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来岸(Broga)横跨雪兰莪与森美兰两州地界,山明水秀,洋溢着自然的清新气息,承载着充满传奇色彩的人文故事,孕育出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石哪督。
19世纪中叶,一批惠州客家人背井离乡,落脚当时仍属荒山野岭的武来岸开采锡矿。初来乍到难免水土不服,加上恶劣的环境条件,令他们饱受病痛折磨。一位名为阿满的原住民,为人古道热肠,总会采撷草药为矿工们治病。因他住在前往矿区的必经之路旁一座石洞,矿工们便称他为石满。相传某天石满突然销声匿迹,后来托梦告知矿工们他已坐化得道,受玉皇大帝敕封成为整个社区的守护神。矿工们前往石洞 勘查,果真在洞内的白蚁巢里发现石满的遗骸,遂将他原地安葬,并立庙供奉「玉封石哪督」。
多年来,武来岸村民但凡遇上疑难杂症,便会前来石哪督庙问事、求药方。石哪督十分灵验,村民为示感谢,特意赠送牌匾。初期的庙宇只有一幢简陋的锌板小屋,仅有本村善信前来上香。1991年,地理师陈文国到访,发现庙宇朝向不当令。他掷筊征询石哪督同意后,按照适宜的风水格局重建庙宇。陈文国师父分文不收协助建庙,条件是庙方必须把善信的捐款作为慈善用途。隔年竣工后,庙宇香火变得旺盛,善信络绎不绝。
随着善信增多,捐献的香油钱除了充作庙宇美化、行政与维修用途,约30%用于推动地方教育及福利工作。善果园慈善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每月向森雪隆三地的贫穷病黎派发救济金,至今已连续派发400期,承蒙善信一直以来慷慨资助,即使在行动管制令期间也未曾中断。同时庙方也赞助文慈育幼院,照顾孤儿以及来自问题家庭的儿童。
2012年增设石哪督文物馆,旨在保存华社历史文物,并让公众了解华教在马来西亚发展历程中的艰辛与奋斗。馆内陈列的华教斗士三雄(林连玉、沈慕羽及陆庭谕)铜像由金马士红楼四馆(即沈慕羽纪念馆、林连玉资料馆、陆庭谕文物馆及明心见性图书馆)提供。
创立石哪督庙之时,英国殖民政府批准了1.7英亩地段作为庙地用途。多年以来,理事会慢慢买下附近的一些地段进行建设,打造美轮美奂的景观,让民众前来膜拜祈福之余,可以运动及休闲。这也成功吸引游客在周末假日纷至,带动附近的经济。目前庙地已扩大至38英亩,其中10英亩仍待发展。
石哪督庙在武来岸社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一个祈福求瑞的民间信仰场所,还是一个有益身心的休闲活动场所、一个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中心,同时为社区福祉作出贡献,帮助有需要的弱势群体。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5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