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逢仪:《涟漪》80彩墨作品 向前展

金绿色螺旋线末端的一抹红,引起麻雀好奇凑近紧盯。叶逢仪老师的彩墨画,鲜丽又逗趣,映照出他未泯的童心。叶老师80岁之际,于2023年11月4日至12日假吉隆坡东方人文艺术馆举办《涟漪:叶逢仪80彩墨作品向前展》,分享138幅画作,与旧雨新知交流互鉴。

三年前,疫情来袭,扰乱了平静的生活。叶逢仪老师将其喻为巨石投入心湖,澎湃浪花化成一圈圈涟漪。遵守行动管制令留守家中,百无聊赖时,他透过画笔诉心声,衍生出一系列作品。后来,当他策划此次展览,便以涟漪作为主题,串联画作里反复出现的三种元素:石头、麻雀和花草。

叶老师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物中吸取灵感,融合个人经验挥毫落纸,让它们被赋予深层寓意。石头象征坚固、恒久;麻雀灵动而叽喳;花草象征四季变迁、脆弱且转瞬即逝的生命。看似三两笔瞬间完成的画,是艺术家经过多年历练,不断积累、沉淀所成就的醇厚功力。画中事物浅显易懂,落款处配以通俗或带调侃意味的词句、谐音梗,吸引观众目光之余,也引发他们去思考和探究。

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一幅画,得到的看法也会不一样。叶老师虽成名多年,却始终保持谦逊,认为作品不需要十全十美,正如为人处世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自满的性格使然,他作画时也不求把画面填满,相信有空间就有发展的可能性,留白处让观众去填满。叶老师表示,一幅画能够吸引人停留脚步多看一眼,观众可以自行品味、对号入座,就堪称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好作品。

年届耄耋的叶逢仪老师,依然怀揣积极的心态,展望未来。恰巧他80岁大好年华,广邀各界同欢庆自己在艺海生涯继续迈进的一种方式。他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至少办一次画展,驱动自己坚持付诸行动。作画六十余年,叶老师扬言自己不退不休,即使握不动画笔了,也会换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呈现。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画作中总是透露一股顽强生命力,淡淡的彩墨蕴含着浓烈的情感。

涟漪圈起石头、麻雀和花草。一幅又一幅的彩墨画,将生活中平凡无奇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人生的意义。画里画外,叶逢仪老师话里话外离不开做自己、做好自己。用心去体验和珍惜,把日子过得充实幸福。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叶逢仪:《永恒的爱》玫瑰油画个展

从手扶梯踏上GMBB文创园区四楼,长型展厅里挂着数幅大型玫瑰花油画。展厅内的伸展舞台背景正中央,小巧的几朵玫瑰在金色叶子造型立体边框中娇艳绽放,结合了三原色和恰到好处的留白,右下角题着「永恒的爱」。本地知名艺术家叶逢仪以此作为主题举办玫瑰油画个展,发扬爱的力量。

逾150幅玫瑰花油画,遍布整个楼层许多大小不一的展厅里。按照美术馆的形式来布置,采用别开生面的摆设方式,甚至将多幅画作连续并排,构成一幅组合画。色彩缤纷的玫瑰盛开在各角落,分别有象征纯洁的白、悸动的粉红、热情的红、温暖的黄、梦幻的蓝等等,美丽的爱意弥漫。牵着爱人的手穿梭展厅,仿佛漫步浪漫的花园中,偶尔驻足欣赏画作时,附耳悄声对他/她说:“我爱你。” 

约莫30年前,叶逢仪老师开始为日资超市的情人节活动创作永不凋谢的玫瑰花,即使长达十几年的合作终止后仍不断积累玫瑰画作。虽向来以水墨画麻雀驰名,叶老师却选择利用与玫瑰同样源自西洋的油画作为媒介,呈现更好的表达效果。他并不追求写实,而是观察玫瑰花的生态习性及生长过程,充分了解以后再运用水墨画的构图概念和运笔勾勒出玫瑰的神韵。

叶老师的创作过程很随性,不起草稿也不用调色盘,直接将颜色挤在画布上,一气呵成绘出如野兽般狂放的鲜艳玫瑰。从漩涡式到涟漪式的造型都有,天马行空之余保留了玫瑰花的特性,使观画者一目了然。此外,画作的题名也能够引导观画者琢磨其意味,联想自身的经历,进而与画家产生共鸣。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件平凡的小事,能给双方带来温馨。或许因为叶老师十分重视感情,把对生活的感悟融入每一幅画中,那份真挚往往能触动观画者的心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举办画展时,偶尔会遇见素昧平生的人在画前潸然泪下,在交谈中对他倾诉自己的际遇,彼此惺惺相惜而结识成为好友。

