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面包西果厂

撕开白底红字印刷骏马抬蹄伫立光环中的包装,尝一口松软的香草奶油夹心面包,流连唇齿间的是童年的甜美芬芳。坐落在士毛月(Semenyih)的金马面包西果厂,1981年至今持续手工制作古早味面包,伴随无数居民成长。最受欢迎的非奶油夹心面包莫属,椰丝面包以及面包饼干(roti kok)也不遑多让。摆放在自家门市销售之外,还供货予附近一带的杂货店、传统咖啡店,是士毛月人共同拥有的味蕾记忆。

四十年岁月如梭,士毛月从农业园区迈向城市化发展,金马面包西果厂却近乎完整地保存原貌。推开米黄色的折叠铁门,眼前的木柜和墙上的木架被面包大军占领。店内另一侧的实木工作台,既是每天无数面包的诞生地,同时是面包们打扮穿衣的后台。制作和零售在同一空间里进行,是创店前辈们的构思,木制家具也由他们亲手钉制。一直沿用下来的还有初版包装以及家传原料配方,包括调味用于夹心面包的奶油和新鲜炒制椰丝馅料。

金马面包西果厂现任掌舵人李文吉出身面包家族,爷爷在森美兰州淡边小镇开设面包店,家中亲戚大多也从事烘焙行业。1980年代,姑姑嫁到士毛月后,力邀娘家的弟弟(父母与叔叔)共同创业,金马面包西果厂就此诞生。后来叔叔和姑姑陆续退股,父母曾考虑结束营业,当刚中学毕业的李文吉便决定接手,加上姐妹不时帮忙,一家人齐心协力支撑起面包厂运作。

李文吉大哥自小将家人的日以继夜的劳动尽收眼底,明白手工制作面包的辛苦,每天工作时长十二至十五小时,挣得血汗钱却缺少闲暇时间。如果不是一家人分工负责从秤材料、和面团、揉压面团、手捏成型、入模发酵、进炉烘焙、出炉冷却到切片包装的一应工序,肯定会忙不过来。从烘炉中取出烤好的面包,被热气熏得满脸通红,对李大哥而言是极平凡的日常。不聘请工人,乐意亲力亲为,虽然苦点、累点,却舒心自在。

金马面包西果厂开业初期只卖寥寥数样古早味面包,近年来顺应市场需求才慢慢地增至十多种口味选择。除了长期光顾的熟客、外地游客和循着古早味寻来的老饕,传统咖啡店会批量订购海南面包。基于所有的面包都是自家手工制作,为了保持最佳品质,李大哥会将每日生产数量控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若有必要,他会和顾客沟通将大额订单分作两天完成。

随着乡镇发展阔步前进,不少传统食品为了提升效率和产量而趋向工业化生产,为了延长保质期而添加防腐剂、软化剂。年轻的李文吉大哥却依旧手工制作面包,坚持无添加,守护着扎实的口感和熟悉的淳朴味道。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2 ECHINOIDEA SDN BHD

加影的三轮车包子档

从锡米山通往加影市区的繁忙街道旁,一台三轮车流动摊位总在日头偏西时出现,夜幕低垂时消失,若不稍加留意便会错过。三轮车上方支起一片灰色帆布,为摊主及层层相叠的竹制蒸笼遮风挡雨。掀起盖子,随着水蒸气氤氲,形形色色的手工包子、点心散发出诱人香味。

每天早上的馅料制作及调味、发面、捏包子、蒸熟,皆由王成杰叔叔亲力亲为,其妻子从旁协助。即使各项流程费工费时,他们依然坚持当天现做现卖,绝不放置隔夜。加上王叔叔已年过七旬,依夫妻俩的健康状态将每日制作的数量控制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不造成过度劳累。手工包点数量非常有限,吃不吃得上需靠机缘。

昵称“包佬”的王成杰叔叔,是三轮车包档的第二代传人。他的父亲曾在海南咖啡馆做煮炒,后来于1962年开始自主经营流动摊位。白天里一家大小齐心协力制作手工包点,傍晚时推着三轮车分别出没于锡米山顶及街道旁贩售,入夜则转移阵地到加影老街的两大戏院外。直到市区在发展洪流中改头换面,三轮车无法穿行于高速大道及高架天桥上,才在住家附近选择一个固定位置摆摊。

