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赖的白糖糕

白糖糕,取自晶莹雪白的糕身而得其名,表面油润光洁,内层满佈蜂巢状气孔。记载起源于明朝时期的广东省顺德市伦教区,又称伦教糕,是一种传统平民小吃,采用乡下常见的食材。首先将米磨成浆,加入面粉和糖,最后蒸熟后即能充饥。白糖糕入口的口感爽滑,味道清甜,广受大众喜爱。随着大批人民为谋生计而远离故土迁徙南洋,白糖糕的踪迹也延伸到东南亚。如今全国各地不少早市和夜市里,皆有摊贩售卖白糖糕。

位于蕉赖(Cheras)的一家家庭式作坊里,71岁的陈亚有叔叔和43岁的陈利洋大哥忙里忙外,一家人齐心协力制作,批发供应多种糕点:松糕、喜粄、发糕、其中白糖糕和黄糖糕最为人知。凌晨一点半,陈叔叔便起身把白天制作好的糕点,装载到半山芭批发市场,供客户取货。直到清晨五点打道回府,和妻子一同预备待会使用的材料,让孩子接手发酵工序,两老歇息补眠。待糕点发酵完成已经中午时分,父子俩穿梭在长排的特制蒸台,不畏腾腾热气萦绕,蒸出一盘盘糕点。出炉后的各式糕点得晾凉才能切片,包装,一天的劳作才告一段落,这时时针指向下午四时。

陈叔叔原本是一名建筑承包商,无奈所创建的公司在八零年代中期因经济风暴而倒闭。心力交瘁的他来到乌鲁音(Ulu Yam)一家庙宇拜神时,偶然遇见一名家族世代制作白糖糕的老师傅,便向他请教。缘分使然,老师傅破格将祖传秘方倾囊相授予陈叔叔。看似平凡无奇的白糖糕,实际工序繁琐至极,稍有不慎便会泛酸、硬化,或是出水变黏。从一名门外汉到完全掌握白糖糕的制作窍门,陈叔叔耗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学习,每日投入精力研究,方能做出既不酸又松软的白糖糕。身为第四代传人的他,凭着这一门手艺东山再起,建立糕点作坊并逐步将债务还清。陈叔叔始终铭记师傅的再造之恩,逢年过节都会前往拜访并孝敬,直到师傅离世。

顶着庞大生活压力下开启了事业第二春,陈叔叔三十余年来发展糕点作坊的过程实为不易。创业初期时生意不佳,但他锲而不舍地到处兜售,费尽心思开拓市场。出自陈叔叔家作坊的各式糕点皆为纯素食、无鸡蛋、无猪油,而且口感软嫩,即使搁置隔夜也不会变硬或出水。因此建立起良好口碑和人脉,日渐积累下有了稳定的客源和订单数量。向他取货的客户不乏学校食堂、餐馆业者和糕点小贩等。每逢初一、十五和清明、中元等华人传统节日,糕点在祭拜中作为供品,需求量会比平日高些。「陈亚有白糖糕」因消费群广泛,外销到蕉赖十一里、蕉赖皇冠城、双溪龙、加影、锡米山、增江,甚至巴生一带。

陈叔叔的糕点作坊安稳坚牢,而他的儿子们闲暇时会前来帮忙。身为幺子的陈大哥原本是一名摄影师,为了家庭和维持生计,他忍痛放弃梦想,决定全职继承父业。糕点作坊的收入虽不至于让他飞黄腾达,但能满足一家温饱。陈大哥曾一度担心传统食品制作将步入夕阳,后来却发现蛮多年轻人投身这类行业,他便放宽了心,延续父亲的心血。陈大哥抱有宏图壮志,想将尝试新的营销手法,转型至网购和外送,让更多人能够持续吃到传统的味道,不让它绝迹。

精心制作的白糖糕,由透明防油纸和旧报纸裹着,递送出传统的味道。这里头也蕴含了陈氏父子经历生活的千锤百炼,及坚韧不拔的意志。纵然已有接班人,陈叔叔未有退休的打算,仍活跃参与糕点制作。他放心不下因经验不足仍无法独挑大梁的儿子,但挺赞赏陈大哥的耐心,同时希望在他的努力下将来生意可以蒸蒸日上。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he Romantic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万津的姜

