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巷中清晨的醇香 | 黄美咖啡档

凌晨四点半,夜猫子还未入睡,城市还未苏醒,零星的路灯照着尚未被车水马龙扬起的尘。一辆多用途汽车缓缓驶入茨厂街大众银行建筑物后昏暗的小巷中,靠左侧停下。黄鸿汉叔叔下了车,解开「黄美咖啡档」围篱上的锁,这一亩三分地容纳他赖以维生的必须。黄叔叔打开照明灯,清洗杯盘、把饮用水煮沸,然后搬出桌椅排开。一切准备就绪,他坐在摊位前的凳子上,望着渐亮的天色静待顾客上门。

玫瑰色的朝霞从高耸的建筑物身后羞答答地探出头来,巷弄内也开始人头攒动。早上七点半,客人陆陆续续来报到,填满原本空荡荡的座位。街坊邻居循例捧场、上班族果腹后匆匆离去、远道而来的旅客歇歇脚。两鬓斑白的三五知交一如既往共聚于此,大家抽着烟、聊着天,笑笑闹闹度过早晨时光。当黄叔叔忙碌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他也加入这个阵营,直到再有顾客上门。

醇厚的茶水维系着黄鸿汉叔叔与父亲黄美两代人的生计,平淡生活中萦绕馥郁香气。黄美数十年前在距离现址不远的一间狭小棚屋内做起冲泡茶水的生意,由妻儿帮忙外送供周遭店铺内的客人饮用。每天最为忙碌的时段分别是早上10点以及下午3点的茶歇,当时仍年幼的黄鸿汉需谨慎地捧着沉甸甸的托盘,奔走于十余间店铺。他长大后出外打拼,但在1987年父亲逝世之际,毅然辞职回家,与母亲共同打理咖啡档。

即使约莫30年前经历搬迁,黄美咖啡档始终藏身巷弄中,与繁华的街道仅咫尺之隔。摊位现址由一名熟客提供,希望黄鸿汉叔叔继续把咖啡档经营成为社区街坊相聚的宝地。当年父亲亲笔写在红纸上的招牌遭受雨水破坏,他却将父亲的名字印在亚克力招牌上沿用保存。这时黄叔叔已独自当家,基于人力资源不足,无法继续外送,只好请客人上门光顾。他还兼卖一些小食,如面包、鸡蛋、包子、点心。早些年菜单选择更丰富,有来自太太于家中烹饪的猪肠粉、炒粉等等,行管令后干脆删减了。

传统冲茶讲究的并非技巧,而是作为基底的咖啡或茶,与炼奶之间的风味平衡搭配。这是黄鸿汉叔叔经年累月实战经验总结出的心得,并且他已练就“火眼金睛”,一看色泽便知分晓。一杯杯朴实无华却香浓醇厚的咖啡或茶,牢牢俘虏顾客的味蕾。当这一味道已烙印舌尖,成为生活中的日常,顾客即使退休或搬走,还是会回头来找黄叔叔。他不乐意见老朋友们散了,即使将来七老八十也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为止。

黄鸿汉叔叔年纪渐长、体力不足,而将原本清晨5点至晚上8点的营业时间缩短至中午12点。每当午后路经此巷弄,原本摆放座位的位置停满了车,档口围篱紧锁,早晨那番景象仿若梦境臆想,从未真实出现。想要在闹市小巷中喝上一杯茶?明天请早吧。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新年佳节才吃得到的零嘴 | 何玉记 传统广式糖果

传统广式糖果是古代广东人的智慧结晶,“留原瓜之味而更甜香,保原果之形而更精美”。在冰箱还未被发明时,将蔬果切片,用糖熬煮后风干,既能延长保质期不浪费,滋味更可口。长期的民间流传中,广东人用谐音法赋予糖果美好的寓意,形成过年必备的节庆零食。糖椰子,寓意三代同堂;糖姜片,寓意万寿无疆;糖青椒,寓意招财进宝;糖甘笋,寓意金玉满堂;糖莲子,寓意连生贵子;而糖马蹄,则寓意做事马到功成。传统广式糖果亦用于拜神迎财接福,因此又得名发财果、五色果。