王叔叔年轻时曾远赴沙巴闯荡,婚后独立开设机械厂,却在金融风暴中陷入经济困境。他心怀无奈地回到老家,重新帮忙制作热气溢香的手工包点,便毅然决定跟随父亲的脚步,妻子也甘苦与共地一起维持生计。王叔叔不但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同时也沿用父亲的食谱以及三轮车摊位(现已换了第三辆),使其成为加影街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数十年来,王叔叔一家习惯了白天投入制作,晚间出摊的生活模式。一贯在傍晚六、七点才出摊。短则四十五分钟,长则两个小时半,手工包点必然售罄。近两年里,受新冠疫情影响,出摊时间被迫提早至下午四点半。通讯科技的发达也促成销售模式上的突破,王叔叔采用免下车服务(drive through)和电话预订,为顾客提供更大的方便。

王叔叔推着三轮车包档,在市井烟火气中把生活过得平淡安稳,不求飞黄腾达,只愿家庭健康美满。粗糙的双手已经习惯接触高温,仿佛练就铁布衫般灵活地从蒸笼中取出包子。对于品质热忱而执着的坚守,并没有在日复一日的劳动中蒸发。吃上一口热腾腾的手工包点,品尝朴素的新鲜味道,流入心里的是无尽温馨暖意。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2 ECHINOIDEA SDN BHD

仁嘉隆的风筝

五彩斑斓的风筝在清风吹拂中,恣意翱翔于蓝天白云间,点缀周末午后的闲暇时光。一群风筝爱好者不分年龄、种族或国籍,齐聚仁嘉隆(Jenjarom)住宅花园中央的草场上,在惬意的凉风下享受这项传统娱乐活动。个别好手会带上自制的风筝,以创意美观的造型争奇斗艳,并展示其良好的飞行性能。

两位年过五旬的业余爱好者,洪连胜和洪强,对漫天飞舞的风筝从兴趣盎然升华为创作,活跃在仁嘉隆草场已三、四十年。年少时透过购买他人制作的风筝进行拆解和研究,在模仿与不断改进中渐渐自学成才。出自他们巧手的作品有翩翩展翅的小鸟、蝴蝶和本土特色的月亮风筝(Wau)。他们早年鲜有交集,迟来的缘分使他们几乎年届退休才一见如故,有空便相互串门交流风筝制作心得。

风筝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竹条、线绳、白纸、浆糊;寥寥四种材料,流程看似简单,实际制作却非常考验手艺。选择韧性较强的成熟竹子,剖开后自然风干长达三个月。将完全干透的竹子去皮,裁切成条状,根据所作风筝的大小锯成需要的长度。接下来是最关键的步骤——削竹,即用刀刃将竹条慢慢削至适当的宽度,厚薄均匀。削出来的厚薄度决定了竹条可以弯出多大的弧度。要怎样保持竹条的弧度和弹性而不断裂,只能在削竹的过程中凭肉眼观察和触感去调整,从中累积经验,因此最耗费时间、精力与耐心。

准备好竹条后,便开始制作风筝骨架,可依个人喜好做成任意形状,但必须确保左右对称、头尾重量平衡。用线绳绑扎好风筝骨架后,轻轻刷上浆糊,压上白纸(近年已换成防水的白色塑料纸)固定,并密切留意纸张是否平整、松紧一致。待浆糊干燥后裁去边缘多余的部分,风筝总算大功告成,可以拎到户外试飞了。只要风筝的左右吃风面积相当,便能平稳飞行不打转。不同的风筝受风后会产生不同的弧面,决定了它适宜在何等风力强度下放飞。

放风筝没有太花哨的技巧,只需选择适合而且可以配合风速的风筝,迎着风向即能顺利腾空。若是大型风筝则需两人协力放飞,一人迎风拿着风筝站定,另一人拉着线轴逆风跑一小段路,感觉线已绷紧了才请同伴松手。当风筝上升到高空中,气流相对稳定,风筝就会在空中保持漂浮姿态。收风筝时,顺着风势走向风筝,边走边收线,让风筝缓缓降落并收回手中,防止风筝因急坠而损坏。

