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春藤业

从大自然中就地取材,一根根细长的藤条捆成一束又一束地摆放在地上,与半制及完成的藤制品共同排列。工作空间内,八十岁的赖亚美婆婆手脚并用,细心编织着藤制品。这家位于柔佛州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的源春藤业,是当地藤业始祖,由赖婆婆和丈夫蔡良道经营数十载,藉此行业将一众儿女抚养长大。三年前,蔡老先生逝世后,藤厂便交由儿子蔡文和继承,复杂且大型的藤制则由店内一名拥有十数年经验的印尼籍老头手负责。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黄梨种植业被带入新邦令金,同时也衍生出不少周边行业,例如黄梨加工业、打铁、以及藤业。其中黄梨园采收时对藤制箩筐的大量需求,更带动当地藤业迅速发展。从早期的手提式藤箩演变至现今的背负式藤箩,黄梨园业者每年都订制千余只箩筐,是源春藤业的长期固定顾客。新邦令金的藤业在七、八十年代尤其兴盛,各类的藤制品工具运用在各式的行业中,广受欢迎,好比畚箕。藤制畚箕的用途广泛,除了充当生活用品,养殖业者用以挑鸡粪、建筑业则用来盛装泥土沙砾等。由于藤制成品的需求量颇高,当时镇上家家户户的妇女都在空闲时制藤,赚取补贴养家糊口。虽然后来塑料制品的普及而逐渐制取代藤制品,顾客们依然偏爱较为柔韧的藤制畚箕。

四十年前,赖婆婆夫妻俩从姐夫手中接下藤厂,当时仍从事收割橡胶的她便在午后下班了的时间里编织藤制品。没机会接受正规训练的她,会将别人制成的藤制品拆开,再慢慢研究及领悟编织的步骤,投入不少心力自学习得这项手艺。万事起头难,赖婆婆甫开始兜售藤制品时,舌干唇焦地将一个个售价一块多钱的畚箕和六块钱的箩筐卖出。付出的血汗比赚取的利润高,让她直叹入不敷出,却未曾萌生放弃的念头。她锲而不舍地努力,和丈夫共同努力,藤制品生意蒸蒸日上,甚至在高峰时期聘请了数十名员工。

蔡文和先生在双亲耳濡目染下接触藤业,习得根基。尔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年轻时的蔡大哥与兄弟们到外地学习并开拓眼界,各自向不同的行业发展甚至自行创业,这些都归功于他们的双亲将藤业稳定经营,蔡大哥兄弟才拥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向外发展,因此蔡大哥深深感激双亲的良苦用心。随着双亲逐渐年迈,他便决定回归家族接管藤厂的生意。时代的变迁导致传统藤业已不符合当代要求,生意因而滑落,人手与需求不高,蔡大哥经营里面对种种困难,但也走过来了。重人情的蔡大哥不愿意放弃上一辈几十年攒来的客户和交情,不随意起价,只要维持不亏损也不造成客户的负担即可。双亲靠着藤业养大孩子,蔡大哥念在血浓于水的亲情,立下宏愿将父母传授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发扬光大,将藤制品从用品类转型成装饰品,让后人依然能够欣赏并接触藤制品。

在新邦令金发展历史的轨迹中,黄梨种植业与藤业相互缠绕,在劳动者汗水的灌溉下,交织出一片瑰丽的天空。对已故父亲的思念,如藤蔓般牵绊,蔡大哥以一颗感恩的心,反哺双亲的养育之恩,坚持不让父母对藤业付出的心血就此断了传承。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Morning Dew from SerenityStudio – Youtube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良友理发室

随着“咔滋、咔滋”声飘落一地的碎发,是理发师傅以熟练的手法操控手中那把小剪刀,从耳边、额前、脑后精准地剪过。位于柔佛州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巴刹附近历经半世纪洗礼的老店铺中,其中一间以木墙木门玻璃窗则是良友理发室。店内装潢朴实无华,两张超过50年的理发椅和各式理发工具,其中有一块供小孩垫坐的木板自开店时期至今仍未变换。惟传统的手剪随着时代的变迁改成了用电剪。

