉面包。

潘家华从小在面包香环绕中长大,每当放学回家就会帮忙父母亲。他在1968年高中毕业后,原想另谋发展,却应父亲要求继承家业,习得传统面包烘焙技艺。父亲于1979年逝世,母亲一直做到百年归老,潘家华与三名妹妹(月美、月春、月南)分工合作经营了大半辈子,维持家庭作坊式生产,没有聘请员工。儿子潘在贤长大后在外闯荡了几年,选择回来接手,成为第三代接班人。

柴烧窑炉使用难度颇高,无法准确测量或调控窑室温度,仅能凭日积月累的经验拿捏火候,预测面包耗时约多少分钟烤熟。只见潘月南拿一根长柄木铲,把一盘盘发酵好的面包小心轻放进柴烧窑内,考验技术地充分利用空间,整齐摆满42个烤盘。出炉时,她必须忍受高温,用木铲把面包移出,全靠巧劲慢慢来。这个重任只有她做得来,大伙儿都称她为“炉的保姆”。

受柴烧窑炉的容量和传热效率限制,金福面包厂每天只烤四次面包,产量固定在七十五公斤的面粉,外加其他用料。起初面团得用双手搅拌,工作繁重,70年代才定制了一台搅拌器,减轻了负担。其余工序仍手工完成,如用柴灶炒香椰丝馅料、揉搓整形、装盘发酵、涂抹馅料和包装。一颗颗面包就这样子完成了,最畅销的有传统口味如海南白面包、椰丝和豆沙小面包,近年还研发了南瓜面包和玛芬小蛋糕等等。

除了固定熟客和外地游客上门光顾之外,附近一带的传统咖啡店、嘛嘛店和杂货店长期向金福面包厂订购。早年潘父需骑脚踏车交货,最远去到十多英里外,直到70年代买了车,送货过程才较为轻松。其中面包干市场需求旺盛,每天制作至少两百包仍可能供不应求。

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传统面包销路直线下跌,所幸潘家几兄妹同舟共济,坚决挺过难关。近年掀起一股古早味新热潮,加上透过各式媒体提高曝光率,传统面包店生意又见曙光。柴烧窑炉固然是具吸引力的特点,却令金福面包厂受到新的困扰—木柴燃料短缺。附近地带的园丘曾大规模种植橡胶,如今纷纷改种油棕,橡胶木需从外地购入,成本价格飙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金福面包厂身为在福州人居多的爱大华新村里唯一的海南籍家庭,用柴烧窑烘焙面包谱写温馨惬意日常,让古早味继续飘香。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新汉商酒楼

上午11点,林新贵叔叔准时打开新汉商酒楼的卷闸,阳光洒入半砖板双层老店屋,为室内空间增添明亮和暖意。古旧的木柜台是他驻守的堡垒,对面小圆桌上摆满啤酒瓶,里头装的并非啤酒,而是循环再利用装自家煲薏米水。阿贵叔叔将后厨制作的手工点心排列进保温蒸柜,旋即招呼陆陆续续到店就餐的食客,每桌必点招牌菜其中之一:酸辣鱼片、酸辣排骨、福州杂菜、酸辣鱼鳔汤、红糟面线、福州卤面。

霹雳州爱大华(Ayer Tawar)位於怡保与红土坎之间、毗邻实兆远,居民大多为福州籍华人,开埠百余年以来在语言和饮食习惯上依然保有原乡特色。老字号传统酒楼——新汉商坐落在大街上的一排半砖板双层店屋,与后方的一幢戏院原本属于同一名地主,建筑于大约1935年。店面原为“汉商”茶楼,于1954年易主到林新贵的父亲手中,在招牌上加个“新”字后重新开业。

林父早年从中国南来,先是落脚甘文阁做煮炒,再来到爱大华打拼,继而盘下店面,举家迁徙。当年生活条件艰苦,店内事务仰赖全家大小互相帮忙,秉持着福州人刻苦耐劳的精神,每天长时间营业。从清晨六点开始提供包子、点心、粥品,割胶工人能在劳动前填饱肚子;全天候煮炒,确保镇上居民三餐都有着落,尤其夜间不少印裔顾客堂食;深夜戏院散场时还吃得上宵夜。透过一家人的辛勤努力,新汉商生意蒸蒸日上,扩建了二楼作为宴会厅,1970-80年代期间包办各式酒席。