龙形风筝在马来西亚非常少见,仁嘉隆的风筝爱好者们偶然学会制作,得以展现“飞龙在天”、“神龙摆尾”等壮观景象。龙形风筝由一颗立体龙头、八十节龙身和一节龙尾相连,整体长度逾百尺,动员至少三人才能放飞。龙头制作工艺繁琐,因不具飞行能力所以必须尽量轻盈,以便借助龙身将其托上空中。不仅如此,要做出八十只大小一致的圆形风筝充当龙身,甚是挑战眼力和耐心。

“鸢飞蝶舞喜翩翩, 远近随心一线牵”。一根纤细的线牵引着空中飞扬的风筝,同时联系着地面上的人。志同道合所以相聚甚欢,凭一腔热爱潜心钻研;当亲手制作的风筝冉冉升起,他们脸上绽放自豪的笑容。即使时移事易,对现代人而言传统玩具不如手机游戏有吸引力,洪连胜和洪强很乐意分享及指点新手,希望制作风筝的工艺继续流传。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2 ECHINOIDEA SDN BHD

邱国良:旌旗制作师傅

森美兰州淡边(Tampin)新村里的一幢天蓝色板屋,门窗边贴着几幅春联,入口处悬挂了醒目的红底金字木雕匾额——国良手工艺。甫进门,厅堂绝大部分的空间被巨型工作台占据,工具散落四周却乱中有序。左侧的房间内放置长达十来尺的板桌,墙边挂满各式备用布料;右侧的小房是缝纫车间,墙边则挂着半成品。邱国良叔叔拿木尺在深色布匹上比划,依照粉笔刻画出旌旗轮廓测量所需裁切的尺寸,再修剪布料边缘。他手工制作挽联、锦旗和令旗,至今逾半世纪。

旌旗,意味着各种旗子,其中囊括挽联、锦旗和令旗,制作工艺大同小异,各自却飘扬着不同的无声昭告。挽联用于布置灵堂和灵柩车,亦用于乡亲、学校等社团向办丧事主家致祭。锦旗用于表扬个人对社团的贡献,采用红底黄字,并镶以流苏花边。令旗用于神诞庆典,信徒为答谢神明庇护而赠旗,彰显其神威,采用的配色则因主神而异。

五十年代末的挽联,是用白纸黑字书写着逝者姓名、挽词、赠送者名字和所代表的社团,逝者出殡后即焚烧。当时淡边小镇公共交通并不发达,邱叔叔从事德士司机,载送客人到其他市镇,所以他经常受街坊邻里委托前往芙蓉、马六甲等城市订制挽联和取货。长年累月的接触引起了邱叔叔对书写挽联兴趣,遂自学成才,凭这项技能偶尔赚些外快。

六、七十年代里,生活条件普遍改善后,才兴起使用布制挽联,换上通用的挽词如“福寿全归”、“音容宛在”,逝者出殡后由社团取回保管,既方便又能重复使用。一次机缘巧合下,邱叔叔为经营寿板店的友人缝制布置灵堂用的挽联和挽幛,名声不胫而走。找上门的订单种类诸多,他也乐意尝试新挑战如锦旗、令旗,并能交出令顾客满意的成果。因此,邱叔叔的客源逐渐从淡边扩展到森美兰、马六甲、雪兰莪及彭亨州,甚至远销国外至新加坡和印尼。

无论是订制任何种类的旌旗,首先必须确定其用途、颜色和尺寸,邱叔叔方能采购所需材料,依旌旗轮廓剪裁。紧接着是确定旌旗上的文字,他在测量相应字体大小后,将每个字临摹于纸上。邱叔叔不得不摒弃在本地民间式微的传统刺绣工艺,而是将字样拓印到布上剪出,粘贴在旗上定位,隔日风干后才进行缝合。基于中文字笔画复杂,缝纫过程颇为繁琐,旌旗难以连夜赶制,完成一张需耗时两至三日功夫。