在吉隆坡以华人聚居为主的茨厂街(Petaling Street)一带,仅剩何玉记一家经营数十年的老牌摊贩仍在纯手工制作和售卖传统广式糖果。桌面一侧,各式各样的粽子在蒸屉上堆成一座小山,另一侧陈列着形形色色的糖果。从早上六点到傍晚六点,叶月红和张玉燕婆媳俩轮流看顾摊位,后厨制作则由第三代传人何志强负责。

「何玉记」原名何堆记,创始人何堆在20世纪上半叶从中国广东东莞来到茨厂街落脚扎根,以贩卖莲藕和一些其他蔬果维生。面对没卖完的莲藕、蔬果,他灵光一现,按照家乡的传统方式制成糖果售卖。后来儿子何玉和儿媳叶月红继承了这项技艺一同协作,摊位有了足够的人手便拓宽品类,贩卖起糖水和粽子。

虽然长年固定在同一位置营业,但是1960、70年代时流动摊贩未办理执照,需逃避市议会不时展开的取缔行动。所幸于1980年代成功取得执照,摊位由原名“何堆记”更改为“何玉记”,一直沿用至今。平日里以售卖粽子为主,糖果种类寥寥无几,临近农历新年则增至十几种。生意最鼎盛时,原摊位专卖粽子,另支一个摊位专卖广式糖果供顾客论斤购买,必须提早一至两个月准备才有充足货源。

走进后厨房,可见所有的步骤,从准备食材,例如椰子需剥壳、剖开,将椰肉刨丝、切块,皆纯手工进行。准备好食材后,需先汆烫杀菌、去除杂质。接着,铜镬内倒入砂糖,加热融化熬煮糖浆,再倒入食材裹上一层糖衣。熬煮期间最难拿捏的是火候,需不时将食材捞起,检查糖浆的粘稠程度,间中还得不断搅拌,避免烧焦糊锅。最后,将裹好糖衣的食材放置竹箕中,自然风干至表面凝结一层糖霜,历时三天方能完成。

何志强从小到大生活在茨厂街,到摊位上帮双亲的忙,街坊昵称“粽仔强”。在父亲逝世后,母亲艰辛地独力兼顾家庭和生计,他便善用自小耳濡目染下习得的技艺,协助扛起养家的重任,在日复一日劳作中逐渐发掘出兴趣。爷爷何堆在他出世前几年便已逝世,爷孙缘悭一面,但制作广式糖果的手艺得以世代延续。直到近年来才作出些许调整,顺应现代人注重健康饮食的观念而减少糖份。

粽子和广式糖果的制作过程繁琐、耗时费力,何大哥却不感辛苦,因为一家人一同耕耘,生活里充满粽子的香和糖果的甜。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叶逢仪:《涟漪》80彩墨作品 向前展

金绿色螺旋线末端的一抹红,引起麻雀好奇凑近紧盯。叶逢仪老师的彩墨画,鲜丽又逗趣,映照出他未泯的童心。叶老师80岁之际,于2023年11月4日至12日假吉隆坡东方人文艺术馆举办《涟漪:叶逢仪80彩墨作品向前展》,分享138幅画作,与旧雨新知交流互鉴。

三年前,疫情来袭,扰乱了平静的生活。叶逢仪老师将其喻为巨石投入心湖,澎湃浪花化成一圈圈涟漪。遵守行动管制令留守家中,百无聊赖时,他透过画笔诉心声,衍生出一系列作品。后来,当他策划此次展览,便以涟漪作为主题,串联画作里反复出现的三种元素:石头、麻雀和花草。

叶老师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物中吸取灵感,融合个人经验挥毫落纸,让它们被赋予深层寓意。石头象征坚固、恒久;麻雀灵动而叽喳;花草象征四季变迁、脆弱且转瞬即逝的生命。看似三两笔瞬间完成的画,是艺术家经过多年历练,不断积累、沉淀所成就的醇厚功力。画中事物浅显易懂,落款处配以通俗或带调侃意味的词句、谐音梗,吸引观众目光之余,也引发他们去思考和探究。

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一幅画,得到的看法也会不一样。叶老师虽成名多年,却始终保持谦逊,认为作品不需要十全十美,正如为人处世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自满的性格使然,他作画时也不求把画面填满,相信有空间就有发展的可能性,留白处让观众去填满。叶老师表示,一幅画能够吸引人停留脚步多看一眼,观众可以自行品味、对号入座,就堪称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好作品。

