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毛新村的故事

古毛,中文名称源于客家话“Kubu”之译音,取之于马来文Kuala Kubu,意为“河口上的城堡”。由于古毛坐落在古毛河(Sungai Kubu)与勒宁河(Sungai Rening)交汇的河口上,于19世纪中叶爆发的雪兰莪内战(1867-1874)结束后,留下了当时为了抵御敌军(东姑古丁和叶亚来)进攻而建造的城堡,而得其名。

因极具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丰富锡矿资源,让古毛犹如雪兰莪河的一颗明珠。雪兰莪河与古毛河之间的水路运输成了发展经济的主动脉,是杂货商品重要的运输管道,尤其锡矿。古毛蕴藏着丰饶的锡矿吸引了不少矿家大亨前往进行开采,如叶亚来、陆佑等,和前来采集场的大批华裔矿工多为惠州客家人,至今仍占据新村的7成人口。

曾经盛产锡矿的古毛小镇,繁华甚比吉隆坡,飞跃成为雪兰莪第二大镇,更是英殖民政府在乌雪的行政中心。然而富饶的土地多年来却一直饱受水患浩劫。位于古毛镇上游的百年陈旧水坝于1883年崩塌,洪水摧毁整座古毛镇,即是坊间流传的白鳄鱼传说,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遭水患摧残的旧古毛(老古毛)镇命名为Ampang Pecah,即水坝破裂之意。

此外,大量的采矿活动和无良的开垦矿场而擅自更改古毛河道的行为,严重破坏河流结构以及河床变浅,以致古毛逢雨成灾。并在1926年的一场豪雨再次将古毛镇淹没,造成严重灾难居民被迫搬迁。促使英殖民政府位于旧古毛北上三公里的一处高地,作为古毛镇迁移的新地点——新古毛。

在1948年的紧急法令下辟建新古毛新村后,居民惯于把新古毛分为:镇上与村内两处。如今的新古毛新村则于1990年代更名为:Kampung Assam Kumbang,取之于洛神花树。

一座城镇的兴与衰、旧与新、摧毁与诞生、消逝与重生,走过历史的轨迹,也载入新的历史。不妨走一趟,听一听这座城镇的时代变迁,岁月流逝,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情故事。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37.2度雜貨店 Three Seven Two Shop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王伍记酒家

走入店内,时间仿佛停留在过去,数十年来伴随着古毛人,是几代人熟悉的味道,更是当年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唯一一家承办酒席喜宴的酒家——王伍记酒家。将近80年历史之久,由初期仅是售卖亲手自制云吞面与粥的小档子,到承载着无数街坊美好时刻的宴席,虽经历岁月洗礼,却是不少当地人自小光顾的老餐厅老字号。

现年77岁的哥哥王绍基,为第二代继承人,与其太太,和三个妹妹并肩经营着餐厅。半个世纪以来,餐厅一切事务都亲手包办,绝不假他人之手。从前期准备食材,到烹饪端盘招待,皆是5人一手包办。虽然年事已高,个个岁数半百,至今仍然都是亲力亲为,事必躬亲。面条依然由哥哥王绍基每天新鲜制作,店内的古早风味叉烧更是亲自腌制熏烤。

王绍基的父亲在9岁时跟随哥哥从中国南洋来马落脚生活,起初从事杂货相关生意,到后来经营贩卖自制云吞面。由于其父亲在家里排行第五,同乡们也称呼他为五哥,因此取名“王伍记”作为店名。无师自通的王绍基,自小学便在父亲身边帮忙档口事务,除了掌握制作面条技艺,从父亲手中接管王伍记后,提议为餐厅增添更多菜色,并自行专研食谱,从书籍资料甚至顾客回馈中逐渐提升厨艺。

当在80年代承办宴席时,王伍记酒家也可谓赫赫有名,从普通的6桌或更多宴席至占用店铺门前搭建临时帐篷,忙得不可开交。时过境迁,王伍记虽不再接待承办酒席,但在朴实无华的装潢里,有王家5人亲切和善的人情,和岁月无声的痕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Beneath The Moonlight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新古毛之花园城市