邱叔叔近年来虽在制作旌旗时采用电脑打印文字,却坚持手作的温度。他密密的缝缀,承载着社团成员、乡亲之间的情谊和信众对神明的崇敬,延续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同时,邱叔叔并未荒废书法的手艺,工作之余练习写百福图,在临近节庆期间则挥毫书写春联赠送予来访的亲友。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只需在电脑上设计好旌旗的图像和尺寸,便可交由印刷厂打印在布上,甚至还能安装LED灯饰。面对时代的洪流,邱叔叔只管遵从兴趣继续制作旌旗,不去纠结未来会否有接班人之类的问题。闲暇时刻,他还联同亲友拍摄诙谐有趣的微视频,跻身粉丝人数破万的TikTok博主。过好当下的生活,坦然面对一切未知。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Summer》

COPYRIGHTS 2022 ECHINOIDEA SDN BHD

德裕布庄

早上八点,微凉晨风轻轻吹拂,枝桠随之摇曳起舞。精神矍铄的九旬老翁何德仁踏出山坡上的小木屋,步行至大街上的传统咖啡店享用早餐。何爷爷吃饱喝足后,翻阅刚才顺路从书报摊购买的报纸。直到时针指向九点,他再度迈开步伐,前往淡边福建会馆底楼的德裕布庄,开始一天的营生。

淡边(Tampin)是一座地理位置独特的小城镇,大街纵贯森美兰和马六甲,大街正中央绘有壁画的石山路为交界处。仅几步之隔,商业及社交活动却受不同的地方政府管辖,当地居民一日内不断往返两州是家常便饭。何爷爷便是其中一员,住宅隶属马六甲(普罗士邦 Pulau Sebang)范围内,店铺则坐落在森美兰淡边。

德裕布庄是由何爷爷与妻子廖菊妹合力经营的一家传统布庄,外观并不起眼,招牌因油漆剥落变得模糊不清,半间店面内摆满林林总总的布料。步行过来的何爷爷会先到店里打开铁闸,然后拉下木制百叶帘,避免强烈阳光照射得布匹褪色。稍后行动不利索的妻子才在女儿陪同下,搭乘朋友的顺风车来到店铺。两老一起看顾店面,聊天打趣其乐融融,直到傍晚五点回家休息,生活作息十分规律,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

何爷爷出生于芙蓉,五岁时随父母搬迁到淡边生活。他年轻时曾到新加坡工作,并在那里邂逅了妻子,成家后决定回到淡边立业。何爷爷自从1958年结下“布”解之缘,与友人一起创办振隆布庄,合营公司解散后便独立开业。商号“德裕”由何爷爷的父亲命名,包含了遵守商德、生活宽裕的期望。创业初期,生活条件艰苦,何爷爷和妻子不得不勒紧裤带抚育八名儿女。70年代马来西亚经济起飞,他们抓紧时机奋力拼搏,每天从早上九点忙活到晚上九点,才攒下一些积蓄,生活得以改善。

德裕布庄提供的布料选择趋大众化,其中纯色布匹如红布、白布和黄布,多用于婚丧喜庆;印花布如峇迪(batik)用于制作传统马来服饰baju kurung和sarung;较为昂贵的西装布料则是迎合洋服店需求而进口。随着大型连锁店进驻,提供更多布料选择、价格更实惠,加上成衣市场崛起,淡边的十数间传统布庄纷纷结束营业,而德裕岿然独存。

两老拥有豁达开朗的个性,使他们不奢求富甲一方,持续经营小本生意。如今各儿女自事业有成,无需两老操心,开店已从生计转化成为打发时间的消遣。虽然生意额不如从前,但店内布料库存早已结清款项,可以安稳地慢慢卖。两老甚至计划未来退休后,采取儿子的建议,将布料捐赠给有需要的机构。

时光流淌,把生活中甜苦的点点滴滴冲成一杯淡泊的清茶。何德仁爷爷和廖菊妹奶奶已届耄耋之龄,别无所求,身心健康足矣。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The Home》 《Just A Little Hope》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巴生的麻袋

距离巴生火车站几步之遥的彭亨井(Jalan Raya Timur)战前双层店屋,是巴生河南岸曾经风光一时的商业区。数十年过去,大半数业者搬迁或关停,只剩稀稀落落几户依然留驻于此,其中一间就是销售麻袋的杨合记(Yeo Hup Kee)。每当路过店铺前,一阵阵属于麻类植物的天然气味扑鼻而来。