如今叶老师将届80岁,自诩为老年的过动儿,依然忘我地享受绘画的乐趣。未来他将持续举办画展,希望能有机缘巧合到遍不同州属的各个城市。一方面是向朋友们交代自己还在画画,没有停下脚步,另一方面则要以画会友,促进交流。叶老师意不在卖画或收获好评,欣赏与否皆随缘,对他而言真正的喜悦是感受到爱和鼓励,给了他永不放弃的力量。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3 ECHINOIDEA SDN BHD

黄启新:胡姬花育种人

推开温室的玻璃门,姹紫嫣红的胡姬花在空调散发的凉风中轻轻摇曳。位于万茂(Mambau)的芙蓉兰花培育园(Seremban Orkid)创办人——黄启新叔叔漫步花丛中,指尖温柔地抚过这些胡姬花。“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 受花中君子的气质所吸引,黄叔叔从爱好种植到钻研培育,投入27年光景仍孜孜不倦。

胡姬花属兰科植物,包含两万多个品种,可大致分为原生种和新交种。原生品种意指生长于野外原始环境的胡姬花,因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而形态颜色各异;新交种则是由人工培育,创造结合不同品种特性的全新品种。胡姬花外观赏心悦目,其中作为家居装饰最受欢迎的是蝴蝶兰(Phalaenopsis),花瓣形似飞舞的蝶翼。部分胡姬花具有药用价值,如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可促进新陈代谢,被列为十大名贵药材之一。

黄启新叔叔在园内设有五座催花温室和两座采用水帘墙降温系统的培育温室,批量种植数千品种的胡姬花供爱好者采购。他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及知识底蕴,为培育优良的新品种奠定坚实基础。自然繁殖的胡姬花种子发芽率极低,在设有空气过滤和消毒装置的无菌室里进行播种可大幅度提高发芽率。即便如此,要为特殊的颜色和不同品系的胡姬花配种艰难无比,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胡姬花育种涉及两株亲本,提供花粉的是父本,孕育种子的是母本,选定亲本后进行人工授粉。从胡姬花的合蕊柱上提取花粉团,置入子房中,并在母株上准确标记授粉日期和亲本资料。授粉后子房粘合,耗时五至六个月发育成为果荚。接下来便在无菌室内剖开果荚,将细如粉尘的种子取出,放进装有培养基的瓶内密封。待萌芽长成小苗后量产栽培植株,再悉心养护一年多方能成熟开花。

成功绽放的新品种胡姬花可向世界权威机构登录在册,如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和美国兰花协会(American Orchid Society)。黄叔叔至今已成功培育超过三千八百个新品种,其中有以自己命名的石斛兰(Dendrobium Richard Ng, Seremban O.N.)。此外,他积极推动胡姬花保育,人工栽培濒临灭绝的稀有野生品种。

种花令人快乐、心情放松,还能改善健康。黄启新叔叔每天都会巡视胡姬花生长情况,依需求浇水、施肥、修剪已凋零的花枝。儿子黄智辉协助他处理销售事宜,近来也透过网络开拓国际市场。年近古稀的黄叔叔,眼看心爱的胡姬花茁壮生长,脸上的笑容亦如花一般绚丽绽放。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COPYRIGHTS 2022 ECHINOIDEA SDN BHD

邱国良:旌旗制作师傅

森美兰州淡边(Tampin)新村里的一幢天蓝色板屋,门窗边贴着几幅春联,入口处悬挂了醒目的红底金字木雕匾额——国良手工艺。甫进门,厅堂绝大部分的空间被巨型工作台占据,工具散落四周却乱中有序。左侧的房间内放置长达十来尺的板桌,墙边挂满各式备用布料;右侧的小房是缝纫车间,墙边则挂着半成品。邱国良叔叔拿木尺在深色布匹上比划,依照粉笔刻画出旌旗轮廓测量所需裁切的尺寸,再修剪布料边缘。他手工制作挽联、锦旗和令旗,至今逾半世纪。

旌旗,意味着各种旗子,其中囊括挽联、锦旗和令旗,制作工艺大同小异,各自却飘扬着不同的无声昭告。挽联用于布置灵堂和灵柩车,亦用于乡亲、学校等社团向办丧事主家致祭。锦旗用于表扬个人对社团的贡献,采用红底黄字,并镶以流苏花边。令旗用于神诞庆典,信徒为答谢神明庇护而赠旗,彰显其神威,采用的配色则因主神而异。

