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挠居民为避开大街的交通拥堵,纷纷选择绕道后街(Jalan Maxwell)的后巷,驱车经过时可见几乎所有店屋后的门窗都紧闭。行至将近末端时,门外种满苍翠绿植的一户让人眼睛为之一亮,路边摆放的木雕展示牌和门上挂的布条上均写着「建春茶室」。
从敞开的门口望进去,只占后半间店铺的空间里,设有茶水台和厨房,三、四张大小各异的桌子,混搭着木制和塑料椅子。边上充满岁月痕迹的神台和躺椅,昭告着主人家长年于此生活起居,不经意营造出一种“回阿嫲家吃东西”的温馨氛围。目光所及之处,皆有装饰品点缀,包括不少木制手工艺品,散发浓厚的艺术气息。
今年81岁的林吉珠微微佝偻着身子在灶前烹调;56岁的侄儿林源兴负责冲泡茶水,时不时转进厨房里协助姑姑。茶室没有繁复的菜单,将近50年来只贩卖三种料理方式的面食:咖喱、清汤或干捞。面类选择有粿条、米粉、濑粉和黄面,配料则有鸡肉、叉烧、鱼饼和肉碎。每天早上七点营业至下午两点,或卖完为止。
这幢店屋是林家的祖业,但早年并不经商,仅供自住,大门前悬挂一块刻着曾祖名讳「建春」的匾额。约莫半世纪前,林大哥的母亲于底楼前段设立摊位卖面,姑姑负责打下手。当时她们从凌晨四、五点便开始营业,以便镇上从事割胶和采矿的居民们果腹,直到傍晚四、五点收摊。林大哥的母亲不幸于他年少时离世,姑姑接手面摊并拉拔他与兄姐长大。
林大哥成年后,如同一般万挠年轻人前往吉隆坡谋生。二十多年前,他因病辞工返乡,才到祖宅里帮忙姑姑,并增售茶水。偶尔心血来潮,他将捡回来的木头进行加工和美化,装点店面。店后的展示牌便是出自他的巧手,甚至遍地绿植也是他捡回来栽种的。
十年前,姑姑因生骨刺行动不便,茶室不得不歇业。在她休养的两年多期间,底楼前段出租予商铺,贯连后段的门从此被封上。随着姑姑健康状况好转,一家人合议,将底楼后段捯饬一番,茶室重新开业。至今,姑姑和林父仍住在店屋楼上。她早睡早起,凌晨三点便起床准备材料,切鸡肉、卤叉烧、炒肉碎、煲煮咖喱汤和江鱼仔高汤。她独自在厨房里忙活,直到侄儿早上七点过来开店。
茶室没有固定休息日,除非东主外出办事或旅游。平日捧场的大多为本地熟客,有者从小吃到大,甚至搬离万挠后特地回来品尝熟悉的美味。偶尔有顾客会免下车外带(drive-through),周末假日则有登山健行爱好者和外地游客前来光顾。
万挠旧街场后街巷子里的茶室,蕴含简单的生活,朴实的滋味,艺术的气息,还有家庭的温暖。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5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