杨合记开业于彭亨井最繁荣时的四五十年代,当时整排店屋楼上住户爆满,楼下各行各业门庭若市,而今这一盛况不复存在。斑驳的木制招牌满载风霜,敞开的铁闸将泛白的外墙袒露无遗,挑高的屋梁使内部空间显得宽阔,铁花气窗既引入自然光线又能保持空气流通。从杨合记的开放式门面望进去,一摞摞麻袋、麻绳及麻布占据了约半间店面的位置。

麻袋是采用植物纤维织成的天然材质包装袋,表面上经纬纹理清晰可见,散发着柔和的金黄光泽,有着粗糙的触感。它可重复使用,可回收,甚至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并有助于环境保护。麻袋既具有吸湿性,又能通风,同时非常耐脏耐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以及建筑工业。用麻袋储存米粮、豆类等能延长保质期;移植树木时用麻袋包裹其根部可防止水份流失,麻袋在土里生物降解后化为肥料;浇筑混凝土前在钢筋表面包覆麻布能防止埋在地底的部分腐烂。

杨合记的业务性质为批量向工厂收购二手麻袋,清理、分类后再外销。目前主要货源来自本地的可可加工厂。回收的麻袋需先经历用力抖动,以清除残留其中的内容物及附在麻袋上的粉尘。若发现破洞,就得用麻线缝补。接着便依不同的厚度、密度和大小分门别类,然后按需求捆绑成一扎,井然有序地存放。

当年创办人杨清水下南洋后白手起家,骑着脚车收购可循环旧物转卖给有需求的买家,兢兢业业做生意。后来他注册了“杨合记”商号,置购了位于彭亨井的店屋,并于此将十名子女拉拔长大。其中唯独杨金章叔叔一人子承父业,1971年正式接手以来已有半世纪,他见证了麻袋行业的兴衰。

昔日杂货店、米粮行、米绞商和国家稻米局都对麻袋需求量甚大,杨叔叔因此练就轻易分辨出手中麻袋品质的功夫。80年代起,化学合成纤维和塑料袋普及,成本高昂且笨重的麻袋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国内尚存的同行屈指可数。他顺应时代和顾客需求引进化纤编织袋还有吨袋,另辟蹊径在市场中生存。

杨叔叔靠灵活变通的脑筋把家业往国际化发展,将麻袋出口至印尼、印度、泰国等地。二女儿及儿子见他忙得席不暇暖,于数年前相继辞去原本的工作,协助杨叔叔齐心经营家族生意。在二女儿杨逸心的协助下,杨合记进驻网络平台,开发了本地的新市场。曾经装咖啡豆的空麻袋被用作咖啡店内的装饰;花店使用麻布包装花束,增添了一丝纯朴风情;手作人巧妙地将麻绳编织成篮子、椅子、地毯等等。

由于店屋空间有限,不足以囤积大量麻袋,杨叔叔在附近的工业用地增设了仓库。即便如此,他不愿放弃在老旧的店屋里经营门市。兼顾两边固然会感到有些疲累,但毕竟是父亲留下的资产,也充满了他孩提时代嬉戏成长的回忆。更重要的是,能让老顾客知晓,无论何时,这家店都会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

麻包袋堆叠了一袋又一袋,杨合记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坚守在繁华落尽的彭亨井一隅,静待故旧登门。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Beautiful & Inspiring Piano with Strings》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日恒瓷器行

“红万寿、黄万寿、绿万寿,这些以前在每个家庭应该都看得到的。” 黄家乐先生穿梭在高耸的货架之间,细数着密密麻麻的各色瓷器。走在狭窄的过道中,动作需格外小心,免得转身落下一地支离破碎。“这些有很多不一样的花草,那个是黑万花,还有山水。” 粉彩瓷器上绚丽的花纹图案装饰,看起来不尽相同,皆由工匠一笔一划涂绘而成。原本于1940至60年代间平平无奇的日用餐具,目前已成为凤毛麟角的手工艺品,惟在一些老字号店铺中尚有存货。