首次踏足新古毛街口,放眼远望,将小镇主街的两排店屋纳入眼底,直观感受是这犹如水彩调色盘一样地方,既质朴又不失可爱,大多米白色的水泥墙早已斑驳,交错其中的却又是彩色的门窗边框与柱子,身为路经之处的外来者,于此接收的每一则故事,都像是当年历史课本的补白。

古毛,那座历经水坝崩塌、水灾浩劫,如今已被洪水吞没、深埋地底的城镇是新古毛的前身。她曾占据绝佳的地理优势,是三个州属的交通枢纽——除了可通往吉隆坡、北上可达霹雳州,朝东还可来到彭亨州,是通往避暑圣地福隆港的必经之路。 1923年至1926年间,在古毛城镇接连遭遇水患后,英殖民政府有意打造全马第一座「花园城市」,一个经妥善规划、被绿色环境包围的城镇——新古毛。

新古毛设施完善,有警局、影院、邮政局、消防局,斜坡上更建有行政中心。大概是早年饱受水患之苦的关系,城市规划师Charles Reade把主要建筑包括医院、学校、俱乐部、教堂等都安置于地势比河流更高的地段,防患于未然。 1931年,古毛城镇在洪水的再度袭击下从地图上永久消失,而新古毛,这座河口上的城堡,自诞生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她象征着重生,也是迁居至此的古毛居民的希望。而原来位于​​古毛的竞明华小也因此浩劫,迁至新古毛。

现如今的新古毛,是城外六十公里的一座小镇,位于福隆港山脚,是个远离喧嚣的净土。小镇依山傍水,除了有登山爱好者慕名而来的古都山、吉令瀑布,还有气势磅礴的雪兰莪河水坝,沿途的怡人风光是众多骑行者所向往的景色。回到小镇中心,周边可见宽敞的街道、整齐划一的建筑设计,以及集中的社区设备。

环境清幽的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至今依然保留着英殖民风的古朴建筑,留存着其历史痕迹,从再生的那一刻起,开始谱写属于她——关于消逝与重生——的故事。

文/ 谢淑怡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37.2度雜貨店 Three Seven Two Shop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新古毛观音古寺

从高空俯瞰,草木青翠欲滴,群山绵延起伏,一条傍溪小径从主道衔接,通往一处静地,即是观音古寺。距离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小镇仅数公里外的观音古寺,百余年来坐落于此,历经沧桑,曾经一度荒芜遭风雨剥蚀。如今古寺四周绿树环绕,右方一片池塘与步行道,环境清幽,建筑古朴。

新古毛观音古寺(更名前:岳山观音阁)于光绪甲辰年秋1904年创建,由槟城极乐寺的开山祖师妙莲老和尚与跟随善庆法师,因筹建极乐寺之时,寺务与法务的需要而经常奔波于槟隆两地,老古毛则是必经歇脚之地。在因缘成熟下,善庆法师立志在此觅地建寺,作为极乐寺的别院。由于古寺地势较高、且群山围绕,命名为岳山观音阁,有如其“岳”字形结构的分解:从丘,从山,高山大岭的意思。与槟城极乐寺所在的山址因形似飞鹤,故建寺后得名“鹤山”,两者遥相呼应。

观音古寺自建寺以来已有一世纪之久,经历多次世事变化,饱受沧桑。1926年古毛发生大水患,几乎整个市镇惨遭洪水淹没。所幸古寺建于高坡上,与另外一间回教堂皆安然无恙,幸免于难,居民纷纷涌入寺里避难;后来日军南侵,山河变色,居民暂居古寺为逃避屠杀;战后,因政治动荡,英殖民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并将古寺一带列为禁区,制止当地人与马共份子接洽。居民唯有将观音与佛像搬迁至新村,另建一间寺庙供膜拜。古寺就此荒芜,渐渐遗忘。

一直到80年代,村民们才在一片废墟之中发现古寺尚存,便成立重建委员会发起重建,与槟城极乐寺共同发展,前后于1988年和1994年两次修葺。在1994年由极乐寺住持达能长老继任第二任方丈,并将观音阁更名为观音古寺。