年届耄耋的叶逢仪老师,依然怀揣积极的心态,展望未来。恰巧他80岁大好年华,广邀各界同欢庆自己在艺海生涯继续迈进的一种方式。他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至少办一次画展,驱动自己坚持付诸行动。作画六十余年,叶老师扬言自己不退不休,即使握不动画笔了,也会换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呈现。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画作中总是透露一股顽强生命力,淡淡的彩墨蕴含着浓烈的情感。

涟漪圈起石头、麻雀和花草。一幅又一幅的彩墨画,将生活中平凡无奇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人生的意义。画里画外,叶逢仪老师话里话外离不开做自己、做好自己。用心去体验和珍惜,把日子过得充实幸福。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金福面包厂

清晨的雾气在柔和阳光沐浴下渐渐散开,此时爱大华(Ayer Tawar)新村里,浓厚白烟从人民公园旁一幢双层板屋后端冉冉升起。本地居民对这场景屡见不鲜,知晓并非发生火患,而是金福面包厂释放出今日营业的信号。第二代当家人潘家华叔叔往柴烧窑炉里堆叠橡胶木和椰壳作为燃料,早上九时点火起炉,进行长达四小时的预热阶段。

这座窑炉高度两米,宽度和深度皆三米,以红泥砖和洋灰砌筑,窑室壁内保温层采用碎玻璃和粗盐等蓄热材料。把木柴放进窑炉生火,温度升高,让里层吸收储存热能,清理干净炭灰后,用余温烘焙。它不像一般烤炉间中可以加热,而是烧一次柴火就用一整天,仅够烤几炉面包。

潘家华从小在面包香环绕中长大,每当放学回家就会帮忙父母亲。他在1968年高中毕业后,原想另谋发展,却应父亲要求继承家业,习得传统面包烘焙技艺。父亲于1979年逝世,母亲一直做到百年归老,潘家华与三名妹妹(月美、月春、月南)分工合作经营了大半辈子,维持家庭作坊式生产,没有聘请员工。儿子潘在贤长大后在外闯荡了几年,选择回来接手,成为第三代接班人。

柴烧窑炉使用难度颇高,无法准确测量或调控窑室温度,仅能凭日积月累的经验拿捏火候,预测面包耗时约多少分钟烤熟。只见潘月南拿一根长柄木铲,把一盘盘发酵好的面包小心轻放进柴烧窑内,考验技术地充分利用空间,整齐摆满42个烤盘。出炉时,她必须忍受高温,用木铲把面包移出,全靠巧劲慢慢来。这个重任只有她做得来,大伙儿都称她为“炉的保姆”。

受柴烧窑炉的容量和传热效率限制,金福面包厂每天只烤四次面包,产量固定在七十五公斤的面粉,外加其他用料。起初面团得用双手搅拌,工作繁重,70年代才定制了一台搅拌器,减轻了负担。其余工序仍手工完成,如用柴灶炒香椰丝馅料、揉搓整形、装盘发酵、涂抹馅料和包装。一颗颗面包就这样子完成了,最畅销的有传统口味如海南白面包、椰丝和豆沙小面包,近年还研发了南瓜面包和玛芬小蛋糕等等。

除了固定熟客和外地游客上门光顾之外,附近一带的传统咖啡店、嘛嘛店和杂货店长期向金福面包厂订购。早年潘父需骑脚踏车交货,最远去到十多英里外,直到70年代买了车,送货过程才较为轻松。其中面包干市场需求旺盛,每天制作至少两百包仍可能供不应求。

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传统面包销路直线下跌,所幸潘家几兄妹同舟共济,坚决挺过难关。近年掀起一股古早味新热潮,加上透过各式媒体提高曝光率,传统面包店生意又见曙光。柴烧窑炉固然是具吸引力的特点,却令金福面包厂受到新的困扰—木柴燃料短缺。附近地带的园丘曾大规模种植橡胶,如今纷纷改种油棕,橡胶木需从外地购入,成本价格飙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金福面包厂身为在福州人居多的爱大华新村里唯一的海南籍家庭,用柴烧窑烘焙面包谱写温馨惬意日常,让古早味继续飘香。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爱大华的福州月饼