营运超过百年的日恒瓷器行,位于隆市谐街(Jalan Tun H.S. Lee)的一栋橘黄色三层建筑里。建筑物预留了比五脚基还宽的空间,与毗邻的双层店屋形成一个“前凹上凸”的景象。店家巧妙地利用这方空间,在营业时间里摆放移动式货架,陈列更多的商品,与两侧墙上的壁画形成有趣的景象。新旧时代交融不止发生在店铺外观上,也反映在售卖的物件:店内除了各种尺寸的传统瓷器之外,也顺应现代需求兼卖厨具、炊具、简约风餐具等。

瓷器自东汉年间问世后,千百年以来流传至世界各地,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盛装食物的器皿,亦能是供人品鉴欣赏的美术品。光滑的白色瓷碗上绘有生动的黑尾红公鸡,配上碧绿芭蕉叶以及粉红牡丹花,分别寓意着一日之计在于晨、大业永固及富贵满堂,因此广受各阶层人士喜爱。公鸡碗随着「下南洋」移民潮在东南亚普及,新马泰纷纷开始本土生产,最常见的四个尺寸分别为:鸡大海、鸡二海、鸡大斗和鸡小斗。

日恒瓷器行的创始人是来自中国广东新会的三兄弟,约莫民国初年时期肩挑装满瓷器的竹篮,南来到吉隆坡落脚。他们与亲友合股,在临近大家购物中心(Kotaraya Complex)处一家狭小店面开业。店铺于旧址经营逾八十年,直到股东们都年老退休,方结束营业并分家。后来黄家乐大哥的父亲决定延续家族生意,三十年前于现址重新开张。黄大哥三姐弟每当放学后都会到店里帮忙,因此对瓷器以及其中的文化含义产生浓厚兴趣,结下不解之缘。

完成学业后接班成为第三代掌舵人至今,三姐弟可谓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日恒瓷器行,举凡清洁打扫、服务顾客、管理账目及庶务,各司其职。在他们齐心协力下,将店铺规格由单层门市逐渐扩展至三层楼面,其二楼和三楼分别用作货仓及展示厅。在主攻批发市场之余,日恒也承办新居入伙、婚宴喜庆、年长者做寿的用品。完整的中式家庭用餐具一般由96件相同花色的套装组成,涵括碗盘、筷子、汤匙、牙签筒、炖盅等。茶具套组则有杯子、茶壶、托盘等。

80年代以后,机械打印贴花逐渐取代手绘瓷器,虽然批量生产的制作成本得以降低,但图案死板,缺少手工艺的精髓。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广州彩绘瓷器技艺于2008年被中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昔日作为出口外销商品流传至世界各地的粉彩瓷器,如今受到收藏家追捧而有市无价。每件手工艺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工业化产品仿造得再像也只能归类为复古式瓷器。

日恒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销售,同时致力于知识传承。大姐黄佩敏边做边学,了解各源流顾客群对餐具不同的需求,也会向外籍游客推广我国多元文化的特色。在介绍炊具时为顾客科普糕点小吃的做法,并叮嘱他们有关用具的正确使用及保养方式。顾客得到正确资讯,回家试做成功后,还会特意前来分享亲手制作的吃食,令黄大姐倍感窝心。

人们的饮食方式随着时代改变,传统瓷器或将淡出日常生活,其中的文化底蕴逐渐被遗忘。但在茨厂街一带,黄氏三姐弟仍坚守百年家族生意,日恒瓷器行继续宣扬中华餐具文化。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Romantic Piano Inspiration》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特新钮店

特新钮店 Dexon Button Shop,位于吉隆坡茨厂街(Jalan Petaling)其中一幢旧式店屋的底层。因着五脚基前林立的摊位,形成了一道屏障,使它的位置显得隐蔽。穿过摊位之间狭窄的通道,来到特新钮店,阳光正好落在店门口,仿佛另有洞天。随后,目光不自觉地被店内整齐密集的原木橱柜,以及琳琅满目的纽扣展示所吸引。从金属钮扣、贝壳纽扣、木质纽扣、塑料纽扣,甚至是日益少见的布纽扣,皆由国内外搜罗而来。