享有“姜之乡”美誉的——万津(Banting),其土地肥沃、土质松软,种出来的姜肉鲜嫩脆嫩,口感极佳。目前约有1400亩土地被开发成为姜园,多达百余名农民耕种,已然成为瓜拉冷岳县(Kuala Langat District)最大面积且集中种植的姜园。瓜冷县因为拥有不易吸热的黑泥土壤,适合种植各式蔬果,所以境内许多乡镇都以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其中,仁嘉隆(Jenjarom)更是把姜列为该村的4宝之一,只可惜基于仁嘉隆适合种植的芭地逐渐减少、土质退化、空气污染等因素导致收成逐渐不理想,姜的产量逐渐零落,仅剩少数农民仍坚持种植。

姜的收成分为两个阶段:约5个月半就可以采收的子姜(嫩姜);和8至10个月才采收老姜。由于姜的种植具有较高风险和挑战,尤其天气,因此老姜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子姜的需求强劲。闻名的文冬老姜售价每公斤可达15至20令吉;子姜则介于4至5令吉。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姜园,万津致力在子姜的种植,产量高,销路广,供应全马市场高达70%,甚至远销海外。万津除了盛产子姜,同时也出产深受友族同胞欢迎的南姜及黄姜,各自有不同的风味和用途。子姜适用于烹煮鸡肉、鱼肉,制成姜丝更是脆嫩。微辛的南姜用途最广泛,适合烹煮牛肉、猪肉、羊肉、鸭肉、制作沙爹酱,甚至提萃成香水。黄姜在提香之余也提色,多用于煮饭和咖喱。

今年77岁的陈华山大叔,是万津资深的姜农之一,每日的作息便是往返芭园与住家之间,天未亮便到园地里劳作,午间休憩一小时后又继续工作至傍晚,乐此不疲。陈大叔自12岁开始随父亲到园地协助耕种蔬菜,长大后凭着自己敏锐的思维和刻苦的努力,引进了相较于其他蔬菜更高收成的姜,到自己的园地种植。平均一吨姜苗可以采收7、8吨,收成不好时至少也有3、4吨,足以糊口。已步入高龄的陈大叔与姜为伍数十年载,对于姜的种植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藉着有效的管理规划,逐渐将原有的2英亩园地扩展至几十英亩,聘请了十多名工人在园地里帮忙,更是栽种了大批姜苗。姜苗的种类有印尼、沙巴、辽国及越南四国之分,其中以沙巴姜苗最受万津姜农喜爱,除了种出的姜味道较为香辣之外,也少病容易照顾。

天气在生姜种植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雨量不足或过多都直接影响姜的收成,尤其酷热干旱将导致姜发育不良甚至枯萎。除此之外,轮耕法也十分重要,这样可对土地的养分进行可持续的管理和改善土壤的结构。因此,当姜收成后,该土地则轮流种植其他农作物,如玉米、香蕉、番薯、木薯,直到翻了三、四遍后,才重新栽种姜。唯一的例外便是南姜,可以持续种植三、四年才需要轮耕。从高空俯视,万津芭园一片片呈长方形的种植地里种满不同类型的作物。

由于万津的每块园地皆属于不同的地主或农民开垦或拥有,该土地能栽种的农作物也较为固定,为了确保农民的权益,雪州滨海区菜农公会的角色举足轻重。每当雨季耕地淹水需找人疏通、或菜农面对耕种地段问题等,都可以通过公会向相关政府部门打交道,达成积极的解决方案。该公会200多名会员团结一致,相互扶持,在实验性耕种阶段互相交流讯息以及心得,收成时也齐心应对共同的传销商,洽谈出统一的批发价格。

面朝“黑”土背朝天,滴汗入土苦作甜。万津芭园一望无垠的种植地里,陈华山一家五兄弟和儿子皆从事种植业;以及,雪兰莪州滨海区菜农公会200多位成员,没有血缘关系却犹如兄弟般密切,齐心协力“姜”本求利。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Wedding Film from AShamaluevMusic –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巴西不南邦的血蚶