传统油纸包上覆着一张喜庆的红色商号纸,以一根细绳系牢。解开绳结,抽出红纸,顺着折痕拆开油纸,露出12枚小巧圆润的咸肉月饼。取出一枚,掰开层层酥松的饼皮,饱满的肉馅咸鲜中带着淡淡葱香和一丝微甜,口感筋道有嚼劲。在爱大华(Ayer Tawar)这座福州人聚居的霹雳州小镇上,咸肉月饼是极具代表性的中秋时令食品,无论送礼或自己享用两相宜,每每推出总能掀起抢购热潮。

月到中秋分外明,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社会里寓意收获和圆满,于是有祭月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供品。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馈赠月饼的风俗日盛,且赋予了月饼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对于远赴海外垦荒、扎根爱大华的福州先辈, 传统节日寄托了他们对故乡炽热的思念。在物质不甚丰富的年代,月饼是珍贵的黏合剂,一家人分食一块饼寓意团团圆圆。

市面上普遍流行饼皮松软油亮且大多为甜口馅料的广式月饼,但咸肉月饼是苏式流派的酥皮配上咸口馅料,并以传统拖炉烙制。食材方面讲究选用肥瘦相宜的五花肉,手工刀切,才能切出质地细腻坚实、脂肪晶莹润滑的肉丁,而非机械绞出粘糊的肉泥。辅以盐、胡椒、五香、花生、芝麻、葱调味,爆炒之后鲜香四溢。面皮包入猪油酥,经过擀卷形成层层相隔的酥皮面团,再手工包馅。将包好的月饼摆放在炭火烤盘,盖上燃着炭火的拖盖进行双面烙烤,约10分钟后确认熟透即可出炉。

除却咸肉月饼,面茶饼也是爱大华中秋特色饼干之一。采用蒸熟后的面粉,混合细砂糖,加入鸡蛋和猪油,用力反复揉搓成幼粉状,紧压进木制模具再敲出,整齐排列在托盘上送入烤炉烘焙。酥脆美味的面茶饼不但可以直接吃,也可用热开水冲泡成糊。

中秋时分亲友欢聚一堂,当然少不了福州节庆零嘴——老鼠饼,又名油枣,外表近似初生的小老鼠。别看它短小可爱、香脆可口,实则制作过程繁琐耗时,受众多因素影响而不一定每做必成。糯米粉中加入水和酵母发面,将面团擀平,手工切成小条,高温油炸至饼条膨胀、色泽金黄,出锅后放凉备用。麦芽糖与白糖熬煮成糖浆,沸腾后将饼条倒入其中快速翻炒,裹上糖衣的饼条捞出后需立刻覆上熟面粉,再筛掉多余的面粉,才算大功告成。

绍华饼家是爱大华镇上少数仍制作传统酥饼的老字号,只在距离中秋一个月前制作和销售咸肉月饼、面茶饼、老鼠饼等节令食品。基于店家统一新鲜制作,食材天然无防腐剂,保存期限较短,无论街坊老主顾或外州人士都需预先订购。第二代业主叶新金叔叔今年71岁,自称已退休并交棒给正值壮年的儿子叶楚粮,却依然在厨房里四处劳作。一家几口加上伙计,每天自凌晨四五点忙得不可开交,直到夜间十点左右方歇。

咸肉月饼搭配面茶饼及老鼠饼一起送礼,胀鼓鼓的油纸包裹着丰盛的惊喜,代表送礼人的一番心意。如今随着人们追求健康饮食习惯,这些传统食品不太符合主流口味,却具有浓郁福州特色,延续着民俗和礼节,体现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新汉商酒楼

上午11点,林新贵叔叔准时打开新汉商酒楼的卷闸,阳光洒入半砖板双层老店屋,为室内空间增添明亮和暖意。古旧的木柜台是他驻守的堡垒,对面小圆桌上摆满啤酒瓶,里头装的并非啤酒,而是循环再利用装自家煲薏米水。阿贵叔叔将后厨制作的手工点心排列进保温蒸柜,旋即招呼陆陆续续到店就餐的食客,每桌必点招牌菜其中之一:酸辣鱼片、酸辣排骨、福州杂菜、酸辣鱼鳔汤、红糟面线、福州卤面。