除了目不暇给的纽扣,特新钮店也是一家一站式裁缝用品店,有售卖拉链、针线、剪刀等等。他们同时也是茨厂街内屈指可数的仍由华裔经营的家族生意,营业近40年,俨然成为老字号。店门上的招牌随着岁月流逝而泛黄,和门口一侧依旧鲜明的半弧形柱子形成对比。店里的两尊古董机器——手压机和包布纽扣机,即使在一般裁缝店也并不常见。

特新钮店创办人——蔡俊楠先生,来自霹雳江沙,年轻时到吉隆坡一家裁缝店打工。当该店结束营业,他便在敦李孝式路/谐街(Jalan Tun H.S. Lee)一角创业售卖裁缝用品。有次遭逢祝融之灾,蔡先生便将店铺迁址至位于茨厂街门牌 37 号的半间店面。后来该店主将店面卖予酒店业者,他不得不另觅地点,有幸在几步之遥外寻得,并于 1992 年搬入门牌 45 号的现址。新店开幕盛况空前,同行和老主顾所送的祝贺花牌几乎摆满店外的五脚基。在蔡先生的二女儿 Villy 印象中,当时年幼的她仿佛置身花店,觉得新奇而好玩。

如今蔡先生年事渐高,行动管制令期间一度萌生退休的念头。直到 Villy 继承了他的衣钵,便退居幕后当顾问。Villy 从小的耳濡目染下,早已熟悉店内运作,加上数位十至二十多年经验的店员阿姨们扶持,接手并无大碍。大家各司其职,除了售卖裁缝用品,也提供基本的裁缝服务,例如缝扣眼、改衣服、锁边、修理拉链等。

此外,手工盘扣可谓镇店之宝,皆由 Villy 和妈妈亲手盘织。五彩缤纷的布条编织成各种花扣,一个盘纽和另一个纽襻将衣襟固定,一般出现在传统服饰如旗袍上,其使用历史悠久,具有浓郁中华民族风韵。盘扣手艺从 Villy 的外婆、母亲,到她,已传承了三代,如今不再时兴,或变成一项快被遗忘的传统手艺。

茨厂街一带,包括谐街和苏丹街(Jalan Sultan),是早期吉隆坡主要的华裔聚居地,有着约 140 年历史。Villy 孩提时代,每当放学都会到店内等待父母下班一起回家,几位店员阿姨总是宠爱地放任她捣乱,也见证了她成长的印迹。对她而言,茨厂街是一个非常喧闹,充满人情味的社区。当年这一带的店铺几乎全由华裔商人经营,有着不少布庄和服饰店,还有药材店、五金店、小吃摊等等。部分老行业因后继无人而结束营业,有的店主选择将店面租予外籍人士做生意,茨厂街的华族文化特色才逐渐淡化。凑巧去年面临失业挫折后,她回到这个熟悉的社区和店铺,重新出发。

纽扣虽小,看似不起眼,却很实用,既能连接两边衣襟,也能起到点缀效果。虽然如今茨厂街已是今非昔比,特新钮店却低调不喧哗,多年来依靠社区熟客和手艺爱好者光顾,犹如小巧的纽扣紧系着衣裳,与社区连接着。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Soft Piano》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永胜烧面包

早上七时许,一道身影骑上驮着铁皮箱的老旧摩托车,缓缓行驶到半山芭富都综合商业大厦(ICC Pudu)与富都广场(Pudu Plaza)之间的路灯柱下后停靠。打开铁皮箱,蔡添禄叔叔动手整理每日大清早采购的新鲜食材:把大片的肉干裁剪成长条状、往已见底的塑料容器里补充鸡丝。木炭在烧烤炉里已预先引燃,一切准备就绪。八点钟正,蔡叔叔准时贩售炭烤鸡丝肉干面包,直到中午或售罄为止。

肉丝肉干面包原先是由肉干行发明的创意小吃,让肉干不再局限于农历新年期间的应节食品。既平价又美味,能获得饱足感,又方便携带。肉丝肉干面包在1960、70年代期间风靡西马,瞄准商机的小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中,肉干面包小吃迅速普及,并逐渐演变成为深受欢迎的早餐选项。