酸辣开胃的亚参叻沙、浓郁可口的咖喱面、以及香喷喷的炒粿条里不能缺少的灵魂材料之一——血蚶。其肉嫩鲜美、血液鲜红,无论是简单地汆烫即起,或是辣炒料理都行。然而,养殖血蚶却是一门极具风险,和仰赖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业。在这座位于雪兰莪州西部的百年华人渔村,巴西不南邦(Pasir Penambang),在90年代以养殖血蚶闻名,同时也也因盛产新鲜美味的海鲜及海产而有着海鲜天堂之称。

巴西不南邦拥有着自然条件的优势,沿海一带的海床土质含有高量泥浆,加上淡水与海水混合的水质,蚶苗会从物资丰富的土壤里摄食藻类,是养殖血蚶苗的温床。加上养殖者勤于照料,血蚶的存活率颇高且肥硕,规模和产量仅次于霹雳州十八丁“蚶都”。不同于主攻外坡和出口市场的十八丁,巴西不南邦的血蚶只批发供应本地菜市场。

自9岁稚龄开始以渔业维生,并在1989年开始从事血蚶养殖业的郭聪明大叔,在巴西不南邦甚至西马一带中算是血蚶养殖技术的权威人物。虽已退休十年,谈起血蚶,他依旧神采飞扬地分享多年来的养殖场管理心得。蚶苗从播下到收成耗时14至18个月,这期间需要不时抽查蚶苗的生长状况,并且疏散长势密集的蚶苗。

经验丰富的郭大叔透露,蚶苗的存活率得高达30%才有盈利的可能。结合数量与质量的丰收,血蚶养殖业的盈利额甚是可观。一九九五年为巴西不南邦血蚶出产最高峰,年产量四万吨,却于2015年跌至三千余吨。回顾90年代辉煌时期,当地有高达十来户血蚶养殖者,而今屈指可数。

近年来,各地海域面临海水污染如垃圾和化学排放,对血蚶的生存百害而无一利;海上工程也将大量泥浆和废料冲进养殖区,导致血蚶窒息而死。气候的变化也增加了血蚶养殖的风险,例如2004年末的海啸除了带来狂风骇浪,地壳松动也令海床的土质变硬,血蚶存活率低迷。另外,近年来自然蚶苗难求,养殖者被迫向邻国购入的蚶苗却遭逢水土不服的问题,全“蚶”覆没,血本无归。

在成本变高的状况下,血蚶的售价飙升,非法捞捕和盗窃血蚶者趁机从中取利,血蚶养殖业者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在血蚶供不应求的状况,加上饱受严重的亏损,全马各地许多户血蚶养殖者选择转行或结业。无惧万般艰难仍努力坚持做下去的骆国雄大哥,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事事亲力亲为,今年42岁的他已然是巴西不南邦最年轻的血蚶养殖业者。

巴西不南邦的血蚶养殖业一度辉煌,却躲不过风浪与波折,面对莫测的变幻和挑战,业者们该何去何从?若无法历尽千帆,随着血蚶日益罕见,血蚶养殖业犹如风中残烛,明灭不定。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For A Moment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新邦令金的煎蕊

坐落在柔佛州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主要大街旁的店铺,有一家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煎蕊档口——Gerai Cendol Sathar。蓝色帐篷下,档主Ahmad bin Sathar忙碌的身影在碎冰机前,做出一碗碗白花花的冰屑,配上鲜嫩翠绿的煎蕊,淋上棕褐色的椰糖浆以及浓郁的椰奶浆。五彩缤纷的佐料中有暗红色的糖渍红豆,粉红色的西米,金黄色的淡奶玉米,还可以依凭个人喜好选择添加糯米。众多材料皆为自家制,每日新鲜准备,更是广受好评和吸引顾客。

Sathar煎蕊档口从开业至今就在原地经营,未曾搬迁。档口设立在店屋与店屋之间,后方恰巧就是一条小巷,于是顺着地利增设了不少简陋的桌子以及座位,大家都可以坐下静候及享用甜滋滋的煎蕊。居民与邻近的店家养成了默契,不驱车经过巷子,也不把车子停放进巷子里。一份特殊情怀弥漫着这条小巷,其朴实的冰品也蕴含了当地居民自小吃到大的甜美回忆。

