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绚丽多彩的祝福 | 茨厂街的印度花环

清晨时分,吉隆坡敦李孝式路(Jalan Tun H.S. Lee)斯里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传来钟声和海螺壳号角声,宣告着每日祈祷时段开始。同一时间,庙旁小巷内不下十个花环小贩纷纷开摊。纯白、明黄、或艳红的新鲜花卉,在手指灵巧的动作下编织成一串串花环,悬挂在摊贩的展示支架上,形成一番缤纷绚丽的景象。偶尔被调皮的风轻轻拨弄,花环在颤动中散发出阵阵清香。

茨厂街一带可谓文化大熔炉,虽居民以华裔为主,但不乏友族,各自在聚居之处建庙。兴都庙与关帝庙就坐落在斜对面,百年来和平共处。一排花环摊位林立在兴都庙隔壁的小巷里,方便两所庙宇的信徒购买花环敬奉神明或用于祈祷平安仪式。Anamalay Nadaraj (Kartik) 叔叔是在茨厂街一带以制作和贩卖花环维生最久的摊主,每天跟着庙宇的开放时间,工作长达十五小时,逾三十年来鲜少歇息。一旦遇上兴都教重要节庆如大宝森节、屠妖节,他还得熬通宵赶订单。

Kartik叔叔出生于花卉飘香的家族,他的爷爷在自家庭院里栽种各种花朵,他从小在清早帮忙采撷鲜花,进而萌生兴趣,向爷爷和母亲学习制作花环。这促使他中学毕业即创业,在十五碑(Brickfields)设摊制作及贩售花环。因缘巧合下,Kartik叔叔获得茨厂街一带的营业执照,才将摊位搬迁。由于地方人口结构不同,相较于十五碑印裔为主的社区,来到茨厂街多元文化的环境下,他开拓了更广的顾客群,从三大民族到外国旅客都有。

常见用于编织花环的鲜花有茉莉花、菊花、玫瑰、康乃馨等等。兴都教徒依个别神明喜好选择花卉制作花环奉献给神明,华裔一般购买莲花敬拜观音,游客则偏爱色彩夺目的胡姬花。除了卖花之外,Kartik叔叔的摊位上也贩卖一些青柠、香烛等祭祀用品,方便信徒进庙前采买妥当。

顾客可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用途定制相应的花环大小和花卉选择,小至挂在车里熏香,中型用于婚丧喜庆、迎接贵宾,大至用作入口或会场装饰。不同颜色和种类的鲜花在不同文化中代表不同的含义,譬如印度葬礼上选用红色花环,而华人葬礼上则选用白色花环。近年甚至掀起在毕业典礼送上花环而非花束道贺的潮流,让Kartik叔叔直叹有趣。

Kartik叔叔编织了30多年的花环,立业成家,如今孩子已成年,他亦岁数渐长,不得不聘请人手帮忙。无奈鲜少本地年轻人愿意从事这门行业,他只好从祖籍印度雇佣员工。Kartik叔叔的儿子在课余时间帮忙处理社媒和网购订单,帮忙跑腿送货。将来他或许会继承这门家族一脉相承的生意,让缤纷鲜艳的花环持续在茨厂街飘香。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4 ECHINOIDEA SDN BHD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