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厂街(Petaling Street)的流动摊贩里,每天都可以看到韩天龙叔叔的踪迹。他推着三轮车流动摊位,在五彩阳伞下,现做现卖曼煎糕以及娘惹版曼煎糕。韩叔叔总是笑脸迎人,和路过的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年过70的他,在茨厂街社区里扎根接近一甲子,经营自己的小生意也已有40多年。
直径约两尺的圆形平底铸铁煎锅预热后,将调好的面糊铺满整个锅,可见其迅速膨胀、不断冒泡。韩叔叔在面糊上撒满白糖,盖上盖子焖一会儿,掀开盖子时白糖已呈焦糖化,再撒满花生碎。他抄起平铲,小心翼翼地将饼皮剥离煎锅,用画圈的动作渐渐深入至中心点,然后将整片圆饼对折、出锅。这就是全民街头小吃——曼煎糕,又称满煎糕、面煎粿、大块面,马来文称Apam Balik。
韩叔叔年仅15岁时从森美兰的家乡来到吉隆坡打工,曾在“茨厂街四大酒楼”之一的成记酒楼工作好些年,累积了做点心和西菓的经验。成家后,微薄的工资难以应付家庭开销,他决定创业做生意。韩叔叔在茨厂街一带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这个范围内无人销售曼煎糕这类小吃,最靠近的一摊在武吉免登。于是他自行研发,经过几番尝试后掌握要领,做出满意的成品,从此开始了摆摊生涯。
昔时韩叔叔租住在思士街的店屋楼上,摊位寄存在店屋后巷,晨间将其推到街上做生意,晚间又推回后巷。2000年后,租屋处改建为唐城小食中心,他举家搬至蕉赖,摊位依然寄存在该后巷。每天早上七时许,韩叔叔搭乘轻快铁到茨厂街,在茶室和朋友一起享用早餐,八点准时开档。煲斑兰叶水、调和面糊等工序都在摊位旁进行,视销量需求随时添补。
近年来,茨厂街成为吉隆坡的著名旅游景点,游客络绎不绝,连带地令韩叔叔的生意兴旺。韩叔叔的太太以前有自己的工作,又忙于照顾年幼的孩子,直到孩子们成年后,她才到摊位上协助韩叔叔销售曼煎糕。她的腿脚不方便,只能搭乘德士往返,下午一点半就回家,由一名缅甸籍伙计接替她的岗位。有了太太和伙计的帮忙,韩叔叔乐得轻松,总是一面制作曼煎糕,一面和路过的朋友或顾客有说有笑。
即使每天工作忙忙碌碌,连农历新年都照常出摊,韩叔叔仍一派乐观开朗,从不觉得累。他享受每天与人群互动,目前没有退休的打算,若健康允许,会继续做下去。一片片曼煎糕和娘惹曼煎糕,一片片欢声笑语,大半辈子甜蜜香气萦绕。
※※※
【曼煎糕小知识】
曼煎糕相传源自咸丰五年(1855年)左宗棠将军率兵前往福建剿攻太平军时,利⽤当地盛产的蔗糖和花⽣碾碎,撒在已发酵松软的煎饼上,充作⼠兵口粮。由于味道香甜且携带⽅便,便渐渐流传开来,成为街头⼩吃。曼煎糕随着移⺠的步履传到东南亚一带,还衍生出采用在地材料制作的娘惹版,由粘米粉、椰浆、鸡蛋和椰丝制成。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5 ECHINOIDEA SDN B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