煎蕊(Cendol)是萃取斑兰叶汁后,加上粘米粉制成纯天然青色的条状软果冻,源自印尼爪哇的传统甜点,一开始是以饮料的形式出现。煎蕊散发着淡淡斑兰香味,嫩滑细腻的口感,搭配淋上椰糖浆和椰奶浆的冰屑,入口既清新又沁凉。在一年到头都是炎夏的马来西亚,随时来上一碗冰凉的煎蕊是一种享受。煎蕊不单止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也拥有许多不同的配料和吃法,例如加入花生、腰子豆、亚答子、菠萝蜜、雪糕,甚至是榴莲。

酷热的艳阳天下,挥汗如雨的现任经营者阿末(Ahmad Bin Sathar)是这项拥有六十余年历史的家族生意的第四代传人。阿末的曾祖父来自印度,早年携带家小远渡重洋来到槟城讨生计,并向爪哇人习得制作煎蕊手艺。当时他以一根木扁担将器具及配料扛在肩上,在槟城到北海大小村落里挨家挨户叫卖。其后,阿末的爷爷也延续了这门手艺,则南下至霹雳州安顺贩卖煎蕊。在爷爷逝世后,家族的第三代传人——阿末的爸爸Sathar,在1956年举家迁居至新邦令金,在此扎根落户,带着向父亲学习的煎蕊手艺,白手起家骑着三轮脚踏车售卖,并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煎蕊档口。

身在异乡打拼的日子着实不易,Sathar家族几代却依赖煎蕊这一项手艺讨生计,养活了一家大小。Sathar凭着自己唯一擅长的行业坚忍不懈,不会因为自雇而被看轻,将十名子女拉拔长大之余,甚至有能力开设mamak店(Restoran Usaha Berkat)。回想起当年被官员质疑是否能负荷每个月两千五百令吉的贷款,Sathar仅以微笑带过,试问有谁看得见他背后的辛酸奋斗?于是当Sathar的儿子们(阿末和他的哥哥)继承父业后,也决定保留档口原名,以示对爸爸的敬重,尊崇父爱的伟大。

草根精神,便是像小草一样坚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顶着酷热的烈日,挨过风吹雨打,在泥土上精神抖擞地挺立着。Sathar一家不畏艰难,以一碗碗香甜可口的煎蕊,刻苦奋拼搏闯出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winkle In The Night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福州人的红糟酒

屋后厨房中央铺盖着报纸,地上石舂传来一阵阵清脆有力的敲磕声。叶亚花婆婆起了个大清早,正埋头准备红糟酒的材料,动作熟练利落,根本瞧不出她已72岁高龄。这是福州人家家户户自酿的红糟酒,也是福州佳肴必备的重要食材,其独特的醇香决定了菜肴美味的关键,为美食披上瑰丽的外衣,更是寓意了过年过节红红火火。熟悉的家乡美味不因移居外地而淡逝,反而更加团结凝聚,同时也感染其他籍贯的同胞们深深喜爱上红糟酒。

福州红糟酒是米酒的一种,将简单的三样食材:酒饼、煮熟的糯米、和中国闽区特产的红麴米混合后放入瓮中,并放置于阴凉处进行长时间的酝酿。发酵完成后萃取出来的酒液称为红酒,剩下一些沉淀的固体则称红糟。红麴米是将红曲菌接种在米上而来,在中医学上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食疗功效。

位于森美兰州的朱湖区(Chuah)福州人居多,家庭里一般都有自酿红酒的习俗,却各自做法和配方,皆有不同。有的家庭会在酒瓮里逐层铺上材料;有的会加水;有的则是在米酒里加入酒麴搅拌;酝酿时间长短也不一,各种风味大不相同。居住在双溪立百新村(Kampung Baru Sungai Nipah)的叶亚花婆婆所酿制的红糟酒讲究真材实,注重品质料,味道醇厚,让近亲家人可以一饱口福。首先,将红麴和酒饼事先晒干捣碎,并且把酒瓮反复多次清洗和晾干。在制作红糟酒时,得将煮熟的糯米放凉至隔天。第二天,便把所有材料拌匀后倒入布袋中绑紧,再把瓮口密封,放置至少75天进行发酵。