霹雳州爱大华(Ayer Tawar)位於怡保与红土坎之间、毗邻实兆远,居民大多为福州籍华人,开埠百余年以来在语言和饮食习惯上依然保有原乡特色。老字号传统酒楼——新汉商坐落在大街上的一排半砖板双层店屋,与后方的一幢戏院原本属于同一名地主,建筑于大约1935年。店面原为“汉商”茶楼,于1954年易主到林新贵的父亲手中,在招牌上加个“新”字后重新开业。

林父早年从中国南来,先是落脚甘文阁做煮炒,再来到爱大华打拼,继而盘下店面,举家迁徙。当年生活条件艰苦,店内事务仰赖全家大小互相帮忙,秉持着福州人刻苦耐劳的精神,每天长时间营业。从清晨六点开始提供包子、点心、粥品,割胶工人能在劳动前填饱肚子;全天候煮炒,确保镇上居民三餐都有着落,尤其夜间不少印裔顾客堂食;深夜戏院散场时还吃得上宵夜。透过一家人的辛勤努力,新汉商生意蒸蒸日上,扩建了二楼作为宴会厅,1970-80年代期间包办各式酒席。

到了90年代,餐饮业市场崛起,竞争日趋激烈,新汉商辉煌渐褪,专注在门市生意。林父年迈退休后将酒楼交由七名儿子轮流经营,但随着第二代年事已高,有的也已离世,而重新联合经营。营业时间亦缩短,目前为早上11点至傍晚7点。如今仍活跃于店内的三名兄弟中,大哥半退休,只是偶尔回来帮忙;排行第四的林新贵负责外场兼茶水,清晨上巴刹批货,再赶回店里煲薏米水、煮饭、打理庶务;幺弟林兴銻掌勺,一同负责后厨的还有两名侄儿和几位伙计。

自从西海岸大道(WCE)开通后,过路客锐减,生意不复往昔热闹,所幸每天都会有熟客来光顾。周末假日会有吉隆坡、槟城的老饕为品尝老店老师傅煮的福州菜而来。逢年过节,游子返乡,必定前来品尝那熟悉的滋味。店后方的戏院已在廿、卅年前停业,大部分同排的店屋因年久失修而弃置,据闻政府有意回收该地段扩宽公路,律师正处理拆迁估价事宜。阿贵叔叔已年届古稀、店内众员工年龄偏大,若搬到新地点营运也有心无力,侄儿们无意接管酒楼,终有落下帷幕的可能性。

数十年如一日烹调福州风味佳肴,承载着一代代爱大华居民的味蕾记忆。新汉商酒楼内福州话的点菜声、交谈声此起彼伏,气氛亲切又温馨。亲朋好友欢聚,满桌丰盛的菜肴颜色红红彤彤,美味又喜庆。这些情景,未来或许将已不再,只能长存记忆中。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茨厂街的手工包点

吉隆坡市中心苏丹街(Jalan Sultan)嘉应会馆斜对面,两排双层店屋之间的巷弄扯起帆布篷,为简陋的熟食摊设备遮风挡雨。煤气蒸炉上,一屉屉以白布遮盖的包点热气氤氲,这就是德记包档。近一甲子前,这条闹市小巷里摊贩林立,有饭粥档、血蚶粉、酿豆腐、牛腩粉、云吞面、猪肠粉、蔬果档…… 随着时势转变,摊主相继搬迁、转行或退休,独留德记包档仍在原地经营。

第二代掌舵人陈锦荣与包档同于1965年出生,是道地的茨厂街人,初中毕业后便从父亲手中接过无名无招牌的包档。为纪念父亲陈秋帆(字继德)下南洋辗转奋斗,在茶楼习得包点手艺并凭此创业把九名子女拉拔长大,他采用“德记”为包档命名。

昔日茨厂街热闹非凡,店屋楼上住满多户家庭房客,趁着晚上闲暇到楼下喝茶、吃宵夜。德记包档拥有独立的水电供应,无需从毗邻的店屋挪用,晚间七点开始营业至凌晨,除了贩售多样式包子点心之外,也冲泡茶水。当时包档一片忙碌,动员六、七名兄弟姐妹互相协助,后来大家渐渐不做了,唯有陈锦荣坚持守业至今逾40年。当老街坊纷纷搬离茨厂街,陈叔叔不得不缩减产品线、调整营业时间。如今包档早上十一点开始营业至下午三点,菜单上只有叉烧包、生肉包、莲蓉包、豆沙包和糯米鸡。