传统理发室一般在小地方常见,价格经济亲民,厚道地提供三十分钟至一小时的细心服务。不同于购物商场里的十五分钟快速理发店,为生活步伐匆忙的城市人提供简洁便利的服务。近年品牌连锁发廊沙龙的崛起,华丽的装潢和先进的器材,在职理发师皆为技职学院毕业。提供了洗剪吹之外,还有染发、烫发诸如此类的造型设计,甚至还有护发配套和美甲服务,有些价格昂贵让人乍舌。相较之下,传统理发室顾客有着更加实在的享受,不单止是三千青丝变得齐整,还可以选择增加剃除脸上细毛、刮胡子等,甚至少见的掏耳垢这项特别服务。

八十三高龄的余益光眼睛仍旧雪亮,凭籍一盏灯泡的昏黄灯光仔细为顾客掏耳垢,身旁消毒药水和一套银制工具如耳挑、钳夹、耳耙,若不慎误伤也不会引起发炎。为在地几代人理过一头发丝的余师傅,说起理发师这个行业及所用的工具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熟客中有自小随父亲来剪头发,到如今身在国外返乡后仍然回到理发室光顾。目前,余师傅的主要顾客群为当地马来人和华人,多为年长一辈,及少数小孩。

回忆起十几岁在新加坡当学徒时期,余师傅经济拮据,全靠着意志力拼搏,挨过一年半的学徒生涯。在早期工作缺乏的大环境下,学习一门手艺,让余师傅掌握了一技之长,提供了独立和经济能力。尤其理发,是当年少有的既不用在曝晒或风雨中劳作,且收入稳定不必烦恼三餐温饱的工作。余师傅就业后几经辗转,机缘巧合下回到家乡自立门户。一张1968年开店创业时的价格表,是余叔叔挚友的墨宝,至今完好保存,纪念他一路走来不易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理发行业的转变。

时光流转,老旧的店铺内记载着浓厚的人情味和温馨的记忆。传统理发室从以前的激烈竞争,到市场不景气而使理发师们移民或改行,到如今与余师傅同辈的理发师相继退休或离世。虽然日子越剪越短,和顾客们的感情却越剪越长。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Ivory Dreams from SerenityStudio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黄梨女工

清晨六点,天还没开始亮,刘秋妹阿姨早已整装待发,小心翼翼地骑着摩托车从住宅前往位于柔佛州新邦令金(Simpang Renggam)的黄梨园。迎接她的是一行行一列列的黄梨树,繁多的树丛组成一大片黄梨海,宽阔无边。而刘阿姨就在中央的黄泥小路上缓缓前进,直到园中深处,与同事们集合。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大伙们便着手准备用具和护具,例如磨刀,穿戴手套、帽子,才全副武装地采收黄梨。身为园里资历最深的一名员工,刘阿姨也是硕果仅存的华裔女工。

新邦令金位于柔佛州中部,邻近南北大道高速公路,拥有全马最大的黄梨种植园。该地土壤属于泥炭地,疏松透气而且肥沃,由亿万年前植物体死亡后分解积累而成的有机土地。加上雨水充足,十分适合种植黄梨。新邦令金的黄梨种植业于五十年代开始,并在六十至七十年代达到高峰,是一带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其中,刘阿姨所属的陆洲园更是该区规模最大的黄梨园,占地超过六千亩,果树高达四十万棵。

自少女时期开始,刘阿姨已与黄梨为伍逾半个世纪。十五岁时在双亲的耳濡目染下进入黄梨园工作,她体验过拔草、种植黄梨苗,到现在专门负责收割黄梨。今年六十八岁的她依然身手矫健,背负五十公斤的箩筐不成问题。刘阿姨与同事们相处愉快,彼此嘘寒问暖,倍感窝心。她们齐心合力,辛勤工作三至四小时。当年在黄梨需求达到高峰时,工时甚至长达八、九小时。即使烈日当空,在低矮的黄梨树丛中可见她与同事们的身影屹立,进行收割。

黄梨生长的位置不一,因此收割的工作很难被机器取代,只能依赖最传统的人力资源。刘阿姨轻轻地握着黄澄澄的果实,手起刀落,砍断链接着果实与树的茎,把割下的黄梨往身后抛进背上的箩筐,长久以来可养成精准的“后空投篮”技能。这项工作的难度不大,但也具有风险,不时会被长得稍低的树叶绊倒。在进入园子途中必须把脚边的叶子削掉,确保自己通行无阻。早期园丘毗邻一片森林,不时会遇见蟒蛇和山猪,使人心惊胆颤。她至今心有余悸的是曾在园里误砍蜂窝,庆幸一众工友相互提醒,仓皇而逃,没有酿成悲剧。