叶婆婆年轻时向亲友邻里学习讨教,再经过自己多次摸索研究,在酿制红糟酒的准备及制作过程中丝毫不马虎,因此酿法十分成功,产量多。经过两个半月的发酵可收获逾十瓶红酒,再将酒糟压乾,不浪费一滴红酒,最后取其红糟。酿制红糟酒也讲运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方能顺利酿成。有些人时运不济无法成功酿出,或产量极少味道不佳。其他注意事项的叮咛也包括:从将食材的筹备,到风干祛除酒瓮内残留的味道;有者则提防不让家有白事者、孕妇、月子内产妇、月事内女性接近所酿制的红糟酒。

携手走一趟微醺的美食之旅,体验一堂微醉的文化习俗之课。叶婆婆数十年一路走来,红糟酒成了家人难以忘怀的熟悉口味,也是跨越籍贯文化的精髓。佳节庆典之时,拿出红酒招待亲朋好友,使用红糟煮出满满一桌红彤彤的福州菜肴,如红酒鸡肉和面线、红糟猪肉等。学习酿制红糟酒这份手艺,可促成福州美食精华的绵延,世世代代传承。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White River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福州人的满洲糕

馥郁的花生味,配上醇厚的猪油味,绵密扎实的口感,这近乎失传的满洲糕曾是福州人宴会上不可或缺的特色糕点。位于距离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仅15分钟车程的丹那美拉C(Tanah Merah Site C)新村一间粉蓝色板屋后方,可见张德风先生在厨房内忙活的身影,细心地制作出传统口味的满洲糕。满洲糕又称猪油糕,是一种将猪板油、花生、糖和面粉混合搅拌后制成的福州小吃,在霹雳州实兆远以及砂拉越诗巫亦可见,做法与口感却不相同。

十八世纪中旬,满族八旗军驻防福州,留下种类繁多的糕点小吃,其中之一则是相传为皇室糕点的满洲糕。自中国云南远渡重洋南来到马来西亚,张先生的父亲在家乡时学会制作满洲糕,安居大马后虽养猪为生,也延续这项手艺以提供婚宴酒席,因蕴含了熟悉及思乡的口味而深受欢迎。

满洲糕的制作程序繁杂又耗时,讲究食材的品质和师傅的手艺,需花两天时间方能完成。材料包括猪油、面粉、糖、花生、芝麻,以及鸡蛋,慢慢和了放进模型之后蒸熟。其他地区现今流传的满洲糕依赖机器制作,甚至以植物油取代猪油,导致成品干瘪油腻。不愿粗略的制作过程影响糕点的口感和品质,也不靠机器,张先生坚持采用纯手工制作。

首先是从肥肉上刮下白花花的肥油,切细成粒,一起翻炒,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倒入面粉,揉搓成糊,再加入细砂糖以保持绵密口感。食材中最费功夫的当属花生,必须先筛选合适的大小,翻炒花生时需确保均受热,之后再选出一致的熟度和颜色的花生压碎。这些过程需要极大耐心方可顺利完成。

父亲的循循善诱犹在耳边,指导技艺,尤其如何判断何为肥油适当的大小。张先生中年才开始学习制作满洲糕,飘散在香气中的是含蓄却热切的父爱,一丝丝,一缕缕,如怀抱般紧拥。岁月无痕常忆旧,思亲不觉冷风长,每逢父亲忌日,张先生会制作满洲糕以祭拜父亲。

张先生自制的木质模型有可以拆除的四角,方便取出满洲糕成品;模板下方更是有小孔排除多余油渍,口感才不会太油腻。蒸的时间长短因份量而异,同时也影响油度,将时间稍微拉长可排出更多油,但太长时间会导致糕身干瘪。热腾腾的满洲糕起锅后需放凉定型后方可切成约一寸大小,因为冷却后不沾刀。

今年60岁的张先生是家族唯一掌握制作满洲糕的技艺,除了担忧其糕点即将的存亡,也无奈于不多人愿意学习和持续承受辛苦的制作过程,至今仍未有传授他人。历经岁月洗礼,千年传承,是否还能光华再现?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he Path from Serenity Studio –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巴古菜

天刚破晓,空气中仍弥漫着薄雾,一颗颗露珠从叶上滑下。林文成与陆月桂夫妻俩将摩托车停靠一旁,整装之后拿起工具便往灌丛里钻去。在看似杂草丛生的荒野,夫妻俩眼明手捷,各自一手提着袋子,一手着准确地将生长于灌木杂草之间的巴古菜采摘。