正所谓风轻云淡以后一切都豁然开朗,今日观音古寺仍保留原有古貌与珍贵古迹,如古臼、铜钟、寺门等。古寺周围郁郁葱葱,山明水秀,犹如一方净土。清脆的敲钟声,刺破了尘世虚浮,回归本质,洗涤每一颗在俗世里困倦又迷茫的心。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Reflective Waters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义葬:陈时川

海南鸡扒、海南炒面、海南咖啡、海南面包陆续端上餐桌,细嚼慢咽,品尝一场饮食文化相互碰撞的新风貌,以及餐桌背后两代店主默默地为社区民众奉献的一份力,都尽在这家位于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人人皆知的九十余年老店——新南昌茶室。

将西式鸡扒由烧烤换成油炸、青豆洋葱取代沙拉、勾芡酱汁以蘑菇酱汁作为灵感,淋上鸡扒,加上大把熟悉的炸薯条,便完成一道以本地食材将西方料理本土化的独特海南餐点,征服众人味蕾。这道家传烹饪法是由陈时川(现任新南昌茶室第二代掌舵人)的父亲当年随同乡南洋来马,曾替英国人掌厨,也应要求而改良并符合在地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然而促成这道中西合璧的鸡扒料理。

那年代,许多华裔先辈越洋迁移来马生活艰难,举步维艰。来自海南省文昌县的陈父亲却不忘手足情,把当时自己开设在旧古毛的南昌茶室(新南昌前身)作为接待站,互相照应南来的同乡,并且传授冲泡咖啡与烹饪秘诀,让身在异国的同乡拥有一技在身。如今将近一个世纪过去,陈时川依然延续其父亲乐善好施的精神,与执法单位交情甚深的他,不时会雇用限制居留犯,撇开刻板印象,给予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

新南昌茶室墙上满满的表扬和感谢状,皆来自各单位如警方、消防局、残老院、收容所等,以致陈时川先生在各方面的善行义举表示谢意,当中包括殓葬往生者。三十余年来,陈先生和几位义工共殓葬超过百名往生者,尤其是收容所里逝世的孤苦老人、残疾人士和精神病患者。

在陈先生长期担任义工的期间,他发现收容所和残老院在处理往生者的遗体上的难处,这些被社会忽略的残老人士在逝世后并没有家属亲友认领遗体,停尸间也不宜长期放置。最后这些遗体不但没有妥善处理,还导致乱葬的现象,墓地也遭雨水和泥土流失逐渐下沉,引来野生动物,情况骇人。

从一开始走进验尸房的畏惧,到后来争取设立一片墓地,这三十年过来,陈时川一直默默地为往生者办理殮葬,看尽人生百态,道尽人情冷暖。手里一本又本的记录册,清楚地记载着这些年来安葬的往生者,名字、死亡日期、墓地位置、和一些照片等。不时还会接到一些家属的询问,寻找逝世多年的亲属。也许天堂与人间之间,已经有人悄悄地把思念的点连上。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Arms of Heaven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升云西果店

老式的店面设计,和左右两旁古典味的玻璃橱窗,以白色墙面与橘红色搭配,凸显老店的模样。除了店铺前的两片橘红色铁闸,店面并没有一般的店门,将店内流露着淳朴的风情尽收眼底。新鲜出炉的咖椰角也从厨房泛出阵阵香味,多年来坚持每天自制新鲜咖椰,且不添加防腐剂,让这家位于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的升云西果店(昇雲西菓店)成为当地人和访客必尝的饼食。

四十年前(1979),许宇全和妻子租下店铺并且将前段一分为二:右侧为太太经营的女性发廊屋;左边则是许先生制作及售卖西饼蛋糕,夫妻俩共同经营生意养家糊口,生活不易。创业初期店内仅有蛋糕和面包,让人爱不释手的咖椰角是向经营海南咖啡店的岳父身上学习,再经过多次的改良后,才有如今酥脆香浓的咖椰角。

在这座以客家人占大多数的新古毛小镇,许宇全先生却是远从海南岛越洋而来的道地海南人,当年他仅12岁,也跟随养父养母更改原本姓,由“云”氏改随“许”氏。许宇泉先生虽出生于瓜拉雪兰莪,年幼时却在中国海南岛度过大部分童年。那时海南岛处在解放战争中,居民生活贫困以米饭和木薯充饥。身体逐渐虚弱父母亲便委托远在马来西亚已婚的姐姐把弟弟带离海南岛,那年我国刚独立的第二年。