五十年代末的挽联,是用白纸黑字书写着逝者姓名、挽词、赠送者名字和所代表的社团,逝者出殡后即焚烧。当时淡边小镇公共交通并不发达,邱叔叔从事德士司机,载送客人到其他市镇,所以他经常受街坊邻里委托前往芙蓉、马六甲等城市订制挽联和取货。长年累月的接触引起了邱叔叔对书写挽联兴趣,遂自学成才,凭这项技能偶尔赚些外快。

六、七十年代里,生活条件普遍改善后,才兴起使用布制挽联,换上通用的挽词如“福寿全归”、“音容宛在”,逝者出殡后由社团取回保管,既方便又能重复使用。一次机缘巧合下,邱叔叔为经营寿板店的友人缝制布置灵堂用的挽联和挽幛,名声不胫而走。找上门的订单种类诸多,他也乐意尝试新挑战如锦旗、令旗,并能交出令顾客满意的成果。因此,邱叔叔的客源逐渐从淡边扩展到森美兰、马六甲、雪兰莪及彭亨州,甚至远销国外至新加坡和印尼。

无论是订制任何种类的旌旗,首先必须确定其用途、颜色和尺寸,邱叔叔方能采购所需材料,依旌旗轮廓剪裁。紧接着是确定旌旗上的文字,他在测量相应字体大小后,将每个字临摹于纸上。邱叔叔不得不摒弃在本地民间式微的传统刺绣工艺,而是将字样拓印到布上剪出,粘贴在旗上定位,隔日风干后才进行缝合。基于中文字笔画复杂,缝纫过程颇为繁琐,旌旗难以连夜赶制,完成一张需耗时两至三日功夫。

邱叔叔近年来虽在制作旌旗时采用电脑打印文字,却坚持手作的温度。他密密的缝缀,承载着社团成员、乡亲之间的情谊和信众对神明的崇敬,延续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同时,邱叔叔并未荒废书法的手艺,工作之余练习写百福图,在临近节庆期间则挥毫书写春联赠送予来访的亲友。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只需在电脑上设计好旌旗的图像和尺寸,便可交由印刷厂打印在布上,甚至还能安装LED灯饰。面对时代的洪流,邱叔叔只管遵从兴趣继续制作旌旗,不去纠结未来会否有接班人之类的问题。闲暇时刻,他还联同亲友拍摄诙谐有趣的微视频,跻身粉丝人数破万的TikTok博主。过好当下的生活,坦然面对一切未知。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文案 Copywriter : 潘慧雯 Pua Hui Wen
音乐 Music : 《Summer》

COPYRIGHTS 2022 ECHINOIDEA SDN BHD

安乐窝:邱丽莎

“我不介意我的付出和牺牲,我只希望孩子们好,这就是我唯一可以为他们做的。”

数百张彩色生活照填满了整个楼梯间,从底层延伸至一楼的房门,呈现出过去二十年以来,丽莎姐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年纪不过四旬的邱丽莎,前后合法领养与监护了二十名孩子,和本身育有的三名孩子一同拉拔长大。她承担起陪伴以及督促的重任,给予孩子们一个属于他的地方,和身份。

丽莎热情爽朗,身边无论老少都能相处融洽,因此大家都喜欢称她Lisa姐。她童年时家境清贫,早熟懂事。父亲骤然离世后,十三岁的她藉帮邻居小孩补习功课赚取生活费。中学毕业后,她半工读完成秘书课程,却发现沉闷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活泼的个性,转而到幼儿园执教,并进修考获托儿所执照。2000年,Lisa姐带着六月大的儿子租下一间房子,开创了第一所托儿所。

在经营事业之余,Lisa姐一向活跃于公益活动。她不但前往多个慈善中心当义工,之前也在福利部帮忙,经常协助长辈或儿童的支援申请。同时还踊跃参与义卖会、处理与安排捐赠物资、甚至施棺等等。自嘲性格八卦和好动的她,当碰见路边乞食的老人或被遗弃的婴孩,Lisa姐都会携往警局报案,再带他们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并且请福利部协助做出恰当的后续安排。她坚信且希望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下成长,接受家教和教育,以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