创业难,守业更难。在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陈叔叔维持几十年一贯的做法,不聘请外劳、没任何机械,全靠双手掌控味道和品质。每日只能制作顶多500颗,采用经过多年重复喂养的老面种发酵,包子外皮略带黄色,柔软却不失嚼劲。包子馅料并非使用经由肉贩处理的绞肉,陈叔叔会挑选一整块新鲜猪肉,回摊位亲自切块,一部分用来腌制叉烧,另一部分则剁成肉糜作生肉包。他敢打包票,自己的包子能让一些需要忌口的顾客安心食用。

天未亮,陈叔叔偕同外甥梁家威及两名伙计来到摊位,开始和面、醒面、切肉、剁馅。早上九点左右,他们娴熟地捏出一颗颗馅料饱满的包子,待发酵成约莫拳头大小便可进行蒸制。中午时分,大量水蒸气从白铁皮蒸笼盖顶的出气孔中飘散,顾客接踵而至,购买新鲜出炉的包子。不少是长年捧场的熟客,也有循着古早味寻来的新顾客。陈叔叔慎重看待对古早味的坚持,只要80%的顾客能接受,就按惯例调味,不轻易调整。

陈锦荣叔叔始终留驻在闹市小巷内,婉拒投资设厂量产的邀约,选择延续社区文化及古早味。这些年来尽管没有大富大贵,过着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便足矣。随着年龄渐高,陈叔叔慢慢隐退,逐步交棒给跟了他廿余年的外甥,包档未来的走向将由梁家威决定。是继续在小巷里,抑或是跟随时代步伐搬到店铺?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大光五金商行

朴实无华的店铺里,高耸的木货架错落有致,看似一览无遗却又透着玄机,步上楼梯便可见复式楼结构的储藏室。林林总总的五金配件摆放得井井有条,工整地标注着分类、品牌和规格尺寸。泛黄的标签诉说着岁月如梭,马克笔的墨迹却依旧清晰。无论是资深老将或新进小鲜肉,都能快速又准确地找出顾客所需的物品。存放的货物新旧交杂,有着传统煤油喷火器、早年从欧洲进口的纯钢扳手,也有近年需求量较高的工业安全鞋和铁锤。

大光五金商行座落在茨厂街(Jalan Petaling)开端邻近指天街(Jalan Tun Tan Cheng Lock)交接处的百年双层店屋。1945年成立至今,没有华丽的装潢,只有随着货物种类愈加繁多而向上扩建的实木货架,以及自行搭建的夹层楼面,把店内辟为四个楼层。五位创店元老(分别姓苏、李、钟、金与陈)皆已作古,目前由第二代及第三代接班人打理,店内职员大多有三、四十年资历,其中还有者从股肱之臣变为合伙人。

五金行业涵盖范围广泛,从天然金属、建筑材料等“大五金”,到工具、零件等“小五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鉴于五金业者有着不同的主攻市场,大五金一般设厂批发,小五金则设店零售。只有少部分如大光般两者兼做,经营门市售卖小五金之余,还另立货仓贩卖建筑工程所需的青铜箔、铅板等大五金。

大光创立初期适逢战后重建,五金市场需求火热,建筑公司下单后,创始人们得将一袋袋沉重的洋灰扛在肩上送货上门。能逐渐在茨厂街现址扎稳根基,靠的不仅是血汗劳动,也靠脑筋活泛,引进多元的五金半成品及用具。店铺地理位置虽佳,但不利于罗厘装卸货物,只得于新街场路设货仓,后来因捷运工程征地,才将货仓迁至陈秀连路。

近年来的主要顾客群从赊账交易的建筑公司转换为现金交易的外籍厂工,大光五金的老字号信誉及口碑可谓占尽优势,上门的顾客感到安心。由于存货种类颇多且复杂,前台迄今仍手写开单、记账,结合电脑系统盘点库存。部分旧货基于工艺标准变化而过时、流通缓慢,只得束之高阁,偶尔才有古董收藏家前来“寻宝”。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转变,营运模式也必须配合新局势。无论是负责销售采购的李展威先生,或是财务会计刘惠慈女士,在这一点上都达成了共识。未来店内事务将逐步电脑化,以尽量减低人为错误。参考借鉴其他传统五金行业成功迈入现代化经营的案例,大光必然也能办到。