刘阿姨历经黄梨种植业的鹊起和变迁,亲眼见证黄梨园由当年绝大部分是华裔员工,到现在几乎都是马来人和外劳从事工作。而随着好友们逐渐的退休,她也成为园里最后一名华裔女工。一份职业,守护了大半辈子,如今依然对工作保持热情,刘秋妹阿姨的敬业乐业精神令人佩服。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Dancing Star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捕虾

清晨,空气中仍弥漫着潮湿的雾水,直立高大的油棕树将老屋包围,门前64岁谢添财摸黑打定着用具,装上摩托骑向不远处的小码头,准备出海捕虾。十来艘小型渔船停泊在河口潮间带,四周一片红树林,河岸不深,谢先生争分夺秒得在潮水退去前,将渔船开出河口。当海平线呈现一层橘黄色,天空逐渐光亮,船只上引擎已经发动,迈向变幻莫测的大海。

谢添财自幼与海相伴,10岁时随同哥哥出海捕鱼,从大哥和二哥身上学习捕鱼技巧与知识。更在13岁那年独自出海,在早年没有引擎的小舢舨,手划划桨,下网捕捞鱼虾。谢先生出海历练丰富,50年捕鱼经验的他曾使用过不同尺寸的渔网,按不同大小的网目以捕捞不同的渔产。年轻时也曾驾驶中型马力的渔船,并多次目睹及经历海盗袭击,劫走辛苦捕获的鱼货,行业风险甚高。其中自然风险更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尤其风浪。

蔚蓝色的海面一望无际,不见对岸,一艘五米长的渔船显得格外渺小,不足以抵抗稍大的风浪。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更显得束手无策。任何暴风雨或大风浪,将直接危害渔夫的生产,甚至生命。谢先生的渔船不大可容纳3人,若是加上捕鱼用具与作业,在狭窄的船身之间仅足以一、至两人的活动。谢先生通常都是一人,独自在海上作业。

在确定合适的地点后,便开始把一片接一片的捕虾网设于海中。20片捕虾网衔接成一道鱼网,横放海中,近半公里的长条状鱼网随海流移动,当鱼虾穿越时将被网目或网衣缠络,这种传统及广泛使用的捕鱼法称为:流刺网捕捞。由于鱼网设置在鱼群洄游通路上,不论大小鱼虾都全部落网。一小时后,谢先生将渔网捞起,并将缠在网上的虾用冰水冷藏保鲜,其他小鱼则返回码头才进行处理。

除了无法预测的自然因素,近年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的环境破坏,使得朱湖区(Chuah)一带的渔业遭受损害,尤其临近两座发电厂的兴建。红树林和水质的变化,虾只栖息地减少或毁坏,谢添财身受其害,捕获量比往常锐减一半。让这份风险已经远大于一般陆地行业的渔业,如雪上加霜。

豁达乐观的谢添财先生不求富贵荣华,也不鼓励孩子往渔业发展。在住了三代的50年老屋简朴生活着,享受与太太和孙女的一家之乐。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Peder B. Helland – Our Journey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摆渡人

摆渡人。摆渡于河流之中,横渡于两岸之间,雪邦河上摆渡人,掌舵着小型渡轮,连接森雪州两地,方便无数渡河人。郑氏家族三代人在此渡口,维系着两岸居民的重要通道,从未间断。

雪邦河(Sungai Sepang)流经介于森美兰州与雪兰莪州之间,自然地分界了两个州属,是左右村镇的生活资源,也是两岸居民交流和经济来往的桥梁。其中水路交通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位于雪州东南部的双溪比力(Sungai Pelek)与森州西北部的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之间。

早期陆路仍未开通,周边居民依赖渡船服务往返两地,学生乘船到对岸上课、妇女渡河去另一边采购、农友们则“过港”工作与交易等,河面上船只来往穿梭好不热闹。在全盛时期,沿着雪邦河一带有多家渡轮服务,有些甚至自立门户,兴建起简陋的渡口自家经营。但随着衔接市区的交通系统与道路逐渐完善,如今河口上仅剩下一艘船只摆渡于此。

63岁的摆渡人(也称艄公、船夫)——郑家财,纯熟地驾驶着小型渡轮,河的这边是森州(武吉不兰律),河的那边是雪州(双溪比力),每天在两边的渡口反复来回,接送一拨又一拨居民渡河,子承父业,已经来到第三代。其爷爷早在日占时期则开始了渡河服务,起初仅使用小舢舨人力划桨,格外耗力。近数十年来采用全引擎航行,不但分担了船夫的力气活,同时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与载客量。