Lisa姐与孩子们的缘分始于20年前,托儿所里其中一名全天候监护的孩子。其父母将当时一个多月的孩子委托在托儿所,几个月后杳无音讯,她唯有报警处理。多日不见下文,Lisa决定继续照料这名孩子,她心想:既然都在经营托儿所,只是准备多一口饭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最后决心将孩子合法领养。

后来,孩童被遗弃在托儿所门前的事件接踵而至,有些遭受父母虐待、有些家长或单亲妈妈没有能力照顾孩子,Lisa姐也一一收留。逐渐地意识到,现实的残忍导致类似的社会案件屡屡发生,她索性开设义工银行户口,将自己部分薪资以及来自友人的捐款、物资都拿来扶助孤弱无助的孩童和老人。此外,她也帮扶无国籍公民以及贫困家庭,使他们拥有安身立命之本。

庸庸碌碌工作了二十年后,多数孩子也长大独立了,Lisa姐在前年底决定把旗下三家托儿所全数关闭,唯独保留位于沙登(Serdang)的一家充当货仓,存放物资待转送至有需要的地方。经历数月半退休的日子,直到去年四月,她在儿子的鼓励下将自己累积二十年的慈善事业浮出台面,成立「安乐窝」。安乐窝的理念是一个暂时的庇护所,让真正有需要的人进来,走过一段过渡时期,解决了所面对的问题后,能够重新出发回到社会。安乐窝是一座避风港、捐赠物资的中转站,其实它更像是Lisa姐二十年义工生涯的蕴积,汇集而成。

Lisa姐的宏愿是将安乐窝拓展至全马各个州属,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受益。她也向福利部分享了她的规划,希望吸引更多热心人士参与帮扶。此外,Lisa姐有意修读法律课程,藉此能够更直截了当地帮助弱势群体,尤其是遭受恐吓或家暴的妇女和孩子们。比起如今只能从表面上帮扶他们,几个月后却故态复萌,倒不如从根源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

虽然不如以往奔波于托儿所、孩子们、各种政府机构之间,但Lisa姐始终对生活以及周遭环境充满热情,用行动和用心,减轻不幸人士与弱势群体的负担。Lisa就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为孤苦无依的他们照亮前路,并给予他们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暖的避风港,一个「安乐窝」。

安乐窝
Persatuan Perlindungan Kanak-Kanak Suriaku Selangor
No. 1633, Jalan SK 11/3,
43300, Seri Kembangan,
Selangor

安乐窝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sahewcharitywork

Lisa He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askaSuriaku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Romantic Piano》

COPYRIGHTS 2021 ECHINOIDEA SDN BHD

立百病毒研究团队:陈忠登医生

20年前一场病毒肆虐,崩垮了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uk)几代人辛勤付出的心血,短短三个月内竟夺走了百名猪农及家属的性命。当时政府宣布戒严、疏散居民隔离灾区,即刻行动以控制病情。由拿督陈忠登医学博士领导的马来亚大学医药中心研究团队,进入灾区展开一系列调查与研究。随后,证实了其病毒为变种新型病毒,主要感染患者肺部及脑部,并非早先误传的日本脑炎,因此采用以首宗病例的发源地来命名这个病毒——立百病毒(Nipah Virus)。

在立百病毒疫情迅速蔓延的1999年初,马大医药中心接收了一百多名来自武吉不兰律及立百新村疑似感染急性脑炎的病患,当时任职于脑神经科的陈忠登医生经临床治疗发现疾病传播方式有异于日本脑炎,进而主导医学团队对此深入研究。研究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医学团队需经过两、三个星期的观察后,才能对新发现的病毒有概念。其医疗研究团队肩负着沉重压力,在病毒爆发的紧张时刻中进行各种实验,试图找出有效的治疗和防患方案。前线医护人员也得冒着与病患接触的风险和恐慌,面对当时史无前例以及陌生的病毒,站在第一线进行全面性的研究,心理压力甚大。

这宗全球首次被发现的立百病毒,并没有前车之鉴可供参考,其病源、症状、传播、危险性和治疗等,皆无知。在陈医生的带领下,马大医学院研究团队突破性地发现立百病毒源自动物病原体——蝙蝠体内的非典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由于病毒跨物种突变,轻易击溃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感染,发病的速度也快,最后演变成人传人。

马大研究团队的立百病毒研究可谓相当全面性,其研获结果在接下来更惠及了孟加拉、印度等立百病毒爆发的国家。成为协助诊断的工具,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对症下药,并做出应对的防范措施。这支由陈医生领导的研究团队分别在2006年荣获马哈迪科学奖及2008年的国家默迪卡科学奖,荣誉至高受到肯定。从病发到获奖,期间陈医生与团却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持续性的投入研究工作。除了回到新村为曾受感染的村民检验观察,更到病毒爆发的其他国家参与研究和贡献。