到了90年代,餐饮业市场崛起,竞争日趋激烈,新汉商辉煌渐褪,专注在门市生意。林父年迈退休后将酒楼交由七名儿子轮流经营,但随着第二代年事已高,有的也已离世,而重新联合经营。营业时间亦缩短,目前为早上11点至傍晚7点。如今仍活跃于店内的三名兄弟中,大哥半退休,只是偶尔回来帮忙;排行第四的林新贵负责外场兼茶水,清晨上巴刹批货,再赶回店里煲薏米水、煮饭、打理庶务;幺弟林兴銻掌勺,一同负责后厨的还有两名侄儿和几位伙计。

自从西海岸大道(WCE)开通后,过路客锐减,生意不复往昔热闹,所幸每天都会有熟客来光顾。周末假日会有吉隆坡、槟城的老饕为品尝老店老师傅煮的福州菜而来。逢年过节,游子返乡,必定前来品尝那熟悉的滋味。店后方的戏院已在廿、卅年前停业,大部分同排的店屋因年久失修而弃置,据闻政府有意回收该地段扩宽公路,律师正处理拆迁估价事宜。阿贵叔叔已年届古稀、店内众员工年龄偏大,若搬到新地点营运也有心无力,侄儿们无意接管酒楼,终有落下帷幕的可能性。

数十年如一日烹调福州风味佳肴,承载着一代代爱大华居民的味蕾记忆。新汉商酒楼内福州话的点菜声、交谈声此起彼伏,气氛亲切又温馨。亲朋好友欢聚,满桌丰盛的菜肴颜色红红彤彤,美味又喜庆。这些情景,未来或许将已不再,只能长存记忆中。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大光五金商行

朴实无华的店铺里,高耸的木货架错落有致,看似一览无遗却又透着玄机,步上楼梯便可见复式楼结构的储藏室。林林总总的五金配件摆放得井井有条,工整地标注着分类、品牌和规格尺寸。泛黄的标签诉说着岁月如梭,马克笔的墨迹却依旧清晰。无论是资深老将或新进小鲜肉,都能快速又准确地找出顾客所需的物品。存放的货物新旧交杂,有着传统煤油喷火器、早年从欧洲进口的纯钢扳手,也有近年需求量较高的工业安全鞋和铁锤。

大光五金商行座落在茨厂街(Jalan Petaling)开端邻近指天街(Jalan Tun Tan Cheng Lock)交接处的百年双层店屋。1945年成立至今,没有华丽的装潢,只有随着货物种类愈加繁多而向上扩建的实木货架,以及自行搭建的夹层楼面,把店内辟为四个楼层。五位创店元老(分别姓苏、李、钟、金与陈)皆已作古,目前由第二代及第三代接班人打理,店内职员大多有三、四十年资历,其中还有者从股肱之臣变为合伙人。

五金行业涵盖范围广泛,从天然金属、建筑材料等“大五金”,到工具、零件等“小五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鉴于五金业者有着不同的主攻市场,大五金一般设厂批发,小五金则设店零售。只有少部分如大光般两者兼做,经营门市售卖小五金之余,还另立货仓贩卖建筑工程所需的青铜箔、铅板等大五金。

大光创立初期适逢战后重建,五金市场需求火热,建筑公司下单后,创始人们得将一袋袋沉重的洋灰扛在肩上送货上门。能逐渐在茨厂街现址扎稳根基,靠的不仅是血汗劳动,也靠脑筋活泛,引进多元的五金半成品及用具。店铺地理位置虽佳,但不利于罗厘装卸货物,只得于新街场路设货仓,后来因捷运工程征地,才将货仓迁至陈秀连路。