许宇全在姐姐的安排下乘搭船只越洋返马,当时水路路程艰辛,得耗上一个星期才在新加坡登岸后,北上来马至新古毛。几经周折,生活实属不易,唯有脚踏实地、自强,方能面对人生起伏。

“日出升云一点红”象征早晨之美,是招牌背后的含义,更是许(云)先生73年来贴切的缩写。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enderness from Bensound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合发三轮车

在槟岛上不难发现三轮车穿梭于街道之间,尤其是热门的旅游区内,车夫以不缓不急的速度将槟城的美景风情纳入游客的眼帘。如今的三轮车似乎沦为旅游业的观光工具,也已经不再是人民的生活日常中需要的代步工具。槟城曾于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为三轮车的全盛时期,记载共有超过2500辆注册三轮车于街上穿行。然而,当今仅剩一百余辆,且大多数的车夫都年过半百,更有一半以三轮车为家、收入不稳定处于贫穷水平。

三轮车业的衰落和困境不仅让其行业踩向夕阳,同时也造成三轮车维修与制造业的没落。槟城内一家家制作三轮车的店铺渐渐关闭,只剩下“合发”三轮车仍在营业,由第四代继承人朱友春独撑大局,经营祖业。也是国内少数能靠双手亲自制作一整辆三轮车的工匠,并得掌握三个领域的技术:木工、铁工、脚车工。从木箱座位、到脚车框架,可谓一门快绝迹的民间工艺。

三轮车的种类以功能性区分,如承载乘客或货物、或经营生意的三轮车,好比小贩三轮车、贩卖日常食品如蔬果面包的三轮车等。时易世变,流动式小贩三轮车受到饮食习惯(小贩中心、卫生条件)和政府管制(条规)下数量已大量减少。尽管如此,有些酒店、餐饮业者或远至国外的旅客也向朱师傅定制三轮车,或翻新美化旧三轮车,大多作为装饰摆设用途。

朱师傅坦言近年来定制全新三轮车的订单骤减,店里主要以翻新和维修工作为首。维修工作从简单的更换车胎,至较复杂的烧焊改装,以应付顾客客制化的要求。除了扎实的手艺本领,朱师傅也收集了一些三轮车独有的小圆形“车牌”,是于英殖民时期时注册的号码,犹如现在的车牌,是槟州三轮车的传统特色,更是也是一种文化与集体回忆的象征。

在三轮车与相关行业共同面临的种种难题,该如何传承、延续、保留、并且永续这些移动古迹,值得让人关注思考。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Flowering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槟城峇都茅清珠寺

皎洁白净的白瓷灵芝酒瓶,不计其数地遍布整座寺庙。从内到外、庙殿至庭院、屋顶上梁到阶梯扶手皆是。这座沿着山坡而建的清珠寺位于现址已有半个世纪之久,在重建之时利用了善男信女带来供奉答谢神明的灵芝酒瓶来做装饰,独具一格。

由于寺庙正殿所供奉的五位神明喜爱的杯中物为灵芝酒,所以善信们一般都以该中药酒作为供品,以答谢神明的指点迷津。理事们也在神明的指示下收集酒瓶,长年累月下,酒瓶逐渐累积。十余年过去,当神明再次显灵提出对外筹募兴建新庙时,理事们才焕然大悟,可用这些酒瓶作为建筑新庙之用,环保美观。于是在2002年完成重建工程时,清珠寺可谓马来西亚唯一一座由数以千计灵芝酒作为装饰的寺庙。

清珠寺位于槟城峇都茅(Batu Maung),临近槟城第二大桥(苏丹阿都哈林大桥)的一座小城镇。该庙自1981年起,每周至少提供3天的开坛问事服务,而架子上的珍贵草药也供开药方求医的信徒所用。值得一提的是,清珠寺为一座日夜开放的无门神庙,在几个主要进出口都不见任何大门,方便信徒在任何时候都可前往膜拜。同时,开放式的神庙也聚集坊间居民相约在此闲聊,发挥凝聚社区关系的作用。