巴古菜为野生山菜,其向内卷曲的嫩芽,形似小巧的逗号又像问好,属于一种可食用的蕨类植物(羊齿植物),也称蕨菜。多数生长在湿润多水却阳光普照的沟边,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广。通常食用的部分为曲卷未展开的嫩芽和上半段较嫩的茎干。巴古菜营养价值丰富高,具有高矿物质、高蛋白、高纤维等。烹调后入口顺滑带点黏液,口感爽脆不留苦涩。

野生自然生长的巴古菜,抗逆性强,每逢雨后,犹如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顽强及充满生机地长一大片。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与污染下,以及人工栽植与农药,都不适巴古菜的生长。唯有在野外沼洼湿地才能发现它的踪影,是乡区小镇一带居民和原住民广受喜爱的野菜。蕨菜的广泛分布和多样性,在各地皆有不同的名称和称号,如巴菇菜、野蕨菜、山蕨菜、荃菜、midin米丁(东马)、过猫(台湾)、sayur paku、pucuk paku、fiddleheads等等。

头顶上日悬高天,脚底下土壤潮湿,今年70岁的林文成与67岁的妻子陆月桂,各自背着一、两大袋满满的巴古菜,以及在沿路上拔起成熟的木薯,一并收纳上摩托车,准备前往餐厅或订购者进行交易。居住在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的他们,自20年前饱受立百病毒的浩劫,不再从事养猪业,而转向农业栽种木薯、芋头等维持生计,其中一项便是采摘巴古菜。

由于巴古菜的生长环境与特性,采摘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除外需提防蚊虫叮咬,还得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遭受荒野中经常出没的蛇、四脚蛇、和野蜂等的袭击。另外,为了确保巴古菜稳定供应,夫妻俩会走访遍地寻找合适的灌丛,有些甚至远至20分钟车程。有数个固定采摘的地点,则会定时照料以及管理,促进巴古菜持续生长和方便采收。

林文成与陆月桂夫妻俩与家人历经病毒事件的摧残,灾后重张旗鼓,重返家园后另行生计,百折不挠的态度宛如生长于荒野中的巴古菜,顽强地生长着。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Beautiful & Emotional from MorningLightMusic –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福州人的太平蛋

宽敞明亮的厨房里,77岁的陈爱花与53岁的刘兰芝母女俩早已忙碌了起来,两人一时在各自的岗位上分担着工作;一时又接替着双方的事务,无暇空虚。不消一会儿功夫,满桌子的福州家常菜色便陆续端上,佳肴丰盛足以承办一桌宴席。其中这道工序繁琐的福州太平蛋,更是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时,福州人必吃的菜肴,寓意着平安太平,期盼一年到头健康太平。

太平蛋,也称黄金蛋。有民间传闻,公元1564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福宁(今福鼎县)抗击倭寇之时,乡民们则设法支援,其中决定以水煮蛋油炸后的黄金蛋,供将士充饥,易保存且香酥可口,又不必去壳。戚继光成功将倭寇消灭殆尽后,恢复了当地生活秩序,沿海地带得以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为了纪念戚继光的功绩,将黄金蛋改称为“太平蛋”。

如今,各地饮食文化的差异与改变,太平蛋所使用禽蛋也而不同。在中国福州沿江畔海人们多用鸭蛋,在福州话与“压浪”译音,祈求风平浪静、沿途平安、满载而归;厨师们在宴席上也使用鹌鹑蛋、或鸽蛋取代,以迎合近代饮食的改变,且鹌鹑与“安全”译音,大众欣然接受;也有福州人就地取材,鸭蛋难寻唯有以鸡蛋取代。唯一不变的是籍贯饮食文化的代代相承,如此根深蒂固。

在福州人居多的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刘兰芝与母亲烹煮福州太平蛋使用的材料繁多,有笋、香菇、木耳、萝卜、白菜、金针菜、猪肉碎、冬粉、和蛋,多达九样。在食材的筹备上也十分耗时,除了食材通通得切丝,在选材和烹饪上也格外讲究。例如幼笋需要向菜农预订,并且取决于其成收;鸡蛋水煮后剥壳,再放入热油油炸,最后才加入已烹调食材里,一锅传承几代人的饮食文化料理:福州太平蛋,完成。

