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时许,夜色笼罩着大地,人们大多仍沉浸在酣梦中,怡保狮尾新村(Kampung Simee)巴刹对面一幢店屋的五脚基里却灯火如昼。数名白发老妪围坐在长方炭炉前,或周旋于两列共十个圆形炭炉之间,忙着制作传统年饼。柴炭在炉内烧得火红,糕饼香气随着袅袅轻烟升起;角落里的收音机播放着音乐,偶尔被热络的交谈声掩盖。她们日出前就开始忙个不停,直到日落方停歇。
这幢双层店屋,自狮尾新村成立伊始经营着杂货店,是刘家四代的避风港,也是如今连结家人的枢纽。在第三代十名姐妹中排行第七的刘秀忠,从小对制作糕饼有着浓厚兴趣,每逢临近年节,在放学后会帮街坊邻里制作年饼。长大后,她向姐妹们提议一起制作以及贩卖年饼,没曾想这一做就逾四十载。出嫁前大家住在同一屋檐下,出嫁后每逢农历新年前两个月到除夕期间,她们特意抽空回到老家门前,展开一年一度的忙碌。
炭炉和铁铸模具从储物间里拨云见日,只为做出脍炙人口的糕加必(kuih kapit)、蛋卷和印尼饼。其中印尼饼是她们早年到印尼旅游访友时尝到,回来后自己研发推出,煎一面圆形饼皮,包花生或肉丝内馅,折成正方形。蛋卷是所有年饼中最畅销的,分别有两种,即空心的和到合艾旅游时受启发做出的肉丝蛋卷。糕加必、印尼饼和蛋卷的外表虽然看着大致相同,但面糊原料各异。刘氏姐妹沿用一贯的食材比例,不为迎合顾客口味做出调整。坚持用炭烤,无非那独特的风味深受顾客喜爱。
长方炭炉用于烘烤糕加必,几姐妹合作无间,同时操作二十个铁模,从烘烤、折叠到装罐,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并无固定岗位,可随意轮替。圆形炭炉烘烤印尼饼或蛋卷,刘秀忠阿姨一人可同时操作五个铁模。顶着一头遗传性白发的刘氏姐妹们,在店屋与五脚基之间忙进忙出,除了炭烤年饼之外,也制作油炸的蜂巢饼,较年长的姐姐们负责制作烤箱类年饼,总共有二十多种。
制作年饼虽无深奥诀窍,但过程繁琐,尤其因年纪渐长,每天劳作后手脚酸痛。刘氏姐妹只好依体力所及承接订单,预估制作时间,在过年前一个月截单,专注完成订单后收工过年。往年她们一直忙碌到除夕,年夜饭由兄弟姐妹集资一起外出用餐。最大的盼头是大年初一,家人纷纷回到老家团聚,拍摄全家福。
年复一年制作年饼,一家大小或左邻右里相互帮忙,围坐在一起谈天论地,感情变得亲近。手工制作的传统年饼,给亲朋戚友送礼、招待登门拜年的宾客,或自家人在年节时享用,都是温馨年味的传承。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5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