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五金店必不可少。大光五金商行屹立茨厂街近八十年,持续经历更迭及转型,从建筑工程到日常家用多方涉略。即使处于不同的世代,合伙人与伙计们理念一致,齐心协力经营,相信未来可期。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做功德

锣鼓唢呐伴着诵经声环绕庄严的道场,侯府老少逾百人身穿红色孝服齐聚一堂,在五名道士的指引下持香祭拜。侯家老太太辞世三年孝满之际,阖府协力筹备数月,一举为所有往生的至亲办一场五昼夜的功德法事,卅尺高的灵厝奉祀着八名先人的灵位。

传统观念认为人气绝命终后,亡魂由冥吏牵引至地府,交由十殿阎王审查其生前所作所为,进行反思与接受审判。即使生前时常行善,难免犯下无心之过而被责以苦刑。孝子贤孙为表达慎重追远之意做功德,跟随道士诵经拜忏,化解业障,超渡先人脱离苦难。

现年六十九岁的侯金兴是侯家的主事者,他的公公从祖籍中国福建南安来到马六甲州双溪南眉(Sungai Rambai)落地生根,子孙繁衍昌盛,散居新马各地。侯金兴早年在新加坡从事建筑业,后来回到老宅定居,照顾年迈父母直到他们离世。母亲于九十三岁寿终正寝时,五代同堂玄孙绕膝,是以操办喜丧,家眷采用红色孝服。

福建人的丧葬习俗看重做功德,母亲生前亦曾提及,于是侯金兴与兄弟姐妹决定给爱热闹的母亲一场隆重的仪式。一般功德法事历时三昼夜,小型则一昼夜,而侯府选择了规模颇大的五昼夜。完整流程包括招魂、早晚各四场诵经拜忏的功课、放赦、走城、早朝、填库、普施、除灵等科仪,最后焚化灵厝并答谢天公。

主持这场功德法事的高功道士侯印展师承龙虎山正一派,授箓后法号侯罗展。虽然他才四十岁出头,入行资历却近三十年。侯印展的外曾祖父和父亲皆是道士,他自小对这行业饶有兴趣,约十岁起每逢周末假日便跟在父亲身边参与各种法事,一边帮忙一边从中学习诸如打鼓、音韵、吟唱等基本功。侯印展中二辍学后正式入行,二十岁之际便能独当一面主持中小型法事,得到父亲认可继承衣钵。

侯印展初出茅庐时,接的多为中小型法事,一般由乡亲邻里帮忙主家张罗祭品、供品、吃食等。但随着老一辈作古,社区关系不如往昔紧密,普遍上由外包承接商处理祭品、供品及外烩服务。身为道士,面对不同的主家各有需求,他尽量去配合。有时一天内需奔波两、三个道场,虽疲惫但仍怀抱热诚与责任心,力求周到地完成每一场法事。

做功德不仅是缅怀及感恩先人的法事,还能凝聚亲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延续文化礼俗的传承。妥当完成每一项科仪,对先人恪尽孝道,也引导着后辈崇德向善,方能达成功德圆满。

「招魂」
道士开通冥路,以招魂幡将先人魂魄请至堂前灵位。招魂幡上写着先人名字,垂直悬挂在细长的竹枝上,由长子或长孙负责扛,如果没有子嗣可由侄儿代劳。

「五老启途」
奏请五老天君、五方童子接引亡灵。
五老天君: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
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五方童子:
东方青灵童子手执青莲花
南方金辉童子手执红莲花
西方真觉童子手执白莲花
北方开明童子手执碧莲花
中央妙光童子手执黄莲花
接引亡灵和往生神仙界