数个月前,陈医生协同团队其他医生出席了在去年举办的《立百20周年回顾与专家分享会》,与村民同僚回顾过往事迹和分享研究后续,提供大家对病毒的警觉和认知。同年,陈医生获马来亚大学颁发终身荣誉教授和第6届陈嘉庚精神奖,及2017年由马来西亚神经科学协会(MSN)颁发终身成就奖。陈医生在医学、文教方面的投入和贡献获得肯定,同时也在积极推广华社文史工作不遗余力。

现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来袭,传播及感染范围甚广,全球6大洲皆出现确诊病例,严重影响民众的日常甚至世界经济。在全球化、高人口流动的现代,不仅提高病毒的感染率,还大大地增加了预防的难度。

唯有加强个人警觉、做好卫生,在资讯泛滥的当今排除未经核实的信息,务必通过官方或权威管道取得消息。另外,增加对于病毒的基本认识,方能避免危言耸听,杜绝不必要的忧虑。陈医生也提醒,除却治疗以外,应当时刻注意病患的家属的生理及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协助。惟有相互扶持和鼓励,才能携手度过风雨。

【官方及权威资讯管道】
马来西亚卫生部
Kementerian Kesihatan Malaysia
官网:http://www.moh.gov.my/
Twitter:https://twitter.com/KKMPutrajaya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ementeriankesihatanmalaysia/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英文: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
中文: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

文/ 潘慧雯 Pua Hui Wen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航拍 Drone : 林汇川 Daniel Lim
剪辑 Video Editor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Sean Beeson

COPYRIGHTS 2020 ECHINOIDEA SDN BHD

偶艺家:雷志伦博士

从新古毛往西北方向,沿着联邦一号公路行驶约30分钟,即抵达丹绒马林(Tanjung Malim),也是酷偶屋 PuppetKu House Malaysia 所在地。黑色的外墙在一排店屋格外突出却又低调内敛,里头均是雷志伦博士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国和马来西亚各地的人偶,类型丰富共300余件,是本地少有的民间偶艺馆。

单间双层的酷偶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入口处的前段空间为展览厅,展示了马来西亚各民族服装的木偶;中间的部分则是资源中心,摆放了多个国家不同的人偶和偶艺相关的书籍杂志,同时也是主要的活动空间;尾端为工作室和储藏室;楼上更设有迷你剧场,提供舞台做为表演和交流的空间。

酷偶屋乃是雷志伦博士不辞辛劳,沥尽心血所成立,目前担任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UPSI)幼儿教育组艺术与创意高级讲师和幼儿学前教育的副教授,专长领域包括戏偶,戏剧教育与儿童剧。雷博士对偶艺的热爱甚深,硕士论文撰写研究偶戏表演后便倾心于偶艺,并且发掘与落实偶艺在教育方面的用途,如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牙科口腔护理等,让自身专业与嗜好两者相互结合运用。

雷博士于2003年成立酷偶剧团 PuppetKu’s Theatre Malaysia 并参与与受邀到国内外各地方进行多场演出和交流,如世界木偶艺术节、马来西亚国际人偶艺术节、世界雨林布偶嘉年华等等。雷博士致力于发展与推广偶艺,且投入相关教育与戏偶表演,此外也成立马来西亚世界木偶联会(UNIMA Malaysia)及马来西亚偶艺协会(Malaysian Puppetry Association),在偶艺推广上不遗余力。

酷偶Puppetku,取之于英文Puppet(人偶)与马来文Aku(我),意为“我的人偶”。雷志伦博士从喜欢到走上偶艺这条路,含辛茹苦,一切来之不易,如今抱持着使命,坚持信念,默守与贡献。

预约参观,请于酷偶屋 PuppetKu House Malaysia 官方面子书询问
https://www.facebook.com/PuppetKu-House-Malaysia-酷偶屋-2036494066660988/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剪辑 Video Editor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A Day To Remember from BenSound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义葬:陈时川

海南鸡扒、海南炒面、海南咖啡、海南面包陆续端上餐桌,细嚼慢咽,品尝一场饮食文化相互碰撞的新风貌,以及餐桌背后两代店主默默地为社区民众奉献的一份力,都尽在这家位于新古毛(Kuala Kubu Bharu)人人皆知的九十余年老店——新南昌茶室。