约150米宽的河面,此岸到彼岸船程不消两分钟,却由三代摆渡人延续接力运载将近80年,更成为了邻近老百姓内心的寄托。渡轮上渡河人每日短暂的邂逅,脸孔早已熟悉,在船内与摆渡人闲聊日常,渡河人与摆渡人之间的关联更为密切,和浓浓人情味。

虽现今交通完善,武吉不兰律自开垦以来与对岸的双溪比力小镇的交往,半世纪来无论是生活或经济上早已密不可分,百姓盼望多年的建桥计划却遥遥无期。20分钟16公里的陆路,以及2分钟150米的水路,成了彼此联系的要道。

人手划船被引擎渡轮取代,船票也从几分钱涨至五十仙,郑家财为郑家三代最后一位摆渡人,仍离不开这份坚守,每日凌晨到傍晚,于此横渡,全年无休。

目前其渡口由郑氏与张氏两家每周轮替。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ouching from Ashamaluev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全利栈

戴上防护眼罩,简单地将一块碎布把口鼻包覆,隔开碳烟和金属粉末,就是81高龄的林昌万师傅每日的标准动作。猛烈的炭火把钢条烧得红透,趁热打铁,夫妻俩合力一人夹钳一人落锤,将钢条切成小块。然后使用空气锤和铁锤敲打出需要的形状,再放回火炉烧红,经过反复多次烧炼锻打才能成型。最后进行放钢,即是淬火,把加热高温的钢铁放入液体中迅速冷却,能提高其硬度与强度,十分考验技艺。

蓝色单层的旧式木板店铺已有百年历史,躲藏在门前的树荫下乘凉,在巴西不南邦(Pasir Penambang)的老街道旁显得惬意,正是全利栈打铁店。半世纪多前,出生于巴生的林昌万师傅在1952年举家迁居至巴西不南邦,其父亲将同是打铁业的店铺顶下,并协商延用前业主的招牌,开始经营自家打铁铺。十余岁的林昌万与哥哥便跟随父亲身边学习制刀。

早期市场竞争激烈,刀具耐用并非日常消费品,林兄弟俩则向同行学习他人优点以加强自己。不仅如此,还亲自将自家刀具销售外地,如沙沙兰(Sasaran)、加埔(Kapar)、万津(Banting)、丹绒士拔(Tanjung Sepat)等地区。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约1982年,全利栈逐渐获得认可,口碑具佳,顾客纷纷上门采购与定制,带来稳定的生意,不再外销。

时过境迁,年事已高的林师傅却神采奕奕,虽无奈于传统家庭式打铁不及工业化的高产量低价格,林师傅仍旧享受打铁乐趣,沉浸其中,尤其得到顾客的赞扬更是欢喜。顾客也愿意选购品质更好价钱较高的刀具,特别是临近一带的园主们,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师傅锋利耐用的刀具,不仅有助于园丘业者提高工作与采收效率,其铁铺也获得好信誉,两全其美。

林昌万师傅与刀为伴已有65年,也经历了打铁业的兴亡盛衰,半退休的他不再接受大量或大型的制刀订单,依然每日营业,为上门的华巫印各族群提供磨刀和放钢服务,店内也售卖来自其他货源的各种刀具。膝下三儿女皆无意继承如此辛劳打铁手艺,铁匠们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铁具,一锤一锤的叮当声,一家家的传统打铁铺,或成绝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树荫下蓝色木板店铺,刀具上22号印记,林昌万锤炼了大半辈子。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Lightly Upon The Surface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联发墓碑工匠

沿着小径穿过树丛,草木掩映处处可见几块大石头,形状不一,有些则留下开凿后的痕迹。曲径尽头处传来铁锤敲击的响亮声,望去,一座不到一米高的小木棚隐藏于青枝绿叶之中。简单的木板和锌片盖成的棚寮、几把铁凿与锤子、和近百块花岗石,陪同柯良泉师傅度过了大半辈子,四十余年来默默地坚守祖业。

简陋不起眼的小木棚位于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必经的瓜雪桥大路旁,近半世纪来开凿雕刻无数尊石墓碑,尤其穆斯林墓碑(Batu Nisan)居多。皆由柯良泉师傅亲自采石、开凿、一凿一刻、雕刻成碑,甚至碑文上的爪夷文也由柯师傅亲自提笔以及铭刻。