「诵经拜忏」
道士率领孝眷完成《九幽宝忏》十卷、《三元宝忏》三卷、《太上渡人经》等功课。每卷功课完毕,便扬幡宣召告慰亡灵一次。

「放赦」
道士除了唱诵、宣白,还会进行精彩表演。演出情节包括与赦官相会、央赦官前往地府颁行赦书、饲喂赦马、赦官快马加鞭抵达地府、恳请阎王赦免亡灵罪责等等。

「走城」
又称“破地狱”,源于目连救母的典故。孝眷在道士带领下绕纸扎四角城门行走,通过重重关卡后将其破开,持赦书解救出受苦的先人亡灵。

「早朝」
向道坛上众神供茶、进献致谢。

「填库」
填还库钱,依照亡者生肖偿还向库官借贷来投胎的款项。在焚烧库钱的过程中,孝眷需不断敲打铁器防止附近的无主孤魂前来抢夺。

「普施」
主家准备干粮、供品、金银纸等,抚慰无主孤魂。

「除灵」
做功德的最后一个晚上,拆除灵厝进行焚化,孝期正式结束。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新古毛仙四师爷庙巡境游行

拂晓时分,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新村内许多住户在家门前设了香案和供品,男女老少纷纷聚在路口张望。随着晨曦从云层中探出头,锣鼓鞭炮声响彻天际,逾千信众簇拥的神明巡境游行队伍从岳山仙四师爷古庙启程,迈向新古毛新村,穿梭每一条巷弄施泽祈福,再转入市区才返回庙宇,全程约七公里。沿途迎接神明的信众跪叩膜拜,祈求仙四师爷庇佑合家平安,并与游行队伍交换香火及供品。

仙四师爷庙敬奉的主神分别有三师爷(又称仙师爷)和四师爷,仙师爷为开发芙蓉的甲必丹盛明利,因战事挫败身亡后被部下设庙供奉为正神;四师爷钟炳来为叶亚来手下统军,在吉隆坡战役后辞世。叶亚来为纪念钟炳来生前协助保卫地方,因而将钟炳来与盛明利合祀,成为仙四师爷庙的祀神规制。这门客家人在南洋本土发展的祖神信仰,随着地方开拓香火陆续分布,见证各地矿镇开发到兴起。

岳山仙四师爷古庙兴建于1895年,俯瞰新古毛新村,守护境内平安。新古毛地名古称“师牙岳”,开埠初期以锡矿业和橡胶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约60年前,地方上曾发生某些事故,经信众请示,师爷公巡境游行镇邪除恶。后来逐渐演化成每三年举办一次,将出巡日期固定在农历二月十五,进行为期三天的建醮酬神庆典。

今届建醮理事会主席陈德春自小在新古毛长大,77岁的他参与打理庙务长达50多年,对庆典流程颇为熟悉。由于筹备工作繁杂,需提早一个月开始进行。热心信众自发前来帮忙,如打扫神台、将香炉表面打磨抛光、折金纸、整理和重新组装木制鸾轿等等。有者甚至在出巡当天凌晨三四点便到庙里烹煮素食供乩童、善信果腹。

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铁钉宝座”——椅背、座位和脚踩的位置布满锋利铁钉的木制鸾轿。距离出巡一个星期前,庙方开放让有意乘坐的乩童报名并前来掷筊,掷得最多次圣筊者担当重任。据悉早年的习俗是乩童提前到庙里过夜,临出巡前师爷公才决定附身对象,惟近年来改为掷筊以示公道。

出巡队伍由锣鼓舞狮和五雷将军打头阵开路,接着是“铁钉宝座”。本次挑大梁的乩童是61岁的叶瑞麟叔叔,只见他起乩后稳坐在“铁钉宝座”上,任凭抬轿人一路颠簸,泰然自若地挥舞着宝剑。放置香炉以及五谷、鲜花等供品的多张桌案紧随其后。

压轴登场的两抬神轿中分别坐着出巡的两尊主神金身,仙四师爷轿由清一色的男子抬着,观音菩萨轿则由全女班负责,随行的还有十几名钢针串颊的乩童和善信。运程低的信众可要求钻轿底转运,即跪在神明出巡的街道上让神轿从身上越过。

仙四师爷信仰建立在民众对生活平安顺遂、身体健康的诉求上。三年一度的巡境游行算不上大型,但在小地方里属于非常隆重的盛事。巡境游行不但使境内居民受神明庇佑,得到心灵慰藉,也能促进乡亲邻里团结,同时延续文化传承。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