将西式鸡扒由烧烤换成油炸、青豆洋葱取代沙拉、勾芡酱汁以蘑菇酱汁作为灵感,淋上鸡扒,加上大把熟悉的炸薯条,便完成一道以本地食材将西方料理本土化的独特海南餐点,征服众人味蕾。这道家传烹饪法是由陈时川(现任新南昌茶室第二代掌舵人)的父亲当年随同乡南洋来马,曾替英国人掌厨,也应要求而改良并符合在地人饮食习惯和口味,然而促成这道中西合璧的鸡扒料理。

那年代,许多华裔先辈越洋迁移来马生活艰难,举步维艰。来自海南省文昌县的陈父亲却不忘手足情,把当时自己开设在旧古毛的南昌茶室(新南昌前身)作为接待站,互相照应南来的同乡,并且传授冲泡咖啡与烹饪秘诀,让身在异国的同乡拥有一技在身。如今将近一个世纪过去,陈时川依然延续其父亲乐善好施的精神,与执法单位交情甚深的他,不时会雇用限制居留犯,撇开刻板印象,给予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

新南昌茶室墙上满满的表扬和感谢状,皆来自各单位如警方、消防局、残老院、收容所等,以致陈时川先生在各方面的善行义举表示谢意,当中包括殓葬往生者。三十余年来,陈先生和几位义工共殓葬超过百名往生者,尤其是收容所里逝世的孤苦老人、残疾人士和精神病患者。

在陈先生长期担任义工的期间,他发现收容所和残老院在处理往生者的遗体上的难处,这些被社会忽略的残老人士在逝世后并没有家属亲友认领遗体,停尸间也不宜长期放置。最后这些遗体不但没有妥善处理,还导致乱葬的现象,墓地也遭雨水和泥土流失逐渐下沉,引来野生动物,情况骇人。

从一开始走进验尸房的畏惧,到后来争取设立一片墓地,这三十年过来,陈时川一直默默地为往生者办理殮葬,看尽人生百态,道尽人情冷暖。手里一本又本的记录册,清楚地记载着这些年来安葬的往生者,名字、死亡日期、墓地位置、和一些照片等。不时还会接到一些家属的询问,寻找逝世多年的亲属。也许天堂与人间之间,已经有人悄悄地把思念的点连上。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统筹 Coordinator : 林汇川 Daniel Lim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勇乐 Michael Lerk
音乐 Music : Arms of Heaven

COPYRIGHTS 2019 ECHINOIDEA SDN BHD

医生画家:陆之淇

陆之淇,出生于70 年代,在波德申长大,目前在上海任职是名专业医生。

2015 年一次的散步中,家里的狗在大雨里叼回一只生命垂危的小黑猫。经过数星期的抢救和治疗后,求生意识强的小黑猫虽然失去一只眼睛,却顽强的生存下来。之后,陆之淇与黑猫结缘,开始拿起画笔,画出猫儿的身影,叙述它们在各种残酷和挑战的环境下成长,希望唤醒人们在生活中给予流浪猫相对的空间、尊重和帮助。

陆之淇医生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BICAST素人画家研习班,不定时举办画展和艺术疗法体验课。一群来自各个不同行业,画风也截然不同,却在创作与交流上相互碰撞及激荡,由此得益。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A Quiet Thought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

画家:叶逢仪

叶逢仪,我国著名水墨画家、艺术家、插花艺术大师。16 岁就开始学习绘画,从事绘画创作50 余年,曾在多个国家和各地方办过60 多场展览,包括马来西亚、日本、中国、台湾、泰国、新加坡及文莱等。擅长以麻雀作画,最具个人标志。

在创作上结合了传统,即笔墨;又现代,即创作的突破。打破传统题材的局限和形色,加入个人生活体验及感受,构建新的形式。同时也可以从平面往实体上实践,尤其是生活物品,丰富了个人想法在艺术作品创作上的表达。

叶逢仪也倡导作品的个人表达性和多译性。创作不该停留在一处,而是必须不断改变的融入个人想法、心态和对社会事物的诠释。

文/ 林汇川 Daniel Lim

有你 UNI 影像制作
制片 Producer : 莫乙泽 Mok Yii Chek
摄影 Cinematographer : 林雪珊 Amelia Lim / 潘慧如 Evon Pang
剪辑 Video Editor : 林雪珊 Amelia Lim
音乐 Music : Mei Li from Felt Music

COPYRIGHTS 2018 ECHINOIDEA SDN BHD