现年64岁的柯良泉和哥哥自少年便跟随父亲在店内帮忙,祖辈四代皆是石匠。早期其曾祖父从中国南下来马从事雕刻庙宇神像与石狮子;父亲则制作各类石器,如石舂、石碓、石磨等。柯良泉师傅自17岁中学毕业后和哥哥接手至今,为第五代继承人,店铺主要凿刻售卖墓碑,不再打制石器。

就地取材,就地采石,就地雕刻。四十余年来柯师傅所使用的花岗石皆来自在地山头,是英殖民时期在瓜雪著名采石场之一,岩石优质。也因此,在全盛时期汇集五六家石匠,其工作坊也搭建在同一座山头。经过数十年的开凿,山内石头不但没有减少,反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人惊叹。柯师傅口称“活石”。这些独特的花岗石不但没有遭受侵蚀风化,反而长年累月之下会不断成长,其特性深受马来同胞喜爱。

由一块坚韧大石,凿刻至一尊墓碑,完全体现了柯良泉师傅精湛的技艺和扎实的经验。从石纹辨认石龄、石皮判断品质、开凿剖开石头的技巧、到自学熟悉爪夷文,如此一门技艺已经极少工匠能全面掌握。

随时代变迁,一些传统行业与技艺或将隐没于发展洪流之中。瓜雪墓碑同行与石匠们退休结业,与柯师傅并肩经营的哥哥因病再也无法负荷如此艰苦的工作。膝下无子,既无人上门学艺,大树下小木棚,只剩柯良泉独自坚守。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Dyathon – Hope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美星影社

照片虽单薄,却饱含了厚重及扎实的工艺,更蕴含着敬业和真诚的态度。走进传统照相馆,一家人穿戴整齐,让光影定格亲情,让相机记录生活点滴。相较于便捷的数码化,踏入摄影棚似乎多了一份仪式感,镜头前的精心装扮,不断调整表情和角度,为求一张满意的照片,将一段回忆留下。

在科技与数码产品普及之前,摄影成了奢侈品,能上馆拍照冲洗相片,将盛事喜事等重要日子留念,是老百姓期待与隆重的活动。而见证重要场合的重大责任,便落在传统照相馆与摄影师的身上。早期,传统相馆一般都开设在人流密集的闹区,除了络绎不绝的生意,更方便了当年从中国越洋南下的华裔先辈们,到相馆拍照后,把照片连同辛苦赚来的钱,寄回乡下。

波德申(Port Dickson)拥有森美兰州唯一海港,在英殖民时期兴建了通往芙蓉的铁路,与马来半岛铁路主干衔接。完整的交通枢纽也造就波德申经济的发展,成为运输、商业、海渔业、以及后来各能源工业进驻发展的市镇。位于波德申旧街场的美星影社(美星照相店),则是目睹这座市镇的变迁和历史轨迹的最佳见证者。

美星影社注册于1936年,是波德申旧街场最早开设的照相馆之一,也是少数仍然还在坚守的传统相馆。现任掌舵人——罗联北(62岁),为美星影社的第三代继承人,即是摄影师。自18岁跟随父亲和哥哥的脚步,涉足摄影相馆领域,专业承接各大能源厂的拍摄任务,如活动庆典和工厂建设实拍等。罗先生与哥哥——罗联华,兄弟俩更是数个著名能源工业厂的指定摄影师,多年来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及彼此建立的信任。

店铺内所有墙面整齐摆放着各类拍摄作品,有着各族群的全家福、人物与名人特写、各能源工业厂、还有一面墙皆是波德申旧街场与渔港的老旧照片,极具价值。罗联北继承了祖业来到第三代,并跨足了三个摄影时代的变迁,从黑白到彩色、再迈进数位化;从暗房冲洗、到快速冲印、再转数码。罗先生家族经历了相馆与冲印业的极盛与衰退。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唯有打印出来的照片,握着最实在。

今年8月31日为国家独立日,即是美星影社营业的最后一天;恰巧,罗联北出生于1957年。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Wedding Day from Youtube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联成水粉