近年来的主要顾客群从赊账交易的建筑公司转换为现金交易的外籍厂工,大光五金的老字号信誉及口碑可谓占尽优势,上门的顾客感到安心。由于存货种类颇多且复杂,前台迄今仍手写开单、记账,结合电脑系统盘点库存。部分旧货基于工艺标准变化而过时、流通缓慢,只得束之高阁,偶尔才有古董收藏家前来“寻宝”。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转变,营运模式也必须配合新局势。无论是负责销售采购的李展威先生,或是财务会计刘惠慈女士,在这一点上都达成了共识。未来店内事务将逐步电脑化,以尽量减低人为错误。参考借鉴其他传统五金行业成功迈入现代化经营的案例,大光必然也能办到。

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五金店必不可少。大光五金商行屹立茨厂街近八十年,持续经历更迭及转型,从建筑工程到日常家用多方涉略。即使处于不同的世代,合伙人与伙计们理念一致,齐心协力经营,相信未来可期。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美新商行

“美新商行”四字以红色正楷题在白底匾额上,蓝色栅门被缓缓推开,林俊方叔叔将五花八门的书包、鞋子挂到店门前,再支起木板将校服、文具及日用品陈列在入口处。店铺左侧挂着一幅主题为风吹稻浪的彩色蜡笔画,由林叔叔亲手绘成。他不仅是这间洋货店的业主,还是一名课外绘画教师。

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双层店屋矗立在槟城北海(Butterworth, Penang)红毛井路衔接甘榜牙也路的一侧,因货柜罗厘频繁出入该路段而笼罩在一片沙尘中,令本就斑驳的建筑更显沧桑。红毛井路邻近北海港,早年是繁华的商业街,有着不少由华裔运营的布店、鞋店和洋货店。80、90年代亚洲陷入数次经济危机,业主们不堪经营纷纷搬离,印裔同胞入驻开设传统花店生意,美新商行成了硕果仅存的华裔店铺。

这间店屋陪伴林俊方叔叔走过70个年头,从学龄稚儿、少年青壮、成家立业,直到如今年过古稀。在他孩提时代,父亲于船头开设咖啡店,租下附近的店屋将一家人安顿在楼上,楼下则出租给一家理发店。他完成学业后担起长子的责任养家糊口,便听从父亲建议做起洋货生意。店铺开张适逢1969年全国戒严期间,傍晚6点开始宵禁,因此令林叔叔刻骨铭心。

创业初期资金有限,林俊方叔叔只能向批发商赊账,店内售卖的货品杂七杂八,从发油、剪刀到衣裤、鞋袜等。经营了一段时间,逐渐琢磨出销路好的货品,进而专注卖学校用品,如校服、校鞋和书包。每当临近新学年开课,父母带着孩子们现场试穿和购买校服,店内人满为患,他的弟妹都会前来帮忙。

当弟弟出国深造,林叔叔将微薄的收入汇到澳洲充作弟弟的生活费。面临拮据生活的考验,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凭卓越的绘画天赋和精湛画技开班授课。林叔叔幸运地得到当时光华小学的校长给予机会,到学校进行课外教学。他骑着脚踏车,带着彩色笔和教材,不辞辛苦奔波于店铺和校园。此外,林叔叔多次参与画展,甚至曾与国内海外的画家举办联合画展,知名度盛极一时。

林叔叔劳顿半世纪,算不上富裕但生活安逸;弟弟事业有成,如今兄弟仍会互相帮衬。随着商业步入电子化时代,网购比到实体店购物方便,林叔叔的生意大受打击。近来屋后的大树倒塌导致建筑后方破损,林叔叔与太太只好搬到女儿家住,经女儿劝说决定结束店铺营业安养天年。趁租约到期之前,他把大部分学校用品捐给光华小学,既答谢了当年校长的知遇之恩又能帮助清贫学生,店内剩余的货物清仓甩卖。

2022年12月31日,美新商行不再续租店铺,只待货物清仓后正式落下帷幕。林俊方叔叔早前因视力问题卸下了绘画教师的身份,日后将到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庸庸碌碌大半生,日子过得安稳舒心,和太太一起享受退休生活。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