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章雕刻

一雕一刻,一刀一笔,循序渐进的将牌匾上的字形挖掘显现出来,感受各种刀法所产生的特殊韵味,讲求的是扎实的功力,热忱与执着。而这家从1936年就创立的福章雕刻就能让人接触到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且店里主要制作的传统牌匾更是一项结合了雕刻、书法、和风水的工艺。

丁伟强(53岁),是福章雕刻的第三代继承人,自幼与弟妹们在父亲身边,耳目渲染下学习雕刻,多年来练就一手好功夫,其娴熟的雕刻技法在木质书法上完全呈现出来。

在雕刻上把书法的横竖撇捺的线条和韵味表现出来,尤其“飞白”刻字难度极高,却能让牌匾上的字一个个生灵活动。刀法好比书法,掌握好字的深浅、层次及力度,就像是为木质书法注入一颗心脏,顿时活了起来。雕刻完成的后续制程也极为讲究:如牌匾上的金字是一片片金膜慢慢地镶上去。

每一块牌匾都融入了匠人对于视觉美学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执念,其鬼斧神工般精湛的雕技更是一代代匠人用心传承的最好见证。

为了让更多人能接触及学习牌匾雕刻文化,同时也让世界各地的雕刻爱好者一起分享木质雕刻的线条和韵味之美,几年前丁伟强先生把工作室隔壁的店铺顶下,筹划建起了“福章雕刻艺术馆”,好让这门艺术可以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Lau Tzu Ehru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神像修复师傅:王有发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位于马六甲古城内的福成香庄,不止售卖多种的神像,同时也会看见第二代店主,手持各个工具,全神贯注地替神像进行整修,他——王有发,是本地已经难得一见的神像修复师傅。

修复神像这手艺十分讲究,过程中需要极高的耐心及专注,长时间在工作台上根据神像不同的损坏程度进行维修,短则数日;长则数星期。在复新旧神像时,保留其传统、自然、不花俏的颜色为主。王有发先生也在裂缝的地方补泥,和重新制作神像的小道具,如胡子,权杖等。让整尊神像在经过修复后焕然一新。

由于早期父亲——王建国所售卖的神像大部分从中国进口,因为气侯和运输的关系,尤其木质的神会有出现裂痕或损坏,为了不丢弃这些神像和经营成本的考量,就聘请中国神像师傅过来指导。这也促成王有发先生在年轻时便接触并开始修复神像,如今已拥有30余年的经验。他也说道这是一门非常冷门的行业,耗时耗了,在凡事求快的现在,没有年轻一辈的愿意从事这门行业。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音乐 Music : Battersea Bridge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