一颗颗水滴状的乳白色颗粒,把几颗放在手心,沾了一些水后,将它敷在脸或皮肤上,即有清凉消暑的作用,是早期老辈们用来对抗炎阳除燥气,及保护皮肤免受烈日灼伤。更是祖母阿姨的传统护肤品,涂在脸上能去油美肤的功效,如美白、祛痘、消肿止痒等。这是最天然的护肤材料,仅使用米和水制成保养品;这是一门已经少见手工行业,继承的师傅也寥寥无几;这是水粉(Bedak Sejuk)。

在那时保养品与化妆品没那么盛行的时代,曾经家家户户都会使用水粉,甚至自家制作,其材料简单、功效多又没副作用,老少皆宜。由于时代变迁,市场上护肤产品玲琅满目,导致耗时费力的水粉制作不再受欢迎,尤其碎米发酵期间的难闻味道,叫人望而却步。

位于槟城浮罗山背(Balik Pulau)西部区一座河口旁的村子,新路头港口 Kampung Jalan Baru,有一家槟城仅剩的传统手制水粉厂——联成水粉公司,又称槟岛为记。杨松发,为联成水粉的第二代掌舵人,在三年前回乡经营父亲杨景明所创立的水粉厂。杨父亲一生生活简朴,身兼多职曾从事多项行业,于31岁那年开始兼做水粉,成立了水粉厂,至今已有40余年。多年来杨父亲默默坚守,与米和水唯二材料共事,还得和天气打交道,忙得不亦乐乎。并累积经验拿捏米浆稠度与质量,且还自行设计新道具取代锥形米袋的单颗手压水粉的过程。

传统制作水粉虽然耗力也费力,得忍受难闻的发酵酸味,又得关注天气变化,却在杨父亲的坚持下,渐渐地,开始受到肯定与关注。深居简出的他与太太,在三个孩子的协助下将其产品批发至各城镇销售,也乐于招待到访参观的访客和学生团体。大众扮演着重要角色,给予传统工艺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像是泉源,注入一把力量,将传统与文化推倒更远。

第二代继承人杨松发,于2016年辞去工厂金匠一职,回老家不遗余力地帮忙父亲经营水粉生意,让水粉手艺得以延续,承接父亲一生的心血和精神。传统行业老手艺不流逝、不断层,毅力与坚贞,两者缺一不可。同年,杨景明与世长辞,享年76岁。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Touching Moment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乾泰興洋货店

“乾泰興” 三大字传承了三代,醒目地高挂门前。老旧的铁闸满是双手留下的印迹,使劲地推开后,门前各式货品乱中有序中吊挂着。走进店内,中间铁架把空间分隔左右两侧,头顶上仍是挂满种种货品,从天花板捆绑数十条木棍,一纵一横地钩挂着林林总总货物,犹如葡萄串吊挂在藤上。眼前看似杂乱无章的摆设,却井然有序的分类摆放,一切尽在第三代掌舵人叶治忠的把持中。

今年已77岁的叶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古毛人,自幼与父亲和叔叔经营的“乾泰興”洋货店一同经历岁月,如今是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硕果仅存的祖传经营洋货店。店铺起初仅提供剪裁与制作衣服,和售卖布料,当积蓄些许的资金后,逐渐购入洋货并且售卖。货品包罗万象,由棉织品被单枕头、到电器金属零件。“乾泰興”更是新古毛唯一的报纸代理商,早在半个世纪前便开始代理派发各类中文报刊,如建国日报、新明日报、马来亚通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中国报等。

洋货店有别于一般传统杂货店,普遍上以用品和食品来区别。由于当时进口物品皆是从欧美国家制作,因此称为洋货。在百货商场、超市不普及的年代,传统洋货店是民众购物办货的首选,每逢过年过节更是人潮汹涌,好不热闹。而今二十一世纪的消费形态与模式已变,商场霸市到处林立,网络购物的便利,廉价的中国制品,让传统洋货店低档不住大环境洪流而深受冲击,逐渐淘汰。格式化的商场缺乏了人情味的购买体验,让传统讨价还价、互相寒暄、以整数价钱计算,甚至赊账的消费方式不复存在。

“乾泰興”洋货店自2018年起不再代理任何报刊,居民也只好到邻近的印度杂货店铺购买报纸。叶治忠先生也打算在近期几个月内退休,搬迁至吉隆坡与儿子和家人同居享受晚年。至于店铺则由弟弟办理后续事务,倾销剩余的货物并打算将店铺出租,但绝不售卖。“乾泰興” 牌匾卸下后交其儿子保留,得以传承,不忘其根。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Sun in Your Eyes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