首先,将面包横向对半切开,涂抹牛油,放上炭炉烧烤至香脆。蔡叔叔细心将面包焦黑的部分削除,再补上一层牛油,才来夹入馅料。堆满肉松和些许黄瓜片,接着是一片长条状的肉干,再依据客人口味挤上两圈辣椒酱或番茄酱。

蔡叔叔出生冼都(Sentul),是道地的吉隆坡人。他自年轻时辗转从事过电影放映员、跟车送货员等多种行业。在奔波劳碌的生活里,他对唾手可得、价廉物美的鸡丝肉干面包“一吃钟情”。在偶然的机会下,经过熟识的小贩牵线搭桥,他开始在电影院夜班结束后的清晨里兼职贩售鸡丝肉干面包。后来戏院倒闭,他便投身当全职流动小贩,自由规划着工作时间和地点。晴天出摊,遇上雨天就暂时休息。

黄色醒目的手写招牌由蔡叔叔亲手题字,苍劲有力的笔迹是之前为戏院誊写无数张电影宣传单积累而成。洋名自英殖民时代开始风行我国,蔡叔叔对Winson这个名字颇有好感,便将其音译为“永胜”,也蕴含着他对于生意兴隆的美好期盼。他在年富力强时曾到遍蕉赖多个住宅区、武吉免登、秋杰路等人流量多的地方贩卖鸡丝肉干面包。随着年纪渐长,繁忙的作息让他力不从心,就选择固定在燕美巴刹(Imbi pasar)摆早市,并随之搬迁至富都综合商业大厦。

蔡叔叔秉持着仪容笔挺整洁即礼貌的原则,每日以最佳面貌示人。年过八旬的他身穿短袖衬衫、西装裤和黑皮鞋,仍显得精神奕奕。蔡叔叔非常享受这份职业,需要出摊的时间既短,也不必受上司刁难。四十年来,许多同行碍于觉得使用炭炉吃力不讨好,纷纷改行或改用煤气炉,但他坚持保留古早味。即使原料不断涨价,他却没把价钱抬得太高。如今同行都调价至四、五令吉,蔡叔叔仅卖三令吉出头,也不偷工减料,依然分量十足。单身的他只要一人温饱全家不饿,收入能糊口足矣。

凭着兴趣喜好投入工作,蔡叔叔以豁达之心享受平平无奇的生活。一辆老旧的摩托车及量身定制的铁皮箱常伴左右,挣取一日三餐果腹。他淡泊寡欲,厚道待人,收获舒心和惬意。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Nature》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疫情下:安好

自新冠疫情爆发,行动管制令实施已一年余,风雨动荡映出人生百态。从担心生命安全、生计问题,到逐渐复工、习惯新常态标准作业程序,十位采访对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始终要继续,他们并没有畏难退缩,而是坚强走好脚下的路。

最初阶段的行管令期间,各行各业配合政府的防范措施暂停营业。叔叔阿姨们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休息,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闲逸的时光,可以过得很温馨,也可以很充实。他们尝试不同的事物、学习新的技能,时刻保持脑筋灵活才不至于陷入怠惰消极的状态。

待确诊病例受到控制,行管令放宽时,部分经济领域得以在遵守标准作业程序下恢复营业。虽然人口流动仍受限制,难以预判消费趋势,这项规定却点燃了不少人的希望,让他们摆脱居家生活乏闷以及零收入的窘境。叔叔阿姨们怀抱着期待和忐忑复工,即使收入锐减,能做一天是一天,逐步恢复朝气。

年初农历新年,也因疫情的严峻、行管令条例的收紧,导致亲戚游子无法回家团聚。与疫情博弈的当儿,叔叔阿姨们以大局为重,选择暂且按捺对一家团圆的强烈渴望。各自就地过年,透过视讯相聚,见屏如面,年味不减。尽管无法走访亲朋好友拜年,社交距离不会阻断牵挂和思念。偶尔的一通电话、一声问候,送上满满的关怀。

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抗击疫情成了一场持久战。十位叔叔阿姨调整生活理念,负起防护责任,并且继续劳作。从他们身上,能看见不畏未知,百折不挠的精神。只要秉持毅力与耐心,一步一脚印,勇敢迈向未来。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Romantic Piano》 / 《Beautiful Inspiring Piano With Strings》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