能煮上这么一道菜,蘊含着对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能吃到这么一道菜,包孕着有他人的祈福与珍视。
若学会这么一道菜,延续了文化的传承。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Kiss The Sky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丹绒加弄的尼帕水

将亚答树(atap)的花序一层层削去后,套上塑料袋让汁液一点点流入,就是尼帕水(air nira nipah),俗称亚答籽水。新鲜采集的尼帕水可直接饮用,颜色透明带微褐色,口感香醇甘甜,可解暑降温且有助消化。尼帕水在空气中放置8小时后自然发酵,形成半透明乳白色液体。在保存完好下静放发酵44天以上,则成为椰醋(cuka nipah),民间相传具有医疗功效,对肠胃、肾结石等皆有帮助。尼帕水在马来社区广受欢迎,尤其吉打、吉兰丹、登嘉楼一带。

健壮敏捷的Halim今年67岁,在位于丹绒加弄(Tanjung Karang)的峇眼巴西(Bagan Pasir)小渔村邻近的住家院子内种满了亚答树。7年前Halim向父亲讨教学习如何制作尼帕水,将其技术从家乡霹雳州转移至自家院子,及开始小量售卖尼帕水。从亚答树的细心栽培,到果实(亚答籽,或水椰子)的成熟、与切割其花序所采集的尼帕水,过程毫不马虎且讲究技术。如花序需要经过一个月的细心照料与不断地按摩,才能产出更汁液。

栽种及采集尼帕水绝非易事,作为棕榈科唯一的水生物种,亚答树(水椰)生长在沼泽潮间带,除了双脚需长期浸泡于沼泥杂草之中,也得提防动物的侵袭与破坏。从花序滴出的尼帕水也必须每日采收,不易长时间放置室温,需快速冷藏防止发酵作用和保鲜。另外天气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产量。

亚答树的价值与用途之广,早期人们便懂得利用亚答叶作为屋顶的材料,和编织各种篮子等工艺品。其一串串的果实,结满数十颗亚答籽,果肉甜嫩呈半透明,可以直接食用,也能制成饮料或加入冰品内已增加口感。由于制作尼帕水的步骤繁杂,得按时作业,且必须现采现喝新鲜饮用,容易变质与发酵,不利于商业推广市场受限。虽然如此,却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资源充分运用的智慧。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f You Close Your Eyes I’m Still With You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年糕

糯米、糖、竹筒、香蕉叶、柴木、架炉、大锅子、以及捆绑在锅盖上的小刀子,再加上马拉松接力赛式24小时不间断蒸煮与搅拌。糯米浆从白色变成焦褐色、液体转成粘稠状;技艺由长辈传授至晚辈、习俗传统在老一代和新生代之间得以接力传承,皆在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新村年度举办的传统客家年糕制作活动。

活动聚集了村内老少大家共襄盛举,携手分工,除了遵循古法蒸煮年糕,也将文化习俗传承延续。长辈细心指导;晚辈虚心受教。透过年糕制作,两代相互交流,难得凝聚。犹如“圆”筒状的年糕,共享团”圆”之乐;也似年糕粘稠甜度的口感般,期许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一整年,家庭关系紧密黏稠。

传统制作的古早味蒸年糕工序虽繁多,年轻一代却在每一年不停的摸索中,和长辈们的指点下,逐渐掌握古法制作年糕的技艺,甚至独当一面。也让长期在外工作念书的年轻人,回乡与朋友相聚,共同参与年糕制作。

由于蒸煮年糕耗时24小时,期间不能间断,除了每隔一两小时得掀盖搅拌,以确保糯米浆平均受热,年轻参与者必须轮班彻夜守炉,忍耐高温与倦意,直到隔天出炉装进香蕉叶竹筒。在年糕制作材料与原料的准备功夫上,更是一星期前已经开始筹备。从清洗、浸泡、磨粉、压干和捏搓糯米,到竹筒和香蕉叶的采集与处理。有趣的是,蒸煮年糕所使用的柴木则是村内被大风吹倒或遗弃树木,收集后放置仓库保持木质干燥。

新古毛新村的古法年糕制作活动并非几十年的习俗,而是2014年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下,成了全村老少齐心合力,联手参与的盛会。年长者与年轻人两代共处制作年糕的画面,看见优秀的文化涵养,代代相传,留着传统,留着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Lovely Candies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