起初仅是山上的一座小寺庙,经历一次搬迁及两次重建至现今的规模,清珠寺拥有过百年的历史。每逢九龙仙师千秋宝诞必定吸引四海信徒共庆其盛,多年来也积极举办多项回馈社会的有益活动,香火鼎盛之余,也为社会献上温情。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Blossum Dance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大山脚的补鞋匠

节俭朴素、物尽其用,可谓老百姓的生活态度以与美德。无论在衣食住行上都有相关的修补行业,其中流动性最高的非补鞋业莫属。一箱子满满的工具和几张凳子就可以开铺做生意。由于流动性高和便捷摆摊,补鞋匠往往选择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开档,如巴士站、商贩区、饮食档、或者店铺底下的五脚基等。破损的鞋子在几经师傅的巧手后焕然一新,即可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开销,同时也能将具有纪念价值的鞋子得到保存。

如今是个高度消费的时代,传统补鞋业日渐式微,剩下来的摊位已寥寥无几。其中在槟城大山脚(Bukit Mertajam)旧街场里的拿督余水清路(Jalan Datuk Ooh Chooi Cheng)百年老街,有一家传承了三代补鞋店铺——“张鞋店”。今年58岁的张春平是第二代掌舵人,自年幼13岁便跟随父亲在街边摆摊修补鞋子,耳濡目染下掌握其技艺,并在20多年前从街边搬迁至目前的老店铺。店铺为战前老建筑的底层,空间狭小,朴实简陋。一眼望去,架子和阁楼堆满工具和鞋子,杂乱中却整齐有理。

补鞋匠的工作不易,对于钉、修、补、换、缝、接、粘、改等这些技术活的掌握,得靠平日经验的扎实累积。而且长时间蹲坐在工作台上与数百双旧鞋打交道,坚忍刻苦的精神让人敬佩。补鞋业的盈利单薄也让人止步不愿接手,但张春平坚持以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加上补鞋手艺了得,从而累积了不少各种族的熟客。让鞋子伴随着主人,一步一脚印,写下更长的足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Snow On The Hill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泉成木屐鞋

『木屐』即是木底鞋的统称,走起来咔咔作响,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足穿木屐鞋的记载。传统的木屐的结构简单:一块木板作为底板、并在底部加上双齿、再用绳系穿孔系牢。鞋底的两条木齿是为了在多雨潮湿、易积水的环境、方便踩过泥泞、更防止脚足被带刺杂草划伤。有别于一般鞋子,由于木屐使用木材制作,具有防潮、防滑、通风的特性,让脚保持干爽的同时也不易滋生细菌。因此在木屐业逐渐淘汰时,依然深受一些行业的喜爱,如餐饮厨房、农耕业、巴刹小贩等。

随着时代、籍贯、风俗背景的不同,也催生出形式多样、各种风情的木屐,如文昌木屐、日本木屐、泥屐、毛窝子等等。典型全红色的木屐是马来西亚老一辈华人钟爱的鞋屐,实惠又耐用,是必备的日用品。这款全民熟悉的木屐分类称为:潮汕木屐。最大的特点是其蜂腰屐的底板设计,和使用塑料片、皮革钉成船篷状来取代传统绳索。

位于槟城大山脚(Bukit Mertajam)旧街场一条不起眼的巷弄里,有一家仍旧以手工制作木屐的老师傅——陈德龙。蓝色简陋的铁皮屋就是陈师傅的父亲所创立的“泉成”木屐鞋,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从锯割树桐、削刨成型、打磨上漆、钉装屐皮等十多道工序,都由陈师傅一人完成。

在五、六十年代可是木屐业的高峰期,产量供不应求,非常兴盛。时过境迁,在橡胶、塑料的普及使用后,为木材制鞋之外提供了更多各种材质的选择。另外,木屐鞋所发出的剧烈声响也不再符合现代的审美取向,或会视为噪音。唯有在民间传统、办理婚事或丧事上仍然能看见木屐与习俗上的联系。

随着生活方式的迭代,制作木屐的老师傅们逐渐退休,木屐鞋难以再现风华。陈德龙师傅也将是店里最后一位继承人,木屐发出的咔咔声或成绝响。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he Beauty Of Lov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